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早报:7月14日
新华财经· 2025-07-14 08:34
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未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2][3] - 改革参考境外市场经验 旨在提升预沟通服务质效和发行上市审核整体质效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3] 上市公司业绩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232亿元 同比增长54% 主要受益于矿产金、铜、锌、银销售价格同比上升 [3] - *ST松发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8亿至7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因完成向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的战略转型 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旺盛且在手订单充足 [3] 能源与基建 -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可汇集数千万千瓦新能源电力 通过"西电东送"通道输送绿电至全国 [3] -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 [3]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墨西哥商品征收30%关税 欧盟推迟对美反制措施至8月初 德国警告将采取"果断反制" [2][5] - 巴西农业部长表示不会屈服于美国关税施压 将扩大与全球南方国家贸易 [5] 科技与创新 -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 成功获取月球和木星150GHz频段图像 [3] - SpaceX将向马斯克旗下xAI投资20亿美元 作为后者50亿美元股权融资的一部分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出席北京链博会 重申对中国市场长期承诺 [5] 金融市场 - 香港前5个月韩资持牌机构证券交易总额超1.5万亿港元 达去年全年的2.8倍 [3] - 韩国6月经济活动综合领先指标(CLI)连续第七个月上涨至101.08 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 [5] 区域经济政策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享惠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 [3]
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2
海南自贸港航运枢纽建设 - 海南正全力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纽,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制度创新为抓手打造航运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 [1] - 截至2024年底形成"四方五港"格局,洋浦港4个20万吨级泊位即将投产,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达550万TEU [1] 航运政策与航线网络 -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登记国际船舶64艘、总载重吨635万,居全国前列,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外籍船舶免税超11亿元 [2] - 吸引近千家航运企业集聚,完成26单内外贸同船加注,首创"全岛一港"注册等10余项制度创新 [2] - 截至2025年6月稳定运行7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新开通4条东盟国家航线及"洋浦—印度"直达外贸航线 [2] 智慧港口与绿色转型 - 全省港口推进数字化改造,海口港重点探索无人船舶驾驶技术应用和新能源车辆人船分离运输模式 [2] - 2025年底前全省港口岸电设施实现全覆盖,洋浦港试点"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并规划甲醇加注基地 [3] 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 - 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水运条例》,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开放政策体系 [3] - 扩大"国际中转"业务试点范围,推动船舶、船员、资金等航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3]
东营市将积极推进复式航道论证建设
齐鲁晚报网· 2025-07-05 19:34
港口建设与发展 - 东营市正在加快推进10万吨级、25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集群建设,计划2023年底建成东营亿吨深水大港,力争2030年打造能源资源现代化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翻番 [3] - 东营市已建成10万吨级单向航道(15.3公里)和环抱港池内航道(11.4公里),未来将推进10万吨级复式航道建设并开展15-20万吨级航道论证研究 [3][4] 智慧港口管理 - 东营市建立了智慧港口调度管理中心,该平台整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船舶进出港调度管理和港口可视化管理等系统 [3] - 公司将继续加强数字码头、数字航道建设,提升港口智慧大脑应用水平,科学安排船舶进出港计划,精准调度港口航道运行 [3] 通航管理创新 - 东营市实施"三三制"辅助通航水域运行模式,有效解决小型油田辅助生产船舶与商贸大型船舶进出港矛盾 [1] - 公司将强化航道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侵占航道行为,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突出抓好航道维护疏浚工作 [3] 战略定位 - 东营港发展目标是成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3][4]
收评:主要股指表现分化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领涨
新华财经· 2025-06-27 15:27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主要股指27日普遍高开,沪指收盘下跌0.70%至3424.23点,深成指上涨0.34%至10378.55点,创业板指上涨0.47%至2124.34点,科创综指上涨0.16%至1209.29点,北证50指数上涨1.06%至1439.63点 [1]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领涨,科创板次新股、CPO概念、有色、通信设备、元器件、存储芯片等板块显著上涨,油气、银行、跨境支付板块跌幅靠前 [1] - 沪市成交额约6057亿元,深市成交额约9354亿元,创业板成交额约4646亿元,科创综指成交额约1034亿元,北证50成交额约348亿元 [1]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美元走低为中国资产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高股息蓝筹和科技成长龙头有望受益,但全面牛市需宏观经济、企业盈利与市场情绪共振 [2] - 天风证券指出大金融板块与2014年行情存在差异,需判断新叙事支撑力度,同时军工板块补涨胜率较高 [2] - 平安证券持续看好贵金属及工业金属,认为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共振将抬升价格中枢,建议关注成本优势突出且未来量增的企业 [2] 行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表示内河航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加快,新能源船舶已超1000艘,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一批内河自动化码头和智能堆场投入使用 [3] - 供销总社计划打造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 [4]
交通运输部:目前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3:23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及智慧化转型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行业取得积极成效 [1] - 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1] - 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智能闸口等技术广泛应用 [1] - 中国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1] - 部分港口打造集关、港、贸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智慧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1] 智慧航道建设进展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1] - 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与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及长江口电子海图实现互联互通 [1] - 江苏、浙江等地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 [1] - 长江武汉创新示范段、苏南运河等全要素智慧航道加快建设 [1] - 智慧航道初步实现"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一体智慧化"等突破 [1]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部将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智能协同 [2]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2] - 推进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2] - 创新港口数据服务,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 [2] - 推动跨区域通航建筑物船舶过闸联合调度,实现运营服务智慧化 [2] - 未来港口将拥有全链条智慧化服务,船舶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实现智能导航 [2]
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内河航运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6-27 13:04
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4年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1.6万公里,较2012年增长62% [1] - 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 [1] - 货物周转量达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1] - 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干线大通道能力持续提升 [1] 船舶更新与新能源应用 - 2024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船舶 [2] - 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 [2] - 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已实现常态化 [2] 存在问题与发展规划 - 京杭运河、长江、西江等航道仍存在堵点卡点 [3] - 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运输组织化水平不高 [3] - 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3] - 提出7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目标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3] 智慧化转型与未来活动 - 将推进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智能协同 [4]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4] - 推动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4] -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主题为"绿色航海、向新图强" [4]
向海而兴 智创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6-26 06:00
战略定位与规划 - 青岛港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正深度赋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是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2][3] -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举措,包括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2] - 公司提出"三个必须"原则:必须反应快、必须抓提前、必须质量高,推动规划落地[2][3] 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持 - 青岛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下设9个专项部门,市委主要领导挂帅[3] - 专班成立以来已召开20余次专题会,解决30余项实际难题,包括航线补贴政策和重大项目审批[3] - 青岛市多部门在项目审批、用海预审、通关效率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支持[4] 基础设施建设 - 2025年新开工1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70亿元,涉及专业化码头、集疏运体系等领域[4] - 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后,港区货物吞吐能力将突破7亿吨[4] - 前湾港区北岸集装箱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72亿元,新增年通过能力600万标箱[4] - 董家口至五莲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成后,铁路集疏港能力将提升至8000万吨/年[4] 航线网络拓展 - 2025年1-5月新增航线8条,航线总数突破230条,稳居北方港口首位[3] - 2024年新增"一带一路"航线13条、外贸航线18条[5] - 内陆港总数达51个、海铁联运线路83条,河南、陕西半数以上出口货物从青岛港出海[5] 数智化转型 - 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5] - 研发AI识别动态切层电子船图技术,精准定位40余种纸浆尺寸[5] - 建成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玉衡",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全局智能[6] - 2024年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DCMM)稳健级认证,干散货作业数据资产入表[6] 绿色转型 - 成功完成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加注1300吨B24生物燃料油[6] - 自主研发全国首个集装箱碳足迹核算平台[7] - 港区短倒车辆100%清洁能源替代,投用20辆氢能集卡[7] - 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kWh,同比增长540%[7] - 预计2025年底具备甲醇、LNG"船对船"加注能力[7]
探访魅力港口·2025南京港口开放日活动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6-25 10:21
港口运营数据 - 南京港1—5月完成铁水联运量5 85万标箱 同比增长6 13% [1][2] - 南京港龙集公司1—5月完成集装箱量142 35万标箱 同比增长3 23% [1] - 南京港集装箱业务自2005年开展以来 年吞吐量已超300万标箱 [1] 港口设施与业务升级 - 龙潭港区实现从传统装卸港到"中国绿色港口"(五星级)和"中国智慧港口"(四星级)的转型 [1] - 建成投用长江首艘4000马力纯电动拖轮 [2] - 成功接卸11 6米和11 8米吃水海轮 落实"大船深水"战略 [2] 航线拓展与业务突破 - 开通南京至俄罗斯和南美东航线 实现集装箱远洋航线重大突破 [2] - 首开"南京—墨西哥"滚装外贸航线 508辆上汽汽车通过该航线出口 [2] - 铜精矿转运量和出口化肥作业量保持全国第一 [2] 多式联运发展 - 南京港多式联运箱量同比实现翻番 [2] - 龙潭港区配备进港铁路装卸设施 铁水联运能力持续提升 [1] 港口活动与形象展示 - 南京港举办开放日活动 展示集装箱作业场景(红色岸桥 多色集装箱堆场) [1] - 龙潭港区801泊位配备远控中心及调度指挥中心 体现智慧化运营 [1]
【专访】哪吒科技总经理黄桁:激活创新动能 参与国际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6-24 18:01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引入关键股东中远海运港口(持股15%)和上海振华重工(持股4.18%) 原第一大股东上港集团持股比例由60%降至48.49% [3] - 2024年完成集装箱处理量超9000万标箱 占全国市场份额27% 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近40% 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5% 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11.8% [3] - 公司名称去除"港航"二字 战略定位扩展至物流与大交通市场 [3] 市场与技术突破 - 产品覆盖国内60+城市 海外拓展至秘鲁钱凯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及马来西亚/文莱/斯里兰卡/波兰等项目 [5] - 完成上海罗泾港全国首套"端到端"码头管理系统国产化改造 涵盖芯片/服务器/数据库等60+环节 方案已推广至5个国内码头 [5] - 核心产品TOS系统应用于上海洋山四期/以色列海法新港等 获授权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68项/软件产品45项 [8] 技术生态构建 - 建立四层技术生态:码头自动化/港域协同调度/海运物流平台(集运MaaS)/区块链跨境贸易(电子提单系统降本) [9] - 牵头科技部AI重大项目及交通部核心技术攻坚 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特等奖等荣誉 [9] - 提出"把机器做成人"理念 组建数据科学组 深度接入新兴技术 [11] 未来战略方向 - 国内市场聚焦航空/铁路/公路物流领域 已中标大型航空货运项目 [11] - 海外推行产品组件化策略 将I-TOS等拆解为模块化产品 计划2025年设立首家海外公司 [12][13] - 锚定科创板上市目标 以智慧港航全产业链为基础拓展综合性智慧物流服务 [13]
陆海新通道“最强大脑” 带动国际货运由“智”到“质”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0:21
北部湾港智慧港口建设 - 广西北部湾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出海口和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港,正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国际枢纽港 [1] - 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全球首创U型工艺,使智慧型引导运输车作业点密度提升50%,设备移动距离缩减35%,实现海铁联运全自动对接 [1] - 码头通过磁钉布局优化减少单位面积磁钉数量10%,采用双小车岸桥解决自动化拆装锁难题,新型智能充电机器人实现1小时快充和8小时续航 [2] - 自动化双悬臂轨道吊具有"四低"优势(设备成本低、堆场建设低、能耗低、损耗低),显著优化港口运营成本 [2] 运营效率提升 - 一体化作业模式使港口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海铁实时对接让集装箱转运效率提升约50% [2] - "港-航-闸"信息联动项目预计每年节约船闸人工工时2805小时,减少北斗船舶预约报闸人工工时6604.5小时 [2] - 2024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217.39万标箱,同比增长12.06%,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从2017年2.17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47.6万标箱,增长21倍 [2]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北部湾港立足中国西南中南、辐射西部、衔接亚欧大陆,面向东盟、连通全球,是中国西南对外开放重要窗口 [2] - 公司"一流设施"建设目标已基本完成,在技术突破、管理和服务方面迈上新台阶,综合物流成本持续降低 [3] - 智慧港口建设为区域经济繁荣和国际贸易发展注入动力,成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的亮丽名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