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支持政策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金融界· 2025-08-12 08:19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一年保育教育费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分档标准承担比例:第一档负担80% 第二档负担60% 第三至五档负担50% [1] - 政策覆盖公办幼儿园及经批准民办幼儿园 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性假设下预计政策年均需财政投入约450亿元 可能来源于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分项 [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与教育成本 [2]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基础标准补贴 [2]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 家庭分担比例约36%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 毛入园率92% 但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2] 企业生育鼓励举措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包括名创优品 携程 大北农 快手 小鹏汽车等 [3] 教育行业公司动态 - 中国东方教育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 新生注册数增约7%带动收入增约10% [4] - 交银国际维持新东方-S买入评级及46港元目标价 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营运利润率微增至10.2%/10.5%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中期收入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1.8% 净利润9.67亿元同比降9.7% 主因学生人数增加及教学投入增长 [4][5] - 麦格理报告中教控股高中学员入读率同比升9.5% 海外收入同比增22% 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4.3港元 [5]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12 07:29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免收一年保育教育费,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1] - 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2] 政策影响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家庭分担比例约36%,免费政策可减轻家庭负担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毛入园率92%,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 [2] - 中性假设下预计免费学前教育政策需年均约450亿元财政投入 [3] - 政策覆盖范围从"困难群体"扩大到"全体在园儿童",体现普惠升级 [3] 企业动态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大北农、快手等 [3] - 中国东方教育预期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新生注册数量增加约7%带动收入增长10% [4] - 新东方-S获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11.8%,高中入读率同比上升9.5% [4][5]
国元证券实时热点
国元香港· 2025-08-11 10:28
货币政策与利率 - 美联储理事鲍曼支持9月开始降息,年内应降息三次[4]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45个基点报3.762%,5年期涨4.15个基点报3.833%,10年期涨3.49个基点报4.287%[4] - 日本央行或于年底前重启加息,前提是美关税影响有限[4] 经济数据与市场表现 - 美国6月进口量大幅下滑,远超预期[4] - 中国7月CPI环比上涨0.4%,PPI环比降幅收窄[4] - 二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达9715亿元[4] - 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4] 商品与外汇市场 - 7月世界粮食价格升至两年来最高水平[4] - 6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净增22吨,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4] - 伦敦金现报3398.58美元/盎司,美元指数报98.27[6][14] 股市动态 - 纳斯达克指数涨0.98%报21450.02,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47%报44175.61[6] - 恒生指数跌0.89%报24858.82,恒生科技指数跌1.56%报5460.30[6]
幼儿园大班免费,只是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9 12:17
核心观点 - 教育投入过高或回报率低是阻碍生育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普惠补贴深化可能提升生育意愿[1] - 国家推出《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0-3岁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现金补贴,释放支持生育的强烈信号[5][7][20] - 同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从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标志着从"9年免费教育"向"12年免费教育"迈进[8][29] - 生育成本高昂(0-17岁平均53.8万元)叠加时间成本(母亲每日闲暇减少1.8-2小时),导致家庭生育决策趋于谨慎[10][11][15] - 政策组合拳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同比增加10.9万对,部分试点城市出生人口显著回升[22][25] 政策动态 - **育儿补贴** - 全国性普惠政策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0-3岁婴幼儿家庭,每年3600元(折合每月300元)[5][20] - 地方政府先行探索:攀枝花对二孩及以上每月补贴500元至3岁,天门市二孩/三孩家庭最高可获28万/35万元[25] - 深圳对新引进人才生育一孩给予3000元补贴,呼和浩特对一孩家庭一次性发放1万元[25] - **教育支持** - 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民办园参照执行财政补贴[8]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同比减少2万所,在园儿童减少500万人,政策将释放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潜力[29][32] 生育成本分析 - **经济成本** - 0-17岁平均养育成本53.8万元,本科阶段达68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十余年收入(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11] - 婴幼儿阶段月均支出超2500元(奶粉、尿不湿等),产检自费部分可达近2万元[10][11] - **时间成本** - 0-6岁阶段母亲每日闲暇减少1.8-2小时,每周减少12.6-14小时[15] - 每生育一孩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12%-17%,职场歧视现象普遍[28] 人口结构现状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龙年效应同比+52万),但总人口净减少139万(死亡1093万)[16] - 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占比22%(3.1亿人),65岁以上占比15.6%(2.2亿人)[16] - 抚养比持续攀升:2024年总抚养比45.8%(少儿23%+老年22.8%)[17] 政策效果与趋势 - 攀枝花常住人口连续4年正增长(2024年达122.3万),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16%[25] - 政策转向系统化支持:25省份延长产假/育儿假,广东试点"妈妈岗"提供弹性工作[25][26] - 国际经验表明单一补贴效果有限,需配套托育服务、减税等制度(参考法国、瑞典模式)[28][30]
西安:建立灵活适宜的生育休假制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9:58
生育支持政策 - 西安市建立灵活适宜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延长产假、护理假、育儿假制度,保障职工假期待遇 [1] - 支持用人单位探索实施更弹性、更方便家庭照顾婴幼儿的生育休假制度,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 [1] - 鼓励用人单位参照陕西省规定为外省市户籍独生子女父母安排护理假,其子女在西安工作的可享受该权益 [1]
人口发展战略迎来关键落子!国办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惠及约1200万人
华夏时报· 2025-08-08 19:28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2] - 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执行,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民办幼儿园高出部分可继续向家庭收取[3]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包括公办、民办、城市和乡村幼儿园,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3][4] 财政支持 - 全国财政2025年秋季学期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5] - 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补助资金[4] - 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严禁拖欠教师工资[4][5] 政策意义 - 这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2] - 政策体现了国家持续精准施策,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理念[7] - 免费学前教育是积极生育政策的体现,能够为市场消费能力增长创造条件,对低消费人群刺激作用更明显[8] 行业影响 - 政策要求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及时足额发放[5] - 专家建议开放民办幼儿园办学空间,使其在幼儿教育中承担更大责任,避免简单关闭民办园的做法[6] - 政策强调要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充足及时落实,避免因资金不到位导致幼儿园关闭[5]
2.53亿参保人受益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生育保险覆盖与报销情况 - 广州有产妇住院分娩个人花费仅3.7元 广西南宁产妇从产检到生产全程报销 门诊产前检查总费用3763.17元中医保报销1500元 个人支付2200多元 住院单胎顺产生育保险报销限额4500元 报销后个人零支付[1] - 全国多地出现住院分娩个人花费低于10元或零元案例 广西截至5月中旬有11538位宝妈生育保险报销后个人花费不到10元 其中南宁1270人零自付 广东广州有7000多位宝妈报销后自付低于100元 其中881人低于10元 67人零支付[1] 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 覆盖用人单位职工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 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人员 "十四五"期间累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达9614万人次[2] - 超六成统筹地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31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 2024年超100万人次享受该待遇[3] - 厦门市2024年9月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已惠及2.88万人次 涉及医疗费用8253万元[3] 政策支持措施 - 国家医保局推动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报销 鼓励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持续完善参保人生育保障权益[3] - 生育保险制度通过生育津贴 医疗保障和产假待遇分担生育成本 助力家庭发展[3]
补贴50%!上海再推生育支持政策
券商中国· 2025-08-08 15:35
上海生育支持新政 - 上海市推出女职工产假社保补贴政策 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补贴标准为产假期间单位实际缴纳社保费用的50% 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四险 补贴期限为生育当月起6个月 [1] - 补贴申领采用"属地管理 先缴后补"原则 用人单位可在产假结束后1年内线上申请 审核通过后一次性发放6个月补贴 线上经办系统将于8月底开放 [1] - 政策覆盖所有孩次生育 被派遣劳动者由劳务派遣单位申请补贴 但需全额拨付给实际用工单位 [2] 生育友好岗配套措施 - 新政鼓励企业设置"生育友好岗" 提供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等柔性管理方式 帮助产后女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 [2] - 上海自2022年12月试点"生育友好岗"以来 已有超过5000名女职工受益 [2] 政策目标 -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担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 强化"生育友好"社会导向 [1] - 通过"生育友好岗+社保补贴"政策组合 降低女性就业壁垒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上海出台生育支持新政:生育当月起补贴6个月 不分孩次
中金在线· 2025-08-08 14:37
政策内容 - 上海市推出重磅生育支持新政,建立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强化"生育友好"价值导向 [1] - 新政通过"生育友好岗"+"产假社保补贴"政策联动,破除女性就业壁垒,助力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自2025年1月1日起,女职工在职期间生育子女,单位可申请享受产假社保补贴 [1] - 补贴标准为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女职工社保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从生育当月起补贴6个月 [1] - 补贴涵盖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1] 申请流程 - 产假社保补贴按照"属地管理,先缴后补"原则,采取"一次申领,打包发放"方式 [1] - 用人单位可在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结束后1年内向区人社部门提出申请 [1] - 人社部门正在开发线上经办系统,用人单位可于8月底起线上申请补贴 [1] 适用范围 - 女职工生育子女不分孩次,经本人确认后用人单位均可申领补贴 [2] - 被派遣劳动者的补贴由劳务派遣单位申请,全额拨付给实际用工单位 [2] 配套措施 - 鼓励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柔性管理方式 [2] - 自去年12月上海启动"生育友好岗"试点以来,已有5000余人受益 [2]
幼儿园大班免费,只是开始
虎嗅· 2025-08-08 12:04
政策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现金补贴,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2][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执行减免政策[8][9] - 政策组合标志着从"9年免费教育"向"12年免费教育"迈进,覆盖生育、养育、教育各阶段[10][12] 政策影响 - 育儿补贴小程序上线后因访问量过大导致瘫痪,同时出现诈骗链接等乱象[6] -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受访家庭表示补贴金额虽不高但体现国家支持态度[7][37]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预计惠及上千万家庭,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为823-995元/月[60][61] 生育成本现状 -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显示抚养一个孩子至17岁平均花费53.8万元,本科阶段达68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十余年收入[22] - 0-6岁阶段母亲每日闲暇时间减少1.8-2.0小时,二孩家庭时间成本更高[24] - 女性生育后工资率平均下降12%-17%,职场歧视现象普遍[27][50] 人口结构数据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人,死亡人口1093万人,总人口净减少139万人[30] -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2%,65岁以上占比15.6%,抚养比升至45.8%[31][32] - 2024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多地推出婚育补贴后部分城市出生人口出现回升[41][43] 国际经验借鉴 - 韩国、日本高额补贴效果有限,法国、瑞典通过托育服务+弹性工时等制度更有效[56] - 中国政策转向系统性支持,包括托育机构建设、税收减免、弹性就业等配套措施[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