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评价体系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 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合作落地见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16:52
核心业务进展 - 邮储银行自2月加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贷联动试点合作工作机制后高度重视该业务 积极协同投资与金融政策以服务实体经济[1] - 截至7月末 公司在投贷联动机制下审批项目授信金额超2700亿元 发放贷款近600亿元[1] - 资金精准支持生态环保 城市更新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1] 组织与运营机制 - 总行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 建立总分行联动 前中台协同 业技数融合的工作机制[1] - 构建项目库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通过初筛 分层对接和提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效率[1] - 对重点项目实施信审资源 定价政策和信贷资源三个优先政策保障贷款高效投放[1] 重点领域实践案例 - 安徽省分行运用U益计划为核心企业卓朴智能定制贷款加外部直投方案 以认股安排权和远期合作权益缓解其资金压力[2] - 创新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 以专利数量 研发投入强度和技术团队实力等硬核指标作为科技企业授信依据[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发挥资金实力强 网络覆盖广和科技支撑准等优势 以信贷资金精准支持重点项目[2] - 同步提供资金结算 供应链金融 投资银行和个人金融等综合服务 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2] - 深耕国家战略重点领域以助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拉动内需[2]
“圳”兴四十五载:金融力量托举城市梦想
金融时报· 2025-08-26 09:44
核心观点 - 建行深圳市分行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深圳"双区"建设,覆盖科技、外贸、民生等领域,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并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1][3][5] 科技金融支持 - 累计为超2万家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科技贷款总额达1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40亿元 [1] - 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贷款"秒报秒批",累计为超1万户企业放贷超百亿元 [3] - 通过全周期金融赋能体系支持硬科技企业,例如向CZ科技提供5000万元授信并联动建信信托领投A轮,推动企业估值跃至23亿元 [2] - 向LX科技提供200万元"孵化云贷"和300万元纯信用贷款,并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支持超导量子芯片研发 [2] 外贸与普惠金融 - 累计为外贸小微投放普惠贷款超20亿元,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从代工厂转型为自主品牌出海 [4][5] - 推出"平台云贷"产品,基于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提供纯信用贷款,几分钟内到账,助力企业年销售额逆势增长超30% [4] - 打造"大湾区跨境金融示范中心",提供16项跨境便利化服务,包括存款证明线上开、跨境理财自由配等 [5] 民生与绿色金融 - 投放13亿元安居贷款,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托起千万家庭安居梦 [1][6] - 向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十几亿元独家授信,支持清洁能源转型,预计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购车分期中新能源占比近50% [6] - 布局养老金融,设立特色网点并优先支持养老产业,同时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提供70项社保业务一站式办理 [6] 区域战略协同 - 推出《助力深圳"双区"建设金融服务方案》,覆盖科技、内需、外贸、湾区、民生五大领域 [1] - 深化母子联动、商投一体协同机制,强化"商行+投行+风投"产品创新,实现资本三级跳 [3] - 联合建行(亚洲)、建银国际等境外机构构建跨境金融生态,满足客户双向跨境需求 [5]
以金融活水浇灌“双区”建设创新沃土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深圳建行金融支持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34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00亿元 [5] - 累计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 [5] 科技金融创新 - 自主研发"技术流"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信贷对抵押盈利依赖 [5] - 小微科技企业线上融资平台覆盖超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推出"深融贷""20+8产业贷"等特色产品 [5] 投贷联动案例 - 量子技术企业LX科技获200万元"孵化云贷"及300万元"科技e贷"信用支持 [6] - 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助力交付全国首枚自主超导量子芯片 [6] - 芯片企业CZ科技获2000万元首授后提额至5000万元并带动股权融资达5亿元 [6] 消费金融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 [7] - 信用卡专项分期累计投放43.37亿元其中新能源购车分期达15.27亿元 [7] - "以旧换新"活动投放补贴162万元覆盖5077家门店带动订单交易7062万元 [7] 跨境金融服务 - 推出"龙通湾区建圳财富"个人跨境金融方案提供六大类16项一站式服务 [9] - "建行到家"小程序实现存款证明线上秒办便利签证手续 [9] - 截至6月末为外贸小微企业投放纯信用全线上贷款超20亿元 [10] 基础设施融资 - 支持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独家授信近二十亿元总投资26.6亿元 [11] - 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0.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33吨 [11] - 同步支持深惠城际大鹏城际铁路盐田港东区码头等重点工程 [11] 民生领域服务 - 累计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金额约13.6亿元 [12] - 打造"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建设特色网点提供专属服务 [12] - 在全市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实现70项社保业务专窗受理 [12]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 创新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08:39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金融服务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通过科技金融显著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力 [1] - 创新构建"技术流"评价体系 解决科技企业"准入难""测额难""授信难"三大痛点 [1] -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六大前沿行业 [2] 讯众通信案例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2018年起与讯众通信合作 2022年发放科创信用贷款助其渡过经营压力 [1] - 2024年突破传统授信模式 发放首笔大额"技术流"贷款 提供结算、三代社保卡办理、代发工资等一站式服务 [1] 服务模式与产品创新 - 启动"U亿算"算力贷平台项目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推广投贷联动业务模式 落地首笔投贷联动放款 推出"U聚投"股权估值模型 [2] - 截至2025年7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000户 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2] 生态圈建设 - 对外与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引导基金等商业合作 对内与中邮证券协同构建"投商行一体化"服务体系 [3] - 打造"银+政+企+研+投"生态圈 支持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企业发展 [3] - 深化"公私联动、投贷联动、条线联动"三大联动 通过私行中心、财富中心打造综合金融服务资源池 [3]
运用“技术流”激活“增长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8 05:50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科技金融战略 -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是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核心战略方向,公司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动能 [1] - 公司深刻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投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根首都科创沃土 [1] 讯众通信的上市与邮储银行的支持 - 讯众通信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全栈式云通信服务提供商和少数能提供AI驱动通信服务的企业,其上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4]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自2018年起与讯众通信合作,2022年发放科创信用贷助其渡过经营压力,2024年发放分行首笔大额"技术流"贷款,支持其加速发展 [4] - 除融资支持外,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讯众通信提供结算、社保卡办理、代发工资、高管私人银行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支撑其港股上市战略 [4] "技术流"评价体系与行业聚焦 - 邮储银行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解决科技企业"准入难""测额难""授信难"问题,北京分行已服务百余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授信近百亿元 [5]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六大行业,结合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服务模式迭代和产品创新支持首都重点产业发展 [5] 数智化转型与金融服务创新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以数字化、数智化为引领,2024年启动"U亿算"算力贷平台项目,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 - 针对科创企业重股权投资的特点,公司推广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落地全国首笔投贷联动放款,推出"U聚投"股权估值模型 [6] - 截至目前,北京分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客户超两千余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两百亿元 [6] 政银企联动与生态圈建设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强化政银企合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工商联等平台建立合作,对外强化与政府出资的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商业合作 [7] - 对内与中邮证券协同构建"投商行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银+政+企+研+投"生态圈,支持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7] - 下一步,公司将深化公私联动、投贷联动、条线联动三大联动,做强综合服务,打造金融服务资源池,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 [7]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16:50
科技金融 - 公司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差异化政策,新增审批技术流客户16户,新增审批金额25.79亿元 [2] - 通过"金融特派员"机制服务中小科创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48.25亿元,较年初增长58.88亿元,增长率20.35% [2] 绿色金融 - 累计投放绿色融资512亿元,履约率102.4%,绿色贷款余额135.79亿元,较年初新增21.67亿元 [3] - 创新业务场景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包括算力、智能电网、矿产资源利用等 [3] - 联名发布低碳借记卡,提供共享单车、新能源车充电等权益,签署碳达峰试点城市合作协议 [4] 普惠金融 - 成立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配置专项绩效和价格补贴激励普惠贷款投放 [5][6] - 通过高科技人才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累计提供信贷支持7900万元,小微企业首贷户新增122户,续贷累放2.52亿元 [6] 养老金融 - 累计为100758名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账户服务,累计缴存金额3533万元 [7] - 优化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升级网点配置并延伸社区服务 [7] 数字金融 - 通过五大线上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覆盖教育、医疗、公共事业等领域 [8] - 支持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落地和林格尔新区IDC项目及并行科技算力基地 [8] 战略定位 - 公司以"五篇大文章"为核心,结合"区域+行业"战略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1][9]
探秘!这家银行科技贷款规模何以破万亿?
券商中国· 2025-05-21 07:27
园区金融战略布局 - 兴业银行将园区金融确立为重要业务赛道,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落脚点,经历试水期、成长期、深耕期三个阶段,产品体系逐步完善 [1] - 截至2023年末,园区金融客户达46.6万户,占全行企金客户总数的30%;表内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44% [4] - 2024年调整组织架构,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迁至总行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园区金融处加挂科技金融处牌子,强化对园区科技企业的服务支撑 [3] "园区+科技"融合策略 - 2022年预判经济循环模式从"地产—基建—金融"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明确将科技金融与园区金融协同发展 [3] - 2023年末园区内科技金融客户数12.7万户,贷款余额5521亿元,全年增幅超22%,贡献园区贷款增量超60% [4] - 2024年一季度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4+N"产品体系 [1][3] 非金融生态服务平台 - 推出自研SaaS模式"园区生态服务平台",整合"系统+运营+金融"功能,赋能园区数字化治理,累计交付超600个平台 [6][7] - 平台重点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入AI及政策推送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政策咨询、在线融资等综合服务,目标覆盖市场化园区及产业龙头型园区 [8] - 通过平台与园区运营商深度绑定,实现金融引流,2024年计划提升转化率及应用覆盖率 [6][8] 早期企业扶持案例 - 广州分行通过"投联贷"为初创期企业奥松电子提供2730万元厂房按揭贷款,后续授信峰值达6000万元,助其成长为IDM模式传感器厂商 [10][11] - 对亏损运营的鼎甲科技初期给予500万元授信,后期支持扩至6000万元,推动其发展为数据保护行业头部企业 [10][11] - 深圳分行对坂田天安云谷产业园提供数十亿元建设资金,合作园区企业322户,融资规模近20亿元,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服务近百家科技企业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