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治
icon
搜索文档
织密水域安全网 护航平安海南行
海南日报· 2025-06-04 09:06
水域安全治理成效 - 海南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科技防线,2023年启动防溺水智能监控系统,运用可见光和红外光技术实现全天候监控 [3] - 2022年起建立"水上救援机器人+5G无人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海上救援体系,在海口、万宁等市县成功执行多项救援任务 [3] - 建设智慧水网平台,制定全省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为防洪工程运行、风险隐患管理等提供数据化、可视化决策支撑 [3] 社会共治机制 - 实现政府单一治理向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治理转变,蓝天救援队、蓝丝带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专业培训和应急救援 [4] - 教育部门督导学校开展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和"六个一"行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5] 制度体系建设 - 2017年通过《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修正案(二)》,2020年出台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和海上环卫制度 [6] - 2022年制定《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细则》,通过生态红线和开发边界双重约束优化空间格局 [6] 智能化升级建议 - 建议构建"1+3+N"应急指挥体系,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AI视频分析技术建立三维风险模型 [7] - 规划在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布设智能救援站,集成5G报警桩、卫星定位救生装备等设备实现10分钟响应 [8] - 拟建设智慧应急指挥中枢,与AI企业合作打造集成热力图预警、救援路径优化等功能的智能平台 [8] 产业创新规划 - 计划设立智能救援产业基金,通过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安全设施+商业服务"运营 [9] - 规划建设全球首个热带海岛智能救援试验场,模拟邮轮倾覆等典型事故场景,打造深海极端环境实验室 [10] - 拟举办中国-东盟智能救援挑战赛,建立技术库和设备名录推动产业集群落地 [10]
物业管理宜多元共治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8
行业治理机制 - 山西省住建厅公布2025年物业服务企业首批"红黑榜",304家企业登上红榜,146家企业被列入黑榜 [1] - "红黑榜"制度是对市场乱象的有力回应,彰显政府整顿物业市场、提升服务质量的决心 [1] - 红榜企业获得声誉激励,黑榜企业面临整改压力,形成"奖优罚劣"机制优化行业生态 [1] - 政府部门发布基于日常检查、投诉处理等数据的榜单,增强行业透明度 [1] 行业现存问题 - 物业服务质量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客观评价 [1] - 业主与物业公司权责关系失衡,业委会形同虚设导致监督权难以行使 [2] - 部分小区物业公司长期垄断服务,缺乏竞争压力导致服务意识淡薄 [2] 治理模式创新 - 需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业主自治相结合的共治格局 [2] - 强化业主自治能力,让业主成为物业管理主导者 [2] - 推动业委会规范化建设,简化成立流程并提供法律指导 [2] - 推广"业主自管"或"物业联席会"模式,形成物业公司与业主良性互动 [2] 市场化改革方向 - 推动物业行业市场化改革,鼓励优质企业通过竞标进入小区 [2] - 让业主拥有更多选择权,打破物业公司垄断局面 [2] - 构建政府、市场、业主三方协同治理体系,促使物业管理回归"服务业主"本质 [2]
人民时评:以法治之力打击山寨食品
快讯· 2025-06-03 07:52
治理有效性 - 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措施的精准性 需要针对"近似侵权""实质性相似"等法律概念制定更具操作性的认定标准 [1] - 应将包装装潢、色彩搭配等隐性侵权要素纳入规制范围以提升治理效果 [1] 惩治体系构建 - 关键在于构建"违法成本>违法收益"的惩治体系 可考虑在法律中增设条款对主观故意、反复侵权等行为施以更高罚款乃至惩罚性赔偿 [1] - 需完善行刑双向衔接机制 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闭环无缝衔接 实现"1+1>2"的惩治效果 [1] 多元协同共治 - 整治山寨食品需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包括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平台把关、公众监督、行业组织尽责等多方合力 [1] - 通过集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才能使山寨食品无处遁形 [1]
多频道网络机构,自律他律都得有(倾听)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政策监管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对MCN机构等信用监管 [1] - 国家网信办部署"清朗·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8] - 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平台对MCN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9] 行业乱象 - 部分MCN机构存在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问题 [1] - 5家MCN机构共运营842个自媒体账号,长期使用AI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矩阵式"传播 [3] - 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MCN机构内容中标题含"震惊""速删"等煽动性词汇比例远超一般创作者 [4] 商业模式问题 - 部分MCN机构通过购买机器人账号、篡改播放数据等作假手段制造虚假流量 [5] - MCN机构与创作者常出现纠纷,存在利用优势地位订立不公平合同的情况 [5] - 行业存在"流量至上"导向,导致内容同质化、低俗化,损害优质创作者权益 [4] 治理措施 - 平台对违规MCN机构采取限制管理功能等措施,如某平台对"××星辰"限制30日 [9] -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平台和MCN机构发出行业自律倡议 [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MCN机构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履行内容审核义务 [10] 发展方向 - 优质MCN机构如成都某文化传媒公司,通过国风变装等内容一年内吸粉超千万 [11] - 平台将内容质量纳入流量分配机制,激励MCN机构追求更有价值的内容 [11] - 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厘清MCN机构与网红博主之间的法律关系 [12]
以法治之力打击山寨食品(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山寨食品现状与危害 - 山寨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包装设计,如"全典牛奶"仿"金典牛奶","小白兔奶糖"仿知名品牌,造成消费者混淆 [1] - 山寨食品存在以假乱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问题,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并破坏市场秩序 [1] - 山寨食品从农村线下市场扩展到线上渠道,包括直播间、购物网站和外卖平台 [1] 法律与监管挑战 - 现行法律体系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食品安全法,但对山寨食品侵权认定标准模糊,违法成本低,震慑不足 [1] - 需制定更具操作性的侵权认定标准,将包装装潢、色彩搭配等隐性要素纳入规制范围 [2] - 建议增设法律条款,对主观故意、反复侵权的仿冒行为实施更高罚款或惩罚性赔偿 [2] 技术赋能治理 - 区块链技术可建立食品全链条追溯体系,智能算法可监测电商平台仿冒信息,卫星遥感技术可锁定隐蔽加工窝点 [2] - 黑龙江五常大米通过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一田一码、一物一链",全程可追溯 [3] 多元协同治理 - 市场监管总局与财政部实施企业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地方创建食品"红黑榜"将山寨食品商户纳入失信名单 [3] - 食品行业协会发起"正品承诺"联盟并公开抽检数据,形成政府、企业、平台、公众、行业组织协同治理 [3] 企业创新与保护实践 - 黑龙江五常大米通过立法保护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挤压仿冒品生存空间 [3] - "立法保护+创新赋能"双轨模式提升正品销量,验证以"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机制 [3]
协同共治聚合力 重拳整治净市场
协同作战 - 融水县局构建"1+N"大协同机制,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联合执法,形成"情报共享、联合布控、快速响应"的高效作战模式 [2] - 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超400万元的涉烟刑事案件,查处窝点11个,查获散支烟22.54万支、烟叶烟丝1.34吨,7名嫌疑人落网 [2] - 充分发挥联勤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作用,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对重点车辆、人员实施动态监控 [2] 精准监管 - 对诚信守法经营户实行"服务到位、监管不扰"原则,对历史违规和重点户建立动态档案,实施错时检查和交叉监管 [3] - 推行"5+2"、24小时超常规监管模式,构建"线索追踪—现场核查—联合惩戒"全链条监管闭环 [3] - 设立"护苗"专项检查组,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2起,通过"看、闻、问、查"工作法夜间巡查精准识别违法卷烟 [3] 特色普法 - 组建"达木普法宣传团队",采用苗语等双语普法形式深入村寨,发放法治宣传袋500余个、普法围裙50余条 [4] - 打造"线上法治课堂",曝光"真烟调包""微信售假"等新型违法手段,走进中小学讲解电子烟危害 [4] - 通过流动宣讲、案例重现、有奖问答等形式提升普法实效,零售户反馈良好 [4]
观澜河入选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0:34
石马河(观澜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 水利部公布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名单 石马河(观澜河)为深圳市和东莞市联合申报项目 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建设 [1] - 建设内容包括河湖系统治理 管护能力提升 助力流域区域发展等方面 [1] - 项目以干流为主脉 建设长度70公里 其中深圳市观澜河段22公里 东莞市石马河段48公里 [2] 石马河(观澜河)基本情况 - 河流总长70公里 流域面积1258平方公里 发源于深圳市大脑壳山 [1] - 干流在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称为观澜河 在东莞市与雁田水汇合后称为石马河 最终汇入东江 [1] - 流域内形成客侨文化 荷花文化 麒麟文化 龙舟文化等传统文化 生态资源丰富 [1] - 流域经济发达 产业涵盖传统制造到高新技术产业 常住人口及GDP总量接近广东省1/26 [1] 东深供水工程历史 - 石马河(观澜河)曾作为东深供水工程故道 是供港"功勋河" [2] - 1965年建成东深供水工程 通过6座拦河闸坝和8级抽水站将河水倒流输送至香港 [2] - 60年来累计对港供水超300亿立方米 满足香港约80%用水需求 [2] - 2003年第四次改扩建后 石马河(观澜河)恢复为天然河道 [2] 幸福河湖建设规划 - 从防洪调度 水生态廊道建设 水环境治理 水资源再生利用 智慧管护能力提升 水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建设 [2] - 打造"一脉十源 多点荟萃"总体布局 形成三大功能分区 [2] - 目标实现流域水产城三维共治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 [2]
丽江实现泸沽湖保护与发展共赢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09:43
为兑现"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庄严承诺,近年来,丽江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抓好泸沽湖保护治 理,依法实施生态搬迁,严厉治湖,实现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的历史性转变,全力把牢生态保护 红线,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碧波荡漾,鸥鸟翩跹,摩梭木楞房倒映在清澈的湖面……初夏的泸沽湖,正以"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 生态图景,向人们展示着高原湖泊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湖泊革命"攻坚战为抓手,推动泸 沽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标准,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 从"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交界处,是云南滇西北黄金旅游线及大香格里拉 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川滇跨省旅游的重要门户空间,流域沿岸居住有纳西族摩梭人、普米族、汉族、彝 族等7个民族,素有"高原明珠""东方女儿国"之美誉。 为进一步减轻湖域旅客承载压力,宁蒗县推行"控湖转坝"战略(游玩在泸沽湖,吃住在永宁坝),现已 建成竹地到永宁镇游客疏散通道二级公路,摩梭小镇、永宁古镇、永宁田园综合体沉浸式体验项目有序 推进,还谋划推进瓦拉壁、阿布吉 ...
【网络普法看河南】中原大地“智绘”网络普法新图景
央广网· 2025-05-27 20:29
网络普法创新实践 - 河南通过情景短剧、虚拟主播等创新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叙事,如郑州社区广场演绎《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例,防诈口诀"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深入人心[4] - "豫法阳光"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3476件,其中《无偿帮工期间出事故致人受伤,咋赔偿》等文章阅读量超10万+[5] - 洛阳"洛水法治杯"网络普法创意大赛将龙门石窟壁画与《网络安全法》结合创作国风漫画,《民法典》网络侵权条款改编的说唱歌曲获百万播放量[5] 科技赋能普法传播 - 虚拟主播"豫小法"直播解读《著作权法》单场吸引50万观众,相关话题登微博同城热搜[6] - "智慧普法"小程序累计提供法律咨询超200万次,解决实际问题3.2万件,根据用户行为推送个性化内容如《电子商务法》解读等[8] - 省司法厅打造4个电子数据库及《河南传统法律文化电子地图》,立体呈现436项传统法律文化资源[8] 基层普法协同机制 - 26.9万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利用"三缘"优势拍摄普法短剧,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用乡音传播[5] - 商丘市"网络普法社区"整合网格员、律师等力量,建立"线上咨询+线下调解"体系,网格员监测舆情、律师开展线上讲座[11] - 多部门联合制作反家暴微电影《不再沉默》播放超1000万次,反诈中心抖音账号发布500余条视频播放量超1200万次[11] 法治建设与数字经济 - 河南出台《河南省电信条例》《网络安全条例》等法规,建立省市两级网信专线和大数据平台全覆盖[12] - 全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30%,法治类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0亿次,"豫小法"表情包下载量超1000万次[15] - "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吸引超千万网民参与线上法律竞答,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15]
“五共治”巧织资源整合经纬线 理念转变助推停车治理破局
西安日报· 2025-05-22 11:44
交通治理体系创新 - 西安经开区推行"五共治"交通管理体系 整合警社、警企、警校、警医、警村多方资源 实现信息互通与共商共治 [1] - 成立停车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 多部门协同印发专项工作方案 探索现代化交通管理新路径 [1] - 采用"政府主导、交警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治理格局 城管局完善交通设施 资规局、教育局等部门形成合力 [4] 地铁口非机动车治理 - 通过"微创手术"式改造破除部分绿化带 利用树木间隙打造嵌入式停车区 新增大量非机动车泊位 [4] - 市图书馆地铁口整治后共享单车排列整齐 设置醒目停放标识 协管员引导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 [1] - 整治前共享单车"叠罗汉"式停放 电动自行车"见缝插针" 地铁口周边呈现混乱"丛林"状态 [2] 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 - 凤城二路实施"警企共治"模式 中粮可口可乐优化物流流程 车辆进场时间提前至6:30-7:00避开早高峰 [5] - 治理后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11% 拥堵指数下降10% 安全视距保障措施使人行横道标准化升级 [6] - 清除不规范禁停区 整合重复性标志牌 科学调整禁停警示标志 强化主干道通行效率 [5] 校园周边交通优化 - 凤景小学通过"警校协作"获物流集团150个免费车位 晚高峰17:40-18:40供家长专用 [7][8] - 施划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并设引导标志 警力设置护学岗疏导交通 车辆单排临时停靠快车道右侧 [8] - 治理理念从秩序管控转向服务供给 解决校门口晚高峰拥堵难题 获家长及群众好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