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大手笔扩产;国轩一电池项目更新;珠海冠宇获定点;宁德时代加码机器人;宜昌楚能首批叠片动力电池下线;上汽宁德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6-29 12:16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雅迪、台铃、新日等多家企业参与 [1] 融资与投资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由宁德时代领投,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3] - 赛力斯汽车引入50亿元战略投资,注册资本增至106.37亿元 [39] 电池技术进展 - 孚能科技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 [9] - 宜昌楚能首批176Ah叠片工艺动力电池下线,能量密度突破260Wh/kg [8] - 合源锂创交付高性能无人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20-600Wh/kg [11] 产能扩张 - 亿纬锂能拟投资86.54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用地48.4万平方米 [5] - 国轩高科唐山基地第六期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预计10月投产,总投资35亿元 [7] - 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签约,规划年产能40万套动力电池PACK [14][15] - 长虹三杰江苏泰州四期项目投产,总体年产量超6亿支电池 [12] 产业链布局 - 珠海冠宇获东风日产定点,将供应汽车低压锂电池 [4] - 科达利拟投资不超过5000万欧元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三期项目 [17] -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上汽时代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45] 原材料与回收 - 藏格矿业45.37亿元碳酸锂项目获批,年产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21] - 贵州安达新能源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环评公示 [19] - 江苏都桐科技拟建年产3000吨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项目 [33][35] - 福建南平锂享新能源2.5万吨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环评公示 [34] 设备与制造 - 2024年全球锂电池设备规模792亿元,预计2027年达1419亿元 [26][27] - 先导智能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 [28] -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0.08亿元 [29] 新能源汽车 - 小米YU7开启预定3分钟破20万台,售价25.35-32.99万元 [43] - 5月进口车销量同比下滑25%,宝马、奔驰、奥迪位居前三 [44] - 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投资约40亿元建设GWh级储能电站 [37] 其他动态 - 得力文具推出首款家用新能源充电桩,售价979元起 [42]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38] - Stellantis否认出售玛莎拉蒂品牌 [40][41]
晋景新能(01783.HK)与亿纬锂能正式启动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在全球化布局、数字化溯源等领域开展合作
格隆汇· 2025-06-19 16:37
合作框架 - 公司与亿纬锂能签署谅解备忘录 将在回收网络共建共享 资源池共建共享 二次料数字化溯源 回收技术合作 香港电动化项目五个领域展开紧密合作 [1] - 合作模式采用共建共享机制 旨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 构建低成本高效的回收服务网点 [1] - 双方将利用现有存量资源及合作企业资源扩充二次料资源池 响应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 [1] 技术合作 - 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二次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溯源 [1] - 将在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共享或共同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回收技术 推动废旧电池材料有效回收再利用 [1] - 针对香港市场 将共同开展梯次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 探索梯次利用场景 助力电动化转型 [1] 战略布局 - 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将于2025年6月18日启动 作为合作项目的重要载体 [2] - 合作重点包括全球化布局和数字化溯源 目标是在国际层面实现退役电池材料的有效回收 [2] - 董事会认为该合作将优化电池回收业务 开发创新合作模式 打造全球高效回收及绿色物流解决方案 [2] 战略意义 - 合作若落实将巩固公司在全球新能源业务市场的先导者地位 [2] - 合作方向完全契合公司发展战略 [2]
8GWh大圆柱4680电池订单签订!
起点锂电· 2025-06-16 19:27
电池市场格局 - 目前国内电池市场日韩势力已经式微,稍微"硬气"一些的只有LG新能源 [2] LG新能源技术突破 - LG新能源与奇瑞签订8GWh供货合同,主打产品为大圆柱电池 [3] - LG新能源首次展示新一代46系列圆柱电池(4680、4695、46120),与现有2170圆柱电池相比能量与输出至少提升五倍,并具备快充功能和高空间利用效率等优势 [3] - 同时展出搭配圆柱电池的电池组解决方案CAS技术,可提升冷却效率和热失控防护性能,增强结构刚性 [3] LG新能源全球布局 - 欧洲:与法国金属回收公司德利什堡集团成立电池回收合资公司,计划2027年投入运营,每年处理超过2万吨废旧电池和废料 [5] - 国内:与华友钴业联手布局锂电池回收项目,在南京、衢州成立预处理公司和再生冶金公司 [6] - 北美:与通用共同研发出新型富锰锂电化学配方,成本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当,能量密度比最优铁锂电池高出约33% [6] - 东南亚:取消印尼超600亿元人民币投资项目,但继续与现代集团合作的印尼绿色动力电池工厂业务 [6] LG新能源业务转型 - 计划提前至2025年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引入捷威动力核心团队约200人负责产品开发 [7][8] - 计划在今年推出锂硫全固态电池和干电极的中试生产线 [9] LG新能源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6.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3750亿韩元,刚刚扭亏为盈 [11] LG新能源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总部落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在华子公司业务,开展电池及材料研发、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等业务 [13] - 在南京已有三家工厂,产能共计62GWh,2023年4月新增投资5.3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 [13] - 对国内上游材料企业进行入股,如出资1597.09万美元认购龙蟠科技子公司锂源(印尼)20%股权 [14] - 计划将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引入美国,考虑将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的部分设施改造成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基地 [14]
吉利电池公司官宣产能规划;亿纬又下50亿订单;三大电池项目落地四川;瑞浦/鹏辉斩获电池大单;孚能携手吉利雷达
起点锂电· 2025-06-08 19:39
电池产能与规划 - 吉利旗下吉曜通行发布全新品牌标识"ENERGEE"及"金砖电芯超强混动系列"产品,预计2027年形成70GWh产能规模 [2] - 吉曜通行展示军工级安全测试,包括8针同刺、坦克碾压、真弹贯穿等极限测试 [3] - 江苏盐城埃克森储能电池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GWh电芯制造中心,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超12万平方米 [10] - 四川绵阳引进三大锂电项目,包括锂源新能源年产1200万支锂离子储能电芯项目、绵阳创明新能源项目和绵阳埃克森新能源项目 [13] 电池材料与供应链 - 龙蟠科技旗下锂源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公司签署协议,2026至2030年间将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金额超50亿元 [4] -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进入设备采购阶段,预计10月试产,达产后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以上 [15] - 湖南裕能拟募集不超过48亿元用于年产32万吨磷酸锰铁锂、7.5万吨长循环磷酸铁锂和10万吨磷酸铁等项目 [18] - 中科电气计划在阿曼建设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 [19] - 宁德时代与韩国Solus Advanced Materials签署铜箔供应合同,自2026年起向其欧洲工厂供应匈牙利工厂生产的铜箔产品 [16] 电池技术与创新 - 沧州中孚发布"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融合液态与固态电解质优势,可自由调节孔径、厚度等参数 [17] - 先导智能已实现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交付,与欧、美、日、韩等头部电池客户和车企达成合作 [23] - 逸飞激光与多方合作启动"荆楚"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首个示范项目正式开启产业化进程 [24] 电池回收与利用 - 梅州市广鑫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51亿元建设年处理6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 [26] - 巴斯夫位于德国的Black Mass工厂投入商业运营,年处理能力达1.5万吨报废锂离子电池和生产废料 [27] - 聊城高新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000万元建设年处理10万套退役车用动力锂电池包回收梯次利用项目 [28]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应用 - 瑞浦兰钧与印尼Bakrie & Brothers集团签署备忘录,计划2025年内合作交付超过3000辆电动公交车和卡车的动力电池 [5] - 孚能科技与吉利雷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技术展开深度合作 [8] - 鹏辉能源与苏州妙益科技达成1GWh年度电芯订单,合作重点在重卡启驻一体电池领域 [9] - 远东股份智能电池板块5月份斩获近3.2亿元订单,涵盖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和锂电池等领域 [12] - 特斯拉计划在美国国内构建完整电池生产体系,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 [30] - 比亚迪方程豹发布新车"钛7"悬念海报,预计为钛系列新成员 [31] - 2026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原型车曝光,预计将改善悬挂和转向系统 [32] - 大众未来所有电动汽车将基于Rivian R2技术平台研发 [33]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将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SUV,采用全量智能化系统 [35] 行业动态与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21家锂电设备企业营收总额达154.18亿元,净利润合计6.93亿元 [21] - 先惠技术等3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先导智能等10家企业营收净利均下滑,大族激光等2家企业增收不增利,诺力股份等4家企业营收下滑但利润增长 [22] - 2025年一季度四川绵阳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96.5%,成为推动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13]
瞄准国际电池回收市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博萃循环」B轮新增数千万元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6-04 11:09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公司B轮融资新增数千万元投资,新增投资方为太平科创基金,此前已完成近亿元B轮领投方的交割,截至目前B轮已累计完成过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及海外项目合作[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提供电池关键材料循环利用的全套解决方案,创始人林晓曾为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研究成员,研究方向为关键金属分离和电池材料绿色制造等,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 - 公司已在亚太、欧洲、北美、中东等十余个国家开展业务,为十余家能源领域的世界500强、国内外电池和能源领域头部企业提供产业咨询、技术服务等,执行项目超过60个[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50%左右,伴随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扩张,电池回收将成为全球面临的迫切问题[2] - 中国是电池回收最大最集中的市场,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工程技术示范市场,但在中国能成功的回收商业模式在海外并不能直接复制成功[2] - 欧盟《新电池法案》规定,生产者要承担废电池回收责任,2031年底前钴、镍等关键金属的回收率需达到95%,锂回收率需达80%,而目前国内头部电池回收企业普遍已经实现镍钴金属回收率95%以上,锂综合回收率90%以上[2] 公司商业模式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能源基础设施的运维服务商,而非单纯的回收解决方案提供商,重点面向头部回收厂、电池厂、汽车主机厂、能源公司等大B端客户,为其提供技术、装备及后续的运维服务[5] - 电池回收企业出海本质上是服务出口,从而保障"新三样"的产品出口[3] - 公司出海业务模式分为三大部分:技术服务、产线销售硬件和运维服务,需要在每个研发管线和海外项目中平衡项目收入与研发投入,确保整体收益[11] 技术路线与研发成果 - 根据电池材料不同,公司布局了两种技术路线:针对三元电池等可以逐步迭代的电池,从材料层面出发制成性能和能量密度更高的新电池;对于磷酸铁锂类电池,采用材料到材料的直接修复路线[6][7] - 在核心材料环节,公司建立了独立的研发萃取体系,博萃新型共萃体系可以同步萃取镍钴锰,直接生产电池级材料,与传统工艺相比,萃取设备投资降低30%以上、萃取能耗降低10%以上[7] - 在技术落地前,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实验室测试和现场中试,以验证萃取剂的提取效果,并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7] 国际化战略与项目案例 - 公司主要以项目制技术与服务的方式在全球开展业务,需要在当地建厂以提供回收服务[8] - 以西班牙合资项目为例,公司与ILUNION、EFT-System成立合资公司,在西班牙建设年处理量6000吨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工厂,工厂将作为特殊就业中心进行管理,确保超过70%的员工为残障人士[8] - 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要在国内为客户搭建一条产线,在欧洲取得CE认证并进行培训,最后把设备拉到欧洲安装调试,收益模式从技术服务费拓展到设备销售费用和运营分成等方面[8]
汉维科技(83695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20:0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5月23日15:00 - 17:00 [4] - 活动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进行 [4]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周述辉、董事会秘书冯妙、财务负责人陈良华、保荐代表人朱奎 [4][5] 技术与业务进展 - “废旧动力电池免放电破碎设备”专利是研发实力体现,公司专注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领域,暂未实施该技术商业化应用 [5] 公司治理与内控 - 过去一年持续优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范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与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内控建设,保障运营规范性与风险可控性,提升了整体治理水平 [6] 投资者关系管理 - 通过业绩说明会等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按要求充分信息披露,设投资者热线及联系邮箱,未来持续优化信息披露质量、提高部门专业能力、提供更多沟通渠道 [7] 融资与扩张计划 - 未来根据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扩张计划及融资方案,新建环保助剂生产建设项目主体完工,目前无针对该项目融资计划 [8]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测试;宁德时代再发换电产品;小米再投电池产业链企业;大连中比40型锂电池项目封顶;宁德时代携手本田
起点锂电· 2025-05-25 14:54
电池技术与安全 -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通过中汽测评2024版C-NCAP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引入该项目的NCAP体系 [2] -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40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厂房封顶,新产品容量提升5倍,能量密度提高15%,成本降低10% [8] - 瑞智新能源推出第一代主动功能隔膜和第二代准/全固态电解质膜两大革新系列产品,覆盖从液态到固态电池全场景技术布局 [12] - 恩捷股份发布高安全基膜X系列和高浸润基膜I系列,提升锂电池隔膜整体性能 [13] 电池产能与项目 -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在广东江门动工,正式落户并进入建设阶段 [5] - 松下控股推迟在美国建立第三家电池厂计划,专注于堪萨斯州第二家工厂投产 [3] - 湖南裕能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与国内外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11] - 先导科技集团投资50亿元在上海临港建设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基地,用地108亩 [19] 电池材料与研发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合作研发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提供2款电池级锂金属产品供检测 [14] - 宁德时代与本田深化合作,在磷酸铁锂电池、CTB集成技术等领域展开研发 [15] - 楚能新能源与江苏瑞德丰签订30亿元采购协议,未来五年采购约2.5亿套结构件 [17] - 海目星与某固态电池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签订4亿元2GWh固态电池设备订单 [18] 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天奇股份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阁引入投资者,专注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拥有20年经验 [21] - 连云港赣榆区签约锂电池静脉产业园项目,预计年处理10万吨退役电池 [22] - 百思凯32亿元动力电池回收项目落地江苏淮安,建成后年处理30万吨退役电池 [23] 新能源汽车与市场动态 - 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工厂生产海鸥车型,成为首批在欧洲本土造车的中国车企之一 [25] - 小鹏汽车2025Q1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 [29] - 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预计7月上市 [30]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继续担任CEO至少5年,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28] 储能与换电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和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目标2030年建成"八横十纵"换电绿网 [4] - 比亚迪储能与西班牙Grenergy签署3.5GWh储能订单,为全球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 [7]
粤开市场日报-20250521
粤开证券· 2025-05-21 16:47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1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涨跌互现,个股跌多涨少,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涨0.21%,收报3387.57点;深证成指涨0.44%,收报10294.22点;科创50跌0.22%,收报995.49点;创业板指涨0.83%,收报2065.39点 [1] - 全市场3599只个股下跌,1615只个股上涨,197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173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7.64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银行、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行业领涨 [1] - 美容护理、电子、传媒、社会服务、机械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领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黄金珠宝、航空运输精选、动力电池、煤炭开采精选、央企煤炭、锂电负极、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汽车整车精选、钴矿、电池回收、新能源整车、锗镓锑墨、抗生素等板块 [2]
锂电产业链周记 | 长安马自达将采用宁德时代滑板底盘 龙蟠科技签订超50亿元大单
新浪财经· 2025-05-16 22:32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正式启动港股公开发售 发行价格上限为每股263港元(约合244 6元人民币) 较A股价格248 27元约有1%折价 [1] - 公司计划5月16日前完成港股最终定价 预计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此次发行1 18亿股股份 募集资金净额约307亿港元(约合285亿元人民币) 若考虑发售量调整及超额配股 募资金额有望提升至406亿港元(约合377亿元人民币) [1] 亿纬锂能电池回收网络 - 亿纬锂能计划6月正式启动覆盖全球的电池回收网络"摇篮计划" 未来将拥有1000个网点 [2] - 该网络已完成246个网点搭建 其中国内159个 海外87个 覆盖北美 欧洲 亚太等30多个国家 [2] - 项目旨在解决传统回收体系网络分散 跨国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实现退役电池"随退随收" [2]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电池合作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开发富锂锰基(LMR)方形电池单元 计划商业化应用于未来电动卡车和全尺寸SUV [4] - 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 计划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商业化生产 [4] - 新型LMR电池相比最优磷酸铁锂电池单元能量密度提升33% 成本与之相当 2027年底前将在LG新能源工厂试生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