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搜索文档
北京:拟支持引入放映虚拟现实电影 支持企业向国家电影局申请虚拟现实电影“龙标”
快讯· 2025-06-27 10:07
前沿技术应用与沉浸式体验 - 强化虚拟现实、空间计算、AI等技术在文商旅体融合场景中的创新运用 [1] - 支持建设LBE XR大空间、数字艺术展、数字演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1] - 建设国家科幻公园并开展虚拟现实电影技术研究,设立科幻电影体验中心 [1] 首用首发场景与示范应用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体验店和示范场景建设 [1] - 配套建立人形机器人、空间智能等多场景数据测试标准 [1] - 在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中进行技术示范应用 [1] 虚拟现实电影与标准制定 - 支持企业引入虚拟现实电影放映并申请国家电影局"龙标" [1] - 参与虚拟现实电影和游戏等领域行业标准制定 [1]
诺瓦星云分析师会议-20250626
洞见研报· 2025-06-26 23:35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将稳健增长,Mini LED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提前布局MLED领域相关技术,未来将是同行业内Mini LED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22][23] - 超高清视频产业正处于从2K向4K升级阶段,8K刚刚起步,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多种技术深度融合,视频处理设备将实现产业升级 [23][24]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2025年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提升全球影响力 [24]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诺瓦星云,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平安资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并列出了相关人员 [18] 调研机构占比 -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占比均为50% [19] 主要内容资料 研发投入和成果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1,918.45万元、44,196.37万元和54,027.2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68%、14.47%和16.47% [2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177项(其中发明专利656项)、境外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38项、集成电布图设计14项 [22] LED显示屏行业前景 - 据Trend Force预测,2025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9.71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102.36亿美元,2023 -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 [22] - 据洛图科技预测,2028年Mini LED直显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3亿美元,2024 -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 [23] 超高清视频行业趋势 - 超高清视频显示效果趋向细腻真实,显示技术向异形屏、透明屏等发展,产业正从2K向4K升级,8K刚起步,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多种技术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3][24] 海外业务情况及计划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境外收入较2023年增长了32.03%,境外收入占比为19.10%,欧美地区收入稳定增长,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收入增速较快 [24] - 2025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增加国际市场工作人员,参加海外展会,拓宽和下沉海外经销体系 [24]
诺瓦星云(301589) - 2025年6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6:38
研发情况 - 2022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31,918.45 万元、44,196.37 万元和 54,027.23 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 14.68%、14.47%和 16.47% [2]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 1,177 项(发明专利 656 项)、境外专利 22 项(发明专利 238 项)、软件著作权 27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14 项 [2] 行业前景 LED 显示屏行业 - 2025 年全球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有望达 79.71 亿美元,2028 年有望达 102.36 亿美元,2023 - 2028 年复合增长率为 7% [2][3] - 2028 年 Mini LED 直显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33 亿美元,2024 - 2028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0% [3] 超高清视频行业 - 产业处于从 2K 向 4K 升级阶段,8K 起步,距 16K 有很大发展空间 [4] - 未来超高清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广泛,我国应用将纵深拓展 [4] 海外业务 - 2024 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快,境外收入较 2023 年增长 32.03%,占比 19.10%,欧美稳定增长,东南亚、拉美增速快 [5] - 2025 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发展力度,增加人员,参加展会,拓宽下沉经销体系 [5]
京津冀一周观察 | 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启
观察者网· 2025-06-25 10:00
京津冀科技产业动态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考察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多场景应用案例,包括天工2.0机器人运动控制演示[1][3] - 北京市加快培育机器人未来产业,依托创新中心集聚全球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推动"政府搭台、市场主导"模式[3] - 北京科幻产业总营收达480亿元,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首钢园SoReal科幻乐园融合AI、VR等技术,年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6] 夏季达沃斯论坛亮点 - 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1800名嘉宾参会,设置近200场分论坛探讨AI、区块链等议题,展示天津科技文化旅游路线[4] - 论坛"含绿量"提升,采用光伏发电、海绵城市技术及循环材料家具,数百辆新能源汽车保障绿色出行[5] 医疗与科技突破 - 北京156家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外语服务,167家支持外卡支付,研究型病房助力25个创新药上市[7] - 南开大学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逆转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实现自由抓握动作[8] 交通与数字经济 - 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试运行,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40分钟直达北京大兴机场[9][10]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在北京开幕,聚焦数字友好城市,吸引50多国嘉宾,设立海外分会场[11] 文化产业与教育合作 -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天津中心成立,推动文化资源对接与科技数字创意平台建设[12] - 国际出版教育联盟成立,聚焦数智时代出版教育创新,近50家成员单位参与联合研究[13]
让新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中国企业海外参展情况 - 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展示"小黄人"智能分拣机器人 该产品已在阿联酋多家仓储物流公司投入使用 具备自动识别地址、规划路线和分拣包裹功能 有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 [1] - 李未可科技公司展出人工智能眼镜 支持120多种语言实时翻译 针对外贸场景优化语料 具备实时语音转文字功能 解决国际展会语言障碍问题 [1] - 广东超元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展示VR设备 提供金字塔探索和中国文化沉浸式体验 通过科技手段重塑传统文化展示方式 [2] 展会平台与规模 - 阿联酋中国出口品牌联展每年举办两届 已成为中东地区与中国企业贸易对接重要平台 [2] - 本届展会吸引近700家中阿企业参展 覆盖纺织、建材、家电、家居、体育用品等多个领域 [2] - 展会采用"AI慧搜"等智能技术 提供买家查询、小语种翻译、智能会议纪要等服务 提升参展效率和获客效率 [2] 海外市场反馈 - 阿联酋智能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公司合作 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 [1] - 当地采购商优素福·哈贾现场订购人工智能眼镜 对中国产品质量和创新应用表示认可 [1][3] - 采购商反馈中国产品智能化设计能提升生活舒适度 已引进多款中国产品 期待更多合作机会 [3]
郭元强到新洲区调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江日报· 2025-06-23 22:53
粮食物流与冷链产业 -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聚焦粮食和冷链两大产业板块,配套港口码头和铁路专用线,目标打造中西部粮食物流核心枢纽 [1] - 基地将提供高水平粮食仓储和物流服务,在中部地区粮食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园区计划引进加工和物流企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1] 游乐设施与文旅产业 - 广东金马华中区域总部项目定位为大型游乐设施研发、生产与运营服务商,预计下半年正式运营 [2] - 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游乐设施产品创新 [2] - 项目旨在赋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武汉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 [2] 湿地保护与生态开发 - 涨渡湖湿地通过退养还湿、截污清源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 [2] - 湿地资源将结合周边文旅和农业资源进行规划,适度布局旅游基础设施 [2] - 目标打造湿地公园并探索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2] 防汛与水资源管理 - 举水河新洲段正加强堤防工程建设,强化防汛备汛动态监测和科学调度 [3] - 重点防范旱涝急转和极端高温天气,保障群众用水需求和夏粮丰收 [3]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 新洲区将聚焦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培育新动能 [4] -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同步发展 [4] - 区域规划结合"十五五"编制,谋划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4]
山东潍坊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人民网· 2025-06-22 05:39
潍坊工业经济概况 - 潍坊拥有37个工业大类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1 2万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 [1] - 工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 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 [1] - 当前潍坊拥有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动力装备 高端化工 食品加工 新一代信息技术) 27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17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5]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歌尔股份每年投入主营业务收入5%用于研发 中高端虚拟现实眼镜全球出货量名列前茅 拥有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2] - 潍坊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已集聚160家上下游企业 年营收突破1300亿元 [2] - 全市建成952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2024年研发投入增至185 83亿元 搭建"企业需求+高校研发+平台转化"体系 [2] 农业机械与智能升级 - 潍柴雷沃创新升级智能服务决策平台 资源利用率提升16% 带动53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3] - 2024年潍坊农机产业链营收超过800亿元 配套本地化率提升至78% [3] -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60% [3]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 弘润新材料Ⅲ类润滑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高端白油实现国产替代 能耗水平较全国同类企业降低47% [4] - 全市化工企业数量较2017年减少一半 但3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营收过10亿元企业达42家 [5]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石景山:“科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新华社· 2025-06-20 19:24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 北京市石景山区利用工业遗存与前沿科技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1] - 当地科幻产业加速崛起,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36家 [1] - 2024年科幻产业实现收入153亿元,占全市近1/3 [1] 产业发展情况 - 石景山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工业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 [1] - 虚拟现实产业特色凸显 [1] 具体场景和产品展示 - 首钢园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展示文创产品和VR游戏体验 [4][8]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展示奇幻湃的科幻探索主题场景产品 [8] - 工作人员展示动作捕捉技术和悟空图像软件的AIGC功能 [10] - 乐聚机器人表演"太极拳" [6][12] - 中国全景声影厅展示音频技术 [12] 文化和科技活动 - 首钢园SoReal科幻乐园有身着科幻主题服装的演员表演 [7]
(活力中国调研行)百年高炉遇见未来 北京科幻产业加速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19:19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北京市已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总营收约480亿元 [1] - 科幻产业连续举办5届中国科幻大会建立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建设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2] - 形成以石景山区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发展布局 [2] 首钢园转型与产业融合 - 首钢园累计落地企业878家科技企业占比超70%2024年举办万人以上活动17场累计入园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 [2] - 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为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融合AI、AR、VR、5G-A等前沿技术 [3] - 首钢园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称号 [2] 文化科技融合战略 - 北京市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发展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4] - 首钢园目标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4] - 北京市将培育科幻等新业态强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2]
AI改变电影制作,中美专家如何看技术变革与产业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6-20 18:15
电影节与数字视效技术 - 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中章子怡斗野猪的场景由数字视效技术制作,画面极具冲击力 [1] - 该野猪视效由美国公司R&H和TAU制作,该公司曾参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黄金罗盘》等影片 [2] - 公司创始人约翰·休斯指出电脑技术进步提升了视觉模拟效果,但导演需求提高导致电影制作质量提升而非速度加快 [2] 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与影响 - AI目前可生成约5秒的视频,预计一年内将能制作电影级别影像,未来可能使全球电影制作人数达1亿 [2] - AI工具可拆分剧本生成分镜、文字生成图像或视频,但最终创作仍需人类主导 [2] - 技术进步可能降低电影制作门槛,未来一个人掌握AI技术即可完成一部电影 [6] 中美电影产业格局与技术合作 -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19%,美国占20%,两国合计占近40%市场份额 [4] - 中美在AI生成技术、数字制作等领域具备领军潜力,需共同探索科幻电影与AI创制应用 [1][4] - 松江区已集聚数千家影视企业,拥有20余个拍摄基地和40余个取景点,覆盖全产业链 [4] 行业活动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上海电影节"科技创制单元"聚焦科幻类型叙事与工业能力建设,服务国家科技战略 [5] - "SIFF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设置AIGC与竖屏竞赛单元,2024年征集超3600部作品 [5] - 技术变革推动创作队伍变化,AI可能使电影制作从团队协作转向个人创作 [6] 观众需求与技术本质 - 观众追求的核心是故事与情感表达,而非AI特效,制作需认清这一本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