Workflow
全场景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时11天!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议程更新
高工锂电· 2025-06-14 18:09
会议背景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汇聚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和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 [5]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进行现场技术交流和新产品展示 [5]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发布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 [5] 行业趋势 -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的产业周期 [2] -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2]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动力电池带动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2]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电芯价格趋向稳定,产业链供需优化,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2]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AI4S推动电池新材料开发 [2] 技术发展 - 叠片技术驱动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升级 [6] - 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与抢夺的激烈角逐 [6] - 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 [6] - 半固态电池量产路径与市场应用 [6] - 恒流超快充技术赋能电动化新阶段 [6] - 压熔焊技术探索电池极耳焊接 [6]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快跑 [7] - 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中的规模化应用 [7]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卷绕设备的工艺迭代 [7] 应用场景 - 低空经济下的eVTOL企业布局与电池选择需求 [6] - 船舶电动化市场与配套的新机遇 [6] - 重卡电动化加速下的电池企业卡位 [6] 区域发展 - 常州金坛作为率先发展新能源的区域,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先基地 [2][3] - 金坛区将进行锂电产业推介 [6]
海博思创连签三大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6-14 15:0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宁德时代扩大合作领域,涵盖零碳能源与交通、智能制造等全维度产业协同 [1] - 与通用技术及其子公司在储能技术、项目开发及国际应用场景建立互补性合作,聚焦新能源项目全周期管理和技术创新 [1] - 与华驰动能围绕电化学储能与飞轮重力储能开展合作,推动储能市场技术突破 [2] - 近期与珠海科技、双登集团、汇川技术等多家企业合作,布局农业、数据中心、矿山等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4][5] 产品与技术实力 - 推出储能运维助手"海博精灵HyperGenie",基于国产大模型实现故障定位、多场景操作指导及数据智能分析 [7] - 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覆盖BMS、EMS、PCS等核心环节,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研发能力 [7] - 2021-2024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4.46亿元,支撑技术护城河构建 [8] 财务表现与市场策略 - 2024年营收82.7亿元(同比+18.4%),净利润6.5亿元(同比+12%),储能产品出货量11.815GWh(同比+90%) [10] - 毛利率从2021年24.8%降至2024年18.22%,但海外市场毛利率高达42.14% [11][12] - 加速出海布局,与NW、Fluence等国际企业合作,亚太总部落地悉尼,募资重点转向海外营销网络建设 [13] - 2025年Q1营收15.5亿元(同比+14.8%),净利润9385万元(同比-40%),主因毛利率下降6.12%及研发投入增加 [14] 行业与政策影响 - 2025年136号文解绑强配储能与新能源,公司认为政策利好市场化竞争逻辑 [14] - 业务季节性明显,Q4营收30.72亿元占比高,因下游客户预算流程集中释放 [14]
倒计时12天!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金坛见
高工锂电· 2025-06-13 19:04
峰会背景 -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产业周期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者协同融合成为国内各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常州金坛需率先抢占高地 [3]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 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产业链供需优化 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重点企业整合与调整 各环节进入盘整与优化阶段 [3]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 动力及储能电池差异化凸显 电池性能加速迭代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AI4S推动新电池体系开发 [3] -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具备良好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先基地 [4] 峰会亮点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 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 [6] - 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参与 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汇聚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与新产品展示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 [6] - 高工全媒体平台提供30万线上粉丝实时互动传播 [6] 核心议程 - **开幕式专场** 涵盖全球电动化新阶段竞逐、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动力电池技术/价格/营销竞争、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装备企业产业周期应对、锂电材料产业全球化变局 [8] - **电池应用专场一** 聚焦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选择 包括电动汽车快充电池差异化、插电混动大容量快充需求、增程式技术迭代、船舶电动化市场、重卡换电与快充超充崛起 [8] - **电池应用专场二** 探讨圆柱电池市场新机会 涉及全极耳圆柱电池全球化机遇、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应用、电动工具场景革新、人形机器人电池配套、全极耳大圆柱产业化快跑、4C超快充量产实践、卷绕设备工艺迭代 [8] - 配套活动包括雷索新品发布会、【红运机械】定向邀请的新品发布会&晚宴 [8]
倒计时12天!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金坛见
高工锂电· 2025-06-13 18:59
峰会背景 -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产业周期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者协同融合成为国内各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常州金坛需率先抢占高地 [3]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 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产业链供需优化 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重点企业整合与调整 产业链进入盘整与优化阶段 [3]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 动力及储能电池差异化凸显 电池性能加速迭代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AI4S推动新电池体系开发 [3] -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具备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先基地 [4] 峰会亮点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 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 [6] - 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 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参与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交流与新产品展示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 [6] - 高工全媒体平台30万线上粉丝实时互动 [6] 核心议程 6月25日 - 开幕式专场议题包括全球电动化新阶段竞逐风云、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攻略、动力电池技术价格与营销激战、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角逐、装备企业穿越产业周期策略、锂电材料产业变局洞察 [8] - 电池应用专场一聚焦全场景需求下的电池选择与配套 议题涵盖电动汽车快充电池差异化选择、插电混动大容量快充需求匹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船舶电动化市场机遇、重卡换电引领快充超充时代 [8] - 电池应用专场二探讨圆柱电池市场新机会 议题包括全极耳圆柱电池全球化机遇、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中规模化应用、电动工具场景下圆柱电池革新、人形机器人电池配套探索、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快跑、4C超快充技术量产实践、卷绕设备工艺迭代 [8] - 雷索新品发布会与【红运机械】定向邀请的新品发布会及晚宴 [8]
小米致命车祸反转了!雷军决定追责!
商业洞察· 2025-06-13 17:23
小米智驾培训班事件 - 网络流传小米SU7在智驾培训班首日冲入绿化带的事故画面引发公众对质量和智驾系统的质疑,甚至有夸大的人员伤亡传闻[3][4] - 小米高管迅速辟谣,副总裁李肖爽指出事故图片系恶意造谣,集团公关部已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9] - 雷军回应称培训中挑战极限工况出现状况属正常现象,强调这正是培训价值所在,同时谴责谣言传播[9][12] 舆论与监管环境 - 小米SU7作为高热度纯电轿车产品,任何事故传闻都会被放大传播,平台算法加剧了"事故频发"的错觉[14][16] - 消费者对小米品牌的高度信任使其对事故信息异常敏感,容易触发信任危机[17][19] - 工信部发布通知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车型的抽查频次,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监管趋严[20][21] 人事与战略调整 - 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集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总经理等三职于一身,标志着线下渠道整合进入新阶段[24][27] - 王晓雁具有15年通信行业经验,曾创立小辣椒手机并首创"线上预售+线下体验"模式,擅长渠道创新[28][32] - 此次调整反映小米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系统化运营,支撑"人车家全场景"生态战略[25][26][33]
小米致命车祸反转了!雷军决定追责!
商业洞察· 2025-06-13 16:35
小米智驾培训班事件 - 小米智驾培训班首日出现车辆冲入绿化带事故,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质量和智驾系统的质疑[6][8] - 公司高管迅速回应,否认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谣言,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责任[13][14] - 雷军解释培训中偶发状况属正常现象,强调这是让学员在安全环境下挑战极限工况的必要过程[17][18][19] 市场反应与舆论环境 - 小米SU7作为高热度纯电轿车产品,任何事故信息都会被放大传播,形成"事故频发"的错觉[21][23][24] - 平台算法加剧信息差,用户越关注事故内容,系统就越推送相关负面信息[25] -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代偿机制使得事故传闻容易触动敏感神经[27][29] 监管动态与行业环境 - 工信部发布通知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车型的抽查频次,小米汽车可能成为重点对象[31][3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伴随新技术应用,潜在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显现[34] - 公司表示已通过千项严苛测试,20多万辆交付成绩证明产品实力[3][35] 中国区人事调整战略 - 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三职集权架构体现公司整合零售渠道的决心[37][38] - 调整旨在优化线下销售体系,支撑"人车家全场景"生态战略落地[39][40][48] - 王晓雁拥有15年通信行业经验,曾创立小辣椒手机并首创"线上预售+线下体验"模式[41][42][44] 公司发展战略 - 从手机到汽车的跨界布局体现"人车家全场景"生态野心[5] - 线下渠道从数量扩张转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系统化运营[47][48] - 通过人事调整、产品迭代和用户培训等多维度推进战略升级[49][50]
对话影石Insta360 刘靖康:这何尝不是一种极限运动
晚点LatePost· 2025-06-13 14:4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创始人刘靖康从24岁开始创业,将十年精力投入极限运动相机领域,选择进入需求已被验证的市场并挑战头部企业[4] - 公司采取"包围式差异化进攻"策略,覆盖全焦段、全场景影像需求,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20] - 2023年登陆科创板,开盘大涨285%,市值一度突破700亿元人民币[5]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接近56亿元和10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65%[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在全景相机市场全球市占率达80%,超越理光、三星成为第一[5] - 运动相机市场份额接近全球第一GoPro,有反超之势[5] - 2023年底推出Ace系列广角运动相机,解决夜间画质和风噪收音等痛点,与GoPro和大疆正面竞争[17][18] - X5系列将玻璃保护镜集成到镜头本体,改善用户体验但牺牲3600万元配件收入[32] - 产品创新分为三个层次:替代型创新、增量需求创新和创造全新市场[15] 市场竞争策略 - 面对大疆即将进入全景相机市场的竞争,公司采取积极应对态度,认为竞争能磨炼基本功[23][28] - 在运动相机市场采取"猎人寻找猎物"策略,选择有百亿规模、高毛利和未解决痛点的品类[14] - 影像行业被定义为"开放世界的市场",需求差异化大,产品难以完全替代,创新空间大[38][39] - 消费电子行业特点是"有门槛、难有壁垒",需要成为"十二边形战士"无短板[35] 组织管理与创新 - 公司向矩阵式组织转型,目前有近3000员工分600多个工种,面临复杂管理挑战[59] - 推行Netflix工作法,强调"提供信息而非控制",培养团队自主决策能力[48][49] - 建立SOP体系避免重复踩坑,要求团队理解标准背后的原因[55] - 目标是打造"员工发展第一"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发展人来发展业务[63][65] - 创新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采取差异化激励方式[66] 创始人理念与愿景 - 核心驱动力是YOLO(你只活一次)理念,追求做出世界级创新产品[67][70] - 不满足于做全球第三,选择挑战市场领导者这条更艰难的路[69] - 长期目标是定义和创造全新影像品类,做世界级产品[45] - 认为公司核心是赚"开发新知识"的钱,解决别人未解决的痛点[62]
倒计时13天!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金坛见
高工锂电· 2025-06-12 17:05
峰会背景 -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产业周期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者协同融合成为国内各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常州金坛需率先抢占高地 [3]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 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产业链供需优化 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重点企业整合与调整 各环节进入盘整与优化阶段 [3]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 动力及储能电池差异化凸显 电池性能加速迭代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AI4S推动新电池体系开发 [3] -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具备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先基地 [4] 峰会亮点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 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 [6] - 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参与 1000+锂电产业链高层汇聚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与新产品展示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 [6] - 高工全媒体平台30万线上粉丝实时互动传播 [6] 核心议程 - 开幕式专场议题包括全球电动化新阶段竞逐、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动力电池技术/价格/营销竞争、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装备企业产业周期应对、锂电材料产业全球化变局 [8] - 电池应用专场一聚焦全场景需求 涵盖电动汽车快充电池选择、插电混动大容量快充需求、增程式技术迭代、船舶电动化市场、重卡换电技术 [8] - 电池应用专场二围绕圆柱电池市场 讨论全极耳圆柱电池全球化机遇、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应用、电动工具场景革新、人形机器人电池配套、全极耳大圆柱产业化及4C超快充量产实践 [8] - 雷索新品发布会与【红运机械】定向邀请发布会&晚宴穿插举行 [8]
倒计时13天!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金坛见
高工锂电· 2025-06-12 17:01
峰会背景 - 全场景电动化加速推进 中国电动化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启新产业周期 电力市场、船舶、商用车、人形机器人、eVTOL等赛道成为锂电出货增长新驱动力 [3] - 动力与储能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制造业规模化发展 储能发展关系到区域性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者协同融合成为国内各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3]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核心材料价格触底反弹 电芯价格趋向稳定 产业链供需优化 产能出清与企业淘汰并行 重点企业整合与调整 产业链进入盘整与优化阶段 [3] - 新材料新工艺加速应用 动力及储能电池差异化凸显 围绕场景需求电池性能加速迭代 复合集流体、硅基负极、新型锂盐等材料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AI4S推动电池新材料开发和新电池体系开发 [3] -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具备良好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 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先基地 [4] 峰会亮点 - 高工锂电年度品牌会议 新能源领域顶级行业峰会 [6] - 300+细分领域重量级企业 1000+企业锂电产业链高层汇聚 [6]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技术交流和新产品展示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上半年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6] - 高工全媒体平台传播曝光 30万线上粉丝实时互动 [6] 核心议程 - 开幕式专场议题包括全球电动化新阶段竞逐风云、全场景电动化产品研发与生态构建攻略、动力电池技术价格与营销激战、下一代电池技术卡位与抢夺、装备企业如何穿越产业周期迷雾、全球化视野下锂电材料产业变局洞察 [8] - 电池应用专场一议题包括电动汽车快充电池差异化选择、插电混动大容量快充需求与匹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与市场变化、船舶电动化市场与配套新机遇、重卡换电引领快充超充时代崛起 [8] - 电池应用专场二议题包括全极耳圆柱电池产业全球化机遇、大圆柱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中规模化应用、电动工具场景下圆柱电池革新突破、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时代电池配套探索、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快跑、4C超快充技术在大圆柱电池中量产实践、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卷绕设备工艺迭代 [8]
华为围追苹果37小时
36氪· 2025-06-12 14:19
苹果WWDC25开完37个小时后,华为紧接着迅速举行了Pura 80全场景发布会。 两场发布会对对碰,先上场的苹果表现没有超出市场预期,苹果美东时间6月9日股价收跌-1.21%,3万亿市值跌去364亿(约合2600亿人民币)。 主要原因是,苹果没有直接谈及AI整体进展,而是将多个AI功能捏碎,融入各个OS。也许是为了避免像去年WWDC24一样高举AI大旗却陷入"虚假宣 传"的大坑,苹果没有再作出新的AI承诺。比如AI Siri何时上市、中国地区何时可用Apple Intelligence,WWDC25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除了Liquid glass(液态玻璃)全新UI设计,苹果给出了一场淡淡的、无功无过的WWDC。 另一头,紧盯苹果的华为却不想放过"科技春晚"的热度,不仅第一时间跟进苹果、敲定发布会时间,而且上桌的都是"硬菜"。 6月11日下午14:30,华为Pura 80及全场景发布会带来了7个新硬件产品:Pura 80系列4款手机,WATCH 5手表、FreeBuds 6耳机、MatePad Pro 13.2英寸平 板。 这场华为主动迎上的、与苹果的前后脚PK,双方表现怎么样? 华为:7大硬件,更多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