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
搜索文档
吕亚军:打造国资投资的“LGC”新模式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4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 顺义区通过"LGC+阿尔法"结构推动母基金行业资本供给侧改革 解决退出难 融资约束和容错机制问题[8][9][11] - 顺义模式以"直投+母基金"架构为基础 结合投贷联动和国资型CVC 实现财政资金140倍杠杆效应和区域产业发展[6][7][9][12][13] - 母基金行业面临估值体系重构 约80%管理人因IPO退出通道关闭遭受实质性冲击 行业管理规模上半年缩减20%以上[8] 顺义区产业布局 - 坚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 形成"5+4"模式:五大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第三代半导体 智能装备和医药健康 四大现代服务业涵盖航空服务 商务会展 产业金融和科技服务[3] - 国际化配套完善 国际学校在校生占北京市40% 中德产业园吸引大批国际人才[3] - 金融机构近500家 产业基金管理规模4万亿 上市挂牌企业134家 境内外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占GDP比重14.8%[4] 顺义国资公司运营 - 2025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约100亿元 实现税收9.7亿元 在北京国资体系中规模前列且市场化程度高[5] - 拥有3A级评级 融资成本优势显著:2025年超短融利率1.72%为北京五年最低 十年期中期票据利率约2.3%[10] - 下属控股顺义金控作为产投平台 打造基金2.0版本 整合金融牌照资源 要求做到"通 盈 专"[5] 基金投资架构 - 采用"直投+母基金"模式:直投门槛3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 母基金下设三支子基金分别专注高精尖 临空经济与医药健康 接续投资与S基金[6] - 现有10支子基金实缴规模超20亿元 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达140倍 带动国家级基金和本地产业落地[7] - 已投市场化子基金包括北汽汽车产业基金 华夏辰星 农业产业基金等 覆盖"5+4"主要领域[6][7] 顺义模式创新 - 提出LGC结构:顺义金控担任GP 国资作为LP 解决注资问题 依托市场化低成本资金并盘活低效资产[9] - 重构政府基金KPI 将区域经济贡献 产业生态等非财务指标纳入阿尔法体系 设置财务性承诺与对赌安排[11] - 投贷联动机制:通过最高等级担保公司建立白名单 已投企业可获得担保端信用加分 3亿元级担保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3%以下[12] 国资型CVC探索 - 拥有顺鑫农业 空港股份 大龙地产三家上市公司及重要参股的燕京啤酒 形成"三家半上市公司"平台[13] - 区属上市平台与基金协同 构建高效资源配置通道 对战略价值重大的引资项目形成关键支持[13]
不是冒险,而是懂企业更懂产业 解码深圳如何为“不确定”的科技创新定价
金融时报· 2025-09-05 11:53
农业无人机金融支持 - 农行深圳市分行推出“飞手贷”专属个贷产品 无需抵押 通过手机操作即可放款 用于购买农业无人机[1] - 该产品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已惠及农户超1.3万户 覆盖河南 山东 河北等主要农业省份 累计投放贷款超7亿元[1] - 无人机作业效率达每小时150亩 相当于20个工人全天工作量 用药量比人工减少30%[1] 科技企业融资创新 - 工行深圳市分行采用数字化信贷模型 通过量化评价高价值专利 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等高科技表征为企业提供精准评级[3][4] - 针对医疗器械企业瑞沃德 该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切入 提供超190项专利的量化评价 配套国际结算 代发工资等综合金融服务[3][4] - 推出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和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为港资企业紫晟科技解决缺乏传统抵押物问题[6] 金融服务模式升级 - 农行深圳市分行建立“千帆企航”品牌 采用“集团协同+投贷联动”模式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向机器人企业投资5000万元 配套3000万元信用贷款[8] - 工行深圳市分行弱化对企业当期营收和利润考核 重点评估人才结构 研发能力 投资人认可度和知识产权含金量等未来价值维度[5] - 深高新投首创“投保联动”模式 通过担保业务筛选潜力企业后以股权投资方式陪跑 2025年上半年服务深圳科创企业超4100家 其中85%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11] 产业领域投资布局 - 农行深圳市分行2025年6月联合设立20亿元AIC试点基金 为深圳首只注册备案的AIC基金 已储备30余个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优质项目[9] - 深高新投在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约8亿元覆盖59家企业 在人工智能领域设立20亿元专项产业金融计划并累计投资超10亿元 在商业航天领域布局16家企业投资超2亿元[11] - 工行深圳市分行服务范围覆盖人工智能平台 创新药研发 高端医疗设备和生物材料企业 并延伸至新能源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领域[4] 生态化服务平台建设 - 工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交所举办超20场路演 帮助12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对接全国投资机构 形成“以贷促投 以投引贷”闭环[12] - 农行深圳市分行牵头组建“融智联盟” 聚集80多家科研院所 科技园区 券商 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 创投机构和产业资本等合作伙伴[12][13] - 通过“科担e贷”合作增强风险缓释 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产业链数据建模为比亚迪上游供应商自动审批贷款 不良率控制在0.3%以下[13] 行业挑战与瓶颈 - 创投机构面临退出渠道狭窄问题 某半导体初创公司因投资者担心退出困难而融资受阻[14] - 金融机构存在数据壁垒 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研发补贴信息 需耗时近一个月调取工信部报告[14] - 知识产权处置存在难点 2024年某机器人企业5项专利仅以评估价50%拍卖 因专业性强导致接盘企业稀少[15]
邮储银行 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落地见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16:52
核心业务进展 - 邮储银行自2月加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贷联动试点合作工作机制后高度重视该业务 积极协同投资与金融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1] - 截至7月末 公司在投贷联动机制下审批项目授信金额超2700亿元 发放贷款近600亿元[1] - 资金精准支持生态环保 城市更新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1] 组织与运营机制 - 总行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 建立总分行联动 前中台协同 业技数融合的工作机制[1] - 构建项目库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通过初筛 分层对接和提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效率[1] - 对重点项目实施信审资源 定价政策和信贷资源三个优先政策保障贷款高效投放[1] 重点领域实践案例 - 安徽省分行运用U益计划为核心企业卓朴智能定制贷款加外部直投方案 以认股安排权和远期合作权益缓解其资金压力[2] - 创新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 以专利数量 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团队实力等硬核指标作为科技企业授信依据[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发挥资金实力强 网络覆盖广和科技支撑准等优势 以信贷资金精准支持重点项目[2] - 同步提供资金结算 供应链金融 投资银行和个人金融等综合服务 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2] - 深耕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以助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拉动内需[2]
中信银行谷凌云:通过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可以打造投贷联动新模式
北京商报· 2025-08-28 11:5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中信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1] - AIC设立将推动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龙头及头部私募基金的战略协作[1] - 通过AIC打造投贷联动新模式 培育投资收益新来源并实现风险收益新平衡[1] 监管进展与实施计划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于6月3日批准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1] - 筹建完成后将向监管机构提交开业申请[1] - 该子公司名称以监管机构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结果为准[1]
市金控集团与驻宜银行机构召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16
会议背景 - 市金控集团组织召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主题为"融汇宜城 银企同频" [1] - 15家在宜银行机构参与会议 共商金融服务实体新路径 [1] - 市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陶红武主持会议并致辞 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刘玄出席会议并讲话 [1] 会议内容 - 市金控集团相关部门及子公司介绍业务发展情况及合作意向 [3] - 各银行机构交流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经验与成效 [3] 会议共识 -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是金融机构共同使命 [5] - 安庆正处于转型升级 攻坚突破关键阶段 需强化银企协同 深化金融合作 [5] - 着力破解融资瓶颈 为本土产业升级和市场主体成长提供强劲动力 [5] 合作重点 - 加强直接融资协作 支持金控集团首单双标科创债顺利发行 共同提升市级平台融资能力 [7] - 协同优化担保服务 推动科技担保公司聚焦科创领域 加快市担保公司市场化转型和增资扩股 [7] - 突破授信限制 增强服务区域战略能力 [7] - 合力补齐金融业态短板 加快设立本地基金管理公司 供应链公司 [7] - 积极拓展融资租赁 商业保理等业务领域 构建多元化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7] - 促进金融资源就地转化和价值提升 [7] 合作机制 - 完善常态化对接机制 深化客户共享 风险分担 产品创新等多维度合作 [7] - 重点推动"投贷联动"模式落地见效 充分发挥银行与金控板块各自优势 [7] - 增强协同效应 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区域金融生态 [7] 会议成果 - 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合力 [7] -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为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 [7]
首设亿元“投资支持”,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20
大赛奖励机制 - 现金奖励总额达2000万元人民币 针对19个赛道分别设置奖项 各赛道初创组和成长组均设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不超过200名 [3][4] - 新设总额最高1亿元的"投资支持"机制 对决赛获一/二/三等奖且成立5年未获市场化投资的企业 经尽调后给予最高200万元股权投资 [1][3][4] 赛道设置与办赛模式 - 在原有14个赛道基础上新增超高清视频与新型现实 低空深空与航空航天 细胞与基因 海洋科技与装备 智能无人系统五个赛道 总计19条赛道 [3][4] - 延续"市场+政府"办赛模式 以"创在广州"为主题 结合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3] - 通过公开征集确定19个行业赛道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自主开展初赛 组委会统一组织决赛线下路演 [4] 融资支持与数字化建设 - 调查显示去年参赛企业中六七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未获得融资 [5] - 推动投贷联动 联合合作银行设立专项授信额度 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5] - 接入数字化资源实现组委会与办赛单位间资讯推送 成绩推送 企业需求发布 赛事直播等功能 [5] - 搭建新媒体矩阵通过分层内容运营联动赛事花絮 深度报道与话题互动 [5] 参赛信息 - 参赛企业需统一在"广州科技GI"(https://gzsti.gzsi.gov.cn/)平台报名 截止日为10月10日 [6]
最新LP梳理系列:(六)银行
FOFWEEKLY· 2025-08-20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系资金在私募股权市场的出资活跃度和规模因AIC扩容政策显著提升,但风险偏好低、流动性要求高、合规严格的特征导致其出资行为以小额分散、国资合作为主,注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路径探索[5][6][9][10][14] 银行属性特征 - 风险偏好极低,安全性优先,偏好现金流稳定的基金或项目,常通过结构化设计、资产抵押、业绩对赌等风险缓释措施降低本金损失风险[6] - 流动性要求高,因理财资金负债端久期多为1-5年,偏好存续期3-5年且含明确退出路径的基金,对封闭期超5年且无转让机制的基金接受度低[7][8] - 合规与主体资质导向强,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约束,偏好国资背景、头部持牌或业绩清晰的管理人,对中小民营管理人准入门槛高[9] 银行资产配置情况 - 2025年超半数银行系资金流向银行系GP,对国资背景管理人的合作倾向显著,占比达三成,与信托系、市场化机构及产业资本合作较少[10] 银行出资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成为出资活跃度增幅最大的金融机构,主要受益于AIC试点扩容政策[12] - AIC表内资金股权投资比例由总资产4%提升至10%,单只基金投资比例由20%提升至30%[13] - 截至2023年末,5家AIC总资产规模5826亿元,表内股权投资规模有望从233亿元提升至583亿元,带动股权投资规模达1942-2915亿元[14] - 政策支持保险资金参与AIC私募股权基金,拓宽资金渠道,实现保险资金与AIC业务协同[15][16] 银行LP出资特征 - 前五大配置行业为能源矿产、汽车交通、生产制造、信息技术、消费生活[17] - GP筛选强调整合政府资源、产业把控及风险结构化能力,偏好银行体系内GP(如中银资本、农银资本)或通过双GP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19] - 对市场化机构关注产业精耕穿透力、退出能力、风险把控、团队稳定性、投后赋能及协同生态构建能力[19] - 2025年大规模出资事件包括中银资产出资49.99亿元予中银资本、工银投资出资24.99亿元予远致储能基金等[21] 活跃银行LP - 近两年出资活跃的银行系主体包括工银投资(江苏)、中银资产(北京)、交银投资(上海)、建信投资(北京)、农银投资(北京)等,覆盖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多地区[22][23]
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北京多部门、平台合力举办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5:10
活动概况 - 北京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五家单位于8月15日共同举办“中关村科技·金融汇”第6期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1] - 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中国证监会及北京市相关工作部署,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质效,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参与机构与代表 - 活动聚焦“投贷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搭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高效对接平台 [2] - 14家优质科创企业代表参会,涵盖医疗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商业航天、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 [2] - 参会企业包括臻知医学、星川新能源、平方和、东方空间、华龛生物、泰科天润、大橡科技等 [2] - 顺禧股权投资、京国瑞投资、洪泰同创投资、新鼎荣盛资本、首泰金信等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负责人参会 [2]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10家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参会 [2] 活动内容与讨论重点 - 科创企业代表介绍了专注领域、核心优势、经营管理现状及信贷融资需求 [2] - 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就企业发展、特色及投资情况做补充说明 [2] - 银行机构询问了解市场前景、盈利等情况,并推介针对科创企业的创新股债服务和产品 [2] 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 - 北京证监局私募处负责人表示将与各委办局合力搭建具有北京特色创新性的供需对接平台,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科创型企业成长周期提供服务 [1]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负责人介绍了投贷联动平台建设和支持私募基金、科创企业发展方面的情况及前期取得的积极成效 [1] - 北京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小镇私募机构发展情况、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以及在风险防控、合规培训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1] 未来规划与目标 - 北京基金小镇将在各级单位指导下,与各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搭建具有北京特色的投贷联动平台 [2] - 将持续创新和优化服务,推动形成科技金融新生态,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北京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基金小镇共同举办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7:0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北京证监局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基金小镇联合举办第6期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质效并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 - 活动聚焦搭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高效对接平台 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和科创型企业成长周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1][2] 参与机构与企业 - 14家科创企业代表参会 涵盖医疗健康 新能源 智能装备 商业航天 半导体 新材料等领域 包括臻知医学 星川新能源 平方和 东方空间 华龛生物 泰科天润 大橡科技等[2] - 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包括顺禧股权投资 京国瑞投资 洪泰同创投资 新鼎荣盛资本 首泰金信等负责人参会[2] - 10家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参与 包括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浦发银行 招商银行等[2] 活动内容与成果 - 科创企业代表介绍专注领域 核心优势 经营管理现状及信贷融资需求[2] - 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补充说明企业发展特色及投资情况[2] - 银行机构询问市场前景与盈利情况 推介针对科创企业的创新股债服务和产品 并回应企业融资需求[2] 平台建设与未来规划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介绍投贷联动平台建设情况 支持私募基金与科创企业发展 前期对接已取得积极成效[1] - 北京基金小镇将持续深化合作 搭建具有北京特色的投贷联动平台 创新优化服务以推动科技金融新生态形成[2]
来一场资本与独角兽的“双向奔赴”
华夏时报· 2025-08-18 17:00
活动概况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创业服务处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主办独角兽企业融资对接会[1] - 活动于8月15日在首钢园举办 组织金公司 高瓴创投 中银资产 中银证券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参与对接[1] - 覆盖集成电路 金融科技 新能源与新材料 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1] 服务机制 - 打造全链条融资对接平台 针对企业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精准匹配金融资源[2] - 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产业园区多方协同建立贴身服务体系[2] - 北京证券交易所现场解读上市新政 提供路径规划 审核要点 辅导策略等实操指导[2]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提供科技金融与综合服务双重赋能方案[2] 对接成效 - 投贷联动圆桌交流环节成为焦点 企业提出Pre-IPO融资计划 北交所审核标准咨询 跨境信贷需求等[3] - 采用多轮次一对一洽谈形式 围绕融资 上市 场景需求开展务实沟通[3] - 参会企业与金融机构均评价活动对接精准度高 效果非常好[3] 后续规划 -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持续组织精准对接活动[4] - 推动合作意向转化为实质合作 助力企业在京做大做强做优[4] - 构建从一次性对接到长效化陪伴的闭环服务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