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郑州启幕 数智赋能粮农合作 创新驱动区域发展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展览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近3万平方米的规模全面呈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成果与亮点。展览现场布局 合理、内容多元,设置了国际展区、河南省情综合馆、河南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特色展馆,以及农机 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等专业展区,集中展示国内外粮农领域的新产品、新 技术和新模式,带来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的农业盛会。 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携优质农产品、农业机械和粮油加工成果集中亮相,国内各省份也将带来各具 特色的农产品与农业新成果。河南展区将重点展示"中原粮仓"的实力与优势,全面呈现粮食生产、农产品加 工、现代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成就。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绿色农业、食品加工、电商消费、乡村振兴等板 块交相辉映,大会不仅是一场汇聚农业科技与产业成果的高端盛会,更是一场全民共享、互动融通的精彩体 验。 黄河奔腾,沃野生金。中原大地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今更以"中原粮仓"的战略担当,肩负着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河南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00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 和良种繁育能力稳居全国首位,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3000万吨以上,凝聚成端稳"中国 ...
发挥合作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日报· 2025-10-13 06:05
近年来,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已经成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加速器"。它通过组织农户联合生产,有效破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 盾,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技能培训,不断 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生产能力;通过农资统购、农机共享、市场对接等社会化服务,切实降低了农业 生产成本,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可以说,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农业现 代化注入持续动力。 壮"头雁",携同群雁齐飞。打造一支"头雁"引领、"群雁"协同的人才队伍,对合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应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战略视野与规划能力,培育优秀"领头雁"。同时注 重成员专业技能与合作意识培养,构建人才梯队,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全员活力,为组织持续发展提供 坚实支撑。 从国际经验来看,全球合作社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标准化实践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如许多国家的合作 社通过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获得绿色认证,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更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这些国际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各类合作经济 ...
刘宁王凯会见参加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的重要外宾
河南日报· 2025-10-12 18:50
缅甸农业、畜牧和灌溉部副部长波波觉,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洪纳里,柬埔寨暹粒省副省长英 ·金良,省领导张巍、安伟、张敏、陈星、张建慧、李酌、孙运锋参加会见。(记者 刘婵 张笑闻) 责任编辑: 王靖 刘宁、王凯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各位外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刘宁说,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粮食生产核心区。当前,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 精神,加快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 化,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朝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不断迈进。河南与东 盟在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势、互补性较强,近年来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成果更加丰硕。希 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同东盟各国深化农业产业、农业贸易、农业科技等方面合作,强化互联互通,促 进人文交流,加强文明互鉴,共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共同绘就粮农合作新蓝图,为构建更为紧密 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史忠俊、颇钦·蓬拉军、穆扎基尔·马纳夫、图蒂亚蒂和杜德利·托马斯先后发言。他们表示,河南农业资 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产业体系完备,在保障粮食 ...
“一条鱼”游出的产业革命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14:24
行业转型核心观点 - 山东水产养殖业正经历一场贯穿“种苗—养殖—推广”全链条的深刻转型,从解决“有没有”到追求“好不好”,从“引进来”到“自己造” [1] - 行业从“靠天吃饭”和“粗放耗水”转向“靠数据吃饭”和“循环智能”养殖理念的根本转变 [1] - 农业现代化被视为从理念到技术、从生产到推广的系统性革命,需要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链条融合” [3] 养殖技术与模式创新 - 数字化车间采用循环水系统精准调控溶氧与温度,并配备鱼类行为识别系统洞察鱼群状态 [1] - 封闭式养殖模式实现节水节能九成以上,单位水体养殖容量提升至传统模式的五倍 [1] - “陆海接力”模式串联陆基车间与海上围栏,保障了高品质鱼类的稳定产出 [2] 种质资源与育种突破 - 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在二十年间突破二十多种海水鱼的人工繁育,从表型选育走向全基因组育种 [2] - 构建本土化良种体系,实现对种质资源的掌控,为行业安上“中国芯” [2] - 黄河口大闸蟹通过培育“黄河口1号”新品种,打破对南方蟹苗的依赖,具备耐盐碱、早成熟、品质稳的特点 [2] 产业链整合与推广 - 产业链向后延伸至设备研制和网衣开发,形成“育—繁—养—推”一体化的闭环式推广体系 [2] - 该路径不仅提升产业附加值,也为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模板 [2] - 全链条模式有望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新名片,通向粮食安全与产业振兴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需求更待关注
金融时报· 2025-10-09 10:12
农业发展核心成就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 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 [1] -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超过110万个 2023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 [1] 农业经营主体转型趋势 -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小农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转换 [2] - 经营主体从单一种养向延伸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型 [2] - 经营重点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提升产品质量和打造自身品牌 [2] - 经营策略从产业链补强转向专注市场需求并敏捷调整 [2] 新型农业金融需求变化 - 金融机构需调整信贷策略以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需求 [3] - 经营主体为获取稳定大额订单 产生流转土地和购买加工设备的资金需求 [3] - 资金需求用于增加环保和质检设备 需要信贷额度和期限的匹配 [3] 规模化生产与绿色金融支持 - 消费者对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迫切 推动生产物理环境改善 [4] - 达到一定规模的主体在土壤改良和精细化种养方面的资金需求突出 [4] - 金融机构需借助绿色信贷指标 为绿色有机生产等需求定制金融服务 [4] 农业劳动力结构与金融倾斜方向 -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平均年龄约57-58.6岁 部分省份60岁以上务农者占比超40% [5] -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应更多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5] - 金融支持重点包括土地流转、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新型农机具购买租赁等 [5]
“有中国朋友的地方,就有希望的田野”(新时代中非合作) ——中国企业助力埃及乡村脱贫与畜牧业振兴
人民日报· 2025-10-08 05:56
公司业务与运营 - 新希望集团于2011年进入埃及市场,并于2013年投产首家工厂[3] - 公司在埃及拥有4家饲料工厂和1家种禽公司[3] - 2024年,公司在埃及销售饲料70万吨、鸡苗2500万只[3] - 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本土化比例超过90%,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是埃及人[4] - 公司带动埃及当地员工直接就业1200余人[4] 技术引进与行业影响 - 中方带来生物饲料与科学管理技术,使当地料肉比从1.8下降至1.5甚至1.4[3] - 家禽成活率从约80%提高到95%[3] - 公司每年为成百上千家农户提供免费课程和上门指导,内容涵盖家禽饲养、疫病防控和市场对接[5] 社会影响与本地合作 - 公司与当地社会组织共同发起公益项目,帮助百名妇女获得鸡苗、饲料和工具,并接受完整养殖周期培训[2] - 一些参与项目的员工月收入已增长到约4万埃镑[4] - 当地养殖户的养殖规模从最初的3000只发展到几十万只的规模化养殖[4] - 埃及投资和外贸部部长表示欢迎此类投资,认为中国企业为埃及创造了财富和价值[4]
“有中国朋友的地方,就有希望的田野”(新时代中非合作)
人民日报· 2025-10-08 05:5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中国新希望集团于2011年进入埃及市场并于2013年投产首家工厂[3] - 公司在埃及拥有4家饲料工厂和1家种禽公司[3] - 2024年公司在埃及销售饲料70万吨并销售鸡苗2500万只[3] - 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本土化比例超过90%且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是埃及人[4] - 公司带动埃及当地员工直接就业1200余人[4] 技术引进与行业影响 - 中方带来生物饲料与科学管理技术使当地料肉比从1.8下降至1.5甚至1.4[3] - 家禽成活率从八成左右提高到95%[3] - 公司技术帮助当地养殖户从3000只养殖规模发展到几十万只规模化养殖[4] 社会影响与社区参与 - 公司发起公益项目让百名妇女获得鸡苗、饲料和工具并接受完整养殖周期培训[2] - 公司每年为成百上千家农户提供免费课程和上门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家禽饲养等知识[5] - 一些参与项目的员工月收入已增长到4万埃镑左右[4]
秋收进度近三成 现代化农机助丰收
央视网· 2025-10-05 06:37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近三成。各类现代化新型农机装备涌入秋收 一线,助力粮油作物颗粒归仓。 ...
小滩羊变“品牌羊” 金融助写养殖致富经|丰收新图景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12:55
与父辈那座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家庭式的养殖羊棚不同,如今老 季精心耕耘的养殖事业不仅在规模上远超父辈,经营模式更是 升级,从饲料、防疫到售卖等一系列规模化、线上化的操作模 式,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注脚。 作者: 胡艳明 封图: 受访者供图 9月20日清晨5点左右,老季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昨天刚下过一场雨,原本炎热的天气,一下就降温了。 他开车来到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下称"滩羊产业园"),沿着他的羊圈检查了一圈,一切如常。 滩羊产业园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此地紧邻渤海。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黄河水,一路奔涌 至东营注入大海,而这座滩羊产业园距离黄河入海口仅几十公里。 老季是滩羊产业园众多养殖户中的一员。他所在的盐窝镇,在附近十里八乡颇有名气。尤其是过年过节的 时候,周围村镇的居民都来这里采购鲜羊肉。老季自年轻时,接过了他父亲养羊的事业,这么多年一直勤 勤恳恳地坚持了下来。9月初,他刚刚卖了1000只羊,这批出栏的羊卖了大约150万元,让他回笼了不少 资金。 不过,与父辈那座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家庭式的养殖羊棚不同,如今老季精心耕耘的养殖事业不仅在规模上 远超父辈,经营模式更是升级,从饲料、防疫到售卖等一系列规模 ...
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新华社· 2025-10-02 09:31
"我们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 向荣!"9月30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共庆祖国华诞,共享发展荣光。各地干部群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发出满腔豪情,凝聚 起磅礴力量,要以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 努力奋斗! 彪炳史册,辉煌成就振奋人心更凝聚力量 1日上午,湖南省中方县梅树村热闹非凡,不少游客或在溪谷漂流,或围炉煮茶,尽情享受乡村游 的惬意。"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挣上了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梅树村党总支书记杨晓鹏说。这个山 村整村脱贫后,正与全国人民一起奔跑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中国76年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取得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 这让我们无比自豪,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擦亮'梅树'乡村游招牌,发展中药材种植, 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杨晓鹏说。 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看着街道社区挂起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96岁抗战 老兵罗代武双手微颤、难掩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我们隆重纪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