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承与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读懂端午新花样背后的传承与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6-03 00:56
传统节日创新趋势 - 龙舟竞渡从单纯追求速度转变为注重姿态美感和群众参与性,强调"闹"的娱乐属性,使传统文化更具感染力并融入现代生活 [1] - 粽子产品出现显著创新,除传统鲜肉粽、蛋黄粽外,新增巧克力粽、菠萝水果粽等新口味,并推出重达3斤的巨型肉粽,推动粽子从节令食品向四季文化符号转变 [2] - 传统香包功能发生本质升级,从驱邪祈福的民俗物件转变为融合现代设计的时尚配饰,刺绣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使其成为年轻人彰显个性的载体 [2] 传统文化发展策略 - 传统文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形式变革适应快节奏现代社会,在保持文化基因(家国情怀、团圆期盼等)前提下实现"活态传承" [3] - 创新被证明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如端午习俗通过娱乐化改造既保留内核又增强传播力,为其他传统节日提供转型范式 [3] - 行业观察到传统文化产品呈现功能延伸特征,香包从祈福工具升华为审美载体,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本质未变 [2] 产业融合现象 - 短视频平台兴起推动龙舟文化传播方式变革,竞渡活动从专业赛事转向全民参与的娱乐盛事 [1] - 食品行业出现传统与创新融合趋势,粽子通过口味多元化(如水果粽)和规格创新(3斤巨型粽)突破消费场景限制 [2] - 服饰配饰领域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商业结合,刺绣香包成为时尚单品,创造传统文化产品的溢价空间 [2]
从破浪到“破圈”,海南龙舟赛会是下一个“村VA”吗?
海南日报· 2025-06-02 07:34
海南龙舟赛热度分析 - 2025年海口龙舟赛吸引市民游客21 9万人次观看 带动经济效益6064万元 [2] - 万宁和乐龙舟节现场人流量超15万人次 线上直播观看超31万人次 [3] - 海口龙舟赛参赛队伍从2024年12支扩大到2025年近40支 包括国际队伍 [3] 赛事发展历程 - 2024年为海口龙舟赛"翻红元年" 时隔20年重启引发万人空巷盛况 [3] - 赛程从几小时延长至两天 赛道从200米延长到1000米 [2] - 从单纯观赏升级为沉浸式参与 增加文化体验周等互动环节 [7] 文化价值分析 - 龙舟赛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崛起自豪感 关联点睛祭龙等仪式 [5][6] - 海南龙舟习俗可追溯至宋代 明正德《琼台志》已有记载 [8] - 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传播 吸引年轻人参与 [6] 赛事创新特点 - 增设黎族非遗展示 竹竿舞等配套活动 [7] - 推出民俗美食狂欢季 打造综合体验 [7] - 采用直道竞速赛制 注重短距离冲刺 [6] 群众基础 - 民众通过提案呼吁重启赛事 反映强烈需求 [9] - 多地民歌将龙舟赛作为五月标志性活动 [9][10] - 东坡老码头单日观赛客流量达7万人次 [9]
“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北纬30度线科学探索活动走进芜湖
证券日报· 2025-05-29 22:06
芜湖山水千重秀,循纬沿江寻道来。5月27日,"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北纬30度线科学探索活 动走进芜湖,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代表齐聚芜湖老船厂1900,与这座北纬30度线上充满诗情画意与现代 气息的千年古城,共赴一场山河之约,共话"自然之道""人文之道"与"创新之道"。 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旭,中国国家地理总经理高颖,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 秘书长魏刚,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应斌出席活动。 芜湖,这座镶嵌在长江之畔的千年明珠,自"鸠兹"古韵中款款走来,两千五百余载的岁月长河,沉淀 出"江东名邑"的深厚底蕴与风华。它在工业浪潮里踏浪前行,奏响经济腾飞的激昂乐章;水陆空铁交织 成网,与世界紧密相拥。这座城市正以优雅与活力并蓄之姿,绘就一幅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 的美好画卷。当茅台1935的酒香漫过老船厂1900的斑驳砖墙,这座曾见证徽商桅樯林立的城市中道不完 的故事,皆凝于一杯酒中,以酒为墨绘制成一幅山河长卷。 在致辞中,张旭以《芜湖山水千重秀,循纬沿江寻道来》为题,细述了茅台1935与芜湖的"三喜相逢"。 ——以"纬"为引,喜逢"自然"之道。北纬30度串联起芜湖"半城 ...
革艺雕鞍凝古韵 智创云纹拓新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42
公司动态 - 内蒙古塔日甘呼民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将携精品蒙古族皮雕画第四次亮相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1] - 公司创始人苏力德精心挑选代表作《雕花的马鞍》参展 该作品融合蒙镶工艺与蒙古族皮雕画两项非遗技艺 单幅作品纯手工制作周期达200小时[3] - 公司作品《雕花的巴尔虎马鞍》与《春夏秋冬、花鸟四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杯"百鹤新锐奖 指导学员作品《利爪踏海涛》获第三届"百鹤杯"百鹤金鼎奖[4] 行业趋势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传统工艺提供展示舞台 促进思想交流与技艺提升[1][3] - 蒙古族皮雕画技艺在保留原始质朴风格的同时融入现代工艺技法 成为代表内蒙古文化的亮丽名片[4] - 行业创新方向包括创作主题拓展 工艺技术革新 以及跨界融合发展[5] 产品与技术 - 《雕花的马鞍》以蒙古族传统马鞍为创作原型 采用鸿雁图腾为核心元素 实现传统纹样的现代艺术转化[3] - 作品采用焦茶色为主色调 结合皮革粗犷肌理与金属细腻光泽的对比美感[3] - 皮雕画技艺充分发挥皮革结实耐用 易于雕刻和染色的特性 通过雕刻 绘画或烫印图案并饰以皮线缝制装饰发展而成[4] 发展战略 - 未来创作规划包括三个维度:深耕传统文化同时关注现代草原生活变迁 探索工艺技术与现代材料融合 推动跨界合作开发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的工艺品[5] - 通过博览会平台拓展市场 让作品获得更多认可 为民族工艺美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1][3]
宜兴紫砂携棋韵参展 匠心壶艺落子谋新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35
行业动态 - 2025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紫砂壶艺术作为重要参展品类将亮相 [4] - 工艺美术博览会聚焦传统工艺,在专业性、行业影响力、宣传推广力度和观众覆盖面方面优于其他展会 [1][4] - 展会汇聚紫砂壶领域资深藏家、专业买家与爱好者,是展示精品、交流技艺的优质平台 [4] 参展作品 - 参展作品"博"围棋紫砂套壶以围棋文化为根基,融合紫砂艺术,包含白壶、黑提梁及黑白小杯 [3][4] - 套壶设计理念体现"博"的精神内核,通过黑白双色、方圆造型、静动结合展现传统文化内涵 [4] - 高四方抽角紫砂壶采用原矿段泥,壶身刻山水与诗句,呈现"线条挺括似苍松,棱角转折含圆融"的审美意境 [5] 工艺技术 - 所有紫砂壶采用手工拍打、镶接成型传统技法,运用明针、调砂等工艺确保壶身光洁细腻 [5][6] - 精选原矿优质紫砂泥料,保障作品透气性和实用性,同时赋予独特色泽与质感 [5][6] 发展策略 - 通过参展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收藏家和爱好者关注 [6] - 计划与各地经销商、茶文化机构建立合作,拓宽销售与推广渠道 [6] - 行业将在传承匠心工艺基础上创新突破,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入 [6]
从“生锈”到“生趣”,老厂房蝶变带来哪些启示?
新华日报· 2025-05-28 11:10
老厂房由"生锈"到"生趣"的华丽转身,不仅是对工业遗产的创造性保护,更彰显城市发展中文化传承与 创新融合的智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相较于拆除重建,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利用,在很 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这种改造方式 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困境,保留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个性,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还有的老 厂房改造后,成为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体 验,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不过,在推动老厂房"生锈"变"生趣"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平衡与协调。要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开发,避免过度商业化对老厂房原有风貌和文化内涵造成破坏;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 居民的需求与利益,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实现老厂房改造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和谐共生。 老厂房从"生锈"到"生趣"的转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抹亮色。它让我们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 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见证了城市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的步伐。我们应当充分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在城市更新中,让更多的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 ...
从乡土手艺到国际订单:凤翔泥塑的产业化破局与年轻化突围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3:16
行业概况 - 六营村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全村200多户、上千人从事泥塑产业,年产值超4000万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乡土气息和文化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1] - 行业采用"非遗+文旅"模式,建有传习所、体验园等设施,发展势头良好 [1] 商业模式 - 新明泥塑工坊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闭环合作模式,直接带动320多人就业,形成研发-培训-生产-销售完整链条 [3] - 通过免费培训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后量化加工,统一销售 [3] - 工坊开创"文创聚集+横向联合+规模生产+全民消费+旅游研学"的产业发展模式,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 [3] 产品创新 - 破解传统泥塑易碎缺陷,研发20多个规格180多个新品种,实现"摔不烂"特性并支持流水线作业 [2] - 90后传承人开发萌宠系列、体验包等爆款产品,将泥塑图案与生活用品结合,2023年龙年生肖设计供不应求 [4] - 坚持"两变两不变"原则:造型材质可变,但保留传统纹饰(蝌蚪纹、蛙纹等8种)和五行色彩体系(白青黑赤黄) [6] 市场拓展 - 三次登上生肖邮票(2002、2003、2017年)后市场订单激增,带动全村产业发展 [2] - 与数十家高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美院等)合作,引入专业设计力量增加现代元素 [6] - 开发社火脸谱、剪纸等配套研学课程,年接待数万人次,覆盖中小学至高校群体 [5] 文化传承 - 通过文创大赛等形式吸纳年轻力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拓展生活场景应用 [7] - 保留传统纹样(如蝌蚪纹、云纹等)和五行色彩体系,坚守文化根脉 [1][6] - 作品蕴含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展现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 [6]
庆泰花炮:传承与创新引领烟花行业未来
金投网· 2025-05-27 11:20
公司概况 - 湖南庆泰花炮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造企业,拥有12个现代化工厂,产品全面覆盖国家标准的九大类别,实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2] - 公司是《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的起草者之一,率先规范了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工具、产品检验、产品质量五项标准,并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 - 创始人黄蔚德是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基层技术骨干成长为企业家,1986年创立九林鞭炮厂,1998年打造"庆泰"中高端品牌 [2] 产品与技术 - 研发药量少、声音小、运动轨迹可确定的"城市烟花"以及小型冷光烟花等环保型产品,满足安全环保需求 [3] - 引进膜内贴标技术替代传统纸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改进火药配方推出微烟无硫烟花 [3] - 在新材料、新配方、新效果上持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3] 管理与文化 - 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人人为自己工作"的薪酬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3] - 注重人才培训与团队成长,将农民转变为工人,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 [3] - 建设花炮文化展馆,打造"有故事的烟花",弘扬烟花文化底蕴,提升品牌附加值 [4] 行业挑战与应对 - 面临环保安全政策收紧及行业负面新闻的挑战,公司通过行业整合提升竞争力 [4] - 建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两套体系,确保产品安全环保 [4] - 以研发促环保,推出环保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4] 未来规划 - 短期聚焦材料研发、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及流程标准化建设 [6] - 长期目标为弘扬烟花文化,通过文化展馆和"有故事的烟花"挖掘文化内涵 [6] -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履行社会责任,打造"世界花炮第一品牌" [6]
奇正藏药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中证网· 2025-05-26 20:23
与此同时,在社会责任领域,公司同样展现出独特的作为与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先后入选"中国民 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企业贡献生物多样性的中国实践""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案例"。截至2024 年底,奇正藏药连同奇正公司公益基金累计投入1.692亿元用于藏区和西部的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 社会公益事业。 据悉,全国文明单位是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 抓,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单位。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第七届全国 文明单位名单,奇正藏药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据了解,奇正藏药1995年落户西藏林芝,主营业务为新型藏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现代藏药龙 头企业。公司现拥有GMP药厂、GSP营销公司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4家,员工3170人,25个独家品种 和141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涵盖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系 统、妇科、皮肤科、儿科等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同比增长14.32%。 多年来,奇正藏药精准聚焦藏 ...
广绣潮新承非遗 消费焕活聚青春
消费日报网· 2025-05-26 11:10
大师寄语 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新元: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广大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为展示传统技艺创新成果搭建了'大舞台'。作为一名从事传统非遗艺术工作的 退役老兵,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是对我一年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集中检阅。再一次踏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赶考之路',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 与压力,我希望将自己最好的艺术作品展现在这个千工竞艺的舞台上。我将以创新之力持续为广绣的传承与发展,为传统非遗技艺的创新转型,做 出有力的探索和生动的实践。"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5月30日至6月2日,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撞上"端午佳节,不仅为广大观众的假期生活增添文化氛围,也将让传统节日与非遗技艺得以擦 出更多创意的火花。 王新元向记者介绍:"广绣艾香礼不仅仅是一件展现广绣非遗技艺的文创产品,更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在端午节感受到广 绣非遗技艺的魅力,我与天然香薰品牌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出广绣艾香礼。这款礼盒包含广绣香囊、姜艾精油和刮痧板。端午节佩戴香囊是我国传 承千年的习俗,这款广绣香囊由我亲自参与设计,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