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
icon
搜索文档
后明星时代公募基金研究系列之四: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如何影响基金经理行为和资金配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9 11: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7日证监会下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提升投资者回报和重视基金投资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等方面提出改革方向,考察公募基金可能行为及资金配置变化 [2][5] - 政策立足长期,短期对市场影响或被高估,具体条款对基金经理行为和资金影响偏向长期,短期影响多来自情绪面 [2][6] - 长期来看,主动权益未来指数增强化可能是大趋势,押注单一赛道的主动权益投资或将式微,浮动管理费产品对主动权益投资向基准靠拢提出更高要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立足长期,短期对市场影响或被高估 - 未来公募基金可能根据实际投资特征调整业绩基准,而非简单向现有基准靠拢,当前以沪深300指数计算调仓资金金额的方式高估了实际情况,未来随着《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推出,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会更普遍 [6][7] - 三年期相对基准 -10%的约束较为温和,基金经理没必要短期大幅度调整持仓,在三年维度上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进行主动判断偏离且判断正确落地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给予了充足的观点兑现和调整时间 [7][8] - 《行动方案》强调长期考核,整体上保护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导向投资决策偏向长期视角,给予主动权益偏离基准创造超额收益的空间 [15] 长期影响:公募基金指数增强化是大趋势 押注细分赛道的主动投资或将式微 - 若未来《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基准选项里无细分行业或主题指数,赛道型选手将面临持仓与业绩基准明显偏离问题,短期波动较大的细分行业主题难在三年维度战胜更宽业绩基准,基金经理可能切换细分行业持仓或向指数靠拢 [18] - 以先进制造基金指数为例,在行业指数基准上三年维度不跑输10%难度变大,押注细分赛道的基金经理难度可能进一步增加,且《行动方案》对投资者回报的考核会使单一赛道高波动产品“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19][20] 浮动管理费产品是对主动权益投资向基准靠拢的真正考验 - 《行动方案》提出新的浮动管理费产品,要求占新发产品比例不低于60%,若为开放式基金,需考察不同时间点申购、赎回资金的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来确定管理费 [23] - 基金经理无法掌控投资者申购赎回行为,若以传统较大偏离力争超额收益,可能因超额分布与投资者时点不合收不到上浮管理费,最优决策是尽量紧贴基准创造超额收益 [24][27]
跑赢基准100个百分点?基金公司密集“纠偏”!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5-18 18:38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未来将强化相关细则[1] - 今年以来已有82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同比增加122%(去年同期仅37只),其中3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3] - 仍有5家公司(嘉实、景顺长城、万家、泰康、大成)未对北交所两年定开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科学变更[3] 北交所主题基金案例 - 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净值超越原基准(中证1000等)100个百分点,因原基准与北交所无关[1] - 北证50指数近一年涨幅达81%,而原基准中证1000仅涨11%,导致对基金经理能力考核失真[6] - 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因北证50指数发布较晚(2022年底),延迟至2024年7月才开始更新基准[3] 其他基金基准调整案例 - 天弘庆享基金将基准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80%+沪深300×20%"改为纯债券指数,因实际未持有股票仓位[4] - 浙商汇金量化臻选降低港股指数权重(40%→5%),提高中证500权重(50%→85%),因历史未投资港股[5] - 中邮医药健康等基金为扩大港股投资范围,提前将港股指数纳入基准[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全市场3736只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1000余只覆盖中证800,前15项基准权重合计占比83.7%[9] - 部分基金基准形同虚设,导致风格漂移,如11只主动权益基金采用中证A系列指数,占比极低[9] - 行业过去存在粗放扩张现象,忽视基准与策略匹配性,新规将基准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强化约束[7] 未来趋势 - 基金公司正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等待细则出台后集中调整基准[9] - 预计将采用复合指数替代单一宽基指数,并对权重设置精细化[11] - 调整后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和经理能力[10]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14 10:28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 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那么,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到底是什么呢? 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类型、投资范围、理念与策略等,为基金设定的一条重要的"基准线",用基金的收益与之对比,可以查看基金相对业绩 比较基准,是否创造了超额收益、以及超额收益的高低和稳定性。 Tips:超额收益,一般指基金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是一个相对收益指标。 业绩比较基准长什么样? 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大致分为这几种类型: 指数收益型业绩比较基准示例 1.指数收益型 指数收益型是目前基金最常用的业绩比较基准形式,通常为一种指数或者几种指数收益率的组合,或者指数收益率与其他收益率(比如活期存款收益率)的 组合。 2.市场利率型 形式为市场利率或在市场利率基础上加/减一个固定利率,比如"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这种形式常见于货币基金和一些纯债债券型基 金。 3.绝对数值型 形式为某个具体数值,比如"年化收益率6%",常 ...
更加精准定位投资,强化约束作用!年内已有多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0:10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基金产品已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年内已有70多只基金变 更业绩比较基准,具体类型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养老目标 FOF、一级混合债基、二级混合债基、中长期纯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以及QDII基金。 5月1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鹏华普天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将从5月13日起调整,原约定的业绩 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现拟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细化标准、匹配投资策略。前不久,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切实 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又有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5月13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鹏华普天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将从5月13日起调整,原约定的业绩 比较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现拟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 在公告业绩比较基准发生调整的同时,基金合同也公布了修订方案,对应调整前后的业绩比较基准差 ...
破除「基金赚钱基民亏」魔咒,公募基金走到历史关口
36氪· 2025-05-12 18:07
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好日子"终于要被强行扫进历史了。 近日,为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 案》)。方案中的"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引发了业内最大的关注,其事关每个基金经理的生计,尤其是近些年陆续从"神坛"跌落的明星经理也 牵涉其中。 《方案》明确规定了,对三年以上产品的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产品,要求其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且规定了未来一年内, 管理规模靠前的头部公募发行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的基金数量,不得低于其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据Wind统计,目前仅有138只公募基金产品收取浮动管理费,其中有49只为偏股混合或普通股票型基金,相较于市场整体数量较少。此次《方案》的力 度,可以说是"伤筋动骨"。 中信建投证券在最新的详解报告中称,此举意在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对《凤凰WEEKLY财经》介绍《方案》出台的背景:"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基础资产市场波动等背景下,部分基金的中长期业绩 不及预期或者投资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偏离,导 ...
首批官宣,变更!
中国基金报· 2025-05-09 17:18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浦银安盛基金宣布自2025年5月9日起调整旗下三只债基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包括浦银安盛稳健增利 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和浦银安盛双债增强 [1][2] - 浦银安盛稳健增利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证全债指数"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5][6] - 浦银安盛悦享30天持有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80%+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7] - 浦银安盛双债增强的业绩比较基准由"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4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变更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5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3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10%" [8] 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5月8日 年内共有109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43只 FOF41只 纯债基金12只 "固收+"基金11只 QDII产品2只 [9] - 19只产品由单一指数变更为复合指数的形式 6只产品变更后将中证A500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标的指数之一 [9] - 部分产品将沪深300指数调整为行业风格指数 例如建信信息产业将业绩比较基准由"沪深300指数*85%+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15%"变更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85%+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15%" [9] 监管政策背景 - 证监会5月7日正式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 [10] - 监管部门自2002年起就重视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现象 2019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的通知》要求审慎确定业绩基准并详细披露修改原因 [10] - 易方达基金表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将引导行业严谨客观选用基准 保障产品风格稳定性 帮助投资者评估基金业绩 [10] - 国联基金产品开发负责人许超表示基金公司应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核心参照 构建和调整投资组合都需与基准保持一致 [11]
公募重磅!业绩差的少收管理费、降薪,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大幅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31
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条举措直击行业痛点,包括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等[1][4] - 方案重点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等[4] - 方案旨在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引导长期投资,改善"重规模轻回报"现状[1][5] 浮动管理费机制改革 -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根据业绩比较基准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4] - 业绩符合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4]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4] - 2023年7月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面世,管理费与收益、持有时长、规模等挂钩[5] 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挂钩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6] - 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基准的基金经理可合理适度提高绩效薪酬[6] - 近三年有2071只基金跑输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占比23.2%,其中42只跑输超过50个百分点[1][6] - 知名基金经理如高兵、郑澄然、施成管理的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6][8] 基金业绩表现数据 - 摩根中小盘A近三年跑输基准115.82%,宏利成长跑输107.07%[7][8] - 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A跑输57.95%,广发高端制造A跑输56.26%[7][8] -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跑输53.94%,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负[7] 考核机制改革 - 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等经营性指标权重[9] - 对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9] - 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强化长周期考核[9] - 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浮动费率产品有助于促进形成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协调的良好生态[5] - 优化收费与考核机制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业绩优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5] - 强调投资者盈亏有助于改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10] - 建立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助于更好绑定投资者利益[10]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升级,60余只基金抢先校准
第一财经· 2025-05-07 19:21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推动公募基金回归"专业投资"本源 [1] - 方案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 [1] - 截至5月7日,年内至少61只基金产品完成基准变更并修订合同,较去年同期19只激增2倍以上 [1][2] 业绩比较基准监管强化 - 证监会要求为每只基金设立清晰业绩比较基准,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 [2] - 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准设定、修改、披露及纠偏机制 [2] - 头部基金公司已提前调整基准,为落实方案做准备 [2] 基金产品基准调整案例 - 华泰保兴吉年盈将基准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0%"调整为加入1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 [3] - 建信信息产业将基准从沪深300指数变更为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改用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3] - 债券型基金中,中银证券安弘将基准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90%+沪深300指数*10%"调整为"中债指数*85%+中证A500指数*15%" [3] 基准调整动因分析 - 市场风格多元化和赛道细分化导致传统指数难以精准反映基金投资特点 [4] - 变更基准可更准确评价业绩表现,如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改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以匹配科技创新投资定位 [5] 投资者认知与行业现状 - 投资者普遍忽视业绩比较基准,更关注绝对回报 [6] - 截至5月6日,8845只基金中仅48.66%(4304只)跑赢基准,436只负收益产品仍优于基准 [7] - 现行全市场排名考核导致基金经理风格漂移和抱团现象 [8] 考核机制改革影响 - 新规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明显下降,显著超基准者可适度提高薪酬 [7] - 基准挂钩考核将促使基金经理聚焦风格匹配的投资操作,减少盲目追逐排名 [8]
基本功 |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有哪些作用?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04 18:37
基金投资基础知识 - 基金投资需要从基本功开始 打好基础是投资成功的关键[1] - 通过1分钟知识点学习 使投资起步更轻松[1] 业绩比较基准功能 -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用于衡量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2] - 业绩比较基准可帮助投资者大致了解基金的投资方向[2] - 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为未来收益设定的目标基准线 基于产品性质和投资策略制定[2] -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基金经理表现的基准线 是管理人力争超越的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