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30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证券日报· 2025-10-15 23:46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2]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2] - 2025年9月当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2][3]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直接融资拉动作用明显 [2][3] 信贷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4]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2025年9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5] - 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4]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4] 货币供应与利率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7]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7] - 2025年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5] - 2025年9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5] 政策效果与行业展望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降准降息等政策效果显现,贷款利率维持低位 [1][5]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3]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3] - M1增速回升及剪刀差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 金融总量规模庞大,未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关注量价协同 [8]
社融增量超30万亿,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北京商报· 2025-10-15 23:28
金融数据总体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 [1] - 截至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方向持续发力,业内专家认为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 [1][11][12] 信贷市场表现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7000亿元,但同比少增3000亿元,导致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较上月末放缓0.2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3] - 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 [3]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4] 货币供应与存款 - 截至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较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6]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6] -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同比多增0.7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多减1.97万亿元 [7] - M1、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为2021年以来最低值,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 [9][10] - 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约48%,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则升至约43% [11] - 企业债券融资、未贴现承兑汇票形成主要拉动,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也更加畅通,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 [10][11] 政策影响与市场动态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5] -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 [5] - 市场分析认为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8]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15 23:03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10月15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 8.7%。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9月末,广义 货币(M2)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月末高 1.2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 持较高水平,均高于经济增速,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今年以来,M1 与M2剪刀差也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称,根据外部环境波动、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水平走势,以及更大 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四季度货币政策还会保持支持性立场,主要发力点是降低企业和 居民融资成本,增加信贷可获得性,进而大力提振内需,有效对冲四季度外需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 带来的冲击。 (编辑:朱会珊 审核:朱紫云 校对:张国刚)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预计5000亿元新型政策 ...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9月信贷、M1与非银存款的变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15 22:37
9月社融数据总体表现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万亿元,略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平均预期3.3万亿元,但同比少增2297亿元,较前值同比少增4655亿元的情况有所好转 [1] - 社融存量增速为8.7%,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7] 社融分项结构特征 - 实体信贷和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同比多增 [1] - 实体信贷增加1.6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表现略好于8月但弱于同为季末的3月与6月 [2] - 政府债券融资增加1.2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2] - 企业债融资增加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低基数 [3] -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反映银行表内冲量特征不明显 [3] 信贷政策与结构变化 - 信贷政策重心微调,不追求简单放量,更重视结构优化与息差稳定,银行冲量诉求弱于上半年 [2] - 企业短贷及票据融资明显同比少增,经济活跃部分主要集中于出口和耐用消费品,对融资敏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产销售仍是短板 [2] - 企业中长贷增加9100亿元,同比小幅少增500亿元,表现稍好于信贷整体,可能初步包含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和重大项目启动加速的影响 [3] 货币供应量M1与M2 - M1同比增速为7.2%,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增量1.9万亿元是近五年同期最高 [4] - M1偏强原因包括财政净支出支撑、结汇同比多增、股市上涨及高息存款到期促使居民持币观望 [4] - M2同比增速为8.4%,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因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多减 [5]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减少货基和现金类理财配置,以及公募基金赎回新规影响同业存款需求 [5] 政策性金融工具影响 - 20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对信贷的撬动倍数约为3-4倍,本轮可能略低但杠杆效应依旧存在 [9] - 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可能通过委托贷款形式,若参考2022年经验,四季度委托贷款可能出现异动 [12] - 20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后,基建贷款与企业中长贷出现为期一年的脉冲式改善 [9] 四季度社融与流动性展望 - 前三季度政府债融资合计11.5万亿元,以年初目标推算四季度剩余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1.7万亿元,可能拖累四季度社融增速 [2] - 广义流动性整体好转受财政前置、低基数、结汇增加等驱动,但内生信用周期尚未显性修复 [6] - 四季度信用派生力量能否接棒取决于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效果、重要会议政策红利及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等因素 [6]
新华财经晚报:现货黄金突破4200美元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17
宏观经济数据 - 9月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2] - 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3%,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 - 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3]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3]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3] 行业政策与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计划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1][2] - 前8个月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2925亿元 [3] - 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9.8% [3] - 泰国政府计划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旅游业发展 [7] 金融市场与商品价格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200美元/盎司,日内涨幅超1.4% [4] - 境内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235元/克关口 [4]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3]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3] - 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创业板指涨幅达2.36% [9] 国际贸易与外交关系 - 中方就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在世贸组织向印方提出磋商请求,认为相关措施涉嫌违反国民待遇等义务 [1] - 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生效时间取决于中国的做法 [1] - 美国高盛集团研究报告显示到今年年底美国消费者可能将承担55%的关税成本 [8]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阿根廷总统米莱未能赢得选举,美国将停止向阿根廷提供金融支持 [8]
【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4%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17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4] - 从结构看,政府债券余额9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占社融存量比重21.2%,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是增长主要驱动力 [2][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7.0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社融存量比重61.1%,但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3]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5]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5] - 9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5] 存贷款情况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1][6] - 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6]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 [1][8] - 住户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 [8] 金融市场与跨境结算 - 9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45%,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46%,均较上月上升0.05个百分点 [10] -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3.0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为9.97万亿元 [12] - 前三季度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04万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3.87万亿元 [12] -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4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055元人民币 [11]
【新华解读】前三季度社融增超30万亿:直接融资拉动作用明显 债券融资占比超过4成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15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前三季度人民币信贷新增约14.75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 [1] - 9月末社融、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1]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已降至48.3%,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2] 社会融资规模与结构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2] -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升至43.3%,直接融资对社融拉动作用明显 [2] 货币供应量变化 - 9月末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 [3] - 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1.2%,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3] 信贷增长与结构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约1.29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4] - 9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其中短贷及中长贷分别增约0.71万亿元、0.91万亿元 [5] - 9月全国住户贷款增加约389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分别增约1421亿元、2500亿元 [7] 贷款利率与重点领域信贷 -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25个基点 [7] - 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36.09万亿元、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2% [7] 存款变化与资产配置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8] - 非银存款增长较快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较多有关,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表现 [8] 数据发布方式调整 - 人民银行将原有的三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合并为一篇《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旨在提升数据使用便利 [9]
专家:利率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提升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15
金融总量规模 - 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 [1] - 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 [1] - 人民币存款余额超320万亿元 [1] - 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1] - 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 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1] 利率水平与政策路径 -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 [1] - 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1]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1] - 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 [1] -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实现 [1] 宏观经济与融资需求特征 - 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需求不足状态 [1] - 低通胀、低利率是当前基本特征 [1] - 私营部门对利率更加敏感 其融资行为伴随较高乘数效应 [1] - 私营部门融资往往对应最终实际需求 [1] - 需关注利率含义 把握量价协同及不同市场利率间协同 [1]
货币市场日报:10月15日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09
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43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35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 隔夜Shibor报1.3160%,上涨0.10BP [1] - 7天Shibor报1.4140%,下跌0.90BP [1] - 14天Shibor报1.4520%,上涨0.70BP [1] - 1个月Shibor报1.5590%,上涨0.10BP [2] - 3个月Shibor报1.5810%,持平 [2] - 6个月Shibor报1.6380%,持平 [2] - 9个月Shibor报1.6590%,持平 [2] - 1年Shibor报1.6690%,持平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7成交占比升至4.5% [5]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3138%,下行0.0BP,成交额减少901亿元 [5] - 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3519%,下行0.2BP,成交额减少456亿元 [5] - 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1.417%,下行1.4BP,成交额增加294亿元 [5] - 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1.4694%,下行0.4BP,成交额增加312亿元 [5] - DR014加权平均利率报1.4684%,上行1.3BP,成交额增加18亿元 [5] - R014加权平均利率报1.5008%,下行0.4BP,成交额减少80亿元 [5] 资金面与同业存单 - 资金面总体呈现均衡偏松态势,公开市场操作后价格进一步下行,尾盘隔夜押利率最低成交至1.25%附近 [10] - 当日有120只同业存单发行,实际发行量为1145.9亿元 [11] - 二级存单各期限成交收益率呈上行趋势,1M国股收在1.51%附近,较昨日上行约2BP [11] - 1Y国股大行日终收在1.665%-1.67%,较昨日上行约0.25BP [11] 金融统计数据与政策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3]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3]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3]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3]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13]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13] - 财政部印发修订版《金融机构国有股权董事履职保障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股权董事参会保障机制 [13]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30万亿元,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4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主要支撑作用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 [2] - 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2] - 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2] - 银行是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主要持有方,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平均占比25%左右 [2] 存款与贷款情况 -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4]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4] -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7] 利率与货币供应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7]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9] - M1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了7.1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9] 金融总量与政策影响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11] -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9月社融、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都明显高于5%左右的经济增速 [11]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产业政策力度加大支撑投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