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

搜索文档
人行珠海市分行苏基溶:横琴EF账户划转资金已超16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6:24
南方财经记者庞成 郭晓洁 横琴报道 9月4日,以"金融强动能 湾区新画卷"为主题的2025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于横琴举行。 (原标题:人行珠海市分行苏基溶:横琴EF账户划转资金已超1600亿元) 二是聚焦企业跨境贸易投融资,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和外汇服务水平。推进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 (EF账户)试点,实施进口支付人民币境外购汇、取消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等多项便 利化业务,琴澳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自由便捷。截至8月末,EF账户划转资金折合人民币超1600亿元。 三是聚焦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资产转让业务扩面增量,深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合格境 内有限合伙人("双Q")政策试点,积极联动澳门加强在绿色金融标准的互认使用,鼓励更多企业赴澳 门发行债券,服务澳门投资者投资内地债券市场,持续探索两地跨境投融资联动新模式,不断加强对琴 澳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7月末,合作区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1900亿元。近两年合作区 共6个案例获评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苏基溶表示,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已迈入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将紧紧扭住"澳 门+横琴"新定位,以制度型开放 ...
外资加码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2
外资投资中国资产趋势 - 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达900家 今年以来新增40家 [1] - QFII进入1145家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 持股市值1434.64亿元 较一季度增加212.9亿元 [1]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两年净减持态势 5-6月净增持188亿美元 [1] 外资机构活动与资金流向 - 高盛报告显示8月21-27日中国内地股票基金净流入40.76亿美元 居新兴市场首位 [2] - 715家外资机构累计完成A股调研超6500次 多家机构调研次数突破100次 [2] - 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及中国资产配置意愿逐步提升 [2] 投资逻辑与市场观点 - 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基金仓位未达过高水平 [3] - 优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分红水平提升增强股市吸引力 [3] - 企业盈利改善背景下市场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3] 政策开放举措 - 证监会将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 优化准入管理和投资运作安排 [3] - 建议扩大QFII投资范围和提高外资持股比例 采取小幅多次调整原则 [4] - 拟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 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 优化债券通和互换通运行规则 [4]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设立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允许外资发行人民币计价绿色债券和科创基金 [5] - 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渠道吸引长期资本 形成规则通市场联资本活的开放格局 [5] -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研究引入金融交易税等价格型管理工具 [5] 经济基本面支撑 - 中国产业升级加速推进 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崛起 [2] - 庞大市场潜力和全球供应链关键地位持续吸引外资深化布局 [2] - 中国经济基本盘稳固 为实体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2]
管涛: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33
管涛、刘立品(管涛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刘立品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宜树立"边境后规则比边境开放更重要"的观念,按照"以我为主、面向 国际、立足本土、面向市场、整体推进、安全为重"的基本原则,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全流程梳理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薄弱环节,完善资本市场生态体 系。在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过程中,对于可能面临的制度水土不服、信息外泄、外部冲击、恶意攻击和金融制裁等风险要严加防范。 原文出自: 管涛,刘立品.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J].金融市场研究,2025(8):1-12. 管涛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中银证券宏观分析师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制度型开放"一词,强调"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2019 年"制度型开放"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制度型开放"一词在政府文件中被反复提及。近年来,国内关于制度型开放的研究明显增多,但对资本市 ...
广西自贸试验区成开放经济“高产田”
广西日报· 2025-08-30 11:22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10项获海关总署备案 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1项纳入党中央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文件推广 [1] - 在中西部和沿边地区率先发布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推广原产地证书微小差错容错机制 [1] - 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标准认证交流合作机制 推出28项国家标准和4项地方标准 [1] 跨境服务平台建设 - 建成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 服务企业超912万户 [1] - 在新加坡落地全国首个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 [1] - 探索搭建中华文化AIGC文创平台 创新数字版权链路确权新机制 [1] 投资便利化措施 - 推行免审即得商事登记确认制 实行一表即入承诺审批模式 企业注册压减审批时间80% [2] - 创新开展QFLP试点并推广到全区 累计进资4.15亿美元 [2] - 首创银行+支付机构双轨结算模式 实现企业跨境大额货款最快当天到账 越南盾和人民币直接当天兑换 [2] 贸易金融创新 - 推出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海事监管一体化改革 [2] - 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 [2] - 开立首笔应用于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数字提单信用证 [2] 口岸通关效率 - 在全国率先开展快捷通关改革 友谊关口岸日最高进出境车辆突破2000辆次 [2] 产业集群发展 - 围绕数字经济石化化工等6条跨境产业链发展 [3] - 南宁片区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124家 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3] - 钦州港片区加快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建 形成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3] - 崇左片区主攻电子信息东盟特色加工等百亿产业链 吸引42家东部企业组团入桂 [3] 区域协同发展 - 设立7个协同发展区和1个柳州联动创新区 形成3+7+1矩阵 [3] - 联合云南等自贸试验区成立沿边自贸联盟 [3] - 携手陕西河北河南自贸试验区构建RCEP陆海联运新通道 [3] 经济发展指标 - 设立企业超12万家 是设立前的32倍 [4] - 税收年均增长29.5%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 [4] - 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24.3%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6.1% [4] - 以全区万分之五的面积贡献42%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9.6%的外贸进出口额 [4]
高质量法治护航高水平开放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中心组学习会暨“上海人大讲坛”
解放日报· 2025-08-30 10:19
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方向 -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展大势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1] -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不断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 推动改革 促进发展 [1] 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 - 夯实高水平对外开放法治根基 着力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 加强上海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 完善"五个中心"建设法治保障体系 [2] - 优化浦东新区法规法治供给 加强自贸试验区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法治支撑 [2] 立法修法重点工作 - 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修法工作 [2] - 开展浦东新区离岸债券发展相关立法修法 [2] - 推进中国籍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特许执业等专项立法工作 [2]
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六周年:成开放型经济“高产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1:30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1] - 设立企业超12万家 [1] -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6.1% [1] 国际经贸规则对接 - 发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1] - 推广原产地证书容错机制为507家企业开具免罚单 [1] - 减免税款达5.7亿元人民币 [1] 跨境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与8个东盟国家建立标准及认证合作机制 [1] - 推出28项国家标准 [1] - 建成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超912万户 [1] 贸易便利化措施 - 通过桂渝跨区域协作推出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海事监管一体化改革 [1] -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后一公里 [1] 新业态发展 - 发展保税仓储进口榴莲和出口工程车等新业态 [1] - 2024年1月至7月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50.9亿元人民币 [1] - 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6.4% [1]
(上合天津峰会)上合示范区预计今年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1:15
核心观点 - 上合示范区预计2025年带动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1] 建设成效 - 累计探索125项改革成果并举办400余场会议活动 [1] - 落地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 [1] - 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年均增长56% [1] - 带动山东省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年均增长38.3% [1] 产业布局 - 与40个国内外园区共建中国-上合组织产业园区联盟 [1] - 建成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及上合航天产业园等重点园区 [1] - 智能家电/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1] 物流体系 - 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4600列 [2] - 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通42条海运航线 [2] - 依托"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区位优势打通国际物流通道 [2] 制度创新 - 围绕物流/贸易/投资等七大领域提升便利化水平 [2] - 推出多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改革创新案例 [2] - 为国际多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实践范例 [2]
蓝皮书: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52
广州商贸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2024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055.77亿元 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1238.4亿元 连续四年双双超万亿元 [1] - 消费结构调整深化 时尚消费及文娱体育消费增势明显 家装家电与办公类焕新消费显成效 医药健康消费水平提升 吃用类刚需消费规模扩大 [1] - 预计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 商品进出口总额增长4.8% [1]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 构建"世界级、都会级、区域级"三级商圈体系及"5+2+4+22"商圈格局 认定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 建设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 [2] - 全市市场主体367.07万户 同比增长8% 较2020年增长36%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418.7亿元 [3] - 广交会期间举办435场新品首发活动 展出115万件新品 引入404家首店 覆盖餐饮、时尚、娱乐等领域 [3] 国际化消费环境优化 - 重点涉外区域外卡POS机覆盖率超99% 移动支付跨境交易金额超25亿元 外币兑换网点达125个 [3] - 离境退税商店从93家增至349家 多语种服务平台话务量同比增长65.87% 满意率100% [3] 南沙自贸区发展成果 -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748.0亿元升至2024年1913.6亿元 增长1.6倍 地区生产总值从1133.07亿元增至2301.30亿元 年均增速8.2% [5] - 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智能算法开发四大产业链技术突破 [5] - 企业数量超4500家 较挂牌时增长超17倍 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及综合保税区 [5] 南沙产业创新突破 - 孵化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等AI平台 实现6英寸晶圆量产 [6] - 开放海陆空无人体系等15个应用场景 覆盖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五大领域 [6] - 成为国家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首批试点地区 [5] 政策建议与发展方向 - 推动商圈品质化特色化智慧化建设 培育文旅目的地与演艺经济等新消费增长点 [4] - 促进消费与生态景观、历史文化融合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打造城市IP [4] - 建议南沙利用政策与区位优势 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 [6]
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在广州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8-29 14:05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于8月28日在广州天河区举办 主题为"改革·法治·湾区:制度型开放新探索" 旨在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并服务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1] 核心参与方与致辞要点 -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景汉朝指出粤港澳三地法治合作成效显著 需加强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研究 [1] - 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表示香港正通过法律科技探索、金融法治创新、仲裁合作等领域服务制度型开放 [2] - 澳门法务局副局长邱显哲强调澳门将促进法律体系与大湾区法治环境深度融合 探索制度型开放实践路径 [2] 主论坛议题与演讲内容 - 论坛设置主论坛和平行论坛 主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主持 [3] - 演讲主题涵盖破解大湾区法律难题、法治融合维度、国际争端解决中心建设、仲裁协同发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及地方立法创新等6大方向 [3] 平行论坛专题领域 - 4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金融产业法治保障、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及企业庭外重组制度构建 [3] 成果发布与合作协议 - 广州市委政法委发布《加强广州数据治理和数据产业发展法治保障的若干举措》 [4] - 广州仲裁委员会公布机构改革成果 [4] - 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与4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包括广州仲裁委员会、广州数据交易所等 [4] - 汇智蓝天中心与6家港澳机构签署涉外法治实践创新合作备忘录 [4] 论坛成果与共识 - 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天河共识》 聚焦法治协同长效机制、数字法治引擎、涉外法治服务及全球法治人才高地四大方向 [4] - 共识号召粤港澳9+2城市法学团体围绕"一国两制三法域"独特性持续合作 [4][5]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在广州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8-29 10:09
论坛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于8月28日在广州天河举办 主题为"改革·法治·湾区:制度型开放新探索" [1] - 论坛发布成果文件《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天河共识》 [1] -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出席致辞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作主旨演讲 [1] 法治合作成效 - 粤港澳三地法治领域深度合作成效显著 为高水平开放奠定法治根基 [1] - 三地法学法律工作者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加强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研究 [1] 法律挑战与需求 - 市场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的法律问题 [1] - 需调整部分法律法规实施以推动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1] - 需法律专家针对大湾区建设法律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