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
搜索文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财联社· 2025-10-28 16:4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 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 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有效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 勃发展,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多彩;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安全 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国两制"实践深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 龚正主持市政府党组会议
解放日报· 2025-10-28 09:41
记者 孟群舒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龚正昨天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传达、再学习,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增强贯彻落实全 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锚定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总目标,冲刺"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发展,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在上海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奋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 会议指出,要提高站位、学深悟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牢牢把握"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更加坚定地沿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保持战略定 力,增强必胜信心。牢牢把握"十五五"推动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切实把准前进方向、把牢 价值取向。牢牢把握"十五五"和2035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牢牢把 握"十五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会议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日报· 2025-10-28 07:1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握 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 杂变化,对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革开放高地为牵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丰富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提升省级自 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省级经开区等平台功能,努力在畅通内外循环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我们将加力扩围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制定实施促消费稳增长措施,带动石油、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抓重点区域 突破,强化市、县(区)协同联动,聚焦重点企业,落实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深挖潜力行业,捕捉消 费热点,培育大型餐饮企业入统;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围绕全市'7+25'产业链群培育外贸产业,形成 以苹果及其制品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石油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工业制成品和以红色文化资源为特征的 文化旅游产品出口产业格局。"延安市商务局局长 ...
省纪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陕西日报· 2025-10-28 07:12
会议强调,要原原本本学、持续跟进学,把全会通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和 重要讲话贯通起来认真学习研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强化政治监督,紧紧围 绕全会部署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点任务,及时发现 和推动解决贯彻落实中的政治偏差。要坚持人民至上,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心用 情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 战、持久战、总体战。要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干 事创业新动力、护航"十五五"新征程行稳致远。(记者:甘甜) 10月24日,省纪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 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兴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发 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我国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无论是深入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还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发展中稳步提升 民生保障水平,都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 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体现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连贯性。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 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旨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 靠性。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各种卡点堵点,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 式"竞争,旨在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各 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现市场有效有序、政府有为有度,必将进一步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展现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信心和决心。今年前三季 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绘出逆势上扬曲线。尽管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逆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7 23:33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与意义 - 新发展格局是把握中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旨在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1] - 该战略深化了对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 -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根基更加坚实,安全性稳定性增强[2] 国内大循环的成果与战略部署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86.4%,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不断巩固[2] - 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2]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3]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3]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提升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和韧性[2] - 2024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拓展发展空间[4] 未来政策方向与市场机遇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卡点堵点,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3]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3]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3] - 通过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全面振兴等措施释放巨大内需潜力[3]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网· 2025-10-27 22:01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人民日报10月28日评论员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握 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 杂变化,对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2020年初,世纪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习近 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意识到"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 路",由此酝酿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时刻的关键抉择,深化了我们党对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 国转变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引领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体现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连贯性。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旨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和可靠性。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各种卡点堵点,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 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7 21:59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与背景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把握我国发展主动权 [1] -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源于2020年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断裂导致国内经济循环受影响,根据新形势酝酿了"双循环"思路 [1] "十四五"时期双循环成效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86.4%,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不断巩固 [2]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32.2万亿元增至2024年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2] - 在严峻复杂国内外环境下,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安全性稳定性增强 [2] 国内大循环的战略依托与措施 -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3] - 通过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措施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释放内需潜力 [3]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卡点堵点,破除地方保护,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3]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 [3] 高水平对外开放部署 - 今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7.1% [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 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畅通,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4]
40年40人|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高地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9:55
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3]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市场的需求优势 [2] - 截至2023年,TMT相关行业的营收已经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中体量最大的产业,TMT对于整体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也超越了房地产链条 [2] -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呈上升趋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 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 银行业需服务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银行业应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有助于推动消费领域企业发展和产品供给,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 未来银行业需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以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科技创新和财富管理需求,随着商业银行AIC试点范围拓宽,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渠道和工具更加丰富 [5] - 银行业可在推动形成“财富管理规模扩大—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股权投资比例—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闭环中发挥作用 [5] 消费潜力释放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举措以促进消费 [6] - 相较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领域具有重复消费特征、不容易形成透支,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保障型消费以及体育和文娱消费领域 [7] - 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可从四方面着手:将消费补贴向服务消费拓展,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推动资产价格企稳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强化社会保障以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8][9] - 居民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具有较高的就业拉动效应,2023年平均工资水平分别约相当于全行业均值的59%和60% [8] - 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4]
全面推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经济日报· 2025-10-27 08:47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五五”时期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的重要战略部署,体现了宏观政策的延续性和破解难题的主动性 [1]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行为规范,将有利于高效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巨大市场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1] - 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匹配的国内市场将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 [1] 当前市场基础与存在问题 - 我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规模呈现迅速扩张趋势 [1] - 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尚未解决问题,影响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1] 重点任务与具体措施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打开市场增量空间 [2]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以不断增进投资的综合效益,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2] -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目的是更好地打破“隐形围墙”,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2]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 全面推动“大市场”强起来的关键与核心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 - 政府需做好保护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公平竞争、构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事,以有为政府保障有效市场 [2]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全面推动“大市场”强起来是有效满足自身和世界需求、改善企业外贸环境、吸引境外优质投资的重要抓手 [3] - 此举是在全球治理中谋求与市场规模和贡献相称影响力的关键,党中央同步部署“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促进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融通,以强大国内市场为“内核”,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向国内汇聚,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3] - 持续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