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荷兰明抢目的曝光,欧盟计划出台新规:中企想来投资?先把技术拿来再说
搜狐财经· 2025-10-16 09:40
欧盟新规的核心内容与性质 - 欧盟计划要求在其市场投资的中国企业使用更多欧盟商品和劳动力并进行技术转让 [1] - 此举被视为与“贸易自由”背道而驰的技术勒索 [1] - 欧盟从自由贸易倡导者转向使用行政手段弥补自身产业竞争力不足 [1] 欧盟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 - 中国在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崛起 70%以上的全球动力电池产能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3] - 欧洲本土制造商频传破产消息 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表现出深层焦虑 [1][3] - 欧盟在加强自身研发与行政干预之间选择了后者以寻求短期自我满足 [3] 中国方面的应对措施 - 中国已于今年七月调整技术出口目录 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纳入限制范围以防止核心技术流失 [3] 对投资环境与市场的影响 - 欧盟行为被视为投资环境的不安定因素 可能使企业对欧盟市场望而却步 [5] - 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公司 为类似干预行为提供了模板 [5] - 保护主义措施短期或为本土企业腾出空间 但长期会拖累欧洲的创新力和市场活力 [5] 长期行业与市场后果 - 封闭市场将导致本土企业竞争力下降 市场单一化为未来技术革新蒙上阴影 [7] - 技术和市场规则不能靠强迫实现 合作共赢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7] - 欧盟若执迷于技术霸权 可能因失去重要贸易伙伴和市场而沦为全球化落伍者 [7]
安世半导体等事件表明:欧洲的“自由已死”
搜狐财经· 2025-10-16 02:02
欧洲经贸政策转向 - 欧洲正从倡导自由市场与开放秩序转向以“经济安全”为名的保护主义,系统性背离其宣扬的自由原则 [3][4] - 荷兰政府以《物资供应法》冻结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业务与人事调整权,理由是中国母公司可能对荷兰及欧洲经济安全构成风险 [4] - 欧盟层面正考虑强制要求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向欧洲同行转让关键技术,以此作为市场准入条件 [4] 具体行业干预案例 - 在半导体产业进行精准围堵,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是欧盟整体战略转向的缩影,将正常的商业并购置于地缘政治视角下审视 [4][5] - 欧盟筹划的强制技术转让政策,被视为对自由市场经济核心原则即契约精神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然践踏 [4][7]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欧洲的转变标志着后冷战时代全球化“合作红利期”的终结,开启以阵营划分、技术壁垒和供应链脱钩为特征的“博弈风险期” [11] -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可能阻碍全球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率提升,并将欧洲自身锁入创新停滞、竞争力进一步衰落的恶性循环 [12]
鲁托接任COMESA主席,力推非洲内部贸易应对全球动荡
商务部网站· 2025-10-16 01:10
领导层变动与战略承诺 - 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在第24届COMESA峰会上正式接替布隆迪总统担任主席 [1] - 承诺推进非洲内部贸易增长议程 [1] 非洲贸易现状与挑战 - 非洲目前仅占全球贸易的约3% [1] - 非洲区域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14% [1] - 全球贸易正向保护主义和产业政策倾斜,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1] 战略转型方向与机遇 - 呼吁非洲国家从出口原材料转向建立区域价值链,以保持财富在本地区流动 [1] - 将全球贸易挑战视为推动非洲自身发展的机会 [1] 关键实施工具与措施 - 强调数字化手段和消除贸易壁垒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工具 [1] - 建议COMESA成员国推广电子原产地证书、单一窗口系统及跨境支付平台等数字化措施 [1] - 实施数字化措施旨在降低贸易成本并提升效率 [1]
欧盟拟迫使中企向欧企移交技术,外交部: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7:26
欧盟对华贸易政策 - 欧盟正考虑强制中国公司将其业务转让给欧洲公司[2] - 中方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并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2]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 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并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3] - 中方愿同各国加强出口管制对话交流以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3] 中美贸易关系 - 美方在对话同时威胁恐吓加征高额关税并出台新的限制措施[3] - 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并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3] 南海地区局势 - 美方罔顾事实恶意抹黑指责中方正当合法维权行动并妄图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相威胁[4] - 美方被指为蓄意挑动对抗搅乱南海并是破坏地区稳定的最大风险源[4] - 中方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涉海争议任何威胁挑衅都不可能得逞[5]
欧盟拟迫使中企向欧企移交技术 中方: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6:02
欧盟拟议措施 - 欧盟正考虑迫使中国公司向欧洲公司移交技术以便在当地运营[1] - 该措施旨在使欧盟行业更具竞争力[1] 中方回应立场 - 中方支持中欧企业基于市场原则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1] - 中方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1] - 中方反对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 - 中方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采取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1]
欧洲摊牌:中国来投资可以,但要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
观察者网· 2025-10-15 15:58
彭博社10月14日报道披露,欧盟正考虑出台新规,要求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进入当地 关键市场,包括强制转让技术、使用一定比例的欧盟商品或劳动力、在欧盟境内实现产品增值,甚至可 能强制组建合资企业,以增强自身产业竞争力。 尽管这套预计于11月出台的规则在技术层面适用于所有非欧盟企业,但其核心目标是防止中国制造业实 力对欧洲产业造成压倒性冲击。 "我们欢迎外国直接投资,但前提是这些投资是'真正的投资'。"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 的委员谢夫乔维奇14日在丹麦出席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后对记者表示。 他指出,"真正的投资"意味着要在欧洲创造就业、实现价值增值,并向欧洲转让技术。"就像欧洲企业 在华投资时一直做的那样"。 报道担心,欧盟这份所谓效仿中国的保护主义策略,将目标对准中国,很可能引发反制,进而损害双方 仍至关重要的贸易关系。 "我们正考虑多项措施,以培育强大、具有竞争力且低碳的欧洲产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 耶表示。 【文/观察者网 柳白】面对中国科技实力崛起,西方国家愈发卸下了"自由市场"的伪装。 他补充称,"关于这些措施的具体范围和性质,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9月12日,上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直言:“我不欢迎美国的保护主义浪潮”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47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当地时间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 动型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值得一提的是,获奖后,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对保护主义发出警告,直言"我不欢迎美国的保护主义浪潮"。 据《纽约时报》报道,阿吉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护主义和关税等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障碍。贸易壁垒和去全球化使市场更加碎片化,减少了 思想交流的机会。"开放是增长的驱动力",阿吉翁说,"我不欢迎美国的保护主义浪潮"。 另据法新社和《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阿吉翁还向欧洲发出严厉警告,称欧洲大陆在科技竞赛中正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欧洲需要醒来,与美国和现在的中国相比,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了。" 阿吉翁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的采访中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 一直在进行突破,发展高科技创新,而我们仍然局限于渐进式的、中等技术水平的创新。" 阿吉翁说,"欧洲需要真正地创新,否则它的衰落将不可避免,最终将被边缘化。" 他同时认为,如果能够发挥潜力,欧洲仍有能力扭转局面,赶 上美国和中国。 ...
突发特讯!商务部回应美对我们造船等行业限制措施,少见措辞引发国际舆论
搜狐财经· 2025-10-15 00:50
事件背景 - 美国于10月14日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中国造船、海事及物流等关键产业施加限制措施,其中包括限制港口费的收取[1]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已正式作出强硬回应,表明将对不公平待遇予以坚决反击[1] 中国回应的战略特点 - 反应速度罕见,在美国措施于10月14日正式落地前,已于10月10日决定对带有“美国元素”的船舶加收特别港务费,展现了战略主动性[5] - 回应措辞精准强硬,直指美方行为为“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歧视性做法”,并明确其违背了《中美海运协定》的平等互惠原则[5] - 反制措施采取多管齐下的组合拳策略,包括对等制裁、法律追责和未来威慑[6] 中国的具体反制措施 - 对籍属于美国或与美国有关联的船舶加征特别港务费,直接触及美国航运业利益[6] - 依据《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法规,将协助美方进行调查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扩大威慑范围[6] - 宣布将对美方及相关企业损害中国产业安全的行为展开调查,为后续升级反制措施预留空间[6] 美方行动的可能影响 - 加剧美国通胀压力,对关键物流环节加征的费用可能转嫁至美国消费者身上[8] - 冲击美国港口经济,航运成本增加可能导致船舶调整挂靠港口顺序,使美国本土港口吞吐量和就业机会遭受冲击,邻近国家港口或受益[8] - 无法挽救美国造船业,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补贴无法真正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反而可能使其丧失市场活力[8] 中国的战略定力 - 重申“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原则,彰显捍卫核心发展利益的决心和实力,同时为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问题留有空间[9][10] - 此次交锋被视为一场关于未来高端制造业主导权、全球供应链话语权及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的深层博弈[11]
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商务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10-14 23:01
美方301调查及限制措施 - 美国依据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 [1] - 美方措施被定性为典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 [1] - 该措施赋予相关国家航运和造船企业不公平竞争优势,构成对中国相关产业的歧视性做法,严重损害中国产业利益 [1] 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旗、美国造、美国公司拥有、参股或经营等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1] - 中方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将部分协助、支持美方调查活动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 [2] - 中方对美国及部分国家和企业危害中国航运、造船等产业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发起调查,调查将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 措施潜在影响 - 美方措施预计将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大幅提高国际贸易成本,并可能推高美国国内通胀 [1] - 美方措施可能损害美国港口竞争力和就业,影响美国自身供应链安全和韧性 [1] - 美国产业界对相关措施存在很多反对声音,显示出美方做法损人不利己,无益于其自身造船业发展 [1] 中方立场与态度 - 中方立场明确一贯,对美方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 - 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双方关切问题 [2] - 中方表明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2]
商务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第一财经· 2025-10-14 17:41
中美贸易摩擦核心事件 - 美国于美东时间10月14日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 [3] - 中方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作为反制 [3] - 中方将美方措施定性为典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 [3] 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规,将协助美方调查活动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 [6] - 商务部发布第6号令,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 [6] - 具体反制措施包括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韩华海洋5家子公司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7] 美方措施影响评估 - 美方措施被评估为不仅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大幅提高国际贸易成本,也会推高美国内通胀 [5] - 美方做法被认为会损害美港口竞争力和就业,影响美自身供应链安全和韧性 [5] - 美方产业界对相关措施存在很多反对声音,显示其做法损人不利己,无益于自身造船业发展 [5] 中方对双边关系的立场 - 中方立场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3][10] - 中方指出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 [10] - 中方呼吁美方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磋商成果,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