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

搜索文档
全球独角兽,崛起大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52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 美国第一 中国第二 [1][2]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2家独角兽 占全国21% [2] - 大湾区独角兽估值超100亿美元的企业包括SHEIN 微众银行 荣耀 OPPO与vivo [2] 大湾区独角兽分布特点 - 深广两市集中分布61家 深圳37家 广州24家 [2][8] - 深圳"硬科技"企业占比超80% 广州超50% 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 AI等领域 [2][4] - 深圳半导体行业6家独角兽包括嘉立创 比亚迪半导体 航顺芯片等 [4] - 深圳AI与机器人领域5家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 大疆 元戎启行等 [4] 大湾区协同发展优势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 [4] -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向香港输送"天河二号"算力 [5]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5] - 广深以人才密度换取创新浓度 东莞以制造精度支撑转化速度 [5] 产业协同典型案例 - 香港WeLab借助前海跨境数据流动试点 服务用户超7000万 [6] - 货拉拉在香港孵化 在深圳集成资源后发展为独角兽 [6] - OPPO在东莞设立总部 在深圳设研发中心 两地车程半小时 [6] -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年产能达4亿台手机 企业超3万家 [7] 广深独角兽孵化模式差异 - 深圳采用"大厂孵小兽"模式 5家独角兽源自大厂剥离 [8][9] - 引望智能由华为车BU剥离 估值超1150亿元 [9] - 比亚迪半导体脱胎于比亚迪IC设计部门 覆盖全产业链 [9] - 广州独角兽多为细分赛道中小企业 如致景科技将纺织生产周期缩短至5-7天 [10] - 乐禾食品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将生鲜损耗率从8%降至3% 估值破100亿元 [11]
广东70家独角兽,多于印度,高过德法之和!过半主攻硬科技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9:25
全球独角兽企业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 较去年增加70家 [2] - 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 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 [2] 广东独角兽企业表现 - 广东拥有70家独角兽企业 占全国总数1/5 [2] - 深圳37家独角兽居全国第3全球第6 广州24家居全国第4全球第11 [2] - 广东独角兽数量超越印度(64家) 相当于德国(36家)+法国(30家)+越南(4家)总和 [2] - 希音以3650亿元人民币估值持续位居全球十强 [2] 广东创新生态优势 - 2024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3.6% [3] - 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3]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 [3] 行业分布特征 - 超50%广东独角兽企业集中在硬科技领域 [4][5] - 半导体行业以10家独角兽领先 包括嘉立创 比亚迪半导体 芯粤能等 [5]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7家 包括引望智能 大疆 云鲸智能等 [5] - 新能源 生物科技 航天领域也是主要赛道 [5]
钱大妈再次登上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10
全球独角兽榜广州企业表现 -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广州24家企业上榜,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再度登榜 [2][3] - 钱大妈以130亿人民币估值位列榜单,行业分类为食品饮料 [3] - 胡润指出独角兽数量反映地区创新能力,广州因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被评价为适合独角兽成长的城市 [3] 钱大妈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立于2012年,以"不卖隔夜肉"日清模式为核心,在全国30座城市布局近3000家门店,服务超1000万家庭,会员达2000万 [3] - 通过13座标准化仓储物流中心实现高效冷链配送,支撑日清模式 [5] - 技术研发团队推动数字化升级,构建"科技卖菜"体系 [5] 供应链与社会责任 - 采用基地直采与共建形式连接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保障供应链稳定并助力乡村振兴 [5] - 订单采购覆盖多地优质农产品,平衡城市供给与农民增收 [5]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登榜体现中国社区生鲜市场活力,商业模式具备韧性 [5] - 未来重点强化供应链与数字化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5]
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群体 引导耐心资本投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6
政策支持 - 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潜力独角兽创新引领"行动,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发展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加速发展 [1] 行业现状 - 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独角兽企业达1523家,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 [2] - 国内独角兽呈现三大特征:硬科技与新兴赛道并重、区域集聚明显、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创新转化 [2] - 系统创新通过整合多维度要素构建高效创新体系,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 [2] 发展意义 -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 [1] - 培育独角兽群体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 独角兽企业发展规模与质量是衡量地区科技实力、创新生态与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 [1] 面临挑战 - 国际投资争端加剧导致融资渠道受阻 [2] - 硬科技赛道企业培育周期更长且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2] - 部分企业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困境待突破 [2] 专家建议 - 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构建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企业 [3] - 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3] - 创新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试验新产品和服务 [3]
9年融资9次 镁伽科技赴港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7-10 16:56
上市申请与公司背景 - 镁伽科技于6月25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港股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德意志银行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领先的自主智能体提供商,估值超百亿,已完成9轮融资 [1] - 截至招股书递交,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股东包括创新工场、愉悦资本、中金资本、高盛资管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药明康德、博世集团等产业巨头 [3] - 2022年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胡润研究院最新估值达105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4.55亿元增长至9.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3.0% [2] - 智慧实验室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1.61亿元增至2024年的2.95亿元,同比增长83.0% [2]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5.02亿元增至2024年的6.35亿元,同比增长26.5%,占总收入比重达68.3% [2][4] - 毛利率从2023年的23.9%提升至2024年的29% [2] - 2022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2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71.2%收窄至2024年的46.3%,主要源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占比长期维持在40%以上) [2] 核心业务与技术 - 公司以自主智能体为核心,构建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两大业务板块 [4] - 智慧实验室领域提供从病原检测、细胞分析到药物筛选的全流程服务,自主研发Auflo、CellVue等六大系列自主智能体 [4] - 智能制造领域切入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高端制造赛道,晶圆切割工艺支持7nm及以下制程晶圆的高精度分划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为超过880家客户提供服务,覆盖生命科学、化工、新能源等8大行业 [5] 行业前景 - 全球自主智能体机器人技术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1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7%,预计2030年突破3837亿元 [5] - 智慧实验室与智能制造预计占2030年市场规模的60%以上 [5] - 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增长409%,技术岗位占比超60% [5]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智能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地出台补贴政策鼓励研发 [5] 募资用途 - 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技术及产品研发、扩大产能、扩张销售网络、战略合作及投资、营运资金等 [6][7]
上海放大招,助力“独角兽”企业;中国东方,换帅;比亚迪,承诺兜底→
新华网财经· 2025-07-10 08:31
上海市政策支持 - 上海市发布《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持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1][8] - 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兼并重组,设立并购基金,提供融资支持 [8] 宏观经济数据 - 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5.5%,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3][4] - 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1/3,船舶和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50% [4]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能源自给率超80%,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 [5]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5] 行业动态 - 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将达634.3亿元 [10] - 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40万-60万元/部),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出海持续高景气 [10] - 现货铂金价格2025年上半年上涨近50%,涨幅超过黄金,年轻消费者热捧铂金饰品 [10] - 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首月成交20.57万手,持仓折合现货10.2万吨,占国内月度消费量27% [12] 公司动态 -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L4级智能泊车,承诺对中国市场天神之眼车辆用户智能泊车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相关车型保有量超100万辆 [3][17][18] -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1190.26%,主因生猪出栏量上升及成本下降 [15]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亿-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2014.71% [16] - 万泰生物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499元/支,仅为进口疫苗价格的40% [15] - 蓝思科技港股上市,募资54.83亿港元,为港股消费科技领域年内最大IPO [11] - 小马智行在卢森堡启动Robotaxi道路测试,全球化部署迈出重要一步 [17]
上海,大动作!研究推出独角兽上市服务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7-09 22:19
上海市高成长企业三年行动方案 - 上海市发布《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七大行动21条举措,构建"潜力瞪羚-瞪羚-潜力独角兽-独角兽"四级培育梯队[1][7] - 目标到2027年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体系: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100家独角兽,新增2家以上百亿美元估值独角兽[5][8] - 瞪羚企业定义标准:跨越初创期进入高成长期,依靠产品/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支撑;独角兽企业需具备清晰商业模式、行业影响力和高融资能力[7] 梯度培育与支持措施 - 实施六大培育路径:科技项目转化、孵化器孵化、领军企业裂变、投资机构注资、创业大赛选拔、招商引资引入[10] - 资金支持:瞪羚企业首次入选最高奖励100万元,独角兽企业最高200万元;算力租赁最高补贴30%(上限4000万元),软件/集成电路团队最高奖励3000万元[10][11] - 徐汇区配套"千帆计划":目标2027年培育1000家中小企业、20家独角兽/潜力独角兽,已建立200家储备库和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力库[15] 企业分类服务举措 - 潜力瞪羚:加强创业辅导培训,引导天使基金/创业基金/CVC投资早期项目[16] - 瞪羚企业:深化私募股权转让试点,支持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6] - 潜力独角兽: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16] - 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提供辅导,支持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2][16] 标准化与资源整合 - 将制定《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定义标准,瞪羚企业采用"免申即享"方式从优质中小企业中遴选[12][13] - 四类企业纳入市区两级重点服务对象,解决融资/上市/出海/人才等问题;独角兽榜单企业从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超1.3万亿元[13] - 建立动态培育库,分阶段提供针对性服务,加强共性难题研究以提升产业竞争力[14]
上海:优化国有基金考核机制,提高容错率
FOFWEEKLY· 2025-07-09 17:58
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核心内容 - 加大创业资金支持 推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CVC投资参与潜力瞪羚项目早期投资 鼓励银行设立"创业贷"、"科创贷"、"信用贷"等专属产品 开辟贷款绿色审批通道实现快速放款 [1] - 加强股权融资支持 优化国有基金考核机制提高容错率 推动各类基金加大对瞪羚企业支持 搭建与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对接平台 [1] - 深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畅通退出渠道吸引长期资本 加大对未上市瞪羚企业股权融资支持 [1] - 支持资源并购整合 推动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 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推动证券公司、资管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1] - 扩大并购贷款规模 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对兼并重组后企业实行综合授信 支持企业跨国并购 [1] 方案配套活动 - 启动"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 [2] - 举办"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汇聚行业力量 [2]
上海:对初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对初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快讯· 2025-07-09 09:32
政策奖励 - 上海市对初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 - 上海市对初次入选的独角兽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1] 企业评选机制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每年评选发布瞪羚(潜力)和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 [1] - 评选围绕新赛道和新兴产业领域展开 [1] - 评选工作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相关部门、各区、重点开发区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 [1] 榜单管理 - 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榜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 [1]
上海:支持企业上市发展 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募投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快讯· 2025-07-09 09:32
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上海推出三年行动方案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 重点聚焦独角兽企业上市培育和融资服务 [1] 企业上市支持措施 - 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 研究推出专项上市服务举措 [1] - 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募投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1] - 持续举办"浦江之光"百家企业改制上市系列培训和上市沙龙活动 [1] 投融资对接服务 - 开展独角兽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 实现动态对接和精准服务 [1] - 通过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等活动强化企业曝光度 [1]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诉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