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省份工业三季报 轮到中部“上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1:35
全国工业整体格局 - 前三季度全国有2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6.2% [1] - 经济十强省份中有8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 [1] 河南省工业表现 - 河南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在经济十强省份中领跑 [1][3] - 全省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4.6% [4]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20.0%的增速位居五大主导产业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9.3% [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增加值增长26.2%,在28个重点产业链中增速位居第一 [4]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创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 [4] - 前三季度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8.7万辆,位居全国第11位 [4] 安徽省工业表现 - 安徽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位居全国第四 [3][5] - 前三季度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240.44万辆和121.63万辆,双双超过广东并稳居全国第一 [5] - “十四五”以来安徽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 [8] 山东省与湖南省工业表现 - 山东省和湖南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为7.8%,在经济十强省份中并列第二 [1][8] -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 [10] -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10] - 山东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5.1%,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11] - 湖南省1-8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3%,39个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实现盈利 [11] 吉林省与辽宁省工业对比 - 吉林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6.3个百分点 [3][13] - 吉林省八大重点产业均保持增长,其中医药产业、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7.1%、15.0%和11.0% [14] - 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同比增长54.7% [14] - 辽宁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2.2%,在全国各省份中垫底 [3][13] - 辽宁省汽车制造业下降5.4%,汽车产量59.6万辆,下降10.1% [14][15] - 辽宁省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设定在4.5%以上 [16] 产业转型方向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3][10] -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热门赛道,正不断影响经济大省间的工业竞速格局 [3] - 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约80%,“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改造和数智化转型 [10] - “数智化”成为山东、湖南等省工业转型的重点领域 [11]
省份工业三季报,轮到中部“上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3:38
全国工业增长总体格局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2%,有21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2] - 经济十强省份中有8个省份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其中河南以8.4%的增速领跑,湖南和山东以7.8%的增速并列第二,湖北增速为7.7%[2] - 安徽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位居全国第四,高于经济十强省份[6][9]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驱动作用 - 河南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20.0%的增速位居五大主导产业之首[7][8] -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9.3%,带动产业链增加值增长26.2%,增速在28个重点产业链中位居第一[8] - 安徽省前三季度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240.44万辆和121.63万辆,双双超过广东并稳居全国第一[9] - 吉林省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20] 重点省份工业增长动能 -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铁路船舶、电子行业分别增长17.0%、14.9%、16.6%[16] -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4.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5%[16] - 吉林省八大重点产业均保持增长,医药产业、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7.1%、15.0%和11.0%[20] 产业转型升级与数智化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并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6] - 山东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5.1%,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数量全国第一,“十四五”以来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17] - 湖南省企业三一重工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1-8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3%,39个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实现盈利[17] - 辽宁省提出以“人工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发展,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母机等重点打造8个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产业集群[21] 区域工业表现对比 - 辽宁省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2.2%,在全国各省份中垫底,与全国平均增速的差距拉大至4个百分点[19] - 辽宁省汽车制造业下降5.4%,汽车产量59.6万辆,下降10.1%[21] - 吉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6.3个百分点,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同比增长54.7%[20]
20余家酒企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
新京报· 2025-10-28 21:00
首届赤水河论坛启幕,20余家酒企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 【中国白酒网】10月28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共同主办的"天地位育"2025赤水河 论坛,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其间,20余家世界知名酒企共同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 《宣言》旨在推动世界酒业的交流互鉴、共荣共生,践行社会责任,凝聚发展共识,促进行业发 展,从生态、品质、消费、社会责任、科技创新、文化互鉴等八个方面提出倡议。以赤水河这一世界酱 香白酒核心产区为起点,为全球酒业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交流勾勒行动框架。 践行责任,服务社会。将ESG理念融入发展全流程,以公益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助力构 建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技术赋能,融合发展。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推动数智化转型,提升产品稳定性和风格多样性,为消 费者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选择。 创新体验,丰富内涵。挖掘酒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历史内涵,打造兼具仪式感、文化感与互动性的饮 酒体验。 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尊重世界各产区、各类型酒品的历史渊源、礼仪规范与酿造技艺,尊重各方 文化习俗,以酒为媒,增进理解,共同守护全球酒文化的丰富图景与精神内核。 交流互鉴,共荣共生。构建常态化、多元化的国 ...
白酒借“酒+”模式探索出海新方向
北京商报· 2025-10-28 18:09
全球酒业文化生态核心观点 - 美酒作为文明共通语言,正通过多元交流、需求适配与数智革新,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酒业文化生态 [1] - 全球酒业正进入文化互鉴与技术赋能的深度发展阶段,需坚守传统工艺根基,推进文化融合与创新实践,以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生态基石 [2] 酒文化传播与跨界融合 - 跨界融合与体验创新成为酒文化传播核心路径,国际酒企通过品鉴会、文化活动搭建交流桥梁,例如法曼尼国际酒业在法国举办200余场白酒品鉴会,七成参与者给予积极反馈 [1] - 中国酒企加速出海,茅台在德国开设体验馆,五粮液联动海外签证中心打造文化空间,川酒六朵金花集体亮相巴黎国际酒展,通过鸡尾酒调制、大师班等形式拉近与国际消费者距离 [1] - 跨界合作持续升温,古越龙山与华润啤酒联名推出创新产品,茅台、泸州老窖等品牌跨界文创、美食领域,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 市场需求对接与营销创新 - 酒企精准对接多元需求,海外市场通过适配本地餐饮习惯、推出低度产品拓展客群 [2] - 国内品牌借助社交媒体、数字藏品等年轻化营销触达新消费群体 [2] 产业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转型成为产业升级关键引擎,茅台、洋河等企业构建智能酿造体系 [2] - AI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管控、风味研发与个性化定制,推动产业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2]
首届赤水河论坛启幕,20余家酒企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
贝壳财经· 2025-10-28 16:55
论坛与宣言概述 - 2025赤水河论坛于10月28日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茅台共同主办 [1] - 20余家世界知名酒企共同发布《国际名酒赤水河宣言》,旨在为全球酒业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交流勾勒行动框架 [1]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宣言倡议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尊重并保护水源、气候、原料等酿造资源 [1] - 推行绿色与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维护生态平衡 [1] - 将ESG理念融入发展全流程,以公益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1] 品质与文化传承 - 坚守品质,传承文化,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完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 [1] - 以匠心成就卓越品质,传承蕴含其中的非遗文化和经典技艺 [1] - 挖掘酒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历史内涵,打造兼具仪式感、文化感与互动性的饮酒体验 [2] 消费理念与市场营销 - 倡导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加强公众引导,倡导饮酒适度 [1] - 开展负责任的营销,营造文明、健康、快乐的饮酒风尚 [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推动数智化转型,提升产品稳定性和风格多样性 [1] - 技术赋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选择 [1] 行业交流与文化互鉴 - 尊重世界各产区、各类型酒品的历史渊源、礼仪规范与酿造技艺,尊重各方文化习俗 [2] - 构建常态化、多元化的国际化对话机制,开展跨国品鉴、互参互访、文化论坛等活动 [2] - 在交流中互鉴、在融合中共生,共同守护全球酒文化的丰富图景与精神内核 [2]
视源股份(002841):Q3业绩同比转正 加速推广教育AI产品
新浪财经· 2025-10-27 20:39
事件概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1] 收入端分析 - 国内教育业务Q3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希沃录播、希沃魔方数字基座、希沃教学终端及希沃学习机等软硬件产品整体收入保持良好增长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业务Q3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有效拉动该业务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提升 [3] - 家用电器控制器业务Q3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持续受益于海内外订单快速增长 [4] - 海外ODM业务Q3收入延续下降趋势,受市场需求变化及关税变动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4] - MAXHUB海外自有品牌业务Q3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加快海外产品上市与推广节奏 [4] - 机器人业务收入实现良好增长,智能柔性机械臂产品于广交会亮相,商用清洁机器人已批量进入欧洲、日韩等市场 [4] 利润端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5.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7.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5] - 毛利率波动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主要产品收入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 [6] - 扣非后归母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大于归母净利润,主因公司优化资金结构导致计入经常性损益的利息收入减少,同时列示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债权投资收益增加 [6] 费用率端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7]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为239亿元人民币,2026年为276亿元人民币,2027年为316亿元人民币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人民币,2026年为12.1亿元人民币,2027年为15.1亿元人民币 [7] - 预计2025年EPS为1.44元,2026年为1.74元,2027年为2.16元 [7][8] - 以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43.61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30倍、25倍、20倍 [8]
越秀要加速了?
36氪· 2025-10-27 19:04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战略方向 - 2024年6月9日,越秀集团董事长换帅,1963年的张招兴退休,由“70后”陈强接任 [1] - 新任董事长陈强上任10天后即北上拜访北控集团,探讨在金融投资、城市科技、食品消费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1] - 在2025年度中期经济工作会议上,陈强提出下半年七项重点工作,前两点为力拼指标和提速项目 [1] 重大资产收购与金融布局 - 2024年10月9日,越秀集团正式完成对香港人寿的全资控股,这是新董事长上任后完成的第一件大事 [2] - 该收购案历时9年,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两次失败尝试后,于2024年12月签订协议,交易标的为香港人寿83.33%的股份,交易规模达17.68亿港元,为2024年以来香港最大寿险收购案 [4] - 交易完成后,越秀集团同步向香港人寿注入10亿港元用于拓展养老、健康险等新业务及渠道 [4] - 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补齐了寿险牌照,成为广州首家集齐“银保证投”全牌照、可做跨境金融服务的地方国企 [4] 地产业务转型与新增长曲线 - 地产业务作为公司基本盘,在集团加速背景下预计同步加速发展 [5] - 公司正布局“第三曲线”:第一曲线为地产开发,第二曲线为物业、商业等运营业务 [5] - 第三曲线首个方向为将设计、装修、监理等地产产业链服务打包装入新平台“越建科”,该平台是代建业务的拓展,除盖楼外还承担地方政府基建“代理人”角色,通过商业运作盘活土地等生产资料获利 [5] - 第二个方向是城市更新,公司在广州的模式已跑通,利润率可达8% [6] - 第三个方向是康养服务,目前已做到8000多个床位规模,未来计划利用保险资金支持项目开发,并通过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形成“保险支付+实体运营”的闭环 [6] - 此次转型是对房地产开发利润变薄、商业运营难度加大、写字楼空置率高等行业现状的应对 [7] 公司运营效率与财务实力 - 公司持续提效提速,集团财务体系已开始使用AI技术向数智化转型,以节省成本并为业务赋能 [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飙升至11385亿元,为一家万亿资产国企 [9] - 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08位,在“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位列第11位 [9] 土地投资策略 - 公司管理层在战略会上明确未来两个月花100亿拿地的投资目标不变 [9] - 2025年1-9月,公司权益拿地金额为119亿元,行业排名第11位,低于其销售额排名2位 [9] - 对应的权益新增货值为223亿元,全口径新增货值为521亿元,有相当比例项目为“小盘操股”,显示其投资策略非常谨慎 [9]
新海航航空集团亮相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
中国民航网· 2025-10-26 19:32
公司战略与品牌展示 - 新海航航空集团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为设计灵感,采用国风卷轴构型展示“两翼齐飞”战略 [1] - 公司展厅融合东方美学与航空科技,呈现专业性、知识性、体验性与服务性 [17] 安全与科技创新 - 公司大力投入IT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航空运行、机务维修、旅客服务等核心业务系统的1:1同城和异地灾备 [2] - 自主研发“天机、天盾、天闻”系统矩阵、飞机健康监控和故障预测平台以及AI智能客服系统 [2] - 旗下海航技术针对维修培训痛点,自主研发3D全景培训项目和VR机务技能培训应用系统,后者针对发动机部件拆装等高风险项目,前者构建了波音737、空客A320等五种机型的3D场景,采集超千组全景素材 [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首创“海航PLUS会员权益卡”产品,并推出“飞飞乐”周二幸运夜现金抽奖活动 [2][13] - 旗舰航司海南航空与洲际酒店集团旗下餐厅联合打造“祥云珍馐”系列餐饮产品,包括祥云桂花熏鲷鱼、淮扬府联名点心等 [10] - 展厅提供AI互动设备,观众可定制AI肖像冰箱贴和光栅画钥匙扣,并设有各类文艺表演和互动游戏 [16] 财经管理与数智化转型 - 公司创新搭建航空日成本动态管理模型,推出全流程管控、数据不落地的采购全流程管理系统 [2] - 在财经分论坛上,公司强调以财经数智化变革为核心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财务创新深度融合 [3] 人才发展与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旗下三亚航院是海南省首家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于2019年招生,近几年学生就业率达92% [4] - 学院与省内外无人机企业深度合作,培养的学生在教育培训、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领域获企业高度认可 [4] - 展厅展示无人机系列展品,作为低空经济布局的重要载体 [4][6] 企业文化建设与公益活动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飞行安全和队伍思想建设,全面弘扬“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 [3] - 公司邀请“牵手玉树”公益项目的36位同学参观互动,并承办方大新海航“光明行”活动,为100名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8]
580亿券商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07:31
国内券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马太效应加剧之际,又一家A股上市券商正式向"A+H"双平台上 市模式发起冲击,为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注脚。 日前,首创证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此举被视为其国际化战略布局至关重 要的一环。 此次赴港上市,首创证券委任了堪称"豪华阵容"的四大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 际、中信建投国际和中银国际,显示出其对此次发行的高度重视以及强大的渠道动员能力。 记者丨崔文静 编辑丨巫燕玲 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关、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的备案、批 准或核准 。 根据首创证券公告及相关披露文件,此次发行的H股股数将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在行 使超额配售权之前),并可能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俗称"绿鞋机 制")。这一机制旨在稳定上市初期的股价,为发行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募资规模的具体数 字虽未在初步文件中明确披露,但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募集数十亿港币量级的资金,这将显著 补充首创证券资本金。 首创证券此次赴港上市,有着清晰且深远的战略意图。公司在公告及招股书中多次强调,这 是为了 "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整合 ...
2025国泰海通金融科技文化节主题论坛暨上海苏河湾大会高端对话成功举行
券商中国· 2025-10-24 22:55
论坛概况 - 2025年国泰海通金融科技文化节主题论坛暨上海苏河湾大会高端对话于10月24日在上海成功举行 [1] - 论坛主题为“智汇金融新动能 共创科技新生态”,旨在推动开放证券生态共建,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金融+科技”新格局 [3] - 活动汇聚政府、行业、学界、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等150余人参与 [3]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公司秉持开放融合理念,与领先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核心系统、云原生与网络安全等领域深度协同,助力科技伙伴丰富产品版图 [5] - 公司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将继续深化数智化转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生态 [5] - 公司与静安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京北方、金证股份等十家科技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联合创新 [14] 技术成果发布 - 发布国泰海通数智化升级全球灯塔样板点,此为华为与券商共建的首个全球样板点,全景展现双方在核心交易升级、AI应用创新、数据中台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7][9] - 发布国泰海通证券网络和信息安全韧性防护体系,具备“高感知、强抵御、快恢复、智适应、自进化”核心能力,实现安全威胁分钟级发现、常规告警全天候自动处置 [11] - 公司为业内首家提出并践行安全韧性防护理念的券商,其体系架构为全行业构建韧性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实践经验 [11] 系列活动回顾 - 本次论坛为历时四个月的金融科技文化节收官之作,系列活动自7月启航,包含四站主题鲜明、层层递进的活动 [24] - “国泰海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能竞赛”共征集114份作品,以赛促训提升全员数智能力 [24] - “724运维日”聚焦智能运维,发布证券行业首个全AI智能APP灵犀、变更防控平台等关键成果 [24] - “IT文化嘉年华”通过多元互动促进技术与文化融合,激发组织创新活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