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销率
icon
搜索文档
招金黄金:2025年上半年盈利4469.46万元 同比扭亏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3%(上年同期0.99亿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5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0.55亿元)[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4亿元,同比显著改善(上年同期亏损0.51亿元)[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15亿元,同比改善0.18亿元(上年同期-0.03亿元)[2]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81%,同比上升16.35个百分点[18] - 投入资本回报率7.05%,同比上升10.22个百分点[18] - 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上年同期-0.06元/股)[2] - 毛利率呈现波动,2025年上半年为24.1%,低于行业均值44.8%和行业中位数22.29%[16] 资产结构变化 - 总资产14.86亿元,较上年末25.23亿元减少41.1%[2] - 无形资产较上年末减少96.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8.22个百分点[32]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240.56%,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16个百分点[32] - 固定资产较上年末增加5.2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73个百分点[32]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加4081.67%,占总资产比重上升7.84个百分点[32] 负债与偿债能力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234.9%,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5.82个百分点[35]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末减少59.1%,占总资产比重下降9.87个百分点[35] - 流动比率0.64,速动比率0.51[43] - 资产负债率43.44%,低于行业均值60.87%和行业中位数54.76%[40] 营运能力指标 - 总资产周转率0.44次,低于行业均值0.67次和行业中位数0.44次[27] - 固定资产周转率0.34次,低于行业均值0.85次和行业中位数0.58次[28] - 应收账款周转率260.68次,远高于行业均值64.81次和行业中位数24.37次[2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1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2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26亿元[21] - 自由现金流4.48亿元,较2024年-5.76亿元显著改善[24] - 经营现金流入与营业收入比值为1.0(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入1.96亿元,营业收入1.96亿元)[26] 存货管理 - 存货账面价值1.07亿元,占净资产17.46%,较上年末增加0.38亿元[38] - 存货跌价准备0.23亿元,计提比例17.66%[38] - 存货占净资产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0.4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07亿元[40] 股东结构变动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包括周蓉(持股2.47%)、羊丰(持股1.18%)、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基金(持股1.05%)等[48][49] - 第二大股东宁波冉盛盛远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质押9364.73万股,占其全部持股的100%[49] - 公司总股本的10.08%处于质押状态[49]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为-326.47倍(因历史亏损)[2] - 市净率(LF)为14.75倍[2] - 市销率(TTM)为21.09倍[2]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以黄金为主要品种的矿业开采和销售[10]
宝新能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62% 拟10派0.5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67亿元,同比增长17.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6亿元,同比增长52.6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47亿元,同比增长33.9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2亿元,同比增长44.63% [1][28]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52.94%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 [1][26]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投入资本回报率2.9%,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 [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7.76%,净利率12.82% [21][22] - 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和行业中位数 [21][22] - 净利率高于行业均值和行业中位数 [2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82亿元,同比增长44.63% [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79亿元,同比减少4.39亿元 [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0.52亿元,上年同期为-11.49亿元 [28] - 自由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为0.71亿元 [32]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216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 [1]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9.55%,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41个百分点 [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694.7%,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6个百分点 [42]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加98.07%,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24个百分点 [45] - 资产负债率42.78%,低于行业均值和行业中位数 [53]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38次,固定资产周转率1.37次 [37][38] - 应收账款周转率8.38次 [38] - 存货账面价值5亿元,占净资产4.03%,较上年末增加1.76亿元 [48]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11.48倍,市净率(LF)0.83倍,市销率(TTM)1.21倍 [1] - 市盈率历史分位数为6.98% [3] 股东结构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汇添富品质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56] - 张惠强持股比例上升0.058个百分点至2.215799% [56]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比例上升0.174个百分点至0.923822% [56] 业务构成 - 主要业务为能源电力和金融投资 [9] - 2025年上半年电力业务收入43.497亿元,发电副产品收入0.07亿元 [18]
南华期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增长0.46%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65亿元 同比下降61.8%[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 同比微增0.46%[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32亿元 同比增长1.4%[1] - 利润总额2.57亿元 同比下降5.07%[1]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1%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26] - 净利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为2.31%[24] - 毛利率维持在100%水平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和行业中位数[23]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08亿元 同比大幅恶化[1][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03亿元 上年同期为-6.38亿元[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亿元 同比增加2.78亿元[29]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468.78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6%[1] - 负债总额425.86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8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2.8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06%[1] - 资产负债率90.86% 保持高位运行[4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32.85倍 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水平[1][5] - 市净率(LF)3.52倍 历史分位显示估值偏高[1][8] - 市销率(TTM)3.61倍[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期货经纪 财富管理 风险管理 境外金融服务及期货投资咨询业务[12] - 2025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25亿元[21] - 利息净收入2.53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2.35亿元[21] 资产变化情况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14.6%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7.61个百分点[37] - 其他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6.35%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04个百分点[37] - 结算备付金较上年末增加45.59%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03个百分点[37] 负债变化情况 - 应付质押保证金较上年末减少45.31%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40] - 应付债券较上年末增加38.5%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46个百分点[40]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大幅增加391.9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18个百分点[40] 股东结构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上升0.072个百分点至0.897%[4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股比例下降0.438个百分点至0.664%[45] - 新进股东孙国栋持股208.6万股 占总股本0.342%[45] -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保持控股地位 持股69.68%不变[45]
润中国际控股:2024-2025年度亏损4021.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8 20: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025年度营业收入1.08亿港元,同比增长5.56%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4021.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3.2亿港元大幅收窄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94.5万港元,同比恶化763.1万港元 [3][24] - 基本每股收益-0.0055港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4%,同比提升20.69个百分点 [3][20] 业务结构 - 农业业务分部贡献营收0.784亿港元,占比较高的业务板块 [16] - 物业投资业务分部营收0.297亿港元 [16] - 公司业务多元化,涉及农业、酒店、物业投资、证券投资及资源开采 [10]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36亿港元,同比增加2.01亿港元 [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93亿港元,上年同期为6400.2万港元 [2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8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154.59% [28]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重上升9.85个百分点,同比增加67.22% [32] - 流动比率0.89,速动比率0.87,显示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37] 市场估值 - 公司市净率(TTM)约0.38倍,市销率(TTM)约3.78倍 [3] - 资产负债率33.64%,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4]
能源国际投资:2024-2025年度净利润2.56亿港元 同比增长393.04%
搜狐财经· 2025-07-25 23: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025年度营业收入1.52亿港元,同比下降37.38% [2] - 归母净利润2.56亿港元,同比增长393.0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81.7万港元,同比下降73.78% [2][28] - 基本每股收益0.2372港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57%,同比上升17.06个百分点 [2][24] - 市盈率(TTM)1.54倍,市净率(TTM)0.31倍,市销率(TTM)2.6倍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运营及保险经纪服务 [11] - 2024-2025年度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业务收入1.507亿港元,电子产品业务收入0.01亿港元 [18] - 2023-2024年度油品及液体化工品码头业务收入2.422亿港元,保险经纪服务业务已终止 [21] 现金流与负债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5亿港元,同比减少2.59亿港元 [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2亿港元,上年同期为5339.1万港元 [28] - 流动比率5.57,速动比率5.56 [43] - 短期借款同比减少86.13%,占资产比重下降6.59个百分点 [39] - 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比增加72.94%,占资产比重上升3.62个百分点 [39] 资产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39.52%,占资产比重下降14.22个百分点 [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资产8.22%,上期末为0 [36]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加35.22%,占资产比重上升4.95个百分点 [36] - 固定资产同比增加455.59%,占资产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 [36]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23次,低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3] - 固定资产周转率383.2次,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4] - 应收账款周转率9.67次,高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34] - 资产负债率56.5%,高于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41]
华塑控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200万元-300万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21:15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亿元至4.6亿元 同比下降0.28%至21.96%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0万元至30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37.82万元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380万元至570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69.03万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0.0019元/股至-0.0028元/股 [2] 估值指标 - 市净率(LF)约27.75倍 [2] - 市销率(TTM)约3.82倍 [2] - 市盈率(TTM)历史波动显著 2020年12月为-273.11倍 2021年6月转为正值7.67倍 [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以及租赁服务 [11] 业绩变动原因 - 子公司天玑智谷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导致海外销售规模下滑 [11]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整体毛利率水平下降 [11] - 美元汇率波动使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11] 历史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曾达488.19%(2020年) 但2021年出现-28.58%负增长 [1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波动极大 2020年为393.7% 2021年为-16.18% [12]
市销率超过70!如此妖股结局都不太好,Palantir能例外吗?
华尔街见闻· 2025-06-06 20:34
Palantir估值分析 核心观点 - Palantir当前市销率达79 9倍 成为美国历史上估值最高的大盘股之一 处于泡沫与科技巨头的十字路口 [1][4] - 历史数据显示 市销率超过70倍的公司大多结局惨淡 仅有6家美国公司曾达到类似水平 其中多数已破产或估值暴跌 [4][5] - 极高估值仅在互联网泡沫和疫情期间的"免费资金"时代出现过 但相关公司后续表现普遍落后标普500指数22 5个百分点 [11][12] 估值水平 - 当前市值3140亿美元 位列标普500前30大成分股 介于可口可乐和美国银行之间 [1] - 静态市盈率565倍 动态市盈率228倍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 - 市销率79 9倍 是仅次于MicroStrategy的最贵公司估值的三倍以上 [4][12] 历史对比 - 互联网泡沫时期市销率最高的五家公司(Ariba/Brocade/Juniper/Verisign/Tibco Software)最终均未存活 [12] - 类似高估值公司案例:Moderna从疫情高点下跌94% Bluebird Bio被私有化价格不足2019年估值的20% [5] - 2023年Soundhound AI和Astera Labs市销率达30倍 但四个月内价值缩水60% [11] 市场预期与挑战 - 标普500指数6月重新平衡将提高Palantir权重 迫使主动管理者重新评估其基本面 [13] - 市场一致预期显示 许多公司增长预期更快 但Palantir需实现前所未有的销售增长才能支撑当前估值 [12][13] - Trivariate Research指出 没有公司能通过实际增长证明此类估值的合理性 [13]
金鼎资本刘扬: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真正有价值的应用场景落地
证券日报网· 2025-06-03 21:16
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进入关键阶段 从早期不被看好到一二级市场狂热 目前商演和数采中心场景已产生应用 未来将在物流 医疗保健 商业服务等场景继续爆发[1] - 一级市场开始关注人形机器人市销率 以关节为例 2024年创业公司销售额从几千万元预计突破1亿元 出货量和销售额成为估值新指标[1] 技术瓶颈 - 软件层面数据积累不足 各类VLA模型尚未成熟[2] - 硬件未定型 存在散热等关键技术问题待解决[2] - 应用场景尚未明确 行业仍在探讨人形机器人替代人的必要性[2] 资本动向 - 金鼎资本与国盛证券启动深度合作 未来将联合更多券商为上市公司提供产业研究支持[1] - 资本战略方案聚焦"多快好省"方法论 从一二级全周期视角助力企业抢占战略高地[1] 市场前景 - 行业存在三大相互牵制的卡点 软件 硬件 应用场景问题制约整体发展[2] - 战略转折点显现 从"市梦率"阶段转向具α收益的实质性发展阶段[1]
投资者不满出价过低 极氪私有化进程遇阻
BambooWorks· 2025-06-03 17:50
私有化价格争议 - 极氪六名少数股东抗议私有化要约价格过低,认为低估公司价值并要求提价 [1][2][6] - 抗议股东包括宁德时代、博裕资本、哔哩哔哩、英特尔资本等知名机构 [5][6] - 当前私有化报价为每股25.66美元,较30日均价溢价20%,但市价已升至26.76美元,较报价溢价4.3% [5] 估值水平分析 - 极氪当前市销率仅0.63倍,远低于零跑汽车、小鹏汽车、蔚来等竞争对手的2.19倍,也不及理想汽车的1.50倍 [2][3] - 按同行市销率推算,合理收购价应为64-93美元,显著高于当前报价 [7] - 估值折让部分源于极氪进入新能源车市场较晚,且4月销量同比下滑14.7%至13,727辆,表现弱于竞争对手 [7] 私有化规则差异 - 美股私有化仅需多数股份股东批准,吉利持股65.7%已占绝对优势 [7] - 港股规则要求独立股东多数票通过,保护小股东权益,导致港股私有化失败率更高 [7] - 抗议股东要求私有化须获多数独立股东批准,凸显美港交易所规则差异 [7] 公司背景与谈判筹码 - 极氪背靠吉利集团,后者拥有沃尔沃、极星、路特斯等多家上市企业 [8] - 抗议股东中宁德时代是核心电池供应商,其他机构也具行业影响力,可能影响吉利未来融资 [8] - 分析师预计吉利可能提价至30.54美元(0.75倍市销率),较现价溢价14% [8] 行业竞争格局 - 4月销量数据显示极氪13,727辆的销量远低于零跑41,039辆、理想33,939辆和蔚来23,900辆 [7] - 极氪销量同比下滑14.7%,而竞争对手保持增长,反映市场竞争加剧 [7]
大摩预计:未来5年,小米股价翻倍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9:47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预计小米市值可能在2030年前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股价有望突破100港元,未来五年股价有接近100%的上涨空间 [1] - 小米的长期增长将由电动汽车业务和传统业务(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服务)双引擎驱动 [3] - 通过类比特斯拉、比亚迪和苹果,大摩为小米的估值提供了参考框架,预计小米电动汽车业务市销率在2026年达到2-3倍,传统业务市盈率在2025年达到20-25倍 [2][13][14] 电动汽车业务 - 预计小米电动汽车业务收入将从2024年的33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7年的2330亿元,2030年达到4620亿元 [3] - 电动汽车业务利润将在2027年达到200亿元,2030年达到460亿元,2024年亏损62亿元 [3] - SU7 Ultra的推出标志着小米业务的里程碑,未来十年电动车领域的成功将加速提升其品牌价值 [5] - 小米电动车2025年和2026年的平均售价预测分别上调至25万元和25.5万元,毛利率预测分别上调至20.7%和22.2% [5] - 交付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13.7万辆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37万辆,2026年达到75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12] 传统业务 - 传统业务(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服务)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3330亿元增加到2027年的4510亿元,2030年达到6000亿元 [4] - 传统业务利润将从2024年的334亿元提升至2027年的410亿元,2030年达到700亿元 [4] - 传统业务受益于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结构改善和海外扩张 [4] - 小米通过"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服务"的模式,有望复制苹果的成功 [14] 估值预测 - 到2030年,小米的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净利润有望超过1000亿元 [6] - 基准情景下,预计未来6-12个月小米市值可达1.2-1.6万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50-67港元 [16] - 乐观情景下,目标价可能达到75-85港元,对应的目标市值为1.7-2万亿元人民币 [16] - 悲观情景下,目标价可能降至25-40港元,对应的目标市值为625-950亿元人民币 [17] - 与其他电动车公司相比,小米电动车业务的估值溢价是合理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