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主题基金
搜索文档
首批表现亮眼,最高赚超16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9 21:10
北交所四年发展核心成就 - 开市四年来筑牢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要一环 [1] - 上市企业数量从81家增至281家,市值规模从千亿元向万亿元迈进 [3] - 形成差异化制度优势,包括四套多元包容上市标准、"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和优化做市商制度 [1][3] 市场定位与企业构成 - 战略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挂牌200多家企业均通过IPO获得融资,IPO排队数量占整个A股约六成 [4] - 市场结构持续优化,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超85% [5] - 企业创新属性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五成,2024年平均研发强度约3.9% [5] 制度创新与特色优势 - 制度创新体现在差异化上市标准、多元化融资机制和特色交易制度三个层面 [3] - 构建"新三板-北交所"接续上市通道,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 [5] - 引入做市交易机制和融资融券业务,并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改善流动性 [3][18] 公募基金投资业绩 - 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达81.49%,最高超过160% [10][11] - 公募基金持有北交所股票市值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超两倍 [10] - 业绩亮眼得益于起步估值低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及时挖掘高成长、低估值优质个股 [11] 产品创新与市场生态完善 - 公募基金投资产品从主题基金扩展到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13] - 行业正积极筹备北证50ETF产品,有望为二级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13][14] - 持续优化上市标准体系和支持再融资与并购重组,从供给端提升投资吸引力与可投资容量 [16][17] 流动性改善与未来展望 - 北交所流动性已边际改善,换手率不输沪深其他成长板块,研究覆盖不足问题基本解决 [20] - 未来将通过扩大做市商覆盖度、丰富交易品种、引入长期资金等措施提高市场活跃度 [1] - 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 [7][8]
首批表现亮眼,最高赚超160%
中国基金报· 2025-11-09 21:01
【导读】 北交所开市四年来成果斐然,筑牢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 交出亮丽成绩单,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超80%,最高超16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2025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即将迎来开市四周年。 四年来,北交所筑牢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以关键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市场 功能,优化市场生态,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为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 质量发展贡献了关键力量。 通过推出四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设置"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和重组简易程序、优化做市商 制度等举措,北交所在吸引和培育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方面,形成了差异化制度、全周 期培育等多项独特优势。 展望下一个四年,业内期待北交所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机制,通过持续扩大做市商覆盖度、 丰富交易品种、引入更多长期资金等措施,提高市场活跃度,强化持续监管与服务,成为连 接创新资本与中小企业的核心枢纽,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强动力。 聚新成势: 汇聚新质生产力方向优质企业 北交所从设立之初就明确以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使命,四年来持续汇聚这类"新"力量,且 不断吸纳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为支持科技创新和 ...
中信建投基金:锚定高质量发展,构建公募基金产品体系新格局
新浪基金· 2025-10-09 10:2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1] - 方案核心要求是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以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并夯实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 [1] - 中信建投基金以丰富产品体系为突破点 持续强化权益类产品布局 践行高质量发展使命 [1] 政策背景与行业机遇 - 权益基金发展处于政策赋能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机遇期 [2] - 《行动方案》通过优化产品注册安排、强化分类评价引导等举措为权益类产品发展注入政策动力 [2] 产品体系建设与投资者需求 - 产品体系建设锚定投资者需求与利益核心 通过深度调研投资者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及持有期限来定制产品 [1] - 坚持长期性与持续性原则 力求为投资者提升长期获得感 [1] - 持续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推动产品创新升级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1] 主动管理产品布局 - 构建分层立体产品矩阵 坚持主动与被动双轮驱动 [2] - 主动管理产品布局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力 [2] - 在科技金融领域深度覆盖硬科技赛道 积极发行北交所主题基金 重点配置“专精特新”企业标的 [2]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产品 - 绿色金融方面已布局低碳主题基金 投资绿色产业 并发行两只新能源行业公募REITs [3] - 普惠金融方面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开发力度 增发低波策略产品 完善持有期债券、“固收+”、红利策略等产品矩阵 [3] - 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推动第三方代销机构、银行、券商开展申购费率折扣活动 切实降低投资者成本 [3] 养老金融与被动产品布局 - 养老金融方面重点开发适配个人养老长期投资的基金产品 已推出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基金 [3] - 被动管理产品布局完善“宽基+主题+行业”指数产品体系 并在固定收益领域同步布局科技主题债券指数产品 [4] - 被动权益产品是扩大权益投资覆盖面的重要载体 [4] 公司战略与行业贡献 - 公司将始终以《行动方案》为根本指引 持续深化权益类产品供给侧改革 [4] - 以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更稳健的投资回报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4]
中信建投基金: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9-19 10:07
行业背景与活动 - 北京证券业协会联合四十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评价机构及主流媒体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 金融行业迎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积极践行国有金融机构使命担当 全面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1] - 公司响应证监会25条改革措施 推进从"重规模"到"重回报"的经营理念转变 [2] - 公司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导向 加大五大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 [9] 科技金融布局 - 投研团队深度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3] - 发行北交所主题基金 配置"专精特新"企业 [3] - 与总公司合作搭建智能化投研平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绿色金融实践 - 布局低碳主题基金并投资绿色产业 通过主动管理挖掘绿色经济增长机遇 [4] - 已发行两只新能源行业公募REITs 助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盘活存量资产 [4] 普惠金融实施 - 研发多系列低门槛、多元化公募基金产品契合不同投资者需求 [5] - 运用自有资金且高管与基金经理积极申购本公司权益产品 强化管理人与客户利益共振 [5] 养老金融建设 - 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 对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进行布局规划 [6] - 通过科学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手段提供专业化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6] 数字金融发展 -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投研能力、风控水平和运营效率 [7] - 构建智能投研平台并开发智能风控系统 实现实时风险监测和预警 [7] 投研与风控体系 - 设立权益投资部、固收投资部、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等多个投研部门 [8] - 建立"投研一体化"协同模式打破传统投研壁垒 提升研究转化效率 [8] -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通过量化模型与人工判断结合实现全过程风控 [8]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雪球· 2025-09-17 15:57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旨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板” [1][2] - 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需通过改革解决“重规模、轻回报”等问题,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4] - 北京证监局引导辖区机构把握新时代要求,构建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格局,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5][6][9] 把握新时代要求 - 改革是时代所需、市场所趋、民心所向,行动方案力图推动行业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4] - 北京证监局推动辖区3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8000余名从业人员深入理解行动方案精神实质 [5] 打造新基金业态 - 大力推进业务创新发展: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2025年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73只,规模415亿元,在管权益类基金1106只,规模1.6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1.58万亿元;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60亿元 [7] - 优化行业服务体系: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累计81只产品被纳入;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 [8] - 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优化投资决策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8]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规模1732.36亿元;ESG主题基金37只,规模248.09亿元;新发REITs产品3只,发行规模38.03亿元,累计发行37只,规模1033.95亿元 [10] - 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规模36.80亿元;通过REITs支持城市现代化建设,首单城市更新产业园REITs上市募资11亿元 [11] - 深化投资者保护:持续推动费率改革,2024年辖区机构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推进投资者教育创新;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12] - 强化风险防控:健全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落实“长牙带刺”,防范化解重点风险 [12]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6 09:28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1] - 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承担重要使命[3] -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业态丰富,开放程度高[1]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更好绑定[6] - 积极发展权益类产品,2025年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73只,规模415亿元,在管权益类基金1106只,规模1.6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1.58万亿元[6] - 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共60亿元,为稳市提供增量资金[6] -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名录,截至目前共14家管理人的81只产品被纳入[7] 投研能力与服务体系优化 - 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等先进做法,加快建设"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7] - 优化投资决策机制,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作用[7] - 完善投资者陪伴体系,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7] - 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模式[7] 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 服务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规模1732.36亿元[8] -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ESG主题基金37只,规模248.09亿元[8] - 深化REITs市场发展,2025年上半年新发REITs产品3只,发行规模38.03亿元,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规模1033.95亿元[8] - 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规模36.80亿元[9] 投资者保护与费率改革 - 自2023年7月起持续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已显著下降,2024年辖区机构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10] - 推进投资者教育创新,督促机构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确保产品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10] - 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投诉纠纷解决渠道[10]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8: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进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正努力打造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板” [2][4] - 改革旨在解决行业“重规模、轻回报”倾向,强化信义义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投资者获得感 [3][4][8] 行业规模与现状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 [3] - 北京地区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拥有3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8000余名从业人员 [2][4]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辖区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5] - 2025年上半年辖区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73只,规模合计415亿元 [5] - 辖区在管权益类基金产品共1106只,规模合计1.6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合计1.58万亿元 [5] - 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共60亿元 [6] -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辖区共1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81只公募基金产品被纳入名录 [6] 投研能力建设 - 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 [7] - 优化投资决策机制,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作用 [7]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投资管理人才 [7] 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 服务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规模1732.36亿元 [8] -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辖区已有ESG主题基金37只,规模合计248.09亿元 [8] - 深化REITs市场发展,2025年上半年辖区新发REITs产品3只,发行规模38.03亿元 [8] - 辖区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规模1033.95亿元,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8] - 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辖区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规模36.80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市场首单城市更新产业园REITs上市,募资11亿元 [9] 投资者保护与费率改革 - 自2023年7月起持续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已显著下降 [10] - 2024年辖区机构已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 [10] - 推进投资者教育创新,督促机构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10] - 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快速响应的投诉纠纷解决渠道 [10]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健全监管体系,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管模式 [10] - 强化日常监管,通过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 [10] - 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从严从快处理 [10] - 密切关注治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关键风险点 [10]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新阶段 重点围绕行业转型、投研创新、合规治理和投资者陪伴等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1][2][3] - 北京证监局推动辖区公募基金机构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打造行业"北京样板" 通过业务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和投研能力提升等措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4][5][6][7] - 行业改革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强化风险防控 管理规模超30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超8亿 需解决"重规模轻回报"等问题[3][10]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 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 是资本市场重要专业机构投资者[3] - 北京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 辖区3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8000余名从业人员[4]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 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5] - 2025年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73只 规模合计415亿元 在管权益类产品1106只 规模1.66万亿元 持有A股市值1.58万亿元[5] - 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60亿元 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5] - 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 累计81只产品被纳入 涉及1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6] 投研能力建设 - 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和一体化投研体系[7] - 优化投资决策机制 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 减少投资随意性和盲目性[7] 服务国家战略 - 辖区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 规模1732.36亿元 服务科技创新[8] - ESG主题基金37只 规模248.09亿元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8] - 2025年上半年新发REITs产品3只 发行规模38.03亿元 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 规模1033.95亿元[8] - 辖区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 规模36.80亿元 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9] 投资者保护与费率改革 - 自2023年7月推动公募费率改革 管理费和交易佣金显著下降 2024年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10] - 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 通过投资理念宣导和市场解读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理念[6] - 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10] 风险防控与监管 - 健全监管体系 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管模式 通过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结合实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10] -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防范治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10]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4:22
行业背景与改革意义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数量超过8亿,已进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 [1][2] - 行业存在经营理念、功能发挥、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改革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2] - 改革旨在推动行业机构专注主业、优化供给、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形成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2] 业务创新与产品发展 - 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创新,指导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成功申报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更好绑定 [4] - 2025年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产品73只,规模合计415亿元,在管权益类基金产品共1106只,规模合计1.6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合计1.58万亿元 [4] - 指导2家基金公司参与首批互换便利操作,推动3家公司发行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共60亿元 [4] -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今年以来新增3只指数基金纳入名录,截至目前共14家管理人的81只产品被纳入 [4] 投研能力与体系建设 - 推进数字化投研平台建设、基金经理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等先进做法,加快建设"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 [5] - 优化投资决策机制,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作用 [5]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专业精湛的投资管理人才 [5]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服务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管科创板基金48只,规模1732.36亿元 [6] -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已有ESG主题基金37只,规模合计248.09亿元 [6] - 深化REITs市场发展,2025年上半年新发REITs产品3只,发行规模38.03亿元,累计发行REITs产品37只,规模1033.95亿元 [6] - 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管北交所主题基金9只,规模36.80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市场首单城市更新产业园REITs上市,募资11亿元,助力北京市属国企盘活存量资产 [7] 投资者保护与费率改革 - 自2023年7月起持续推动公募费率改革,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已显著下降,2024年辖区机构为投资者节省72亿元 [8] - 推进投资者教育创新,督促机构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8] - 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建立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投诉纠纷解决渠道 [8] 风险防控与监管体系 - 健全监管体系,综合多方信息为辖区行业机构描绘立体画像,构建全方位立体监管模式 [9] - 强化日常监管,通过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实现对机构经营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9] - 对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从严从快处理,密切关注治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关键风险点 [9]
北交所主题基金,最猛狂赚123%!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08:47
北交所发展成效 - 北交所设立四年来持续优化功能 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阵地 带来多维度根本性变化[1]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超9000亿元 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3] - 北交所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2.85% 上半年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 同比增长6.01%[6] 市场功能与定位 - 北交所成功培育专用设备与高端制造 电子与半导体材料 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等多个赛道的高精尖企业[2] - 通过IPO和再融资扶持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突出贡献[2] - 填补了主板 科创板 创业板与新三板间的空缺 为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多层次融资支持[3] 流动性改善 - 日均换手率稳步提升至7%-8% 今年前8个月日均成交额近300亿元 远超2024年不到100亿元的水平[6] - 流动性不足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北证50指数基金持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6] - 债券发行总量超13万亿元 形成股债双轮驱动格局[3] 投资者结构优化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持股比例持续提升[7] - 形成机构投资者引领 专业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者群体[7] - 北交所主题基金规模超160亿元 机构投资者话语权增强[7] 主题基金业绩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近60% 最高超123%[8][9] - 自成立以来平均年化回报率达32% 远超同期沪指涨幅[10] - 业绩表现突出源于政策支持 产业趋势驱动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10] 投资策略与选股逻辑 - 投资需自下而上精选好公司 遵循好公司 低价格 拿得住的理念[12] - 重点关注业绩持续超预期公司 及入选北证50指数和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双指数重叠企业[12][13] - 板块隐藏众多细分行业冠军 小巨人企业比例显著高于主板及科创板[12] 双指数时代发展 - 北证50指数与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推动市场进入双指数时代[3][15] - 双指数为公募基金产品创新开辟新路径 将推动ETF 指数增强等产品研发[15][16] - 有望推动市场从流动性改善到生态重构 加速高成长企业估值重塑[16] 市场挑战与建议 - 北交所整体规模较小 上市公司市值偏小 研究覆盖度不足[18] - 需引进更多高质量企业 优化发行上市机制 加快优质企业上市速度[19] - 需加强投研体系建设 信息系统完善及投资者教育[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