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换电站
icon
搜索文档
炫酷装备齐聚 国际交通展勾勒智慧交通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20:28
智慧交通技术展示 -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集中展示中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包括飞行汽车、无人驾驶货运等"黑科技" [1] -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公路检测车,配备视觉系统和激光器,可生成公路三维"健康档案",用于公路建设前、修复后及运行多年的检测 [1] - 公路检测车能精准识别路面病害特征如横缝纵缝、破损、皲裂,并测量路面平整度指标 [1] 无人驾驶技术进展 - 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推出前装量产L4车型,配备33个传感器实现360°全场景感知识别 [2] - L4车型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等多传感器异构探测,红外相机可识别夜间倒卧行人 [2] - 该车型计划2024年底下线交付,2026年在广州和北京部分区域示范运营,将通过滴滴打车提供服务 [2] 智能货运物流 - 小马智行展示自动驾驶卡车,已安全行驶600万公里,货物运输量超9.4亿吨公里,事故率低于人类司机平均水平 [2] - 自动驾驶卡车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2] 新兴交通技术 - 展会展示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京东物流智能配送车、电拉拉移动式重卡充换电站、鳍源水下无人机等前沿设备 [3] - 展品覆盖无人驾驶、低空经济、交能融合等新兴领域,展现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3] - 展会勾勒出未来交通智慧化、低碳化、多元化的发展蓝图 [3]
博众精工剑指全行业智能自动化 耗资4.2亿元收购上海沃典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09:05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博众精工拟耗资4.2亿元现金收购上海沃典70%股权,以形成"3C+新能源+汽车"多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1] - 收购后双方将联合向"全行业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迈进 [1] - 上海沃典专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智能输送系统、自动化检测与测试技术、智能物流单元、智能装配生产系统及智能工厂信息化系统,拥有67项专利(含16项发明专利) [2] - 上海沃典与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美国某知名电动车企、小米、吉利等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2] - 标的公司2023年开始拓展海外高毛利板块业务,欧美市场订单占比较高 [3] - 业绩承诺期为2025—2027年,上海沃典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85亿元 [3] 业务协同与市场拓展 - 整合上海沃典可补足博众精工在汽车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工厂等制造自动化领域的业务短板 [2] - 标的公司的智能工厂信息化系统、智能物流单元技术可与博众精工3C领域精密制造技术形成协同 [3] - 借助上海沃典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基础,博众精工可承接新能源汽车产线自动化升级项目 [2] - 公司在锂电专机、智能充换电站设备、汽车自动化设备领域取得突破,布局欧洲、东南亚、美洲市场 [5] - 智能充换电站业务与时代电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电池箱项目已实现出口 [5] - 汽车自动化业务与T客户、蒂森克虏伯、博世、东风智新等国内外企业建立稳定合作 [5] 技术突破与行业前景 - 博众精工高精度共晶贴片机已实现光模块领域量产交付,研发中的高速高精度固晶机、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有望拓展市场 [6] - 公司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提供生产辅助设备,并承接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 [6] - 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920.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4020.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10% [6] - 国际工业自动化行业龙头企业以ABB、爱默生、通用电气等跨国巨头为主 [6] - 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本土化服务提升竞争力,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6] 公司发展历程与定位 - 博众精工2006年创立,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2017年后向半导体、汽车电子、新能源、低空经济等行业拓展 [4] - 资本市场关注其多元化布局,包括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汽车电子、半导体、智慧仓储物流等领域 [4] - 公司定位为技术平台型企业,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业绩稳步增长 [4] - 收购上海沃典后,双方可通过整合标准化产品模块拓展汽车自动化、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市场,向综合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7]
机械行业周报(20250526-20250601):5月制造业PMI回升,工程机械资金面加速好转-20250602
华创证券· 2025-06-02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5%,环比上升0.5pct,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和用工景气度改善 [6] - 工程机械国内市场进入淡季,5月市场指数同比增19.28%、环比降8.76%,资金面加速好转,预计下游需求带动板块向上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0%,深证成指涨幅 -0.9%,沪深300涨幅 -1.1%,机械(中信)板块涨幅 -0.5% [10] - 机械各子板块中,核电设备涨幅最大为17.2%,服务机器人涨幅最小为 -5.8% [11] - 本周涨幅最大的是国防军工为2.5%,涨幅最小的是汽车为 -4.3%,机械行业涨幅为 -0.54% [13]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合锻智能(49.3%)、云内动力(43.0%)、*ST海核(31.8%)、开勒股份(30.6%)、福龙马(30.5%) [15]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利君股份( -21.9%)、华研精机( -17.4%)、大叶股份( -12.5%)、利和兴( -11.3%)、华东重机( -11.1%) [16]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国内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多赛道布局,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18]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和低空经济 [18][1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0]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全球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超75.5% [22]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2024年工业级占比96% [23] - 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2022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在18%上下 [2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4]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展示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数据图表 [26][29][31] 中观数据 - 展示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月销量同比变化、叉车销量、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金属切削机床产量、金属成形机床产量、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等数据图表 [37][46][47]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4期:坚守长期主义之八:“三桶油”大力推进增储上产,深化新能源转型
光大证券· 2025-05-26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预期有望回升,“三桶油”深入推进新能源转型 供需预期前景改善,油价有望回升 - 5月以来贸易冲突有望缓和,市场重新评估OPEC+和美国页岩油供给增量,原油供需前景预期改善,油价反弹,截至5月23日,布伦特、WTI原油分别报收65.03、61.76美元/桶,较上周分别-0.5%、-0.3%,较5月1日分别+5.1%、+4.7% [9] - IEA在5月月报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1万桶/日至74万桶/日,EIA预计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97万桶/日,较上月预测上调17万桶/日 [1][10] - OPEC在5月月报维持25年原油需求预期在130万桶/日,预计2025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81万桶/日,较上月下调10万桶/日,4月OPEC+总产量为4091.6万桶/日,较上月下降10.6万桶/日,此前宣布6月产量将连续第二个月增加41.1万桶/日,但实际增产量或低于计划值 [14]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前景,IEA预计25、26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44万桶/日和18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部分抵消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 [1][16] “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三桶油”长期价值凸显 - “三桶油”响应号召加大资本开支投入,2018 - 2024年上游资本开支合计CAGR为6.6%,2025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2024年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2%、2.2%、7.2%,2025Q1分别同比+0.7%、+1.7%、+4.8%,2025年计划分别增长1.6%、1.3%、5.9% [2][18] -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54.4%,占全国总产量的64.4%,2024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已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24][27] - 中国石化发挥优势加快充换电和加氢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与宁德时代合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目标是共同建设1万座换电站 [3][28] - 中国海油积极推进CCUS项目建设,5月22日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 - 1平台投用,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3][32] 原油行业数据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了原油价格走势、布伦特 - WTI现货结算价差、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WTI总持仓、WTI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等图表 [33]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总持仓量、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等图表 [44]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了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美国原油库存、美国汽油库存、美国馏分油库存、OECD整体库存、OECD原油库存、新加坡库存、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ARA)库存等图表 [52]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三大石油组织对25年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国原油加工量、欧洲炼厂开工率、山东地炼开工率、美国汽油消费及预测、美国炼厂开工率等图表 [72]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总产量及沙特产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月度产量、美国原油产量、美国钻机数等图表 [79]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了石脑油价差、PDH价差、MTO价差、新加坡汽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柴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煤油 - 原油价差等图表 [88]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了WTI与标普500指数、WTI与美元指数、原油运输指数(BDTI)等图表 [104]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4期:坚守长期主义之八:“三桶油”大力推进增储上产,深化新能源转型-20250525
光大证券· 2025-05-25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预期有望回升,“三桶油”深入推进新能源转型 供需预期前景改善,油价有望回升 - 5月以来贸易冲突有望缓和,市场重新评估OPEC+和美国页岩油供给增量,原油供需前景预期改善,油价反弹,截至5月23日,布伦特、WTI原油分别报收65.03、61.76美元/桶,较上周分别-0.5%、-0.3%,较5月1日分别+5.1%、+4.7% [1][9] - IEA在5月月报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1万桶/日至74万桶/日,EIA预计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97万桶/日,较上月预测上调17万桶/日 [1][10] - OPEC在5月月报维持25年原油需求预期在130万桶/日,预计2025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81万桶/日,较上月下调10万桶/日,4月OPEC+总产量下降10.6万桶/日,6月计划增产41.1万桶/日,实际或低于计划值,IEA预计OPEC+今年产量增加31万桶/日,2026年增加15万桶/日 [1][14]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IEA预计25、26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44万桶/日和18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抵消部分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 [1][16] “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三桶油”长期价值凸显 - “三桶油”响应号召加大资本开支,2018 - 2024年上游资本开支合计CAGR为6.6%,2025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2024年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2%、2.2%、7.2%,2025Q1分别同比+0.7%、+1.7%、+4.8%,2025年计划分别增长1.6%、1.3%、5.9% [2][18] -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54.4%,占全国总产量的64.4%,2024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已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24][27] - 中国石化发挥优势加快充换电和加氢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与宁德时代合作,今年将建不少于500座换电站,目标是共建1万座 [3][28] - 中国海油推进CCUS项目建设,5月22日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未来10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3][32] 原油行业数据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了原油价格走势、布伦特 - WTI及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WTI总持仓和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等图表 [33][40][44]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总持仓量和成交量等图表 [44][47][49]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了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原油库存、汽油库存、馏分油库存,OECD整体和原油库存,新加坡库存,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ARA)库存等图表 [52][62][66]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三大石油组织对25年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和加工量、欧洲炼厂开工率、山东地炼开工率等图表 [72][74][77]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总产量及沙特产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月度产量、美国原油产量和钻机数等图表 [79][82][86]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了石脑油价差、PDH价差、MTO价差、新加坡汽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柴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煤油 - 原油价差等图表 [88][93][98]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了WTI与标普500指数、WTI与美元指数、原油运输指数(BDTI)等图表 [104][105][106]
博众精工:深度研究报告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积极拓展新兴领域-20250522
华创证券· 2025-05-22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目标价为 34.80 元 [1][9][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开启,博众精工作为核心设备厂商或将受益,且其业务纵向延伸提供增长空间 [8] - 公司积极布局国家政策性导向行业,前瞻布局打开成长曲线 [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基于其领先地位和业务拓展,给予 2025 年 30 倍 PE 评级 [9][1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C 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多元布局打开成长曲线 - 深耕消费电子领域,拓展产品矩阵,下游覆盖多领域,自动化设备应用全系列终端产品,还拓展新领域 [13][20][21] - 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为吕绍林、程彩霞夫妇,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2024 年开展股权激励计划 [23][28] - 业绩波动向好,2018 -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2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修复性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研发投入增加 [29][34][36] 消费电子:受益消费电子创新周期,横纵延伸业务范围 - 消费电子迭代升级快,3C 产业链分三大类环节,设备有多个重要环节,新一轮创新周期启动,AI、折叠屏及 XR 为创新趋势 [39][47] - 公司坚持“横向拓宽 、纵向延伸”战略,业务覆盖全系列终端产品,从后段延伸至前端环节,受益苹果创新和 XR 产业发展 [49][51][63] 新能源:布局多项业务赛道,拓展公司成长空间 - 锂电设备方面,锂电池生产分三阶段,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博众精工提供多种锂电设备及解决方案,合作客户众多 [67][73] - 充换电站方面,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充换电需求,博众精工提供相关装备,合作厂商多 [75][80] - 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制程设备方面,博众精工聚焦多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合作客户有蒂森克虏伯等 [82] 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公司战略重点拓展方向 - 封测设备空间大,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封测环节是关键,固晶机市场规模大、竞争格局好,AOI 检测设备应用广泛 [85][94][98] - 公司战略拓展半导体领域,子公司推出系列产品,关注多领域,光模块需求增长有望拉动相关产品出货量 [99][105] 其他业务:多个产品矩阵布局,不断拓宽下游应用领域 - 拓展关键零部件应用,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业务形成四个产品矩阵,延伸至多领域,2024 年子公司苏州灵猴收入增长,具身智能领域有新产品量产交付 [109][110] - 紧跟国家政策,积极拓展低空经济新市场,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博众精工子公司承接业务,提供空地一体全域巡航信息共享系统 [114][116][117] 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包括消费电子创新、智能充换电站、半导体业务发展等因素 [11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各业务营收增速和毛利率情况,费用率保持平稳 [118][119][120]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 2025 年 30 倍 PE,目标价 34.80 元 [121]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积极拓展新兴领域
华创证券· 2025-05-22 1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目标价为 34.80 元 [1][9][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开启,博众精工作为核心设备厂商或将受益,且业务纵向延伸提供增长空间 [8] - 公司积极布局国家政策性导向行业,前瞻布局打开成长曲线 [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基于其领先地位和业务拓展,给予 2025 年 30 倍 PE 评级 [9][1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C 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多元布局打开成长曲线 - 深耕消费电子领域,拓展产品矩阵,下游覆盖多领域,拓展新应用领域 [13][20][21] -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人员技术背景深厚,实施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23][28] - 业绩波动向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稳定,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研发投入增加 [29][34][36] 消费电子:受益消费电子创新周期,横纵延伸业务范围 - 消费电子迭代升级快,3C 产业链分环节,新一轮创新周期启动,AI、折叠屏及 XR 为趋势 [39][47] - 公司坚持“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战略,绑定大客户,受益苹果创新和 XR 产业发展 [49][51][63] 新能源:布局多项业务赛道,拓展公司成长空间 - 锂电设备积极布局重要环节,提供多种设备和解决方案,合作客户众多 [67][73] - 充换电站紧抓新能源车充换电需求,提供相关装备,合作厂商多 [75][80] - 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制程设备致力提供解决方案,聚焦多领域,合作客户有蒂森克虏伯等 [82] 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公司战略重点拓展方向 - 封测设备空间大,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固晶机市场规模大、格局好,AOI 检测应用广泛 [85][94][98] - 公司战略拓展半导体领域,推出系列产品,关注多领域,光模块需求有望拉动产品出货 [99][105] 其他业务:多个产品矩阵布局,不断拓宽下游应用领域 - 拓展关键零部件应用,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业务形成产品矩阵,具身智能领域有新产品量产交付 [109][110] - 紧跟国家政策,积极拓展低空经济新市场,低空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子公司承接业务,提供相关系统 [114][116][117] 盈利预测 -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包括消费电子创新、充换电站和半导体业务发展 [11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各业务营收增速和毛利率情况,费用率保持平稳 [118][119][120]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 2025 年 30 倍 PE,目标价 34.80 元 [121]
换电再迎利好!蔚来能源与沈阳中德开集团计划合作建设100座充换电站
格隆汇· 2025-05-20 16:22
合作签约 - 蔚来能源与沈阳中德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计划在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建设100座充换电一体站 [1] - 签约仪式由双方高层共同见证 沈阳中德开科技公司执行董事佟铁男和蔚来能源产业合作总经理于希伟代表签约 [1] 合作内容 - 双方将在充换电站建设与运营 品牌合作 技术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 [4] - 以充换电站为核心应用场景 融合智能电网 数字孪生 虚拟电厂等技术 探索车网互动实践 [4] - 重点围绕城市交通枢纽 产业园区等场景开展充换电站建设 [4] 公司背景 - 沈阳中德开集团是沈阳市为推进中德园建设组建的大型国有公司 布局工业互联网 智慧城市 新能源等新领域 [4] - 蔚来能源换电站 充电桩建成数量领先行业 截至5月20日已累计建设3,319座换电站 [8] - 建成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 布局近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 连通全国超700个城市 [8] - 在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实现换电县县通 [8]
博众精工(688097):24年业绩维持稳健,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中银国际· 2025-05-06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博众精工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是买入,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众精工24年业绩维持稳健,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作为国内领先的3C自动化设备企业,伴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横向拓展,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4] - 根据公司最新业务发展和订单情况,略微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59.69/70.02/81.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7/6.63/8.13亿元,EPS为1.18/1.48/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8/17.4/14.2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688097.SH,市场价格为人民币25.79,发行股数446.65百万,流通股443.62百万,总市值11,519.05百万人民币,3个月日均交易额294.49百万人民币,主要股东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03% [2][3]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840/4,954/5,969/7,002/8,106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0.6%/2.4%/20.5%/17.3%/1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398/527/663/813百万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7.8%/2.0%/32.4%/25.7%/22.6%;EPS分别为0.87/0.89/1.18/1.48/1.82元;市盈率分别为29.5/28.9/21.8/17.4/14.2倍;市净率分别为2.8/2.6/2.4/2.2/1.9倍;EV/EBITDA分别为34.1/26.2/17.8/13.6/10.4倍;每股股息分别为0.1/0.2/0.3/0.4/0.5元;股息率分别为0.4%/0.9%/1.2%/1.5%/1.8% [8] - 2024年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自动化设备(线)营收42.73亿元,同比+2.98%,治具及零配件5.92亿元,同比+3.18%,核心零部件0.82亿元,同比 - 27.11%;整体毛利率为34.38%,同比+0.59pct,净利率为7.85%,同比 - 0.09pct [9]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 - 0.80%,实现归母净利润 - 0.31亿元,同比 - 45.5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36亿元,同比+22.68%;截至一季度末,合同负债为4.08亿元,相比2024年一季度末的1.46亿元和2024年底的2.58亿元增长明显;整体毛利率为31.90%,同比 - 0.76pct,净利率为 - 4.81%,同比 - 2.52pct [9] 业务发展 - 2024年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汽车电子、半导体、智慧仓储物流、关键零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发挥技术平台型企业优势,助力业绩稳步增长 [9] - 新能源领域产品包括锂电池制造设备、智能充换电站、汽车自动化设备等,2024年换电站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与新奥、时代电服达成战略合作,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 [9] - 半导体领域产品包括高精度共晶贴片机、高速高精度固晶机和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高精度共晶机获国际客户订单,拓展光通信领域客户,高精度固晶机送样至3C头部企业 [9] - 机器人方面,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提供生产辅助设备,开发出深度视觉模组、轮式机器人移动底盘两款新产品并量产交付,承接行业知名客户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 [9]
博众精工(688097):24年业绩稳定增长,消费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等多下游领域协同发展
天风证券· 2025-05-06 14: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博众精工2024年业绩稳定增长,消费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等多下游领域协同发展,考虑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不及预期,调整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2.66%;毛利率34.38%,同比+0.59pct;归母净利率8.04%,同比-0.03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6.44%,同比-0.33pct [1] - 2024Q4单季度营收16.8亿元,同比+5.32%,环比+16.6%;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0.17%,环比-8.52%;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3.37%,环比-0.53%;毛利率33.61%,同比-1.53pct,环比+0.7pct;归母净利润率8.6%,同比-1.48pct,环比-2.36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7.23%,同比-0.65pct,环比-1.24pct [1] - 2025Q1单季度营收7.37亿元,同比-0.8%,环比-56.1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亏损同比略有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亏损同比略有收窄;毛利率31.9%,同比-0.76pct,环比-1.7pct;归母净利润率-4.2%,同比-1.34pct,环比-12.8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4.95%,同比+1.4pct,环比-12.17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17、6.90、7.93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6.64、8.52亿元) [3] 各领域业务发展情况 - 消费电子领域秉持“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战略,绑定大客户聚焦柔性模块化生产线、MR设备等项目,2024年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已量产,MR设备预计2025年底打样;开拓新客户方面,开拓华为、三星等客户及电子雾化、穿戴医疗等产品市场 [2] - 新能源领域在锂电专机、智能充换电站设备、汽车自动化设备均有突破,锂电专机围绕重点客户布局海外市场,智能充换电站与时代电服合作,电池箱出口并签订运维订单,汽车自动化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 机器人领域前瞻性布局,2024年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提供生产辅助设备,承接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并交付 [3]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 - 2027E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的变化情况,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