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搜索文档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新华社· 2025-06-08 16:50
海洋经济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 - 1994年提出"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在浙江、上海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 [3] - 2013年考察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时指出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2018年考察上海洋山港时提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 [3] - 2023年在广东湛江考察时提出"耕海牧渔,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4] 海洋科技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出海洋科技发达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5][9] -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梦想"号等深海装备技术不断突破 [6][8] - 2020年"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标志着我国具备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研的能力 [8] - 2024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探测、开发上迈出重要一步 [8] - 重点突破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 [9]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10]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 [11][13] - 2023年考察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时指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1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4] - 2024年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展示中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 [14] 全球海洋治理 -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6] -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密切同共建国家合作,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打下基础 [17]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共建和平、繁荣、美丽之海 [18]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口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6-08 07:56
海洋主题图片展概况 - 展览作为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配套活动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举办 展览时间为6月7日至7月7日 [2] - 展览分为极地展区 文创展区 中国海油展区和海南展区四大部分 [2] 展览内容 - 极地科考展区展示40年来中国极地科考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2] - 海洋文创展区展示全国大学生第13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 [2] - 中国海油展区展示海洋石油领域的重大项目和发展成就 展现推进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成果 [2] - 海南展区重点展示海南省在建设海洋强省进程中发展海洋经济 探索海洋科技 守护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实践 [2] 展览意义 - 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 保护海洋 善待海洋的良好氛围 [3] - 激发更多参与者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 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3] - 为"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文化力量 [3]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口开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7:56
展览概况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开展 [1] - 展览分为极地展区、文创展区、中国海油展区和海南展区四大板块 [1] 展区内容 - 极地科考展区展示中国40年极地科考的历程与成就 [3] - 文创展区包含全国大学生第13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及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 [3] - 中国海油展区聚焦海洋石油领域的重大项目与发展成就 [3] - 海南展区呈现海南省在海洋经济、科技探索、资源保护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实践 [3] 主办方与目标 - 主办方包括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等8家机构 [7] - 展览旨在促进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普及 [4] 展览时间与地点 - 展览地点为海口海南省规划展览馆 [1] - 展期从6月7日持续至7月7日 [7]
向海图强 另一个山东正在崛起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23:15
港口效率与吞吐量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2] - 2024年山东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18亿吨、集装箱量突破4400万标准箱,总量位居全球第一[2] - 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总进度达93%,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堆场面积新增125万平方米[6]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同比增长6.1%,超过同期GDP增速[4][14] - 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23年18.8%提升至23.9%,拉动地区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4][14] -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从2011年8300亿元增至2023年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10] 港口群建设 - 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均跻身国内港口吞吐量前十[6] -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五年间新布局建设内陆港39个、开通班列40条,航线总数达360余条[8] - 计划未来5年整合资源,打通内陆和海上运输环节,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9] 科技创新 -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 - 全球高分辨率海洋大模型"琅琊"、千亿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瀚海星云"在青岛发布[4][13] - 山东布局15项左右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12] 产业布局 - 山东省11个传统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510亿元,同比增长6.9%[13] - 海洋渔业等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249.3亿元,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13]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1000万吨炼油二系列装置正式投产[13]
广东阳江增设院士工作站 助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5:35
仪式。主办方供图 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于2024年10月签约启动,2025年1月23日获得广东省科协批复。 该院士工作站将依托院士团队及高校、企业资源,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 台,开展深远海"通导遥智能PNT时空基准网络服务"研究,服务阳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致辞中表示,阳江是海上风电的产 业高地,也是突破海洋科技领域难题的战略要地。院士工作站将开展融合创新、自主研发、人才培养等 重点工作,共同推动智慧海洋防灾减灾、生态监测、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施,为阳江乃至全国的海 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期间,阳江市低空经济行业协会、阳江市海洋"通导遥"研究院、中国联通(广东)智慧海洋军团同步 揭牌。阳江市政府与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阳江联通与各重点单位、企业签约达成11项战略合作协议。 中新网阳江5月22日电 (孙秋霞 曾宇萍)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战略合作框架 协议签约活动21日在阳江举行,该工作站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