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小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李毅中:服务中小企业应下沉到县域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7:04
政策支持与行动 - 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由17部门联合开展,重点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五个方面推进,并设立6月为"中小企业服务月" [1] - "法律护企"强调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惠企"要求保持政策稳定连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 [1] - 央企国企被定位为国民经济"脊梁",需通过优化布局和开放产供链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1]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 创新型中小企业被认定为更具活力和创造力,需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建设工程 [2] -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供链实力、韧性和安全性,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形成梯次优质企业体系 [2] - 县域经济占全国GDP38%,工业增加值占全国40%,规上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有四成在县城,建议将县域中小企业作为帮扶重点 [2]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 - 中小企业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需成为技术红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 [3] - 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塑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动能 [3] - 中国工业报社将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向未来",并发布《2025新质生产力趋势与实践研报》 [3] 行业活动与平台 - 中国工业报社召开融链向"新"沙龙,围绕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共链共生、制造出海、产学研用融通等前沿话题展开讨论 [1] - "创新强企"活动已部署专精特新、融通发展、成果转化、质量提升、数字化升级等内容,建议行业协会组织细分行业技术交流活动 [2] - 中国工业报社作为主流媒体,将通过实战交流和经验分享助力中小企业融链向"新"、创新引领、智慧升级 [3]
10天30家!沪深北交易所现IPO“受理潮”,企业成色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6-23 21:27
IPO受理概况 - 6月12日—21日沪深北交易所合计受理30宗IPO 其中北交所15家占比50% 创业板 科创板 主板各受理5家 [1][3] - 北交所单日受理5家IPO创近期新高 安永认为北交所正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转型 [3] - 30家受理企业中16家2024年盈利超1亿元 2家未盈利企业冲击科创板 [1][7] 募资规模分析 - 上海超硅拟募资49.65亿元居首 用于300mm硅外延片扩产及研发项目 [4] - 兆芯集成拟募资41.69亿元 主营高端通用处理器芯片研发 [4] - 另有6家企业拟募资超10亿元 包括惠康科技17.97亿元 维通利15.94亿元等 [4][5] 企业盈利表现 - 惠康科技2024年净利润4.51亿元居首 百菲乳业以3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二 [7] - 上海超硅连续三年亏损 2024年净亏损12.99亿元 兆芯集成同期亏损9.51亿元 [7] - 盈利超1亿元企业中主板占3家 创业板4家 科创板1家 北交所6家 [8] 二次闯关企业特征 - 尚水智能等8家企业系二次申报IPO 占比26.67% 其中创业板2家 北交所6家 [9] - 尚水智能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 募资金额较前次缩减超4亿元至5.87亿元 [9] - 益丰新材两次IPO间隔最长 达4年 其余北交所企业前次终止集中在2022-2023年 [10][11] 行业政策动态 -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安永认为制度红利加速释放 科技企业融资环境优化 [6] - 德勤预计科技 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募资亮点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方面的规定
快讯· 2025-06-23 11:36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 - 修订草案将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规定,修改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方面的规定 [1] - 修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相关规定,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的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职责 [1] - 完善平台经营者处置平台内经营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义务 [1] 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 - 对于将他人商标作为字号使用以及将他人商品名称、企业名称设置为搜索关键词等行为,构成混淆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标准将予以进一步明确 [1] - 修订草案将明确侵害数据权益和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1] 解决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 修订草案着重解决大型企业等经营者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1] - 提高行政处罚机关层级 [1]
发电量为什么和工业增加值“脱节”?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 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通用设备、通讯设备、服务业(公共服务类、批发零售类和餐饮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原因**:统计口径差异,规上企业发电量数据未反映规下企业(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服务业用电量下降拖累整体用电量或发电量增长;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大企业表现好、中小企业疲软 [1][3][4] - **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体现**:工业用电量增速约 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 6%;大型企业 PMI 长期处于高位且常超荣枯线,中小型企业很少超 50%荣枯线 [1][4] - **国内经济增速目标情况**:国内经济增速 5%目标大概率可实现,但存在尾部风险,涉及收入偏低居民、规模较小企业、债务压力重的贫困地区地方政府 [1][5] - **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行业**: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用设备等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显著,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内部企业分化加剧 [1][6] - **行业风险警示情况**:2025 年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讯设备等行业风险警示高于去年,表明供给端变化显著,需求端改善不明显,市场竞争加剧 [1][7] - **行业背离现象趋势及对策**:行业背离现象预计延续,解决方案是加强供给出清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下半年关注供给端变化对资本市场风格影响,投资策略沿供给出清逻辑布局,尤其在中游行业 [1][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前五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约 6.3%,超出 GDP 整体增速,同期发电量增速仅约 0.3% [3] - 规下企业发电量在整体用电中占比仍不到 10% [3]
政策完善、需求回暖、转型提速——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经济日报· 2025-06-23 05:59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5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 5 较4月份上升0 3点 今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1] - 发展环境优化得益于《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修订实施 以及减税降费 融资支持等一揽子政策 [1] - 截至5月底全国新增普惠小微贷款超1 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 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1] 外贸与生产增长 - 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 02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占外贸总值16 8%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 24万亿元 同比增长4 2% 新兴市场需求带动企业生产 [1] - 设备更新政策推动电机制造 船舶制造 锅炉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 3% 12 8% 11 8% [2] 消费与产品增长 - 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汽车产量增长11 3% 充电桩产量增长26%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平板电脑 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增长30 9% 20 5% [2] - 前5个月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 8% 高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 [2] - 约45%中小企业已应用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 提升生产效率 [2] - 黑湖科技研发AI解析模块 实现CAD图纸自动识别尺寸公差 生成工艺路径 [3] 数字化转型挑战与建议 - 转型成本高 人才不足 缺乏定制化产品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3] - 建议聚焦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造 非核心业务采用外包 减少资源投入 [3] - 主管部门需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整合产业链信息 支持低成本数字工具服务商 [3]
广西2025年中小企业服务月启动
广西日报· 2025-06-22 09:50
广西中小企业服务月启动 - 广西启动2025年"工业强区·桂在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 聚焦AI赋能 政策落实 梯度培育和服务生态四大方向 [1] - 服务月以"AI赋能 桂在益企"为主题 将打造AI应用场景标杆 加速AI全流程融合升级 构建AI与制造业深度互促的产业新生态 [1] - 围绕"人工智能+制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开展政策宣讲 专题培训 活动对接等多元化服务 [1] AI赋能制造业 - 广西将聚焦制造业核心环节 打造一批AI应用场景标杆 推动AI深度赋能中小企业 [1] - 组织"人工智能+制造"和"产业创新"等主题的企业发展对标提升活动 [1] - 三大运营商发布算力算法产品 5家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发布融通需求 中小企业现场开展一对一对接 [2] 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政策+服务+保障"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1] - 通过"厅处长讲政策"系列直播活动 整合涉企服务与政策 推动政策直达企业 [1] - 税务 人社等部门详细解读税收减免 社保缴费优惠 就业扶持等惠企政策 [2] 梯度培育工程 - 深化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通过专家"一对一"辅导和动态监测调度 推动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 [2] - 推动12个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4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2] - 线上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线下打造"桂企之家"服务载体 用好"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 [2] 服务生态建设 - 以政府引导 机构协同 企业参与的服务格局 全方位赋能中小企业 [1] - 组织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和"三赋"全区行活动(数字化赋能 科技成果赋智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 [1][2] - 吸引优质服务商助力企业专精特新提质进阶 [2]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次会议
长沙晚报· 2025-06-21 08:58
医保基金运行管理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医保基金使用监督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2]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 - 听取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督查报告 [2] 中医药法实施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办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督查报告 [2]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和专题询问问题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督查报告 [2] 国有资产管理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 - 听取关于2024年度全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2] 社保基金运行管理 - 听取关于长沙市社保基金运行管理情况的报告 [2] 法治政府建设 - 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督查报告 [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的督查报告 [2] 征地补偿安置规定 - 听取市人大法制委关于《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若干规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3] - 书面听取市人大环资委关于《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若干规定(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 [3] - 听取市人大法制委关于《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若干规定(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3] - 表决通过《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若干规定》,待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再公布实施 [3]
“益企”暖风护航经济“毛细血管”——近期一揽子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地追踪
新华社· 2025-06-20 21:51
新华财经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周圆、张千千)遍布千行百业的中小微企业,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 管",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进入6月,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火热开启。 从中央到地方,围绕优化环境、市场拓展、融资促进等方面的各类活动密集开展,叠加前期一揽子增量 政策持续显效,"益企"暖风助力中小微企业强信心、添活力,迈向高质量发展。 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形成协同发展优势,是帮扶中小企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产 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日前,位于上海长宁区的黑湖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一场"工业供应链助企增效"对接活动。 这家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企业,借助这场对接活动,与华谊集团、中国宝武、上海电气等10余 家大型企业的采购供应链或研发技术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探讨合作商机。 "通过对接活动,我们能够了解大型企业的需求,寻求合作的可能性,有助于我们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 与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拓展市场。"黑湖科技智造业务负责人刘泽非介绍,此次对接活动上,公司与部 分企业就平台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愿,还就设计制造协同、供应商质量追溯、生产管理监控等进行了对 接交流。 陕西推动商贸流通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深度融合
快讯· 2025-06-20 12:13
市场监管总局中小企业质量素质提升活动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素质提升活动的通知》,旨在提升中小企业质量素质 [1] - 活动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政府统筹推动、技术机构牵引组织、链上企业广泛参与"的新模式 [1] - 目标是形成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导入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 [1] - 重点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 [1] - 加快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拓展新场景、开展新实践 [1]
重庆“千帆出海”推动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中小企业"千帆出海"行动核心内容 - 重庆市经信委推动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1] - 行动基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势 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1] 建立企业出海基础台账 - 通过专项调查 企业座谈 实地走访收集中小企业出海意愿和需求[1] - 明确重点行业 重点领域 重点群体出海国别地区和服务诉求[1] - 提升服务工作精准性[1] 加强出海政策宣传 - 线下举办专题培训和交流座谈[1] - 线上通过"渝企赋能学堂"解读海外政治环境 法律法规 政策准入等信息[1] - 加大出海实践案例宣传力度 提升企业对出海前景认识[1] 拓展海外市场渠道 - 发布境外展会目录 支持参加德国汽车展 美国电子展 首尔食品展等国际展览[2] - 联合海外商协会举办撮合对接活动[2] - 组建企业出海服务资源池 提供市场调研 海外对接等公共服务[2] 强化金融支持 - 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 推介金融机构优质出海产品和服务[2] - 鼓励银行创新跨境融资产品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2] - 支持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机制[2] 加大人才供给 - 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3] - 开发国别贸易投资环境 金融税务法律风险防范等培训课程[3] - 支持企业申报急需紧缺岗位 给予政策支持[3] 完善权益保障 - 实施"贸法护千帆"行动 开展涉外商法培训[3] - 集聚跨境金融 法律 财务专家资源提供公益咨询[3] - 提供合同审查 合规咨询 争议解决 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