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应变求新看广东
经济日报· 2025-07-11 05:58
全球经贸环境与外贸韧性 - 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持续冲击全球经贸秩序,但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 [1] - 外贸企业通过品牌突围、市场多元化、技术创新和供应链重组等策略应对挑战 [1]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企业积极把握关税调整窗口期 [1] 企业应对关税策略 - 广东福斯特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外贸收入从2023年200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1000万美元,外贸业务占比15% [2] - 东莞市帝凡电器有限公司出口美国产品缴纳54%关税,但客户仍可承受 [3] - 广州八橙科技有限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优势,准备通过加价应对关税 [3] - 广州视源股份海外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7%,占营收25% [3] 市场多元化布局 - 视源股份在6个国家设立子公司,2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本地化团队 [4]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增长最快,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4] - 广东凌度智能科技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中东、欧美和东南亚 [8] - 广东中玲实业集团积极开发中东和拉美市场,提供设计服务 [9] 技术创新驱动 - 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将15%营收投入研发,技术人员占比15% [6] - 高端风幕机在美国售价为中国出口的近两倍,可承受关税溢价 [6] - 广州八橙科技通过产品微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刀头剪切力等指标 [6] - 视源股份采用"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储备策略 [7] 品牌化与高端化转型 - 广东眷蜀科技从外贸转向内销,推出自主品牌眷蜀JSoul耳机 [12] - 南洋电机获得"同线同标同质"认证,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 [1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推出符合国内需求产品,与电商平台合作 [13] - 东莞优品平台汇聚300家品牌企业及5000多款"东莞造"产品 [12] 新业态与政策支持 - "80后""90后"经营者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13] - 深圳海关优化内销业务办理流程,提升便利化水平 [14] - 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培养自主品牌,应对潜在关税变化 [12]
景业智能: 景业智能关于调整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01
利润分配调整原因 - 公司因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导致回购专户股份数量变动 回购专户持股由833,708股减少至95,708股 [2][3] - 调整后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数为102,094,006股 较原基数10,135.6006万股增加0.6% [1][4] 调整前后分配方案对比 - 原方案:以10,135.6006万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 总额658.81万元 [1] - 新方案:以102,094,006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下调至0.6453元 维持总额658.81万元不变 [1][4] - 回购专户剩余95,708股不参与利润分配 [4] 历史分红与回购数据 - 2024年12月已完成现金分红506.78万元 占当时股本基数的5% [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与回购金额合计4,164.94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110.77% [2] - 其中现金分红与回购注销合计1,165.29万元 占净利润30.99% [2] 未来调整机制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再变动 将维持分配总额不变 动态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2][4] - 最终实施金额以权益分派公告为准 [4]
豪江智能: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智能驱动多领域覆盖,全球布局助推发展-20250610
华鑫证券· 2025-06-10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豪江智能为智能线性驱动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业务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医养、智能办公、工业传动等场景,2025Q1营收盈利双提升,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和EPS增长,基于业务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驱动产品覆盖多应用场景,25Q1营收盈利双提升 - 公司完成多场景技术积累,形成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业务布局,主要产品为智能线性驱动系统 [5] - 2024年公司营收8.28亿元,同比增15.74%,净利润0.47亿元,同比降0.58%;母公司营收6.97亿元,同比增5.71%,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0.48% [6] - 2025年Q1营收2.11亿元,同比增6.7%;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28.98%,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29.31% [6] 智能家居实现多系统联动,智能医养提升服务效率 - 智能家居领域,产品与多系统融合,集成传感器赋予家居智能功能,服务超300家客户,构建完整服务链条,设豪江香港贸易公司参与全球竞争 [7] - 智能医养领域,产品是医养器械核心部件,应用广泛,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和医护工作效率,2024年两大领域产品占营收比重83.59% [8] 以技术为基实现无人机部件供应,海外布局添动能 - 工业传动领域,产品应用场景广泛,为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可生产无人机线性推杆部件,已批量供货大疆,在手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9] - 海外布局方面,投资2000万美金在泰国建生产基地,首期4万平厂房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9]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0.06、11.90、13.69亿元,EPS分别为0.6、0.73、0.8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9、28.0、23.8倍 [10] 财务预测 - 主营收入2024 - 2027年分别为828、1006、1190、136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5.7%、21.4%、18.3%、15.0% [12] - 归母净利润2024 - 2027年分别为47、109、132、15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0.6%、132.8%、20.8%、17.6% [12] - 其他财务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ROE等呈现增长趋势,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 [13]
5月CPI继续低位运行,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东方金诚· 2025-06-09 19:08
5月物价数据情况 - 5月CPI同比下降0.1%,1 - 5月累计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3.3%,1 - 5月累计同比下降2.6%[1] CPI情况分析 - 5月CPI同比略高于预期,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涨幅扩大抵消能源和食品价格影响[2][4] - 5月食品CPI同比降幅由-0.2%扩大至-0.4%,能源价格同比降6.1%,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5] - 5月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6] CPI走势预测 - 受基数影响,6月CPI同比或在0%左右,下半年推动物价回升成政策目标[3][7] PPI情况分析 - 5月PPI环比跌0.4%,同比跌3.3%,跌幅扩大0.6个百分点[7] - 国际油价下跌及国内需求弱供给足致PPI环比续跌,耐用消费品带动生活资料环比止跌[2][7] - 5月生产资料PPI环比跌0.6%,同比跌4.0%;生活资料PPI环比0.0%,同比跌1.4%,跌幅收敛[10][11] PPI走势预测 - 预计6月PPI环比跌幅收敛,同比跌幅在-3.3%左右,走势取决于政策效果和外部谈判进展[3][12]
重磅数据发布!价格领域呈现积极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5-10 17:14
4月CPI与PPI数据表现 - 4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 [1]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稳定 [2] CPI变动驱动因素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 [6]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汽油价格下降10.4%拖累CPI约0.38个百分点 [6] - 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成品油价格同比降幅从-6.1%扩大至-11.1% [6] PPI下行原因分析 - 国际大宗商品普跌:布伦特原油和LME铜现货分别下跌6.6%、5.5%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1%,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下降2.5% [7] - 煤炭需求进入淡季,开采和加工价格均环比下降3.3% [7] 价格领域的积极变化 - 黑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4和1.0个百分点 [9] - 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电工机械专用设备价格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9]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3% [9]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改善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上涨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0% [10] - 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2和0.7个百分点 [10]
泰禾智能:2025一季报净利润0.02亿 同比下降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展示公司2025年一季报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及分红送配方案 [1][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0120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0010元增长1100%,2023年一季报为 - 0.0200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净资产7.07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7.09元下降0.28%,2023年一季报为7.17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公积金3.43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3.48元下降1.44%,2023年一季报为3.53元 [1]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未分配利润2.38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2.32元增长2.59%,2023年一季报为2.36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05亿元,较2024年一季报的0.95亿元增长10.53%,2023年一季报为0.94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0.02亿元,2024年一季报为0,2023年一季报为 - 0.03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净资产收益率0.16%,较2024年一季报的0.02%增长700%,2023年一季报为 - 0.32%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8800.6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47.99%,较上期变化638.15万股 [1] - 许大红持有4245.2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3.15%,持股不变 [2] -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791.2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5.22%,增持730.52万股 [2] - 葛苏徽持有465.6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54%,持股不变 [2] - 丁兴成持有425.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32%,减持21.83万股 [2] - 郭芃持有202.5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10%,减持7.85万股 [2] - 合肥泰禾智能(603656)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89.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03%,持股不变 [2] - 陈前平持有166.0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91%,为新进股东 [2] - 王金诚持有107.5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9%,持股不变 [2] - 查正欢持有105.1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7%,为新进股东 [2] - 上海君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君翼量化2号基金持有103.2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6%,为新进股东 [2] - 上海今赫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今赫基业1号、王光坤、姚向军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本次不分配不转赠 [2]
创维数字业绩持续滑坡,支柱业务量价齐跌
凤凰网财经· 2025-04-25 20:56
核心观点 - 创维数字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持续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均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营收86.93亿元同比下滑18.2%,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滑58.34%,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94.98%至532.74万元 [1][2] - 公司支柱业务智能终端面临量价齐跌困境,2024年销量4951.39万台同比下滑3.3%,营收65.58亿元同比下滑16.59%,产品均价132.45元/台同比下滑13.8%,毛利率16.11%同比下滑4.22个百分点 [2] - 专业显示业务表现更差,2024年销量1444.17万台同比跌超7成,营收17.15亿元同比下降28.77%,其中显示模组与IOT物联网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大跌59.99% [6][7] - 海外市场表现疲软,2024年海外收入36.07亿元同比下滑16.91%,收购的STRONG集团营收8.73亿元同比下滑2.35%,CALDERO公司正在注销清算 [9][10] - XR和AI眼镜被视为新增长点但尚处培育期,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公司AI眼镜产品刚推出难以支撑业绩 [11][1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86.93亿元同比下滑18.2%,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滑58.34%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99亿元同比下滑21.24%,归母净利润532.74万元同比下滑94.98% [2] - 公司整体毛利率14.56%同比下滑2.19个百分点,创近10年新低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4亿元同比减少29.8% [10] 业务分析 智能终端业务 - 占营收75.43%,2024年营收65.58亿元同比下滑16.59% [2][8] - 产品均价132.45元/台同比下滑13.8%,毛利率16.11%同比下滑4.22个百分点 [2] - 公司逆势扩产拟投建惠州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9.32亿元 [4] - 行业呈现供过于求态势,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 [5] 专业显示业务 - 占营收19.73%,2024年营收17.15亿元同比下降28.77% [7][8] - 汽车电子车载显示业务营收12.27亿元同比增长26.39% [7] - 显示模组与IOT物联网业务营收4.39亿元同比大跌59.99% [7]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收入36.07亿元同比下滑16.91% [10] - STRONG集团营收8.73亿元同比下滑2.35% [10] - CALDERO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清算 [10] 新兴业务 - XR业务聚焦海外B端定制化市场,但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731万台同比下降10.3% [11][12] - AI眼镜产品刚推出处于市场培育期,短期内难以支撑业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