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境退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因地制宜优化退税商店布局
央视新闻· 2025-08-28 16:03
入境消费政策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30% [1]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退税消费额同比增长95% [1] - 商务部将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实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并扩大入境消费 [1][2] 消费环境建设与活动创新 - 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1] - 指导各地打造"购在中国"标志性活动 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2] - 通过丰富商品供给和服务水平提升 增强外国消费者体验 [2]
下月起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新增吉林省
齐鲁晚报· 2025-08-28 05:11
政策实施 - 吉林省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1] - 政策针对境外旅客离境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商品退还增值税[1] - 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经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后均可实施该政策[1]
重庆扩围离境退税商店至208家 新设3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22:17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重庆税务部门升级离境退税服务,将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扩大至208家,并新设立3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1] - 今年1月至7月,重庆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办理离境退税金额均实现同比增长近5倍 [1] - 离境退税政策旨在对境外旅客购买并携运出境的退税物品予以退税,在吸引境外旅客和刺激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即买即退”服务模式创新 - 重庆市税务局于8月在解放碑、朝天门、万象城三个特色街区设立首批3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3] - 新模式将原有的单个商店“即买即退”升级为商业街区“集中退付”,覆盖全市所有离境退税商店,解决了单户商铺自备退税现金的堵点 [3] - 退税款通过现金或第三方便捷支付实时到账,旅客在购物后10分钟内即可拿到退税款,有效节约了境外旅客在机场排队办理退税的时间 [3][4] 商品供给与产业促进 - 税务部门引导国货名品、本地名优特产、老字号品牌企业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 [3] - 此举有助于增强重庆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4]
下月起!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新增一地
搜狐财经· 2025-08-27 18:13
政策实施 - 吉林省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1] - 离境退税政策指对境外旅客在退税商店购买商品退还增值税 [1] - 政策需经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审核后实施 吉林省方案已通过备案 [1] 政策覆盖范围 - 全国符合条件地区经三部委备案后均可实施离境退税政策 [1]
外国游客奔向中国小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24
核心观点 -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免签政策成为关键催化剂 推动游客结构多元化及旅游消费升级 行业正从消费痛点倒逼服务升级 [1][5][7][14][15] 市场复苏表现 -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覆盖城市达144个 同比增长16个 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最快 [1] - 北京市2025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246.7万人次 同比增长48.8% 旅游花费32亿美元 同比增长51.3% [5] - 上海口岸1-7月入境外籍旅客298.7万人次 同比增长43.7% 暑运期间外籍旅客52.5万人次 同比增长37.4% [5] -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量提前30天突破1000万人次 预计全年达1700万人次 [5] 客源结构变化 - 欧洲客群占比显著上升 法国/德国/西班牙游客增长明显 80%为首次访华游客 [5]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71.2% 同比增长53.9% [7] -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成为多次购买高铁票的Top3客源地 [11] 消费行为特征 - 小包团和定制游需求上升 导游服务从"三晚四天"常规团转向1-2天定制化 [3] - 外国游客深入三线及以下城市 大同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义乌增长2.6倍 [11] - 高铁成为主要出行方式 印尼游客高铁预订量增2.5倍 马来西亚等四国增长超1倍 [11] - "带空箱来中国"成为趋势 越南/印尼赴义乌机票预订量增超3倍 [12] 政策催化效应 - 54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 15天免签吸引游客将北京作为亚洲行程首站 [5][7]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 为2024年底1.4倍 政策首月退税笔数增116% 销售额增56% [7] - 240小时过境免签扩容使游玩时间更充裕 [12] 行业升级举措 - 北京推出"BEIJINGPASS"国际卡 覆盖交通及30个景区购票场景 [15] - 支付环境国际化待优化 境外游客常遇移动支付障碍 [14] - 英文导游人手不足 旺季缺口较2019年更大 [14] - 从业者通过知识扩充和服务专业化提升溢价空间 [15] 发展潜力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约0.5% 较世界主要国家1%-3%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 多语种服务体系建设及配套措施完善推动行业走向成熟复苏 [12][15]
暑期入境游火爆:外国游客从北上广奔向宝藏小城 | 夏游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04
入境游市场复苏态势 - 暑期入境游市场热度达到炙热程度 英文导游几乎每天都能带团[1] - 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246.7万人次 同比增长48.8% 旅游花费32亿美元 同比增长51.3%[3] -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量8月6日突破1000万人次 较去年提前30天 预计全年突破1700万人次[3] 客源结构多元化趋势 - 欧洲客群占比从疫情前明显上升 2024年接待游客来自33个国家 其中80%为首次访华[3] - 暑期外国游客预订机票前往144个城市 同比增加16个 增长最快的前20个城市均为三线及以下城市[1] - 法国 德国 西班牙游客明显增多 免签政策成为关键驱动因素[3] 消费特征与政策效应 - 小包团和定制游占比显著上升 三五好友或单个家庭均可成团[2] - 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71.2% 同比上升53.9%[5]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后 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 全国商店增至5196家[5] 区域市场分化表现 - 上海口岸1-7月查验入境外籍旅客298.7万人次 同比增长43.7% 居全国首位[3] - 暑期前往山西大同的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浙江义乌增长2.6倍[7] - 印尼游客高铁预订量增长2.5倍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加拿大和英国游客高铁票预订量均增长超1倍[7]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三线及以下城市机场投运提升小城游便捷性 多语种配套服务持续完善[8] - 北京推出"BEIJINGPASS"国际卡 覆盖轨道交通 公交 出租车及30个公园景区[10] - 行业面临支付适配性挑战 境外游客在移动支付和打车软件使用上存在障碍[10] 产品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北京发布"北京新发现"十大主题线路 成都推出十条西南地区入境旅游精品线路[6] - 义乌吸引外国游客采购汉服 刺绣围巾 手工茶具等商品 越南和印尼游客前往机票预订量增长超3倍[8] - 导游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通过知识扩充和解说词优化提升服务溢价空间[11]
全球“空箱党”中国扫货:疯狂“反向海淘”背后的文化出口
36氪· 2025-08-21 09:33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今年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超过7200家 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1] - 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1] - 政策优化包括降低退税最低消费门槛 提高现金退税上限 扩大零售商数量及可退税商品范围 [3] - 允许外国游客在购物场所收银台即时申请增值税退税 无需离境后办理 [3] 入境便利化措施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2] - 另有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等区域性政策 [2] - 今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15.8%) 其中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30.2%)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传统丝绸茶叶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无人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5] - 高价值商品在中国更具性价比 中东和印度顾客享受退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优势 [5] - 数字支付系统支持外国游客关联海外银行卡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免除一定数额交易费用 [5] 旅游消费带动效应 - 离境退税政策刺激旅游交通住宿等领域发展 推动零售销售增长并带动相关服务需求 [6] -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城市达144个(同比+16个) 新增目的地多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浙江义乌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倍 越南和印尼游客增长超3倍 [9]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游"热度持续 国际游客形成"带着空箱子赴华购物"的新潮流 [1][2] - 中国被国际旅行服务商称为"购物天堂" 涵盖传统工艺品至高科技产品的全品类商品 [1] - 游在中国 购在中国 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游客新时尚 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获广泛认同 [2][6]
川陕实现“即买即退”异地互认
陕西日报· 2025-08-20 08:25
离境退税政策创新 -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与四川省分行联动实现川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异地互认[1] - 境外游客在四川或陕西购物后可选择任意一地办理退税服务[1] - 该服务在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及四川省税务局共同指导下完成[1] 政策影响与意义 - "即买即退"异地互认模式将带动川陕两省及周边区域文旅消费[1] - 政策有助于扩大"即买即退"效应并优化境外游客在华消费体验[1] - 服务创新旨在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1] 区域合作背景 - 川陕两地因西成高铁开通实现"秦蜀之间半日还"的交通便利[1] - 两地山水相依、文化相融为文旅合作奠定基础[1] - 高铁开通后川陕文旅合作进入快车道[1]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明显,有力拉动入境消费 上半年“中国购”销售额增长近一倍(财经眼)
人民日报· 2025-08-18 05:52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与实施成效 -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今年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超过7200家[1] - 退税人数及金额显著增长 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 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1] - 政策实施首月展现良好势头 大连7月实施政策后为境外旅客带来实惠并创造商机[3] 商品品类与商业布局拓展 - 国货品牌占比提升 北京离境退税商店中国货品牌占比达40%[4] - 特色产品纳入退税范围 大连推动贝雕工艺品 烤鱼片等本地特色产品享受退税政策[4] - 科技品牌积极申请 华为 大疆等品牌直营店准备申请退税商店备案[4] 退税服务效率提升 - 全国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以上[7] - 创新支付方式落地 北京上线支付宝"碰一下"退税功能实现退税款实时到账[7] - 自助设备缓解办理压力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自助开单机累计开出超5000张退税申请单[8] 跨区域退税便利化举措 - 集中退付点显著提升体验 上海恒隆广场集中退付点办理业务超500笔 带动商场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60%[10] - 离境口岸互认扩大覆盖范围 福建省新增厦门五通客运码头 实现全省离境口岸互认[11] - 跨省互认取得新进展 四川联合重庆 云南 陕西推出离境退税服务离境口岸互认 覆盖5个国际机场[11] 行业专家建议与发展方向 - 强化文化科技双驱动 建议支持非遗产品 国产无人机和智慧穿戴等科技潮品[5] - 推进跨省互认机制 建议建立高级别协同机制并探索将邮轮港口纳入离境口岸[12] - 提升多语言服务能力 建议加强具有沉浸式购物体验和多语言支持能力的商店[5]
政策持续优化活动持续推进 “购在中国”升温释放消费新潜能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成效 - 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已初见成效,相继举办国际消费季、精品首发季、服务消费季等专项活动 [1] - 活动围绕"政策+活动"协同发力,各地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创新举措,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相得益彰 [1] - "购在中国"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热词和国际游客"潮流之选" [1]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商品与服务供给、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吸引力 [2] - 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2] - 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商店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3] 地方创新举措 - 上海出台《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升国际消费吸引力 [4] - 福建加快离境退税商店建设,优化备案流程,形成布局合理的退税商店网络 [4] - 深圳以科技赋能为驱动推出"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增加188%,旅游收入54.32亿元同比增长40.8% [4][5]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 [6] - 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开展特色活动近20场,如深圳"智慧之夏品牌展"、广西"东盟水果汇聚广西"活动 [6] - 端午假期深圳接待游客416.14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21.8% [5] 入境旅游发展 - 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占71.2% [7] - 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构建更友好便捷的消费环境 [7] - 上海推出"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观众约260万人次,天津推出"票根优惠计划"实现多场景融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