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经济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揭榜: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
虎嗅APP· 2025-06-14 17:25
城市GDP竞争格局 - 2024年内地GDP百强市门槛提升至3600亿元,较10年前翻倍[5] - 万亿城市扩容至27个,唐山成为河北首个万亿城市[9] - 50强城市门槛突破6000亿,普通地级市占比近半[13] - 百强市守门员从安徽阜阳变为河南新乡,竞争区间集中在3000-5000亿元[18] 区域分布特征 - 东部8省(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京沪津)包揽百强市半数席位及2/3万亿城市[24] - 江苏实现全域地市GDP超4000亿,连云港(最低)经济规模超部分中西部省会[26][28] - 广东仅10市入围百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显著,深圳GDP达3.68万亿领跑[31][37] - 中部地区江西5市入围超湖北(3市)、安徽(4市),受益于资源产业均衡布局[41][52] 重点省份分析 - 山东/浙江地级市产业均衡,区域差距较小[29][30] - 江西赣州(稀土)、上饶(铜矿)、宜春(锂电)依托特色产业突围[53] - 四川形成"成都+绵阳/宜宾"副中心格局,内蒙古依赖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资源型城市[63][65] - 东北仅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4市入围,沈阳人口924万或成未来千万级城市候选[76][85] 特殊经济现象 - 中西部省会经济首位度分化:武汉35.2% vs 南昌22.8%[46][49] - 贵州遵义凭借白酒产业逼近贵阳,仁怀茅台镇贡献显著[69] - 陕西榆林作为产煤大市GDP居全国第二,神木县跻身十强千亿县[67] - 西部地区15个百强市中,资源型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占主导[58][62]
国道107线东移开封境新建工程项目快速推进
央视网· 2025-06-12 18:52
项目进展 - 国道107线东移开封境新建工程项目边沟六棱块砌筑及急流槽安装已完成76% [1] - 施工项目部科学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加班加点推进,严格把控质量关 [3] - 预计本月底完成全部边沟砌筑工作,将显著提升道路排水能力 [3] 项目规划 - 项目主线采用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指标,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3] - 路线平行于郑万、郑合高铁走廊东侧,经岗李乡东侧后继续向南偏西 [3] - 起点位于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炎黄大道南侧,止于开许交界马庄东侧 [3] 项目意义 - 项目是连接郑州、开封、许昌三市的重要交通纽带 [4] - 建成后将与G107线东移新建工程一起,与商登高速快捷连接进入高速公路网 [4] - 促进国道公路与高速公路间客货流的快速转换,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 [4] - 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
东方金诚积极发挥评级专业优势 以信用赋能吉林省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搜狐网· 2025-06-09 14:14
聚焦政策引导,服务经济发展重点区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近年来吉林省咬定目标,坚持把立足 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 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都为吉林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打赢 深化改革这场"上甘岭战役"起到了重要作用。 吉林省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围绕全省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新 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康养(人参产业)、现代农业、文化和旅游、新业态等领域,注重与社会资本与金 融资本的合作,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和产业升级,着力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至关重要。东方金 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东方金诚立足本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联合 地方政府、产融平台等债券市场参与各方,深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为吉 ...
贵州和辽宁,有望成为西南、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观察者网· 2025-06-02 17:45
高铁建设进展 - 沈白高铁于6月1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预计9月底通车 [1] - 盘兴高铁完成全线轨枕预制任务,预计2025年底开通运营 [1][2] - 沈白高铁全长430公里,辽宁段17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桥隧比77% [4] - 盘兴高铁全长98.3公里,桥隧比高达90.7%,是贵州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高铁线路之一 [2] 区域经济影响 - 盘兴高铁通车后,贵阳至兴义通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黔西南州旅游和农产品资源将加速融入全国高铁网 [2] - 沈白高铁通车后,沈阳至长白山的车程压缩至1.5小时,沈阳都市圈与长白山旅游带的联动效应将显著增强 [4] - 沈白高铁将结束抚顺不通高铁的历史,沈阳至抚顺通行时间缩短至10分钟,两地装备制造产业协同效应增强 [7] 高铁网络覆盖 - 贵州高铁运营里程达1808公里,占全省铁路总里程的42.5%,覆盖全省9个市(州) [6] - 辽宁高铁里程达2212公里,位居全国第六,沈阳、大连等枢纽城市日均高铁客流超10万人次 [7] - 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已有13个省级行政区实现市市通高铁 [1] 旅游业发展 - 贵州2023年旅游总收入7404.56亿元,较疫情前增长19.6%,2024年游客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10.4%、13.3% [6] - 沈丹高铁带动丹东市朝鲜族文化主题游客量增长40% [7] 全国高铁建设现状 - 全国仍有16个省份未实现市市通高铁 [8] - 西藏自治区全域尚未通高铁,仅拉林铁路以时速200公里勉强达标 [9] - 新疆和田、阿克苏等9个地州依赖在建铁路,青海果洛、玉树等5个自治州无高铁在建 [9] - 内蒙古阿拉善盟、陕西榆林、湖北荆门等地的高铁工程正加速推进 [10]
中国经济四极基本定型,其他城市地区恐难以翻身
搜狐财经· 2025-05-31 16:57
经济四极格局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以不到全国6%的国土面积贡献超40%经济总量 [1] - 四极地区总面积85万平方公里,集聚5.4亿人口(占全国32%),长三角人口密度达657人/平方公里(全国平均4.3倍) [10] - 2024年京津冀GDP达10.2万亿,航空航天产业贡献万亿产值;长三角GDP突破30万亿(相当于韩国总量),集成电路占全国56% [3][5] 产业优势数据 - 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14.8万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4.8万亿(占全球智能手机零件产量29%),深圳大疆无人机市占率65% [5][10] - 成渝地区GDP7.9万亿,汽车产量占全国15%,重庆笔记本产量全球第一,成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4000亿 [8][10] - 苏州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出7.3亿元,纳米银线导电膜技术占全球市场62% [5][10] 区域经济对比 - 郑州2024年GDP1.36万亿仅为苏州41%,四极地区集中全国68%双一流高校和78%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 2023年税收净贡献:广东8596.7亿、北京8236.8亿、上海7468.4亿,四极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占比仅31% [13] - 非四极城市债务压力突出:贵阳债务率285%,昆明城投债利息占财政收入1/3,哈尔滨地铁工程停滞 [13] 国际竞争力 - 四极外贸总额占全国61%,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额2.8万亿,深圳单城出口超湖南全省1.3倍 [14] - 香港离岸贸易管理9800亿美元资金,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全球第三,中欧班列货物价值占全国陆上贸易47% [14] 区域协作关系 - 川渝地区向上海输送1/3电力,河北为京津提供劳动力与泄洪保障,四极依赖中西部资源(河南小麦、山西煤炭等) [17] - 清华大学82%毕业生留京沪,浙江大学76%毕业生在长三角就业,兰州大学63%流向四极 [12]
高铁织网,释放区域经济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18:09
高铁建设进展 - 贵州盘兴高铁全线轨枕预制任务完成 预计2025年11月开通运营 [1] - 沈阳至长白山沈白高铁全线铺轨施工完成 预计9月底建成通车 [1] - 贵州和辽宁分别有望成为西南和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2] 区域经济影响 - 盘兴高铁通车后将形成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 [4] - 沈白高铁将加速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1小时都市圈 [4] - 高铁网络贯通促进经济要素高效流动 重构区域经济格局 [3][5] 项目经济价值 - 盘兴高铁途经喀斯特地貌区 桥隧比例高达98公里 施工难度大 [6] - 黔西南州和六盘水2024年GDP合计3189.5亿元 占贵州全省14% [8] - 沈白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 抚顺至沈阳通行时间有望缩短至10分钟内 [10] 产业协同效应 - 沈阳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 抚顺承接相关产业转移 [10] - 高铁促进同城化发展 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共同体 [10] - 需通过产业分工和差异化定位平衡区域发展 避免虹吸效应 [10] 旅游经济带动 - 盘兴高铁将黔西南州与沪昆高铁大动脉连通 促进旅游业发展 [8] - 沈白高铁缩短京津冀至长白山的时空距离 利好旅游客流 [8]
燕矶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33万公里钢丝可绕地球8圈
长江日报· 2025-05-26 21:37
项目概况 - 燕矶长江大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交二航局和中铁大桥局承建,是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已完成主缆架设 [1] - 大桥全长约26千米,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 [3] 工程技术 - 大桥采用四主缆设计,单根主缆直径1.04米、长度3000米,由217根索股构成,每索股含127根直径5.6毫米的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 [8] - 全桥四条主缆钢丝总长度约3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8圈),总重量6.5万吨(相当于7座埃菲尔铁塔) [12] - 主缆抗拉强度达2100兆帕(内缆)和1960兆帕(外缆),单根主缆最大缆力7万吨,四主缆总拉力28万吨(可吊起6艘中型航母) [12] 施工进展 - 主缆架设最终阶段通过卷扬机牵引索股,施工人员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对索股位置和张力进行微调,确保精准定位 [4] 战略意义 - 大桥是鄂州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配套工程,支撑鄂东空铁联运立体交通体系,促进临空经济区发展和武汉城市圈"1+3"空间格局完善 [16] - 建成后黄冈至鄂州花湖机场车程缩短至15分钟,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16]
内河航运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2:27
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 - 河南省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明确要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 [1] - 河南将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并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 [3] 河南内河航运现状与目标 - 20世纪60年代河南通航里程达6100多公里,水运运量占全社会总运量的48%,但后来因高铁/高速公路发展而沉寂 [3] - 周口港2025年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河南水运复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旨在补齐"空铁水公"综合交通体系短板,并为豫货出海提供新通道 [5] 内河航运的经济效益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5,浙江测算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可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900亿元 [7] - 湖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排名全国内河港口第八位,非长江干线内河港第一位 [9] - 浙赣运河工程若贯通常山江与信江,将打通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通道,对跨省物流意义重大 [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河南通过内河航运融入长三角,连云港至周口中心港的巴西大豆运输链已实现"离港即入厂"的物流效率 [5] - 浙江湖州企业通过内河港口直接向美国、泰国、欧洲等地出口家居、家电等商品 [8] - 经济大省内河航运建设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9]
地方AMC创新破局纾困难题 激活长三角黄金交通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7:37
杭温高铁项目背景与意义 - 杭温高铁是我国第二条民营资本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是全国首条"双示范"高铁项目(国务院混改试点+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1][2] - 项目串联杭州、金华、温州三大核心城市,辐射义乌(年贸易额5000亿元)、横店(年接待游客1980万人次)等经济活跃区,形成横贯浙中南的活力走廊[3] - 铁路建成后实现长三角核心区与浙江东南部1小时交通圈,成为联通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纽带[2][3] 项目投融资关键节点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义乌至温州段由百盛联合集团控股(民营51%),二期杭州至义乌段由浙江省政府全额出资[4] - 开通前3个月突发15亿元资本金缺口,浙商资产创新采用双质押增信模式完成资金投放,保障2024年9月6日按期通车[4][6] - 该项目是浙商资产首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OOT模式)特许经营项目,打破其传统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边界[4][5] 运营数据与经济效益 - 开通至2025年累计开行超万列列车,发送旅客284万人次,覆盖北京、上海等跨省线路[7] - 2025年并入全国铁路网后管内日均发送旅客14642人次,"五一"期间单日发送量创历史纪录(日均50对列车+16.4%运能提升)[7] - 形成"数字经济(杭州)+制造业(温州)+商贸(义乌)+文旅(横店)"的立体产业带,加速长三角南翼千亿级经济带发展[3][7] 业务模式创新 - 浙商资产通过拆解复杂股权结构(涉及银团贷款、多主体协议),创新设计兼顾各方利益的交易架构[5][6] - 杭州西站枢纽设计预留开行对数上升空间,为项目长期运营收益提供保障[5] - 案例入选"金融助力浙商十大案例",为基础设施领域产融结合提供范本[4][6]
沈山铁路升级改造施工取得重大进展
新华网· 2025-05-20 09:41
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 5月19日,工人在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现场施工。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阳与山海关,属京哈铁路关键区段。该线路承担东北粮食、煤炭外运及华北物资北上重任,改造后将显著提升区域铁路货运及客 运能力,助力东北与华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发(徐鸣禹 摄)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阳与山海关,属京哈铁路关键区段。该线路承担东北粮食、煤炭外运及华北物资北上重任,改造后将显著提升区域铁路货运及客 运能力,助力东北与华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 当日,随着最后一片75吨T梁架设,中铁二十二局承建的沈山铁路鸭子河中桥新建大桥架梁工程顺利完工,为后续铺轨转线奠定坚实基础。 沈山铁路连接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