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重大突破!刚刚,重磅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11-01 15:55
重大技术突破 - 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航空制造、高铁、高精尖建筑等领域国产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2][3] - 该设备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转化,与配套装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填补航空制造关键环节空白[3][4] - 飞机蒙皮是维持飞机气动力外形的关键构件,需具备高强度、高塑性、表面光滑及抗蚀能力,蒙皮拉伸机突破直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动能[4] 行业增长数据 - 2025年前9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4%,高于工业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4个百分点[4] - 9月单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25.6%,拉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5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前9个月增长37.3%[4] - 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在政策支持下保持较快增长[5] 政策利好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纳入"十五五"规划目标,与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等并列,凸显航天产业战略地位提升[2][6] - 工信部等部委8月出台政策推动卫星互联网从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加速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与应用服务[7] - 政策驱动下商业航天发展提速,航天活动从"任务驱动"转向"需求牵引",万星规模星座组网建设启动[7] 产业链机遇 - 中国星网和G60千帆星座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商业运载火箭投入使用,推动大运力、低成本趋势[7] - "十五五"期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卫星需求将显著提升,卫星制造与火箭环节蕴含重大业务机遇[7] - 导弹与智能弹药、火箭与卫星两大领域有望成为"航天强国"重点发展方向,产业链迎来万亿市场规模新赛道[7]
神舟二十一号|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新华社· 2025-11-01 00:31
发射任务与里程碑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成功发射,将3位航天员送往天宫空间站 [1] - 本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飞行任务 [1] - 至此,中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累计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 [1] 运载火箭能力与发展 - 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具备约8.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2]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604次发射,从500次到600次仅用时1年零10个月,发射速度显著提升 [2] - 中国已形成能满足高、中、低轨道不同有效载荷发射需求的“长征”火箭家族,并正在研制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2] 空间站运营与科学研究 - 天宫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天数已超过1000天 [9] -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进行为期6个月的在轨生活与工作,并开展包括小鼠生命科学实验在内的多项研究 [6] - 空间站未来将重点开展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等研究方向 [9] 产业链与商业航天 - 中国商业航天已初步完成“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 [4] - 商业航天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民营企业正迸发出创新活力 [4] 国际合作与未来规划 - 中国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10] - 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10] - 根据规划,到2030年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港澳航天员也将执行首次飞行任务 [10] 技术应用与社会效益 - 航天育种成果显著,“鲁原502”冬小麦品种是目前中国航天育种中单一品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9] - “十四五”期间共举办了4次面向全球直播的太空授课活动,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资金抢筹“航天强国”,航空航天ETF(159227)规模再创新高,成交额稳居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20:44
航空航天ETF(159227)市场表现 - 10月31日开盘拉升后回落,截至10:45跌幅0.09%,成交额达9077万元,稳居同类第一 [1] - 持仓股中航宇科技、威海广泰、国科军工、光启技术、国睿科技、雷电微力、航发科技等股涨幅居前 [1] - 截至10月30日,已连续10个交易日净流入,合计"吸金"超4.26亿元,最新规模达17.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首次将"航天强国"纳入"十五五"建设目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1] - 中航证券表示,"航天强国"进入建设落地阶段,有望落地更多支持政策并向产业倾斜资源 [1] - 导弹与智能弹药、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领域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 产品结构与投资主题 -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是"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 [2] - 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精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 [2] - 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商业航天概念权重占比高达51.83% [2]
新的万亿级增长极来了?空天产业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券商中国· 2025-10-31 07:28
中国空天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中国航空事业始于1909年冯如成功试飞首架自制飞机,航天事业则于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起步[3][4] -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航天事业迅猛发展[4] - 探月工程稳步推进,嫦娥六号于2024年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系列任务已铺开小行星探测和火星采样计划[4][5] - 产业链十分完备,上游涵盖材料、燃料、元器件研制,中游包括空天器运营和数据处理,下游涉及地面和太空应用[5]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参与 - 任务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仅用约3.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创下中国载人航天最快纪录[2][6]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16项技术改进,包括光学导航系统升级和惯性测量组合冗余度提升,增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6] - 多家上市公司参与任务保障:烽火电子控股子公司提供航天服通信终端,航天科技供应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航天电子提供光学惯组与抗辐射器件,中国卫星的中继终端实现天链卫星高速数据传输[6] 顶层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航天强国”目标首次写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并被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产业地位获得顶层设计抬升[2][7] - 全会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表示这些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经济注入新动能[7] 商业航天发展态势与市场前景 - 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和2025年报告均提及推动其发展[2][9]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600家,广义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9] - 8家商业航天企业正在进行IPO辅导备案,涵盖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火箭领域公司,以及微纳星空等卫星领域公司,反映产业进入关键转折点[9] - 国海证券预测2024至2030年商业航天卫星通信产业链整体增量约6536亿元至7655亿元,国泰君安指出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10] 军工产业协同与投资机遇 - 2025年处于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能力集成交付关键期,订单需求加速释放,同时“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军工板块超额收益具规律性[12] - 中国制造如翼龙无人机、枭龙战机成为国际军贸市场“新势力”,与国内军机换代需求共振,构建军工产业“双循环”格局[13]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成份股包括光启技术、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全产业链龙头,截至10月29日规模达16.73亿元,位居同类产品首位[2][13][14]
陕西华达(301517) - 301517陕西华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17:44
战略规划与业务发展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大光模块等领域研发投入,开拓有源及无源微波产业新赛道,并在商业航天、6G、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方向深化布局 [3] - 深耕重点项目与国产替代,依托电连接器全链路关键技术,持续参与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开展小型化、高集成创新性研究,扩充商业卫星配套产品种类,提升单星价值量 [3] - 丰富产品种类与产能提升,从单一元器件供应商向互联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变,做好产能储备,提高市场份额,为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贡献力量 [3] 财务表现与运营管理 - 公司单个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环比增长 [3] - 前三季度利润下滑主要系减值计提影响,金、铜等价格持续上涨对毛利产生一定影响 [3] - 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重点客户紧密协作,坚持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3] 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及方案,正在开展发行股份收购华经微电子相关工作 [4]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关注国家政策与行业动态,审慎决策,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拓展延伸产业布局,实现协同共赢 [4] 人才战略与组织发展 - 人才引进方面,通过优化人才发展战略、拓宽引进渠道、提升薪酬竞争力等策略加大吸引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 [4] - 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健全分层分类培训体系 [4] - 未来将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创新引进政策,完善培养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4]
通信:海外产业面和国内政策面共振,把握三季报进攻修复
山西证券· 2025-10-30 15: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海外产业面和国内政策面共振,把握三季报进攻修复[1] - 北美"资本-算力-应用"的AI飞轮加速,AI应用流量为王趋势明显[3][11] - "十五五"规划明确建设"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商业航天和国产算力超节点板块迎来政策催化[4][12] - 当前正值三季报披露时点,AI链业绩加速叠加拔估值因素将带来板块修复和进攻效应[3][11] 行业动向总结 - Anthropic向谷歌追加至多100万块专用TPU算力交易,交易价值数百亿美元,计划于2026年部署完成,新增超1GW算力承载[3][11] - 北美形成四大AI独角兽&CSP算力阵营:OpenAI(联合NVIDIA、AMD、微软、Oracle)、Anthropic(联合谷歌、AWS)、ScaleAI(联合Meta)、xAI[3][11] - 带宽配比持续提升推动1.6T光模块加单、超节点项目渗透铜连接扩产、高多层M9 PCB扩产导致高端钻针和激光设备供应紧张[3][11] - 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基本共识,市场风险偏好回暖[3][11] 政策与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4][12] - 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4][12] - 上海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目标规模:2027年超300亿元,2030年突破500亿元,2035年冲刺千亿元[4][12] - "千帆星座"在轨组网达108颗,格思航天产能300颗/年,第二工厂建设中[4][12] - 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星际荣耀均已开启或完成IPO辅导,天兵科技"天龙三号"进入首飞冲刺,蓝箭"朱雀三号"完成首飞第一阶段工作[5][13]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1.6T光模块: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剑桥科技、源杰科技、仕佳光子、光库科技[5][14] - 国产算力超节点: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华丰科技、意华股份、华勤技术、汇聚科技、盛科通信[5][14] - 商业航天:信科移动、烽火通信、通宇通信、富士达、金信诺、航天动力、超捷股份、高华科技[5][14] 市场行情回顾 - 本周(2025.10.20-2025.10.24)申万通信指数上涨11.55%,创业板指数涨8.05%,科创板指数涨7.27%,深圳成指涨4.73%,沪深300涨3.24%,上证综指涨2.88%[6][14] - 细分板块周涨幅前三:光模块(+29.56%)、控制器(+12.13%)、连接器(+10.24%)[6][14] - 个股涨幅前五:源杰科技(+38.00%)、中际旭创(+32.23%)、新易盛(+17.91%)、长光华芯(+17.71%)、剑桥科技(+17.50%)[6][24] - 个股跌幅前五:广和通(-3.08%)、中国移动(-0.98%)、光环新网(-0.75%)、中国电信(-0.58%)[6][24]
“航天强国”催化继续,卫星ETF(159206)盘中翻红,强势冲击五连涨,成分股国盾量子涨停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43
卫星ETF及成分股市场表现 - 截至上午11:25,卫星ETF(159206)上涨0.83% [3] - 成分股国盾量子涨停,现价613.20元,涨幅20.00% [4] - 其他成分股如陕西华达上涨5.16%,中国卫星上涨3.81%,上海瀚讯上涨3.12%等个股跟涨 [4] 行业近期重大事件 -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4]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 [4] - 10月16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 [4]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航天产业是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核心前沿产业 [5] - “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等并列,标志着航天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层面 [5] - 发展商业航天是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推动产业从“任务驱动”向“需求牵引”转变 [5] - 万星规模的“星网”和“千帆”星座已启动组网建设,产业发展有望迎来重大加速拐点 [5] - “十五五”期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卫星需求将有显著提升 [5]
“制造强国”实干系列周报-2025102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2:14
商业航天 - "航天强国"首次作为独立目标写入十五五规划,将培育万亿深空经济新业态[10] - 商业航天产业中,地面设备和卫星服务市场价值占比合计超90%(2023年分别为53%和39%)[12] - 卫星互联网频轨资源竞争激烈,国际电信联盟规定需在12年内发射50%的卫星以遵循"先登先占"原则[22] - 预计2025年为行业拐点,星网及垣信完成小批量规模组网,卫星板块将从主题催化过渡到产业投资阶段[27] PCB设备与耗材 - AI驱动PCB钻孔需求提升,M9材料导致钻针寿命从千孔骤降至百孔级别,需求大幅增长[34] - 大族数控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5.21亿元,同比增长95.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4%至2.28亿元[38] - 鼎泰高科涂层钻针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24.0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8%[44] - 鼎泰高科在全球PCB钻针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据19%的份额(2020年数据)[46] 扫地机行业 - 国家补贴显著拉动扫地机销额,2025年4月至9月线上销额增速分别为81%、29%、27%、54%、87%和26%[3] - 行业头部效应加强,科沃斯凭借新品T80推出行业首款滚筒活水洗功能,带动份额快速提升[95] 柴油发电机 - AI算力需求推高智算中心建设,2024年中国AIDC市场规模预计达1,014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6.8%[101] - 供需错配导致柴油发电机组价格上涨,高功率机型(如2000kW)价格涨幅达12%-40%以上[106] - 国产品牌如潍柴重机在2025年中国移动招标中获得高压水冷柴发40%份额,数据中心机组月产能提升200%[117]
成飞、卫星Q3营收翻倍!含航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助力把握板块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37
行业整体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换手率达4%,成交金额为1836.64万元 [3] - 行业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爆发式增长,景气度提升 [4] - 政策层面首次明确加快建设航天强国,释放强烈信号 [5] 主要公司业绩 - 中航成飞第三季度营收为275.84亿元,同比增长139.04%,净利润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169.53% [4] - 中国卫星第三季度营收为17.82亿元,同比增长177.31%,净利润为4530.2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481.14万元,同比扭亏 [5] - 航宇科技股价领涨6.15%,中国卫星上涨5.24%,华秦科技上涨2.99% [3] 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迈向工程化应用,未来发射成本下降将提升低轨卫星组网效率 [5] - 民营航天力量参与将进一步丰富运载能力谱系,助力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 [5] - 中国卫星业绩增长得益于卫星系统研制项目完成验收确认收入,以及宇航部组件产品、地面系统集成项目等业务订单同比增长 [5]
景气度高涨 航天产业公司业绩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1
行业景气度 - 卫星互联网发射频次提升,多个可复用火箭蓄势待发,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启动IPO,今年以来航天产业景气度高涨 [1] - 航天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10月中旬“国网星座”低轨12组卫星发射成功,“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刷新国内商业星座单次发射数量纪录,在轨卫星数突破百颗 [4] - 我国多个可复用火箭预计于年内首发,今年以来稳步推进各项关键试验 [4] 政策支持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业界共识是航天产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加速发展 [4] 公司财务表现 - *ST铖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净利润9035.86万元,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提升266.57%,净利润3372.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臻镭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65.76%,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幅598.09%,第三季度营收9751.04万元,同比增长51.33%,净利润3864.39万元,同比增长337.49% [3] - 航天发展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08亿元,同比大增209.17%,带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42.59% [3] 公司业务进展 - *ST铖昌在卫星通信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推出星载和地面用卫星通信T/R芯片全套解决方案,随着卫星大规模发射与组网应用推进,该领域成为公司新增长点,在手项目数量与订单金额显著增长 [2] - 臻镭科技紧盯商业低轨卫星市场,新研并迭代多个系列可量产产品,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3] - 航天智装正积极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加强在地面仿真设备及部组件、微系统及微处理器芯片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5] 公司运营效率 - *ST铖昌凭借丰富产品架构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成本提升效率,价格体系稳健运行及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化,使得毛利率水平实现系统性优化,第三季度毛利率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 [2] - 臻镭科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良好,提高运营管控能力,加强降本增效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