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搜索文档
《环球时报》专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类脑智能领域是一片蓝海”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07:05
类脑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首台100亿神经元类脑算力规模的类脑融合超算系统已发布 相当于人脑1/9规模 [3] - 类脑智能技术通过借鉴大脑结构原理开发智能系统 具备感知理解学习和决策能力 [3] - 中国在类脑智能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类脑智能与其他技术区别 - 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脑仿生存在显著差异 理论基础和技术框架不同 [3] - 类脑智能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 但拥有独特发展领域和应用场景 [5] - 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全球领先 而类脑智能开辟了新赛道 [3][5] 技术驱动因素 - 基因测序大规模电极记录核磁共振等技术进步推动大脑研究深入 [4] - 脑科学交叉研究为类脑智能提供新理论出口 当前技术基本自主开发 [4] - 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政策为研发提供支持 人才培养能力增强 [5] 应用领域拓展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医学突破 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功能并改善健康 [5] - 类脑计算将提升通信信息传输效率 推动网络智能化革新 [5] - 未来类脑计算机可能普及至家庭和办公场景 提供便捷智能服务 [5] 产业发展前景 - 类脑智能将带动医学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服务网产业升级 [6] - 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和多样化应用场景为技术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6] - 技术发展强调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保持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放 [6]
如何看待北大韦东奕爆火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3:50
韦东奕走红现象分析 - 韦东奕因四年前街头采访视频中"北大数学老师"身份与朴素形象的反差引发舆论沸腾,四年后高考前夕的4秒自我介绍视频单日涨粉超千万[2] - 走红核心在于"北大教授/国际奥赛双满分"学术光环与"矿泉水配馒头"朴素形象形成的戏剧性冲突,成为天然传播爆点[3] 学术成就与公众形象 - 高中两次国际数学奥赛满分金牌,北大期间包揽"丘成桐数学竞赛"四项金奖,本硕博连读后留校任教并在随机矩阵理论取得重大成果[4] - 公众形象被生活化比喻为"世界冠军穿人字拖买菜",其真实学术人生与大众想象的"学术大神"人设形成强烈错位[4] 社会心理投射 - 反映当代社会对纯粹精神的渴望,其极简生活方式与学术专注成为浮躁社会中的精神绿洲,被网友类比"颜回重生"[5] - 高考前夕其账号评论区成为"许愿池",体现公众尤其是考生群体在重大人生节点前的焦虑转移现象[5] 流量异化风险 - 存在学术价值被异化风险,如"一晚解决6名博士难题"等假新闻传播,另有商家注册山寨账号牟利[7] - 学者被迫进入流量场域的争议:韦东奕明显不善言辞,开设视频账号非其所长,可能影响学术研究[7] 社会价值边界 - 现象客观上促进基础科学认知普及,肯定理论学者长期默默付出,吸引青年投身科研[7] - 应保护学者研究环境,警惕将其形象变现为"流量金币"的行为,保障学术专注度[11][12]
Bio-Techne (TECH)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23: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命科学工具与诊断行业 - **公司**:Bio Techne、Peppertech、Thermo、Abcam、Danaher、Wilson Wolf、ACD、Lunofor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与市场表现 - **Q3整体表现**:Q3实现6%的整体有机增长,蛋白质科学部门增长7%,增长广泛,亚洲(除中国)市场复苏,大型制药客户表现强劲,实现两位数增长,带动蛋白质科学部门增长[5][6][7] - **美国学术市场**:学术市场波动大,但公司核心试剂业务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金影响小,美国学术收入约占公司收入的12%,预计NIH资金变化对公司整体增长影响不大;欧洲学术市场表现强劲,过去一年半多时间里增速超过美国学术市场,最近一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有助于稳定公司整体学术业务增长[10][11][12][14] - **关税情况**:公司大部分产品在美国制造,受关税影响小,核心试剂已获中国报复性关税豁免,仅仪器面临关税问题,但采购主要来自中国以外地区,且有多个生产设施,可轻松增加其他地区的仪器产量以避免关税,能在一个季度内完全缓解关税影响[16][17][18] - **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收入约占公司收入的8%,本季度试剂和仪器业务均呈负中个位数增长,低于预期;客户态度有轻微乐观迹象,长期来看,中国有望成为生命科学工具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地区[19][20][22][23] - **生物制药市场**:大型制药公司财务稳健,决策谨慎,在《降低通胀法案》(IRA)实施后已完成投资组合调整,2025年研发预算有所增加;近期因关税和最惠国待遇(MFN)等言论,大型制药公司放缓采购,但预计不会过度反应[26][27][28][30] 核心业务板块 - **研究试剂**:市场整合对竞争格局影响不大,大型收购后公司运营方式变化不大,仍是强劲竞争对手;小型公司在抗体领域的细分市场竞争激烈[41][42] - **仪器业务**:占收入约20%,第三季度实现高个位数增长;Protein Simple系列产品耗材拉动效应强,三个主要仪器平台(SimplePlex、Simple Western、生物制品Maurice平台)具有独特性,无直接竞争对手或具有明显优势,且仪器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在预算紧张时采购;过去两个季度仪器安装量连续增加,市场有望复苏[44][45][46] - **GMP试剂业务**: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增长受少数进入后期临床试验的客户影响,呈现阶段性波动,目前增长放缓是由于业务的阶段性特点,随着更多客户进入后期临床试验,业务波动将逐渐平滑[48][49][50][52] - **Wilson Wolf公司**:公司持有约20%股权,有收购剩余80%股权的目标;其产品G Rex生物反应器具有便携、可扩展、成本低等优势,与公司试剂业务协同性强;公司近期推出的ProPak工具使试剂使用更便捷;该公司过去一年因产品从三期向商业化过渡而增长放缓,但今年至少有三个项目上线,预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公司增长和息税前利润(EBITDA)有显著提升作用[62][63][64][65] - **空间生物学与诊断业务**:公司自收购ACD以来,专注于空间生物学的转化阶段,凭借ACD试剂在RNA靶点单细胞分辨率和特异性方面的优势,成为该领域最大参与者;Comet平台是用于转化阶段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可进行多组学空间检测,与公司试剂协同性强[66][67][69] 财务展望与资本配置 - **Q4展望**:预计Q4业绩与Q3相似,美国学术市场和小型生物技术市场情况变化不大;大型制药市场增长将从Q3的6%降至低个位数,主要因4月以来大型制药公司因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放缓采购;预计Q4利润率将同比下降100 - 150个基点,主要受关税影响,但预计为单季度事件[72][73][75][76][77] - **资本配置**:5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非战略转变,而是战术调整,公司认为股票被低估,通过回购股票使现金得到有效利用;公司将继续把并购作为长期战略,近期看到一些估值对话更合理,预计未来一年并购活动将增加[79][80][81][8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行业趋势**:生命科学工具行业受宏观政策和市场不确定性影响较大,但长期来看,行业发展趋势向好,市场复苏时增长迅速 - **产品特点**:公司仪器产品具有独特性,成本相对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Wilson Wolf的G Rex生物反应器在细胞治疗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可扩展性 - **客户关系**:公司与大型制药客户、学术机构和研究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有一定信心,部分客户态度出现乐观迹象
商科生爆改数据精英!首经贸双轨制抢滩政策红利,2 年破百万?
搜狐财经· 2025-06-10 11:23
数字经济政策与人才需求 -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2% 复合型人才缺口超千万[1] -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数字经济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一线城市对金融科技等复合型人才提供落户加分 创业补贴等支持[2] - 青岛作为数字经济试点城市加速构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生态 龙头企业对商业逻辑与数据建模能力兼备的人才需求激增[2] 首经贸国际本科项目定位 - 项目精准卡位"商科+数据科学"赛道 推出"大数据营销"和"区块链金融"两大方向[1] - 采用"政策赋能+学术创新+实践落地"三位一体模式 重构商科人才培养范式[1] - "区块链金融"方向直接响应RCEP框架下的跨境金融实务需求 学生可参与中信证券IPO模拟实训[2] 国际化教学资源整合 - 与曼彻斯特大学(QS2025全球第30位) 新南威尔士大学(QS2025全球第19位)等12所世界名校共建课程体系[5] - 70%核心课程由海外教师全英文面授 教学大纲与海外校本部完全一致[5] - "大数据营销"方向引入Python商业数据挖掘 新媒体营销等课程 学生可获取曼大原版教材资源[5] - "区块链金融"方向联合新加坡PSB学院开发智能合约 数字货币模块 嵌入ACCA CFA国际认证内容[5] 实践与就业成果 - 独创"企业高管+校内教授"双导师制 安永审计岗实习与"数字化审计模型"研究同步进行[6] - 2025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1.8万元/月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入职率是普通院校的6.2倍 35%进入世界500强[6] - 北京市78家金融科技企业明确"优先录用国际本科毕业生" 相关岗位薪资补贴较普通岗位高10%-15%[6] 升学与政策优势 - 采用"免雅思直录"机制 校内英语测试达标可直升QS前100院校 学分转换率100%[6] - 2025年香港大学开放转学通道 学生最快2026年入读港大本科二年级[6] - 学历认证带来北京积分落户加7分 上海应届生"零社保"落户 深圳"孔雀计划"最高30万元创业补贴[6] 战略升级与行业影响 - 项目从"学历输出"向"能力输出"升级 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最优路径[8] - 在RCEP "一带一路"背景下 项目实现商科与数据科学创新融合 国际化教育触手可及[8]
任正非: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
快讯· 2025-06-10 07:59
近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人民日报记者一行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面 对面交流。任正非表示,理论科学家是孤独的,我们要有战略耐心,要理解他们。屠呦呦做青蒿素是一 样的。还有"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黄大年也是一样的。他们头脑中的符号、公式、思维,世界上能与 他们沟通的只有几个人。对理论科学家要尊重,因为我们不懂他的文化,社会要宽容,国家要支持。 (人民日报) ...
丹徒“城市管家”让烟火与文明并行
镇江日报· 2025-06-10 07: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46国道城市化改造工程同步修建2130米健康步道 种植1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 并配备路灯 垃圾箱 座椅等设施[1] - 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172座垃圾分类房 含45套智能分类房 推进"保洁 清运 分类"一体化运营模式[2] - 第一批集中补植提升绿化带9200平方米涉及11条道路79处点位 第二批补植绿地4200平方米及行道树226棵[4] 城市管理精细化措施 - 延长巡查管控时段至双休日节假日 实现值守常态化 重点整治龙山路 瑞山路等路段市容秩序[2] - 建立湿式机械化保洁模式 每周制定联合洗扫计划 采用洒水车 洗扫车联合作业形成环线降尘屏障[3] - 维修城区人行道凸起部分 修复华山街路面病害 改造人行道停车位以规范车辆停放[4] 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 - 开展118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通过倡议书 指引卡等形式强化源头引导[2] - 加强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 每日督导路面冲洗质量 实施定时洒水降尘制度[3] - 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覆盖 建设口袋公园挖掘片区文化特色[4]
助力中国科创 逐梦“星辰大海”
人民日报· 2025-06-10 06:46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展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吸引海内外2000多家企业、近200所高校院所参与,对接金额突破1000亿元[1] - 中国已建成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陕西西安五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全国科技创新版图[1][5]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5] 国家实验室与大科学装置布局 - 中国建成约10个国家实验室,北京和上海各占3个(如北京昌平国家实验室、上海张江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有广州实验室和鹏城实验室[7] - 合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运行世界纪录,拥有近2000项专利[9][10] - 上海光源累计服务数万名科研人员,2024年新线站投运后实验能力将跨越式提升[8] - 东莞散裂中子源每年开放超5000小时,已完成13轮全球科学家开放[10]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案例 -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研发的康复机器人已进入2000多家医疗机构,AI大模型使技术迭代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2] - 合肥"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完成全球最大规模流体动力学仿真,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实现工程应用突破[13] - 上海光源支撑T1100级碳纤维量产(2023年底)和极紫外光刻胶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12] - 合肥科技成果包括火星磁强计(天问一号)、特种低温接收机(嫦娥五号)及"九章"量子计算机[13] 区域科技发展动态 - 北京怀柔科学城37个科技设施中29个已投入科研,累计产出329项成果,2024年新增开放机时43万小时[12] - 粤港澳大湾区启动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Ⅲ"等设施建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化+金融+人才"全链条创新生态[14][15] - 西安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将与北斗系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授时体系,计划迁移长短波授时系统至科学城[15]
一句话里的科学家精神(纵横)
人民网· 2025-06-10 06:32
科研工作方法论 - 水稻研究强调田间实践验证的重要性,任何实验室结论必须通过田间表型验证才能确保准确性[1] - 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特征,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保持40年田间工作习惯[1] - 高技术领域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特征,包括智能计算、海洋探测、农产品检测、医疗器械等方向均需持续投入[1] 科研团队动态 - 之江实验室90后团队在智能计算领域开展宇宙起源研究,体现新生代科研力量[1] - 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团队累计完成3万小时航海观测,持续深化海洋科学研究[1] - 浙江省农科院开发新一代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凝聚多代科研人员成果[1] - 浙大二院心脏瓣膜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国产心脏瓣膜器械[1] 科研工作特征 - 基础研究突破需要长期积累,公开成果仅代表科研历程中的"高光时刻"[2] - 科研过程包含大量隐性工作,包括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等基础性工作[2] -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DX) Presents at Goldman Sachs 46th Annual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6-10 04:48
战略分离进程 - 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夏季(美国劳动节至阵亡将士纪念日期间)公布生物科学或生命科学业务分离交易的具体形式 [2] - 分离的学术性宏观形式包括分拆、出售和反向合并(RMT)三种选项 [3] - 出售或RMT两种形式因无独立运营成本且可参与协同效应 可能创造超额价值 优于分拆选项 [3] 分离方案评估 - 公司持续评估分离流程 重点考量交易形式对价值的潜在影响 [3] - 当前进展与最初宣布分离计划时的预期保持一致 未出现时间线调整 [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DX)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03: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DX)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生物科学或生命科学业务分离进程 - **交易形式与时间**:预计今年夏天宣布交易实际形式,仍按计划进行,学术上有分拆、出售和合并RMT三种宏观分离形式,出售或RMT能创造更大价值且无独立成本,还有协同效应 [2][3] - **交易控制与确定性**:在发布新闻稿前已与多方对话,有既定流程,各阶段有投标截止时间等,正按流程推进 [4] - **分离方式**:业务无太多共性,可一起分离也可分开,分开能扩大潜在买家范围 [14][15] 业务估值与价值 - **资产价值评估**:不因股价下跌改变对业务估值看法,生物科学资产优质,有最佳创新管道,如发明流式细胞术,推出FaxDiscover、A8等产品,在传染病和分子检测领域领先 [7][8][9] - **让买家看到资产价值**:相关领域买家了解业务,公司诊断系统分子业务持续两位数增长,生物科学临床业务也在增长,虽生命科学业务受前期产品推出影响今年压力更大,但已接近底部,未来有机会 [11][12][13] 交易收益使用与资本规划 - **杠杆比率**:中期致力于将杠杆比率维持在2.5倍,分离本身不是大规模杠杆事件,若不偿还债务杠杆率约上升0.5个百分点 [18][19][21] - **资金使用优先顺序**:优先考虑回购股票,当前股价下这是最佳投资;公司在多项收购业务上有投入,如APM业务、Tifa收购等,创新管道丰富,对2026年创新情况有信心 [22][23][29] 业务表现与宏观因素影响 - **历史业绩与宏观因素变化**:自2021年推出BD 2025以来,公司营收复合年增长率约5.6%,今年指引中点为3.25%。过去研究支出、制药医疗设备渠道去库存和中国业务是增长驱动力,今年这三个因素成为约180个基点的逆风因素 [32][33][34] - **各业务板块展望**:生命科学业务将分离,降低公司对该板块和中国业务的敞口;制药系统业务已开始逐步改善,预计下半年继续;中国业务今年仍面临压力,预计2027年反弹 [35][36][38] - **上半年到下半年业绩提升驱动因素**:制药系统业务下半年有望复苏,接近公司中位增长率;新推出的A8产品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胜率,Bactech业务持续复苏 [40][43] 未来业务增长与规划 - **长期增长目标**:公司设定的长期加权平均边际增长率(WAMGR)约为5%或略低于5%,当前因宏观因素实际适用的WAMGR会更低 [52] - **各业务板块增长亮点** - **医疗必需品业务**:每小时服务约390万患者,有庞大的消耗品组合和持久的经常性收入,通过创新保持业务活力并产生大量现金 [53] - **介入业务**:自收购Bard以来,该业务复合年增长率约7%,UCC和PureWick业务增长迅速,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手术领域用生物可吸收材料替代塑料网片,有多个新产品在研和即将推出 [55][57][58] - **互联护理业务**:Q4 APM业务将转为有机业务,该业务增长超7%;公司引入创新技术,结合治疗见解优化治疗管理 [60] - **制药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通过收购和整合,业务规模达7亿美元,新推出的Pyxis Pro产品具有竞争力,采用新的AI平台Encada,有望带来份额增长和价格溢价 [61][63][65] - **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业务**:在COVID期间投资12亿美元进行产能扩张,2021 - 2023年业务复合年增长率达13%,成为全球生物药物递送领域领导者,未来随着去库存阶段结束,业务有望恢复高个位数增长 [71][72][73] 关税与政策影响 - **关税影响**:2025财年关税敞口为9000万美元,主要集中在Q4;中国关税下调对2026年及以后是积极因素,公司是美国净出口商,中国关税是主要成本来源,下调后关税成本将降低 [81][82][83] - **政策关注重点**:公司与美国医院协会等组织密切合作,关注医疗技术行业政策,强调医疗技术行业是美国制造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避免关税等政策导致行业外迁,要保持美国公司和制造业的强大 [85][86][8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不向媒体开放** [1] - **公司在多项收购业务上的具体投入和进展,如APM业务的研发投入、Tifa收购后的新产品获批等** [23][24][25] - **新推出的Pyxis Pro产品与租赁模式的关系及对业务的影响** [62][63] - **Alaris升级周期的时间安排和未来规划** [66][68][70] - **公司在应对宏观挑战时,通过BD Excellence系统实现了190个基点的毛利率扩张和8%的每股收益增长,尽管吸收了来自中国业务的1.35亿美元定价逆风**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