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南网数字成功上市 以科产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
证券日报网· 2025-11-18 14:45
公司上市与战略定位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 - 公司定位为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战略支援部队和数字电网建设主力军,致力于打造数字电网关键载体 [1] - 战略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以优秀业绩回报投资者 [1] 业务体系与技术产品 - 公司构建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 [2] - 产品体系覆盖全场景、全环节,核心技术能力为"云-管-边-端-芯"贯通协同 [2] - 业务领域从电力客户逐步拓展至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智慧城市等 [2] 核心技术成果 - 成功开发电力行业统一物联操作系统"电鸿",已链接500多家生态伙伴和亿数级电力终端 [2] - 开发上线全国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及首套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 [2] - 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央企超大型全栈国产化数字化系统"南网四海ERP" [2] - 成功研发全国首款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世界首套输电线路多物理量传感器"极目" [2] 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 - 我国电力能源系统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关键阶段,"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统一电力市场 [1] - 公司上市彰显资本市场对数字电网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能 [3] - 上市标志着公司跃升为面向全国、服务多行业的高质量上市平台 [3]
直击万亿级央企敲钟!南网数字上市,开盘大涨261.5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3:52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南网数字于11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为301638 [2] - 公司发行476,947,534股A股 发行价格为5.69元人民币 [2] - 上市首日开盘股价大涨261.51% 截至发稿时涨幅为229% 报收18.72元/股 总市值达到595.23亿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0亿元 实现净利润5.74亿元 [2] - 2025年三季报显示 公司1-9月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 同比增长464.76% [2] 业务板块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业务涵盖电网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及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2] - 作为南方电网孵化的专业数字化企业 其上市标志着南方电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2] - 公司将致力于打造成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 [3] 资金用途与未来发展规划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项目 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项目 以及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建设项目 [3] - 南方电网公司将全力支持南网数字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电网产业生态 [3] - 公司战略目标是服务支撑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转型升级 [3]
新华社经济随笔:理念对了 就不怕山高路远
新华网· 2025-11-14 16:17
核能技术突破 - 中国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成为全球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1] - 该技术使利用储量丰富的钍作核燃料成为现实,有望与储能、制氢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多能互补低碳复合能源系统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动态 - 中国宇树科技R1机器人、深度求索、比亚迪、华为等数十家中国企业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度“300项最佳发明”榜单 [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需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抢占发展制高点 [2] 基础设施建设 - 沪渝蓉沿江高铁将在“十五五”期间全线通车,贯通长江经济带,连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 [2] - 该高铁项目将有效加强东、中、西部经济带联动,促进产业协同和资源高效配置 [2] 开放合作与经济发展 - 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第八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再创新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4] - 中国坚持开放,与各国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 [3] 绿色发展理念 - 绿色转型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子孙后代奠定基础 [3] - 只有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3]
【图解】权威解读|一图秒懂“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热词
中国经济网· 2025-11-14 11:26
发展目标规划 - 设定目标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衡量标准包括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以及2035年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 [2] 新兴支柱产业 - "十五五"时期计划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3][5] -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 未来产业布局 - 国家层面重点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产业 [6] - 区域层面强调因地制宜 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未来产业方向 防止一哄而上和泡沫化 [6] 区域创新体系 - 区域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 旨在推动知识创造和应用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8][9] 投资策略 - 投资于物包括对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的投资以夯实物质技术基础 [10] - 投资于人包括对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育幼、养老、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投入以提升人的能力和潜力 [10] 数字贸易发展 - 数字贸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包含数字订购贸易和数字交付贸易 是全球贸易新趋势和经济增长点 [12] 能源强国建设 - 能源保障和安全至关重要 当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凸显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重要性 [13][14] 新大众文艺 - 新大众文艺彰显人民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创作者从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 融入个性化经验 [15] - 新大众文艺是互联网时代产物 具有文艺和科技融合创新的鲜明特征 [15]
C919斩获千架订单!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连续3日净流入,份额连续新高,中国航空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
新浪财经· 2025-11-14 09:42
航空航天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换手率达10.78%,成交额为5637.3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该ETF跟踪的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42%,其成分股天奥电子上涨10.01%,迈信林上涨4.28%,航新科技上涨2.89%,振华风光上涨2.50%,振芯科技上涨2.22% [1] - 截至11月13日,该ETF最新规模达5.24亿元,创近1月新高,最新份额达4.62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3天该ETF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资金净流入2142.30万元 [1] 航空航天ETF投资主题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布局商业航天主题投资机会,成分股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等细分领域 [1] - 该ETF涉及卫星互联网、大飞机、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方向,有望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 [1] C919飞机产业化进展 - C919实现从"首飞"到"首航",再到"常态化商业运营",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2] - C919产业化进程的成功推进意味着在航空制造链条、系统工程能力、适航认证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带动了从整机设计制造、发动机到数字化制造、适航认证等一系列环节的提升 [2] - C919国产化和商业化路径的逐渐稳固,将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航空制造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2] 机构对产业战略的观点 - 需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以及"反内卷"是重塑制造业利润增长的必要之举 [3] - 国内和海外主要厂商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正加速提升,应更多关注数字中国、航天强国、能源强国战略下的新兴产业机遇 [3] 其他相关ETF产品 - 相关ETF产品包括创业板ETF天弘(159977)、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 [3] - 其他主题ETF包括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计算机ETF(159998)、机器人ETF(159770)、芯片ETF天弘(159310)、创新药ETF天弘(517380)、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光伏ETF(159857)、证券ETF(159841)、银行ETF天弘(515290) [4] - 商品类ETF包括上海金ETF(159830) [5]
通知!第八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12月4日在京举行
中国能源报· 2025-11-13 12:13
年会概况 - 2025第八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将于2025年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召开 [2] - 年会主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建设能源强国”,旨在汇聚智慧破解转型困境、探索多元路径,以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 [2] - 年会由1场主论坛、2场分论坛和2场主题活动构成 [2] 主论坛信息 - 主论坛时间为12月4日14:00至18:00,规模为150人,主办方为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为G20青年企业家联盟中国总部 [5] 分论坛信息 - 分论坛一为中东能源投资论坛,时间为12月4日9:30至12:00,规模100人,聚焦中东市场能源领域新发展与新机遇,推动资源对接与项目落地 [5] - 分论坛二为第六届全国地方电网与配电网圆桌论坛,时间为12月4日9:30至12:00,规模100人,聚焦地方电网和配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与市场化改革 [5][6] 主题活动信息 - 主题活动一为电鸿2025生态交流活动暨媒体见面会,时间为12月5日9:00至12:00,规模300人,由南网数字集团主办,将展示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发布2周年成果 [6] - 主题活动二为数字电网技术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南网数字集团“数智赋能2025”媒体见面会,时间为12月5日14:00至18:30,规模200人,将展示南方电网公司在数字电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7] 重磅成果发布 - 将发布《2025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发展报告》,该报告是中国能源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报告之一,已连续第十六年发布 [8] - 将发布《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国内首个系统性评估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的年度基准报告,已连续第五年发布 [9] - 将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年度绩效评价》,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编写,对主要火电上市公司进行低碳转型表现评价 [9] - 将发布《2025国际能源青年企业家ESG行动白皮书》暨ESG能源青年企业家创新TOP30案例,聚焦全球青年力量在ESG领域的领导力与创新力 [9] - 将发布《中东能源投资发展报告》,聚焦中东能源投资机遇与路径,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10]
胡森林:锚定能源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经济日报· 2025-11-12 08:00
文章核心观点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强国目标的战略抓手,对掌握发展主动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1][2][3][4] -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9.8%,具备迈向能源强国的基础 [5] - 建设能源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供应安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体制机制四个维度全面发力 [6][7][8] 建设能源强国的必要性 - 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势,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是掌握国际格局变动中发展主动权的历史机遇 [2] -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一环,以光伏、风电、储能、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重要增长极 [3] -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最主要来源,能源行业减排进程直接决定双碳目标整体进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减排最有效的路径 [4]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9.8%,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60%以上 [5] - 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体系完善、消费结构优化、利用效率提升,具备迈向能源强国的基础 [5] 建设能源强国的关键路径 -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煤炭兜底保障,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提升非化石能源规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9] - 抢占能源科技创新制高点,突破油气、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卡脖子环节,推动数智技术赋能能源全产业链 [10] -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确保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推动重点行业节能改造 [11] - 健全能源治理体制机制,完善能源法律法规,深化电力和油气体制改革,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12]
锚定能源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经济日报· 2025-11-12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正锚定能源强国目标,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抓手,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1] - 能源转型是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2][3][4] -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具备迈向能源强国的基础,但仍是涵盖供应安全、科技、结构、治理的系统工程 [5][6][7] - 当前需通过强化供应保障、抢占科技制高点、推进绿色转型、健全治理机制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8][9][10][11][12] 能源强国的现实逻辑 - 能源是国民经济命脉,强大的现代能源产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2] - 全球能源结构正从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多能互补的新型体系,是生产力发展和国际格局变动的历史机遇 [2] - 以光伏、风电、储能、氢能、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重要增长极 [3] - 能源活动是当前碳排放最主要来源,向清洁低碳体系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的路径 [4]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能源生产总量约5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9.8% [5] - 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5] - 能源供应体系更加完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5]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举措 -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夯实煤炭兜底保障,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提升非化石能源供给规模 [9] - 高质量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式开发 [9]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强化源网荷储协同,提升电网资源配置与智能调控能力 [9] - 抢占能源科技创新制高点,突破油气、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的“卡脖子”环节 [10] - 推动数智技术赋能能源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全链条的应用 [10] -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到“十五五”时期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 [11] - 健全能源治理体制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油气体制改革,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12] - 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运用“一带一路”平台推动绿色能源合作与技术标准输出 [12]
下更大力气建设能源强国
中国能源报· 2025-11-03 09:20
政策方向与战略意义 - 建设能源强国被明确为未来五年能源行业的奋斗方向,是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安排[1] - 能源强国与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共同构成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1] - 行业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蹒跚起步到全球领先,奠定了能源大国地位[1] 行业发展基础与优势 - 行业具备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2] - 行业以科技创新为锚,在低风速风电、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新型储能和氢能规模化商用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 - 行业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超2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比重接近60%[2] 产业规模与技术成就 - 全国风机每分钟可发出近19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70吨[2] - 全国光伏板每天可发出约23亿度电,相当于超7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2] - 全国可再生能源每月可发出2900亿度电,相当于英国一年的发电量[2]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算力中心八成的用电量来自于绿电[2]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3] - 行业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重型燃气轮机、智能电网、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厚煤层智能综合开采等领域均取得积极突破[3]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将从单点突破、规模扩张进入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的新阶段[4] - 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保障能源安全,以强大的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4] - 着力推进能源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4]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增强绿色发展动能[4]
殷长波会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倪真一行
搜狐财经· 2025-11-01 16:44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国黄金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举行高层会谈,围绕企业发展布局、业务协同路径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深入交流 [1] 中国黄金集团战略与优势 - 公司历史底蕴深厚,已构建起黄金全产业链,在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3] - 公司介绍了其经营现状与“十五五”总体战略部署 [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战略与优势 - 公司作为国家能源电力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和领军企业,打造了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杆工程 [3] - 公司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业务布局,全力做强能源电力、水利两大核心主责主业 [5] 潜在合作领域 - 合作空间广阔,双方在服务“能源强国”、“资源安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共同使命担当 [3] - 潜在合作方向包括海外项目协同、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服务矿山建设和开发 [3] - 其他潜在合作领域包括民爆、生态环保、零碳工业园、海外业务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