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

搜索文档
澳洲重稀土挑战来袭,中国稀土出口地位能否撼动?
搜狐财经· 2025-06-23 06:52
行业动态 - 澳大利亚亚莱纳斯公司成功启动铽生产线,首批分离式氧化镝产品已下线,计划年产能达1500吨重稀土 [1] - 美国与亚莱纳斯公司签署价值2.58亿美元的采购合同,表达长期合作意愿 [1] - 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2.3%,技术实力领先 [1] 产能与技术对比 - 澳大利亚稀土年产能1500吨,远低于中国20000吨的年产能 [1] - 澳大利亚稀土生产成本为15美元/公斤,是中国价格的2-3倍 [3] - 中国稀土产业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 [5] 产品与市场挑战 - 澳大利亚稀土产品纯度未完全满足美国生产需求 [5] - 澳大利亚稀土产能稳定性受质疑,技术设备与中国存在差距 [3] - 美国F35战机每架需几十公斤稀土材料,依赖高纯度加工 [1] 竞争格局 - 中国稀土产业凭借技术实力和稳定产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5] - 美国寻求中国之外的稀土供应渠道面临成本和品质挑战 [3][5] - 澳大利亚稀土产业对中国稀土出口地位的冲击能力有限 [6]
美国半导体,太强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1 10:21
行业概览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2001年的139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3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预计2025年将达6972亿美元,2026年增至7386亿美元 [11] - 美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50.4%,在微处理器和先进芯片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13] - 美国半导体企业销售额从2001年的71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1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7% [16] - 2024年美国半导体出口额达570亿美元,位列美国出口产品第六 [21] 全球市场 - 亚太地区是最大区域半导体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3334亿美元,中国占亚太市场46%、全球市场24% [28] - 逻辑器件、存储器、模拟器件和微处理器占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近80% [26] 资本支出与研发投资 - 2024年美国半导体企业在研发与资本支出上总投资达1195亿美元,200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6.4% [31] - 行业需维持约销售额30%的投资水平以保持技术领先 [33] - 2024年人均资本与研发投资增长至23.5万美元,2001-2024年年均增长3.5% [35] - 2024年资本支出495亿美元,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5.2% [37] - 2024年研发总投入700亿美元,2001-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7.5% [40] - 美国半导体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例长期超过15%,居全美制造业前列 [42][45] 美国就业与生产力 - 美国半导体产业直接提供34.5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近200万个就业岗位 [49] - 2001-2024年劳动生产率提升两倍以上,2024年人均销售收入超74.4万美元 [51] 政策建议 - 需通过芯片制造激励、研发投资、税收政策优化、人才引进、供应链韧性建设等措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3][4][5][7][9]
宏观|关税分担博弈会如何在行业层面演绎?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7 08:43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存在摇摆可能性,行业层面的关税分担比例将显著影响中国企业盈利状况 [1] - 电信设备、消费电子等行业因产业竞争力强、美国进口依存度高、对美出口敞口小,关税分担压力较小;药品等行业则相反 [20] - 政治因素可能促使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电信通信设备、智能汽车等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产品 [27] 行业竞争力分析 定量评估维度 - 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四大指标综合测算 [2][3][8][9] 竞争力排名 - **高竞争力行业**:纺织品(综合指数14)、电信设备(14)、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13)、服装(13),RCA>2且国际市场占有率>30% [11][2][3] - **中低竞争力行业**:化工产品(6)、农产品(6)、食品(6)、医药品(6)、矿物燃料(4),RCA<0.8且国际市场占有率<10% [11][2][3] - **出口增速突出行业**:运输设备、珠宝贵金属制品、动植物油脂,2023-2024年出口复合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9] 中美贸易依存度 美国对华进口依赖 - 杂项制成品(26.1%)、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16.0%)、中间品原材料(16.0%)的进口依存度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14] 中国对美出口敞口 - **低敞口行业**:汽车(8.6%)、化工品(9.3%)、贱金属制品(10.6%),议价能力较强 [14] - **高敞口行业**:玩具(32.6%)、家具(25.0%)、鞋帽伞(24.3%),议价能力受限 [14] 关税实施现状 - **高科技领域**: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首轮340亿美元商品关税25%(2018年7月) [22] - **普通消费品**:第三轮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从10%升至25%(2019年5月),涵盖化学品、纺织服装等 [22] 政治因素影响 - **受限领域**:电信通信设备(如华为、中兴禁令)、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矿产资源、纺织品,涉及国家安全审查 [27] - **政策动向**:232调查可能扩大至半导体、药品等领域,或加征额外关税 [27]
五连发!商务部回应起诉美“对等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20:24
中美贸易争端 - 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 认为该行为违反世贸规则并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2] - 中方将11家涉台军售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包括斯凯迪奥公司 BRINC无人机公司等 因其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3] -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因其可能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4] 稀土出口管制 - 中国对钐 钆 铽 镝 镥 钪 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因其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5][6] - 管制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 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 [5] 产业竞争力调查 - 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因国内产业受进口冲击经营困难 [7] - 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不针对特定国家 属事实性调查 [7]
大逆转!人口第一大省,增量重返第一了!
城市财经· 2025-03-28 16:59
广东人口增量重返全国第一 - 2024年末广东常住人口达12780万人 同比增加74万人 超越浙江43万人的增量 时隔四年重回榜首 [2][3] - 2010-2020年十年间广东常住人口累计增长2169万人 是浙江同期增量1014万人的两倍多 [5] - 1949年以来广东人口持续突破关键节点 2019年突破1.2亿 2024年自然增长人口47万(出生113万 死亡66万) 外省净流入27万 [6][24][25] 全国人口增长分化格局 - 已公布数据的23个省份中 7个实现人口增长(广东74万 浙江43万 新疆24.8万) 14个出现减少 山东减少42.8万为当前最高 [14][15] - 江苏2024年人口零增长 山东过去四年累计减少90万 河南2021-2023年已减少126万 [18] - 深圳2024年人口增量19.94万居全国重点城市首位 广州15.1万次之 上海(-7.19万)北京(-2.6万)持续流出 [61][64][65] 广东经济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 2023年广东国内税收21637.7亿元 占GDP比重15.95% 江苏税收规模仅为广东72% 个税收入仅为广东53.38% [33][34] - 工业营收方面 广东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18.58万亿元 领先江苏16.85万亿元 出口额5.44万亿为江苏3.37万亿的1.6倍 [37][39] - 第五次经济普查显示广东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465.9万个 较江苏290.7万个多60% 五年增量153.2万个全国第一 [46][51] 深圳经济与人口吸引力驱动因素 - 2024年GDP达36801.87亿元 增速5.8%高于全国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万亿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 [69][73][80] - 出口连续32年全国第一 2024年出口2.81万亿占全国10% 机电产品占比70.9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41.27% [82][86] - 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2022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5575.79亿元 超过广州全市工业总产值 [89][90]
深度专题 | 欧洲经济的“困局”与“破局”——从俄乌之“变”谈起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02 23:18
文章核心观点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动下俄乌冲突现“和平”曙光,探讨俄乌停战对欧洲经济是否意味着“和平红利”,以及欧洲经济能否走出“低温经济”状态,分析了欧洲经济短期压力、中长期困局及俄乌缓和后的突围可能[1][7][101]。 短期欧洲经济的三重“压力” 俄乌局势 - 多方诉求不同,欧洲难掌“话语权”,美俄谈判达成初步共识但未邀欧洲国家,美国军事援助远超欧洲且德国正值大选新旧政府过渡,欧洲难以形成合力[7] - 美国诉求为节省国防开支、改善稀土等资源供应、降低能源价格,俄罗斯诉求是巩固军事进展、满足国家安全需求,特朗普或要求欧洲承担更多军费开支及重建乌克兰[1][13][16] 工业 - 俄乌冲突后欧洲经济恢复弱,工业预期持续弱势,工业走弱导致欧元区内部国别分化,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的国家工业信心下降幅度大、经济增速差[18][19] - 相比海外发达国家,欧洲经济核心痛点在投资,欧元区投资自疫情以来远弱于日本,2024年三季度固定资本形成仅为疫情前94%[24] 关税 - 欧盟占美国贸易逆差约20%,是特朗普关税重点“关照”对象,2月26日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25%关税,考虑增值税后欧盟平均增值税21.8%明显高于美国,关税或成欧洲经济下行风险[2][28] 中长期欧洲经济的“困局” 能源与货币因素 - 俄乌冲突冲击欧洲经济源于能源供给,欧洲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冲突后天然气价格上冲幅度远超其他地区,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出和出口恶化[33][40][46] - 高通胀迫使欧央行加息,货币紧缩抑制经济,对投资抑制强于消费,2024年以来降息对欧洲工业提振不佳[50][55][56] 产业竞争力因素 - 欧洲工业产出价格劣势制约竞争力,德国PPI上升幅度远超其他生产型经济体,除非获俄罗斯廉价能源,否则价格劣势难短期改善[62] - 欧洲劳动生产率增速长期落后美国,原因是研发投资不足,企业和政府研发投资力度均弱于美国[64][65] 若俄乌缓和,欧洲经济的“突围”可能 直接利好 - 俄乌缓和推升居民消费者信心,能源价格回落改善欧元区通胀,提升欧央行降息空间,货币政策传导加速,投资(地产)强于消费,但美欧关税摩擦是风险[69][71][77] 其他影响因素 - 欧洲军费开支或加速提升,实现途径有调拨资金、剔除财政考核、欧盟层面筹资,基准情形下占GDP比重提升1.0%-1.5%可能提升经济增速0.6%-1.5%,但有债务、资金外流、加税等风险[78][84][88] - 乌克兰重建对欧洲经济拉动不确定性大,存在融资缺口、执行风险和地区归属问题[94] - 难民回流或小幅松绑部分国家财政支出,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有限[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