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

搜索文档
两篇Science论文打架:最新研究质疑牛磺酸作为衰老标志物及其抗衰老功效
生物世界· 2025-06-06 11:18
牛磺酸研究进展 - 牛磺酸是一种条件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广泛分布于体内,常见于功能饮料中用于补充能量和改善疲劳 [2] - 近期研究揭示牛磺酸具有抗衰老、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抗肥胖等新功能,但亦有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牛磺酸会促进白血病 [2][4] 牛磺酸与衰老关联的争议 - 2025年Science研究直接质疑牛磺酸作为衰老生物标志物的观点,指出其浓度与衰老无明显关联 [2][5] - 2023年Science研究认为牛磺酸缺乏是衰老驱动因素,补充牛磺酸可延长中年小鼠健康寿命12% [4] - 两项研究结论存在矛盾:前者显示牛磺酸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或不变,后者认为其缺乏驱动衰老 [5][4] 牛磺酸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 - 人类(26-100岁)、恒河猴(3-32岁)、小鼠(9-27月龄)的纵向研究显示:除雄性小鼠外,其他队列循环牛磺酸浓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雄性小鼠浓度保持稳定 [6][7] - 个体间牛磺酸浓度差异大于其一生中的纵向变化,削弱了其作为衰老标志物的实用性 [7][9] - 牛磺酸浓度与肌肉力量或体重的关联在不同队列间不一致,表明其作用具有情境依赖性 [7][9] 研究结论 - 循环牛磺酸浓度变化并非衰老普遍特征,无证据支持其浓度降低会促进衰老表型 [9] - 牛磺酸不适合作为衰老的生物标志物,补充牛磺酸的益处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 [9]
科伦药业回应饶毅“假药”质疑:麦角硫因价值通过科学验证 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0:56
科伦药业麦角硫因胶囊争议 - 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因赤裸上身代言麦角硫因胶囊走红 公司称其健硕形象源于"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服用麦角硫因胶囊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 - 北京大学饶毅指称麦角硫因胶囊为"假药" 引发关注 争议焦点在于该产品是膳食补充剂还是药品 [1][4] - 公司回应称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 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 "而非药品 又何来'假药'一说" [1][5] 麦角硫因的科学验证 - 公司列举《Cell Metabolism》两项研究显示麦角硫因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 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中延长平均寿命达20±2% 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和应激抗性 [2] -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补充麦角硫因使小鼠跑步距离增加约14% 速度提升约28% [2] - 多项临床研究验证麦角硫因在多领域应用 包括降低入睡困难 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 减少皮肤皱纹 降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等 [3]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强调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 在毒性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展现安全性 [3] - 产品在小程序上正常销售 不同规格价格从1199元到4476元不等 四瓶装规格销量最高 截至6月5日晚销售额超1883万元 [5] - 公司认为抗衰老研究是生命科学前沿 全面否定麦角硫因可能阻碍大众获得先进健康管理工具的机会 [6] 行业观点分歧 - 饶毅认为"凡是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不能获得批准成为真药 是假药的 只好以保健品方式蒙人、骗人" [5] - 公司回应称"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武断 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 指出药品和营养补充剂分属不同维度 [5] - 公司呼吁行业以客观态度审视新兴科技 推动营养健康产业从"营销驱动"向"科学驱动"转型 [1]
“降糖神药”迎来最新研究进展,二甲双胍引爆长寿革命
选股宝· 2025-06-05 23:17
研究结果 - 与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女性活到90岁及以上的几率提升30% [1] - 二甲双胍可能让大脑年轻6岁左右,具备全身性抗衰效果 [1] - 研究首次将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与长寿可能建立联系,填补领域空白 [1] -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细胞修复、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发挥抗衰老作用 [1] - 二甲双胍能激活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自噬过程,调控营养传感、维持蛋白质稳态、改善线粒体功能等延缓衰老 [1] 公司产品 - 科源制药产品盐酸二甲双胍原料药及片剂适应症为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针对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2] - 特一药业子公司海力制药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肠道吸收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2]
科伦药业董事长赤膊代言麦角硫因背后:产品疗效、资质争议不断 业绩高压下急需新故事?
新浪证券· 2025-06-05 22:07
核心观点 - 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公开质疑科伦药业旗下抗衰老产品"麦角硫因胶囊"的疗效,称其为"假药",并指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其延年益寿的功效 [1]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为麦角硫因产品代言,引发市场关注,但产品资质未获国内监管认证,存在利用国内外监管差异进行套利的现象 [1][2] - 公司业绩大幅恶化,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9%至43.9亿元,净利润腰斩43%至5.84亿元,传统输液业务收入跌破90亿元创多年新低 [2][5][7] - 麦角硫因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原价1199元/瓶的营收已超1796万元,促销价819元/瓶的营收达1322万元,但宣传语涉嫌违反《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 [3] - 子公司川宁生物转型合成生物学业务进展缓慢,2024年该业务占比仅0.74%,且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85%,净利润下降18.26% [6][7] 产品资质与监管风险 - 麦角硫因未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保健品注册或备案,缺乏"蓝帽子"标识,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仍在进行中 [2] - 产品采用"原料出口日本生产,成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模式在国内销售,规避国内严格的保健品审批 [3] - 宣传语如"细胞级御龄,深层次年轻"等涉嫌违反《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部分宣传图片已被撤下但暗示性表述仍存 [3] 业绩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9亿元(同比-29%),净利润5.84亿元(同比-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亿元(同比-60%) [5] - 2024年输液业务收入89.12亿元(同比-11.85%),占比降至40.86%,非输液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13.73%)占比47.22% [5][6] - 输液业务毛利率下滑3.83个百分点至60.16%,销量微降0.7%至43.47亿瓶/袋 [6] 子公司川宁生物转型 - 川宁生物2024年营收57.58亿元,贡献毛利润20.95亿元(占科伦总毛利润18.6%),但合成生物学业务占比仅0.74%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97亿元(同比-14.85%),净利润2.88亿元(同比-18.2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6亿元(同比-57%) [7] 行业与政策影响 - "限抗令"等政策严格控制门诊输液率,压缩市场需求,药品集采导致输液产品价格承压 [6] - 董事长刘革新将抗衰老领域定位为"第四次创业",目标构建"抗衰老生态平台",但子公司转型成效存疑 [6][7]
开拓全球健康长寿新视角 海外专家点赞八子补肾抗衰老研究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5:22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第五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名科研人员、投资者和企业家参与,线上线下共同探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未来发展与合作机遇 [1] - 在"银发浪潮"背景下,科学抗衰老与健康老龄化成为论坛最热门的前沿议题之一 [1] - 国内60岁及以上人口去年底首次超过3亿,占总人口22%,衰老带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2]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突破 - 中医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提出衰老核心在于"肾精虚衰","补肾精"是抗衰老重要方向,国内外顶尖院士专家团队围绕该理论开展从细胞到临床的一系列研究 [2] - 八子补肾胶囊基于气络学说研发,被证实可干预国际《细胞》期刊提出的14个衰老生物学标志物中的10个,包括维持干细胞活力、清除衰老细胞、调节细胞表观遗传变化、减轻端粒损耗等 [2] - 全球首个抗衰老中成药临床循证研究发表在《植物医学》,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方法,530名30-78岁受试者显示八子补肾胶囊显著改善早衰症状,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76.7% [3] 产品功效与系统支持 - 八子补肾胶囊对神经、运动、循环、呼吸、消化、免疫、生殖、皮肤等九大系统功能衰退具有显著系统性干预作用 [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支持"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围绕心脑骨骼肌肉等衰老相关疾病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 [4] 国际认可与行业影响 - 美国专家评价中医药抗衰老作用机理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与西方医学最新发现有多处契合 [3] -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成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为应对人类衰老挑战提供新视角与解决方案 [5] - 论坛首次设立"银发健康专章",多位专家认为中医药科学成果正以其独特融合魅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5]
汤臣倍健(300146)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1:04
业务拓展策略 - 线下业务通过经销商唤醒计划、多场次新品发布会及路演、丰富产品 SKU、推出大众价格带产品等驱动发展 [2] - 国际业务聚焦东南亚市场,重点关注印尼市场,以 lifespace 品牌为主,通过本土化运营覆盖全渠道,试点成功后复制到其他国家 [2] 生产与产品规划 - 生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部分新剂型产品委托加工 [2] - 今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健力多 OTC 产品,未来基于消费者需求推出多种类型产品 [2] - 研发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及产业转化,视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丰富产品矩阵,但商业化需时间 [3] 推新流程与频率 - 推新由市场部调研提案并测算投资模型,研发部门提配方、试产测试,经管理层审批后上新 [3] - 各主要品类持续上新,剂型更丰富且有创新剂型推出 [3] 线上渠道规划 -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产品创新打造高价格带产品,探索兴趣电商运营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3] - 行业规范化发展是大方向,线上法规完善为合规企业创造条件 [3] 投资并购决策 - 结合市场情况及整体战略规划审慎决策投资并购事项 [3] 产品销售情况 - 今年一季度,健力多、蛋白粉收入同比下降较大,需优化策略推动销售 [3]
发力前沿科技 完美时光葆新品发布会在无锡召开
财经网· 2025-05-19 11:50
银发经济与抗衰老产业 - 银发经济兴起带动健康科技企业布局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1] - 抗衰老产业满足老年人预防疾病、中年人抗衰退、青年人抗衰弱的多层次需求[5] - 政策层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1] 完美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深耕大健康产业31年,从芦荟沐浴露起步拓展至健康全周期领域[7] - 未来将依托科技深耕健康领域,目标覆盖各年龄阶段的健康需求[7] - 紧跟"健康中国"战略,通过细胞级抗衰专家共识会等行动推动行业前沿探索[16] 科研技术与产品创新 - 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建立细胞至人体临床的完整评价体系,拥有铁死亡抗衰老等核心技术专利[10] - 时光葆固体饮料采用Perfectus BOTTM-8珍稀组方,含PQQ等8种核心原料,通过四重机制增强细胞活力[13] - 实验证明产品可减少DNA损伤,实现细胞焕活目标[22] 行业痛点与破局方向 - 当前市场存在伪科学泛滥、技术壁垒高、消费者认知不足三大痛点[19] - 破局需回归科学本质,推动技术标准共建与量化科学验证[19] - 完美以时光葆为载体推动行业从"玄学概念"转向"真实数据驱动"[19] 产品推广与市场定位 - 邀请徐梦桃、蔡赟两位体育冠军担任能量大使,通过运动员场景强化产品功能认知[24][28] - 产品价值定位从表层护肤转向综合解决方案,覆盖运动恢复、能量补充等场景[13][28] - 发布会通过体验官分享真实使用案例强化用户信任[33] 企业合作与资源整合 - 新华网将联合完美等企业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5] - 公司整合科研机构资源,如中国社科院专家参与技术标准建设[18][19]
共探抗衰前沿科技 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无锡举办
华夏时报· 2025-05-19 10:39
5月13日,由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健康中国建设基金、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公司") 主办,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中国保健协会、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的健康中国高质量发 展大会无锡主题会议在无锡召开。本次论坛汇聚学术研究、行业协会、产业代表等多方力量,聚焦科学 抗衰与健康管理等方向,共同探讨抗衰老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展示前沿学术成果与产 业实践案例,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双重驱动下,抗衰领域已成为生命健康研究的关键高地和核心焦 点。兼顾"颜值经济"和银发经济的抗衰老产业,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 推动抗衰老技术研发应用 让"主动健康"走进千家万户 破题"健康老龄化",抗衰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 祉的意见》首次将抗衰老产业纳入银发经济政策支持范畴,明确提出"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 型、人体毛发健康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 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 今年是"完美践行健康中国2023-2025计划"的冲刺年,更是完美公司 ...
麦角硫因产业链解构专家电话会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麦角硫因行业、保健品代工行业、护肤品行业 - **公司**:景山生物、金达威、仙乐、百合、科伦、景传、景峰医药、川宁生物、华睿、华熙生物、华锐生物、中科院上海新成立公司、Teacher John、Mile Weber Labs、Blue California、成都建腾生物、名臣健康、仙乐健康、GNC、Space NK、DSwiss Inc、DZS、莱特维健、翡翠、CelSwis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麦角硫因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5 年预计达 1 亿,未来两三年内预计增长至 6 - 7 倍;全球市场 2022 年约为 4.63 亿,2025 年接近 8 亿;基于过往新兴品类 50%的增速预期,到 2025 年麦角硫因市场规模预计至少达到 12 亿[1][6][34][38] - **国内市场地位**:属于第三梯队,年度 GMV 约为 10 亿左右,第一梯队年度 GMV 约 80 亿到 100 亿,第二梯队约 30 亿到 50 亿[41] - **海外市场认知度低**:作为保健品原料未获广泛认知,相比传统保健品关注度不高,但整体市场规模约为 8 亿元[42] 麦角硫因产品特性及优势 - **抗氧化效果显著**:是天然抗氧化剂,直接作用于线粒体,清除自由基,保护 DNA,减少炎症和氧化损伤,在抗衰老领域效果显著[1][9][10] - **全链路覆盖抗氧化功能**:与维 C、富勒烯等抗氧化剂相比,全链路覆盖淬灭自由基、提升自身抗氧化能力以及修复氧化应激后的损伤三种功能,并协同增强其他抗氧化剂功效[25] 麦角硫因产业链情况 - **原材料采购**:头部企业如景山生物掌握原料、品牌并分销,大部分购买原料按具体标准,头部公司发展生物合成技术;原材料主要来自东北亚、日本、澳洲及美国地区,知名供应商占据 58%左右市场份额[2][39] - **价格构成**:品牌端到消费端利润最高,毛利率可达 70% - 90%;原料端毛利率一般在 30%左右,代工厂卖给品牌方毛利率大致 30%,品牌端到消费端净毛利率 40% - 50%[3][14] - **生产企业**:国内大规模量产的有景山生物和华锐生物,中科院上海新成立公司可达 5 吨级生产水平[30] 保健品代工行业情况 - **存在技术壁垒**:头部代工厂如仙乐和百合通过包埋技术和调香提升产品价值,行业内企业对法规持观望态度[1][4] - **订单量和利润率**:以景山区为例,从工厂到消费者之间毛利率约 70%,实际可能更高达 80%;2024 年市场规模约 5000 万,2025 年预计翻倍至 1 亿,两到三年内预计增长至 6 到 7 倍[6] 抗衰市场情况 - **热度增加**:麦角硫因等新兴产品层出不穷,头部趋势明显;NAC 安全性存疑,麦角硫因在抗衰老领域表现更优[1][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跨境电商影响**:国内麦角硫因生产受限依赖跨境电商,2025 年对假跨境打击力度加大,但市场仍有假货;大型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工厂或包装公司规避监管问题[5][12] - **海外保税仓影响**:可提升产品周转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存在监管挑战,大企业通过认证和新食品原料申请确保产品合法性[13] - **产品利润率**:麦角硫因产品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50% - 70%,胶囊剂型利润率较高[7][8] - **消费者感知**:消费者能从心理和实际效果感知保健品中原料纯度差异,高品质、高纯度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15] - **应用情况**:在护肤品中用于减少自由基产生,对氧化应激后的损伤等有靶向作用,能协同美白、防晒等成分;在化妆品和口腔护理产品中用量呈提升趋势[17][24] - **起效浓度和成本**:起效浓度通常为 5‰ - 1%,30 毫升精华液添加 1%麦角硫因成本约为 2.7 元[26] - **市场竞争**:与胶原蛋白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与 NMN 和 NAD 相比,麦角硫因在抗衰老方面表现更出色,销售额已超越它们[35][43][44] - **吸收方式**:口服吸收效率从长期效果来看更高[45] - **目标人群**:300 元左右产品针对 25 岁至 35 岁一线城市女性;1000 元至 1500 元产品面向 35 岁至 45 岁资深中产阶层;一线城市医美后急需修护人群也是重要目标用户[46] - **营销策略**:电商平台通过直观数据和场景化营销促进销售增长;2025 年麦角硫因品类 5 月初在小红书等平台种草,618 期间集中促销,预计达到年度最高销售额[40][47]
“75岁的刘先生”想做医药圈的雷军 不容易
经济观察网· 2025-05-18 22:33
公司动态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以75岁高龄亲自为抗衰产品代言,通过广告片展示身材并发布独唱视频,打造企业家IP形象[2] - 公司推出麦角硫因胶囊保健品,售价1499元/瓶,目前通过跨境电商形式进口销售,原料由日本药企占部大观堂制药生产[3] - 科伦永年大健康布局多款抗衰活性分子和终端保健品,原料供应商为旗下川宁生物,已量产和研发的保健品原料达10余个[5] 行业趋势 - 抗衰老赛道面向大众市场,需要突破医药行业专业壁垒,采用更娱乐化、场景化的营销方式[3] -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抗衰市场有望成为银发经济中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4] - 麦角硫因在国内尚未获批用于食品,但2024年5月国家卫健委已受理其新食品原料申请,获批后将打开市场空间[3] 财务表现 - 科伦药业2024年一季度营收43.9亿元,同比下滑29.4%;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下滑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亿元,同比减少65%[4] - 业绩下滑主要源于输液业务营收下降,且面向医院端的制药业务受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影响[4] 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制药业务向面向大众的抗衰保健品领域拓展,寻求更高增长和利润的新方向[4] - 董事长刘革新将第四次创业聚焦抗衰老赛道,希望通过个人IP背书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