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海关
icon
搜索文档
海关总署:“一网通办”事项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
央视网· 2025-08-25 11:10
海关现代化建设进展 - 海关总署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 全面加强智慧海关建设[1]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数字门户[1] - 一网通办事项达25大类964项 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1]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实现全程物流一次申报一单贯通[1]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旅客无感通关快速通关[1] - 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口岸营商环境明显改善[1]
成都自贸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热力图”
制度创新成果 - 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探索形成740余项改革实践案例 其中十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4] - 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形成170余项改革创新案例 七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27项在全省复制推广[3] - 成都海关累计推出55项自贸创新成果 两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9] 贸易便利化措施 - 实施同企跨片通关模式 使企业年通关成本从800万元降至80万元 降幅超90% 通关时间从4.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内[3] - 铁路港片区采用铁路快通+提前申报+车边直提等多场景应用 场站整体作业效率提升40%左右[2] - 通过1210保税出口模式实现入区即退税 提升口岸效率并降低出口成本[7] 产业发展成效 - 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全年整车进出口预计达4.3万辆以上 同比增长53.98% 新增二手车出口备案企业九家[7] - 数字文创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腾讯新文创总部等龙头企业汇聚形成完整生态体系[6] - 成功落地TCL雷鸟电竞显示器全球智能制造基地 DPD青白江全球跨境电商货物集散平台等重大项目[6] 通道建设与物流优化 - 依托两场两港通道优势 在全国率先开行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专列[6] - 完成全国首单区内直转业务 西南首票综保区一票多车出境业务[2] - 获批西南综保区首个整车检测线CNAS资质[2] 金融与法务配套 - 深化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探索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应用及数字人民币场景[9] - 高标准建成天府中央法务区 集成国际仲裁 商事调解 外国法查明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0]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第一[10]
工农基建多领域开花 中国与金砖经贸合作大有看点
金砖国家扩员与贸易增长 - 印度尼西亚于2025年年初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扩员后成员国和伙伴国总数达20个 [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进出口6.1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 占中国进出口总值28.1% [1] -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带动贸易增长 [1] 工业与制造业供应链合作 - 化工 金属 电子产供链合作紧密 印刷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进口增幅明显 [2] - 橡胶和塑料进口保持增长 石化机械(000852)和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2] - 压路机出口同比增长42.7% 混凝土搅拌车出口增长37.9% [3]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机械化 - 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增长13.7% 食用水产品进口增长10.6% [2] - 柑橘 葡萄等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联合收割机和棉花采摘机出口增长34.7% [2] - 越南燕窝 泰国养殖水产品和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等新增准入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3] 新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70% 风力发电机组零件增长11.8% [3] - 与埃及 沙特合作建设沙漠太阳能发电厂 推动"绿色金砖"能源转型 [3] - 广州对马来西亚 泰国 沙特和阿联酋进出口均增长40%以上 [3] 区域贸易枢纽表现 - 广州对金砖国家进出口整体增长24.4% 占其进出口总值25.2% [3] - 广州出口商品中50%电动汽车和包装机械 33%水产品和电视机 25%船舶和灯具销往金砖国家 [3] - 进口商品中50%能源产品 33%初级塑料 25%农产品来自金砖国家 [3] 智慧海关体系建设 - 金砖国家"智慧海关"示范中心网上线 提供四种语言版本 [4] - 设立金砖贸易 合作会议 信息动态和企业服务四大板块 [4] - 建立超100人师资团队 推出双语课程体系覆盖海关业务和科技应用 [4] 海关合作与能力建设 - 评选首批15个"智慧海关"建设示范案例 采用线上+实地展示方式 [4] - 通过理论+实训和业务+文化两种范式开展海关能力建设 [4] - 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成果 为经贸往来提供支持 [5]
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实战测试
海南日报· 2025-08-18 10:08
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 海南自贸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于3月31日启动运行并全面开展实战测试工作 [1] - 平台依托云计算技术全方位提升数据算力 使用大数据池对数据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和建模分析以精准识别业务风险 [1] -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管场所视频信号实时分析研判 快速识别高风险人员和异常行为并推送至现场监管人员处置跟踪 [1] 移动应用与远程查验 - 企业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接远程查验系统 使用视频会议方式按海关指令完成远程查验 [1] - 该模式有效降低作业成本并提升查验效率 [1] 基础设施与运行体系 - 海口海关建设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项目 承担数据分析、业务管控及监控指挥功能 [2] - 打造业务管控、监控指挥、风险防控、监督内控"四控一体"的海关业务运行监控指挥体系 [2] - 搭建"职能+中心+现场"高效衔接的业务运行管理机制并建立实体化运行的海关业务运行监控中心 [2] 数据整合与系统协同 - 海关全方位整合内外部信息系统数据和视频信号资源 [2] - 依托海关总署业务运行监控平台及海南自贸港智慧监管平台对关区业务实施分级分类监督管理 [2] - 实现业务运行智控中枢、重大决策辅助中心、风险监测集中平台及数据赋能智慧大脑的多维协同运行监控功能 [2]
中缅边境南伞口岸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逾4.5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0:53
南伞口岸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货运量28.71万吨,同比增长82% [1] - 前7个月进出口货值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 [1] - 矿产品进口额达242.79万元,同比增长596.9% [2]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龙潭坝监管场所完成"两场合一"建设,实现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一体化管理 [1] - 部署"智慧物流2.0"系统,提升海关监管能力和货运承载能力 [1] - 建立"多贸合一"智慧卡口和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系统 [2] 监管模式创新 - 采用"智能关锁+物理围网+电子围网+智能卡口"复合监管模式 [2] - 实现全链条监管与快速通关有机统一 [2] - 不同贸易渠道进出口货物实行同场监管 [1] 重点商品贸易动态 - 实现褐煤产品首次进口 [2] - 2024/2025榨季监管进口甘蔗14.49万吨,创近5年最高记录 [2] - 一般贸易与边民互市贸易呈现深度融合发展态势 [1] 口岸战略定位 - 历史上属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关口 [1] - 与缅甸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跨境贸易持续向好 [1] - 智慧海关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持续推进 [2]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搜狐财经· 2025-08-07 06:01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值达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大湾区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超60% [2]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3]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3]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连续4年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单中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2] - 全国首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3] - 智慧途中物流模式和新一代安全智能锁实现三个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衔接协同典型案例 [4]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和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和50% [3] - 2024年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4] - "机器+人"协同监管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 [3] "保税+"新业态发展 - 2024年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涵盖直升机、空客A320客机及发动机等 [5]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零部件保税维修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5]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5] 对港贸易合作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上半年对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6] - 对港贸易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6]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促进深港供应链产业互动 [6]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7亿元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深圳商报· 2025-08-06 01:2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值2613 7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居粤港澳大湾区内自贸片区首位 占区内自贸片区进出口值超六成 [1] - 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712亿元跃升至2024年5367亿元 规模扩大6 5倍 [1] - 对香港进出口值592 4亿元 同比增长90 2% 占片区进出口总值22 7% 占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贸易便利化指数连续4年获得全国自贸片区第一 [1] -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 一次认证 一体通行" 支持企业设立"全球中心仓" 打造"MCC前海"物流新模式 [1] - 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 2万家 [1] 智慧化改革成效 - 进口水果 进口危化品查验时间分别缩短30% 50% [2] - 上半年蛇口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19万标箱 同比增长10 7% [2] - 创新智慧途中物流模式 实现三港区间集装箱全天候自动调拨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6-7月落地航空器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总价值约5 5亿元 [3] - 推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纳入保税维修目录 实现深圳医疗设备保税维修零突破 [3] - 西门子保税维修中心完成近2000个磁共振线圈维修 申报进出口近6000项 货值约930万美元 [3] 深港合作成果 - 打造"前店后仓"模式 带动双向进出口大幅增长 [4] - 香港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4]
黑龙江绥芬河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货值达134.2亿元 同比增长16%
据绥芬河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绥芬河市外贸进出口货值达134.2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与质量 同步提升。 立足沿边口岸优势,绥芬河海关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生态。推进智慧口岸升级,启用进境智能物流卡口, 车辆校验时间压缩至45秒;服务中欧班列高效运行,应用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积极推行预约 通关、优先审核等便利措施。促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构建"信息研判+场地巡查+机动查验"一体化风 险防控系统。 今年以来,绥芬河海关依托智慧监管赋能外贸提质增效,以问题导向破解通关堵点。加快推进海关监管 货物途中监管智慧化系统建设、铁路口岸进境煤炭智能化采样设备项目落地,优化大宗商品监管。践行 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关长"接待日制度,指导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办理关区首笔国内采购设备 简化出区业务,合理压缩通关成本,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绥芬河海关将持续拓展智慧海关应用场景,为龙江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更大力量。(苏靖 刚、吴佳凝)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西部造”汽车滚装出口
汽车出口 - 长安汽车1271辆经钦州港出口至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包含新增的电动汽车车型 [1] - 本次出口采用海铁联运模式,规模较4月首次出口进一步扩大 [1] -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和铁路班列运输高效、成本低等优势推动汽车企业加速出海 [1] 物流与通关 - 钦州港海关实施"提前申报+抵港直装+优先验放"通关模式提升效率 [2] - 通过"智慧湾"系统、智慧电讯等智慧海关项目强化口岸信息化建设 [2] - 海关与铁路、码头、港口部门协同优化作业模式 [2] 出口数据 - 2023年上半年钦州港口岸出口汽车2.1万辆,货值11.7亿元 [2] - 出口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7.72%和26.99% [2] 未来规划 - 钦州港海关将继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升集疏运效率 [2] - 计划加快打造汽车集疏运集散地,推动更多中国西部制造汽车出海 [2]
掌上通关、一网通办——海关“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惠民服务速度温度
新华社· 2025-08-01 22:18
海关"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 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于2024年1月在6个直属海关关区试运行,7月正式全国推广,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1] - 平台提供邮件查询、补充申报、税款缴纳、退运申请等6个登录端口功能,全程免费服务[2] - 7月全国进境邮件52.22万票,通过平台办理业务9.69万票,平均通关时间节省5小时,节约费用超140万元[2] 政务服务数字化升级 - 海关政务服务平台新增进境动物检验检疫、报关单位备案等三项一站式服务[3]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对接30个部门系统,提供964项服务功能,注册用户超1000万,日均申报量2600万票[3] - 地方海关推出智慧会展监管、宠物出境一次办结等创新服务,如深圳海关优化AI关员"邮小枫"智能应答功能[2][3] 行业效率提升措施 - 年度进出境邮件总量超1亿件,平台针对留学季邮寄高峰强化技术保障[1][2] - 海关整合企业破产核查、信用修复等5个"一件事"事项,推动"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模式[3] - 计划2025年深化智慧海关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次不用跑"的政务服务转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