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

搜索文档
古麒绒材:技术领航与绿色革新驱动高端羽绒产业跃迁
经济观察网· 2025-07-02 15:55
公司概况 - 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股票代码001390 [1] - 公司深耕羽绒材料领域二十余载,以技术突破与绿色发展双轮驱动 [1]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高蓬松度鹅绒量产技术与羽绒材料拒水技术专利,拥有24年研发积累 [2] - 参与制定《羽绒羽毛》《羽绒羽毛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是唯一参与《羽绒服装》新国标制定的羽绒生产加工企业 [2] - 《羽绒服装》新国标将清洁度、蓬松度和耗氧量等关键指标提升至国际一流水平 [2] 绿色制造 - 公司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设计建造日处理万吨的中水回用系统 [3] - 获评"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羽绒加工业务符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要求 [3] - "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预计将提升高端市场份额 [3] 业务拓展 - 军需业务成为重要客户板块,凭借抗水、抗菌、高蓬松度技术成为际华集团核心供应商 [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71.42%降至2024年64.52%,形成"消费+军需+技术授权"三轮驱动模式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6.67亿元增长至9.67亿元,净利润从0.97亿元提升至1.68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37%和31.67% [4] 上市募资 - 公司发行5,000万股股份,每股发行价12.08元,募集资金总额约6.04亿元 [4] - 资金主要用于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技术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深耕技术研发、绿色制造和新兴市场拓展,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功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5]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羽绒产业格局变革中的标杆企业 [5]
中企助力印尼打造东南亚电池产业链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4:18
印尼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项目 - 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旗下的宁波普勤与印尼两家国有企业合资建设,总投资约60亿美元,涵盖镍矿开采、冶炼、材料、电池制造及回收等全链条环节 [1] - 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万辆电动车电池的能力,可创造约3.5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1] -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表示,这将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唯一实现动力电池上游至下游一体化生产的国家 [1] 印尼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 印尼计划到2030年使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达到60万辆,为本地电池产业链提供了稳定市场基础 [1] - 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五菱、奇瑞、比亚迪等进入印尼市场,推动电动车产业链从制造端延伸至消费端 [2] 中国企业在印尼电池产业中的角色 - 中国锂电子电池企业贝特瑞在中爪哇建设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工厂正式投产,填补了印尼在该领域的产业空白 [2] - 中国企业通过深度参与镍矿开采、冶炼、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等关键环节,为印尼打造本地化产业链提供了技术与资本支持 [2] 印尼资源与产业转型 - 印尼作为全球镍储量丰富的国家,正加快将"资源红利"转化为"产业红利",推动镍资源向电池材料转化 [1] - 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关系部主任表示,印尼可借助中方在技术与产业化方面的领先经验,推动镍等资源深加工,实现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 印尼电池产业的战略意义 - 打造东南亚电池产业链新高地是印尼从"资源出口国"迈向"绿色制造中心"的战略选择 [2] - 印尼政府希望通过电池产业带动区域均衡发展,带动当地就业、交通与配套设施发展 [3]
复盛空压系统节能专家全国巡回研讨会重庆站圆满举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15:51
行业盛会 - 2025年复盛空压系统节能专家全国巡回研讨会重庆站成功举办 聚焦空压系统节能技术的前沿趋势与应用实践 [1] - 活动汇聚行业精英 合作伙伴及技术专家 共同推动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1]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复盛集团华南大区总监郝轼轩强调节能是企业责任和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公司将持续以创新技术助力客户实现高效低碳运营 [3] - 复盛以创新为引擎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携手合作伙伴推动节能技术普及应用 构建绿色低碳工业生态 [16] 合作伙伴分享 - 重庆宗申集团曾飞分享节能领域实践与思考 回顾与复盛合作历程 期待未来深化协作 [5] - 重庆四维宗申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复盛签署协议 将在高效空压系统应用 节能方案优化等领域深度合作 [12] - 贵州凯德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复盛签署战略协议 围绕节能产品推广 技术服务及市场开发形成紧密协作 [14] 技术优势与产品布局 - 复盛技术专家全面展现空压系统节能技术的创新成果和行业领先优势 [7] - 唐红介绍复盛节能产品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凸显公司在空压系统领域的领先实力 [9] - 廖云刚解析《复盛一级能效空压站》节能价值 通过实际案例印证技术落地效果 [10] - 李铭瑄讲解复盛无油机和中压产品核心技术 突出产品可靠性与能效表现 [10] - 王海博聚焦真空 鼓风系列产品 展现公司多元化技术布局竞争力 [10]
多链融合的绿色“循环” ——新安股份的跨产业链创新实践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12:21
资源利用率提升 - 磷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28.7%达到98.3% [1] - 氯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20.4%达到97.4% [1] - 硅元素综合利用率提高11.6%达到96.5% [1] 绿色生产技术突破 - 首创草甘膦全产业链连续生产技术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 建成全球首条万吨级草甘膦连续化生产线实现全流程"零断层"生产 [3] - 草甘膦收率提升1%废水排放量较国际标杆降低66.7%蒸汽能耗下降20%综合成本降低超15% [3] 产业链协同创新 - 涵盖中间体—农药原药—农药制剂的全产业链连续生产已实现 [4] - 首创氯甲烷连续回收系统回收率99%以上每年创造数亿元直接效益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 [5] - 累计输送200万吨氯甲烷带动全行业回收600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80亿元 [5] 废液处理技术 - 首创磷资源逆向回收技术累计处置高盐有机废液360万吨回收工业磷酸盐产品超32万吨 [7] - 全行业累计处置高盐有机废液近1200万吨回收工业级磷酸盐产品170万吨节约磷矿50万吨/年 [7] - 每吨产品耗水量较行业均值降低65% [7] 产业协同效应 - 构建"草甘膦—草铵膦—有机硅"产业共生生态圈 [9] - 首创氯硅磷三元素循环利用技术实现资源要素流向最优化 [9] - 技术集成与产业耦合共生构建低碳高效绿色资源循环利用新体系 [10]
2025年中国钢帘线用盘条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45
行业概述 - 钢帘线用盘条(帘线钢)是子午线轮胎的关键骨架材料,含碳量0.62%-1.02%,线径5.5mm,商用钢中强度最高,对化学成分均匀性、夹杂物含量及形态要求严格[2] - 2024年中国钢帘线用盘条市场规模达48.08亿元,同比增长8.53%,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对高性能轮胎需求拉动[1][11] - 2024年中国钢帘线产量330.48万吨,同比增8.53%,国产替代加速使国内市场摆脱进口依赖[9] 技术标准 - 主流牌号LX70A/B、LX80A/B的碳含量0.69-0.84%,Mn含量0.30-0.60%,S/P含量限制≤0.010-0.035%[3] - 抗拉强度要求:LX70系列970-1120MPa,LX80系列1070-1220MPa,断面收缩率≥35%[3] - 生产难点在于解决深拉断裂问题,需控制中心元素偏析和碳化物沉淀[2] 政策环境 - 2024年密集出台《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等12项政策,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4][6] - 具体措施包括:2027年前完成80%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30%达能效标杆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80%[6] - 政策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钢材出口,暂停产能置换审批,推动碳排放双控转型[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铁矿石、废钢等原材料及冶炼设备供应商,下游为钢帘线生产企业,终端应用于轿车/卡车/工程机械轮胎[7] - 钢帘线加工工艺包括拉拔(1吨钢可拉拔2000km钢丝)、捻制等,断头率要求≤2次[2] 竞争格局 - 行业呈"龙头主导+外资补充"格局,鞍钢、沙钢、中信特钢占据主导,日德企业在UT级领域保有技术优势[13] - 中信特钢2024年线材业务收入150.8亿元(占总营收13.81%),旗下兴澄特钢ST级产品出口显著[15][16] - 鞍钢股份2024年营收1051亿元,钢材占比87.13%,已试制全废钢电炉冶炼帘线钢[19] 发展趋势 - 产品向高强度(HT)、超高强度(ST/UT)升级,满足新能源汽车轮胎对耐腐蚀性、韧性的更高要求[21] - 绿色制造成为重点,企业通过绿电工艺、废钢循环利用等技术实现降碳30%以上的汽车钢生产[19][21]
河南嘉晨智能北交所上市获受理!拟募资2.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20
公司上市计划 -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受理,拟申请北交所上市 [1] - 公司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700万股,募集资金2.6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电气控制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874302,简称嘉昌智能,全称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 - 受理日期为2025-06-19,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 - 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2] - 评估机构为万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2] 业务与客户 - 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机控制系统和车联网产品及应用 [2] - 下游应用场景主要为工业车辆,并拓展至挖掘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其他工程机械场景 [2] - 客户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诺力股份、龙工、柳工、比亚迪、徐工等国内外主要工业车辆整车制造厂商 [2] 公司资质与财务 - 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 [3] - 2024年实现营收3.82亿元,归母净利润5737万元 [3] - 2024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41.28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0% [3] 股权结构与上市标准 - 姚欣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68.54%股份,控制70.10%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3] - 公司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3] - 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 [3]
海信何时能从全球第二成为全球第一?总裁李炜:外部环境困难的时候,我们机会更多丨《封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6-19 21:21
全球电视市场与海信表现 -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在体育赛事拉动下出货量达2.08亿台,同比增长3.48% [1] - 中国品牌全球市场份额突破30%,海信年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 [1] - 海信百吋电视全球市占率达50%,激光显示产品占据近半壁江山 [1][4]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发布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攻克光色同控技术难题 [4] - 控股乾照光电成功研发三色RGB LED芯片,解决可靠性与发热问题 [4] - 即将推出可卷曲百吋电视,采用柔性菲涅尔透镜屏幕技术 [22] - 激光电视功耗仅为普通液晶电视的1/3,在绿色节能方面优势显著 [9][23] 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 - 大屏化趋势明显:2024年98吋以上电视出货量增长119%,百吋电视增长400% [7] - 联名《黑神话:悟空》定制产品销量环比增56%,京东成交额同比增13% [2][7] - 游戏电竞用户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25-35岁年轻用户占比增11个百分点 [7] 多元化场景布局 - 横向覆盖家庭、商业、车载场景,纵向深耕显示技术、芯片、云服务 [26] - 车载显示领域布局HUD激光抬头显示及后排娱乐投影系统 [8][10] - VR技术应用于工业培训、医疗远程诊疗等跨界场景 [12][13] 智能化发展 - 自研星海大模型在流媒体媒资领域表现优异,并率先接入DeepSeek [15][16] - AI技术推动电视向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终端进化 [18] - 未来产品将融合高画质、大尺寸与智能交互能力 [19][20] 产业竞争格局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焦点转向全生态价值博弈 [2][26] - 中国液晶电视屏幕全球份额接近80%,海信ULED技术超越OLED表现 [23] - 通过体育营销持续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缩小与三星差距 [5][27] 绿色制造 - 国内生产基地绿电使用占比达31%,江门零碳工厂实现100%绿电 [24] - 激光显示产品低能耗特性契合新能源车需求 [9][10] - 绿色制造成为企业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25][26]
辽宁抚顺“数改绿转”成效显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4:08
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 - 抚顺市成功将西露天矿从扬尘严重的矿区改造为毗邻城市中心区的大花园 [1] - 原煤矸石、尾矿石堆积区转型为大规模光伏板铺设的蓝色玻璃海洋 [1] - 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6.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5.4% [1] - 新开工项目132个,同比增加25个,增长23.3% [1] 产业集群与重大项目 - 国家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解液及隔膜材料)规模持续扩大 [1] - 加快建设"三基地一中心":世界级石蜡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国家级石油催化剂基地、世界级过氧化物研发中心 [1] - 石化乙烯扩能、新钢高炉改造、高新区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1]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抚顺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成30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 - 推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立抚顺首个省校企合作委员会 [2] - 创新型中小企业8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2] 绿色制造与优质企业培育 - 绿色制造单位达44家,包括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和5家国家绿色工厂 [2] - 抚顺特钢(600399)争创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2] -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位于辽宁省前列 [2]
大金重工(002487):欧洲海风景气向上,订单放量迎接双击
国金证券· 2025-06-18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1 - 5月公司连续中标2个约20亿元欧洲海风单桩订单,后续欧洲单桩中标规模或驱动股价向上,预计今年欧洲基础市场落地订单规模同比翻倍,公司今年欧洲单桩中标规模可达29 - 44万吨,提升27年后业绩增长持续性与确定性 [2] - 欧洲海风景气复苏,25 - 30年装机并网规模约52GW,基础需求放量,25 - 27年有望招标9.7GW/9.6GW/13.4GW,分别同比+111%/-1%/39% [2] - 公司先进产能释放、绿色制造领先,海外市占率有望提升,自建船下水扩展订单附加值,电站业务贡献额外弹性 [3] - 预计25 - 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73/95亿元,同比+54%/+26%/+29%,归母净利润9.6亿/13.0亿/18.3亿元,同比+102%/+36%/+41%,给予26年20xPE,目标价40.85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欧洲海风景气上行,看好基础需求放量 1.1 收益率回暖叠加并网节点限制,欧洲海风景气上行 - 2021年以来欧洲海风项目因成本、利率上涨和政策转变滞后致收益率走低,现利率下行、政策转向,收益率逐步回暖,2025年典型英国海风项目IRR约8% [13] - 上网电价方面,英国AR6上调投标上限,丹麦、立陶宛等计划修改招投标规则为差价合约模式 [15] - 利率方面,2024年以来欧洲央行多次降息,截至6月12日,三大基准利率较2023年最高点回落,带动项目贷款利率下降 [21] - 资本开支方面,受原材料上涨和供应链压力影响,2022年以来海风项目资本开支承压,2025年英国Inch Cape项目单位资本支出仍处较高水平 [24] - 2025 - 2030年并网的欧洲海风项目主要集中在英、德、荷、波、法五国,且均有并网节点限制和惩罚措施 [27][30] - 2025年1 - 5月欧洲海风项目FID规模较24年全年提升107%,验证需求景气回升 [32] 1.2 项目并网节点临近,基础需求有望放量 - 欧洲海风项目基础供应商签约需提前并网时点3 - 4年,2025 - 2030年未确认基础供应商的项目规模约21GW [36][37] - 预计2025 - 2027年欧洲海风项目单桩招标规模分别为9.7GW(其中1.9GW已于25年1 - 5月确认供应商)/9.6GW/13.4GW,分别同比+111%/-1%/39% [40] 二、供应地位不断提升,公司欧洲基础市占率有望持续向上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多个欧洲海风项目单桩交付的企业,2022 - 2024年在欧洲单桩市场市占率约20%,仅次于Sif [42] - 扩产逐步落地,2H25唐山曹妃甸基地投产后,最大年产能提升至80万吨/年,可满足欧洲项目规模化需求 [48] - 前瞻布局绿色制造,2023年公司单桩生产碳足迹不足Sif的十分之一,2024年与2家钢厂签绿钢协议,2025年子公司获SBTi认证,有望在英国AR7中标项目中扩张份额 [51][54][55] - 欧洲本土企业受劳动力供给和风机大型化影响,产能利用率和接单能力承压,尾部企业或出清,预计2025年公司新签单桩订单规模约29 - 44万吨,乐观情形下25 - 27年海工订单获取规模达44/43/60万吨 [61][63] 三、看好海外盈利向上,发电业务贡献额外弹性 3.1 欧洲大型化及工艺复杂化趋势凸显,看好海外单桩盈利维持较高水平 - 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6%,归母净利润同比+336%,受益于海外高附加值订单交付和汇兑收益增加 [65]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6%且以欧洲为主,海外业务毛利率在2023年高盈利海风订单交付后大幅提升至38% [70] - 欧洲海风单桩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趋势明显,推动订单单价上涨,Sif产品单价连续两年上涨,单吨利润贡献提升 [73][76] - 公司打造自有海工装备运输船,交付模式从FOB升级至DAP,一期两条甲板驳船预计2025年交付,有望提高订单附加价值 [78] 3.2 国内业务:陆塔业务逐步收缩,电站项目推进有望贡献额外业绩弹性 - 公司在手4个新能源项目,阜新彰武西六家子风电场2023年并网,唐山曹妃甸十里海250MW光伏项目2025年并网,唐山曹妃甸和丰南风电项目约950MW预计2026年下半年并网 [80]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发电收入同比+64%,阜新彰武风电场项目公司净利润同比+47%,预计唐山曹妃甸十里海项目盈利水平较好 [81] - 国内塔桩市场竞争激烈,塔筒招标价格下降,头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公司自2023年起降低陆上产品规模,2024年国内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 [84]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 盈利预测 - 预计25 - 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73/95亿元,同比+54%/+26%/+29%,归母净利润9.6亿/13.0亿/18.3亿元,同比+102%/+36%/+41%,对应EPS为1.50/2.04/2.87元 [4][87] - 风电装备 - 海外: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41.4/57.0/72.6亿元,同比增长138.9%/37.7%/27.4%,毛利率为35.5%/34.7%/33.8% [94] - 风电装备 - 国内: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下降,毛利率维持在17.0% [92] - 新能源发电业务:预计25 - 27年营业收入2.9/3.9/9.8亿元,同比增长33.5%/35.1%/151.7%,毛利率为78.5%/74.2%/71.4% [94] 4.2 投资建议及估值 - 选取海力风电、天顺风能、东方电缆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6年PE估值为14x,给予公司26年20xPE,目标价40.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5]
把绿色制造融入企业战略决策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3
将绿色制造融入企业战略决策核心。建立由高层管理者直接领导的绿色制造推进机制,确保绿色理念从 战略层渗透到运营层。鼓励龙头企业探索将碳足迹、水足迹等环境影响评估融入产品研发全流程,实现 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方位绿色转型。构建系统化的绿色供应链协同体系,优先选择具备 绿色资质的供应商,推行绿色物流实践。支持领先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全链条绿 色管理模式。此外,鼓励开展绿色制造知识培训,建立绿色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绿色意识和技能, 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尽管成绩斐然,但我国绿色制造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相关体系尚待完善,部分行业绿色工厂评价 标准缺乏,绿色供应链标准覆盖面有限;核心技术支撑能力不强,关键设备进口依赖度较高;企业发展 动力不足,绿色技术创新主动性较弱;绿色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区域推进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 绿色化水平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 未来,要多方着力,全面提升绿色制造发展水平。 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依托政府或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绿色制造评价标准和认证体系,对绿 色制造评价机构进行严格资质审查。构建涵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