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电
icon
搜索文档
天奈科技:单壁碳管开始出货,盈利能力回升-20250513
山西证券· 2025-05-13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单壁碳管浆料开始出货盈利有望上行,CNT行业需求高速增长公司市占率稳居第一,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6.9亿元、8.5亿元,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市场与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45.28元,年内最高/最低56.46/18.58元,流通A股/总股本3.45/3.45亿,流通股市值/总市值156.10亿 [3]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0.17元,每股净资产8.78元,净资产收益率1.91%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15.8%,扣非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3.6%;25Q1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9.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8.1%,单季度净利率17.25%环比Q4提升0.73pct [3] 事件点评 - 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率35.1%同比提升1.34pct,出货约8.5万吨同比增56.0%,估算单吨售价约1.7万元,吨毛利约0.6万元,吨净利约0.3万元 [4] - 25Q1浆料出货2万吨环比基本持平,估算吨售价/毛利/净利基本持平,单壁碳管少量出货拉升盈利水平 [4] - 预计全年多壁管浆料出货9 - 10万吨,单壁及含单壁浆料出货1万吨 +,随25Q2单壁管浆料占比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4] 行业情况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占率为53.2%,较2023年提升6.5pct,继续稳居第一 [5] - GGII预计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剂粉体出货量达4.1万吨,对应浆料约68万吨(固含6%计算),2024 - 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26.7% [5] - 需求增长驱动力来自快充、新电池技术、新工艺等,CNT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应用前景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6.9亿元、8.5亿元,相当于2025年36倍动态市盈率,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04|1,448|2,031|2,691|3,230| |YoY(%)|-23.8|3.1|40.3|32.4|20.0| |净利润(百万元)|297|250|435|687|850| |YoY(%)|-29.9|-15.8|73.8|58.0|23.7| |毛利率(%)|33.6|35.2|38.0|42.1|42.6| |EPS(摊薄/元)|0.86|0.73|1.26|1.99|2.47| |ROE(%)|10.8|8.4|12.8|17.0|17.6| |P/E(倍)|52.5|62.4|35.9|22.7|18.4| |P/B(倍)|5.9|5.5|4.8|4.0|3.3| |净利率(%)|21.2|17.3|21.4|25.5|26.3| [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的财务预测情况,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变化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指标在各年度的表现 [10]
4月动力电池产业链观察
高工锂电· 2025-05-08 18:4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新能源汽车销量 -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万辆 同比增长19.4% 环比增长0.3% [3] - 吉利汽车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6万辆 同比增长144.2% 环比增长4.9% [3] - 造车新势力表现亮眼 零跑汽车交付4.1万辆(同比+173.5%) 小鹏汽车销量3.5万辆(同比+273.1%) 蔚来汽车销量2.4万辆(同比+53% 环比+58.9%) [3][4] - 理想汽车销量3.4万辆(同比+31.6% 环比-7.5%) 广汽埃安销量2.8万辆(同比+0.7% 环比-17%) [3] 锂电产业链动态 - 动力电池企业存货水平普遍攀升 显示为二季度需求提前备货 [5] - 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持续下跌 5月7日报6.4万元/吨 锂盐类材料面临下游价格压力和上游供应增多双重压力 [6][7] - 负极材料、铜箔、隔膜等价格相对稳定 与锂盐类材料形成明显分化 [6] 产业链价格传导影响 - 上游材料价格下行对锂电材料企业利润形成压力 存货减值风险上升 [8] - 电芯企业受益于成本与售价利差扩大 中下游环节因材料成本降低和终端销量稳定更具优势 [8] 行业直播活动 - 高工锂电云看展系列直播将于5月15日举行 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化、极限制造产线升级等话题 [10][11] - 参展企业包括嘉拓智能、先导智能、海目星激光、利元亨等头部设备厂商 [11]
容百科技:目前出口美国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工厂
起点锂电· 2025-05-08 18:3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64亿元,净利润-405万元,主营正极材料业务取得积极进展 [1] - 公司全球化布局优势显现,韩国基地持续出货,欧洲波兰项目启动,产品覆盖低空经济领域 [3] - 公司在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进展,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实现吨级送样测试 [1][17] - 钠电业务加速推进,年内将建成6000吨示范产线,预计2026-2027年实现产能突破 [2][12] - 锰铁锂业务满产满销,一代产品获万辆汽车配套订单,二代产品完成百公斤级验证 [4] 三元材料业务 - 公司是国内唯一在海外拥有大规模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的企业,韩国基地持续大批量出货 [3] - 欧洲波兰项目已启动,中镍产品获国内大客户订单,欧洲产能被提前锁定 [3] - 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批量化出货,覆盖国内外头部飞行器企业 [3] - 2025年一季度三元业务盈利约4700万,环比下降主要因销量减少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7] - 韩国一期产能2万吨已满产,二期4万吨正在调试,预计下半年达产 [9] 锰铁锂业务 - 受动力客户订单增加及新国标政策影响,现有产能实现满产满销 [4] - 一代产品在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量产突破,获万辆汽车配套订单 [4] - 二代产品完成百公斤级批量验证,快充性能取得突破 [4] - 预计四季度将有更多高端车型使用锰铁锂与三元掺混产品 [8] - 当销量突破万吨级后,依托规模化效应有望实现盈利 [8] 钠电材料业务 - 产品在动力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获千吨级层氧材料订单 [5] - 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湖北仙桃年产6000吨生产线改造稳步推进 [5] - 产品迭代延伸至电池应用及BMS系统革新,聚焦市场导入 [2][12] - 年内建成6000吨示范产线,预计2026-2027年实现产能突破 [2][12] - 2025年一季度钠电产品放量及相关费用增加扩大了新业务亏损 [7] 固态电池业务 - 半固态电池领域持续稳定出货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6][17] - 全固态电池领域重点研发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 [6][17] - 2025年一季度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实现吨级送样测试 [1][17] - 正在仙桃基地推进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建设 [1][17] - 已完成电解质连续式生产的产线设计,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 [6] 全球化布局 - 韩国工厂受关税影响较小,出口美国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基地 [1][10] - 欧洲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头部客户、日韩在欧布局企业及欧洲本土电池厂 [16] - 深化与印尼、欧洲上下游企业合作,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11] - 协同北美大型客户参与其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 [11] - 2026年欧洲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中镍材料出货规模 [14] 技术研发进展 - 加速中镍产品研发,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出货 [14]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全固态体系中容量达300毫安时每克 [18] - 锰铁锂完成快充技术研发,可满足4C以上快充需求 [20] - 持续开展NCMA材料研发,已有相应产品出货 [21] - 协同大客户推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开发,产品实现公斤级送样 [21]
厦钨新能: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固态/NL优势明显-20250430
国联民生· 2025-04-3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NL正极材料优势明显,固态/钠电研发加速,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3][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133.0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6.3%,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4.1%;2025Q1营收29.77亿元,同比-9.8%,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4.8%、环比-7.8%,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8.5%、环比+5.6% [4][12]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 - 2024年销售毛利率9.76%,同比+1.77pct,销售净利率3.67%,同比+0.61pct;钴酸锂销量4.62万吨,同比+33.52%,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同比+37.5%;2025Q1销售毛利率9.59%,同比+1.99pct、环比-0.45pct,销售净利率3.85%,同比+0.5pct、环比+0.22pct [13] NL正极材料优势明显,固态/钠电研发加速 - NL全新正极材料结构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升,有望用于3C消费电子等领域;固态电池领域,氧化物路线固态正极已供货,硫化物路线正研发,已实现固态电解质吨级生产;钠电方面,2.0 - 4.0V层氧钠电材料完成量试,高电压层氧钠电进入中试,聚阴离子钠电用于储能前景广阔 [1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7/205.2/233.6亿元,同比分别+19.36%/+29.28%/+13.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11/12.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4.06%/32.88%/19.03%,三年CAGR为34.6%;EPS分别为1.81/2.40/2.86元,PE分别为25/19/16倍,给予“买入”评级 [15]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311|13297|15871|20519|23359| |增长率(%)|-39.79%|-23.19%|19.36%|29.28%|13.84%| |EBITDA(百万元)|1014|928|1295|1629|189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7|494|761|1011|1204| |增长率(%)|-52.93%|-6.33%|54.06%|32.88%|19.03%| |EPS(元/股)|1.25|1.17|1.81|2.40|2.86| |市盈率(P/E)|36.7|39.2|25.4|19.1|16.1| |市净率(P/B)|2.3|2.2|2.1|1.9|1.8| |EV/EBITDA|16.9|21.2|15.5|12.6|11.0| [16]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1587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761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 [18][20]
天赐材料(002709):电解液盈利有望改善,前沿技术布局领先
东方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4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1.20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电解液价格下跌,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值至0.53、0.81元,新增2027年预测值1.15元 [4] - 公司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盈利拐点已现,有望企稳向上;研发创新持续推进,强化长期竞争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05亿、125.18亿、154.89亿、184.38亿、211.12亿元,同比增长-31.0%、-18.7%、23.7%、19.0%、14.5% [6] - 营业利润分别为23.43亿、6.65亿、13.81亿、20.84亿、29.58亿元,同比增长-65.9%、-71.6%、107.7%、51.0%、41.9% [6]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91亿、4.84亿、10.23亿、15.47亿、21.99亿元,同比增长-66.9%、-74.4%、111.4%、51.2%、42.2% [6] - 每股收益分别为0.99、0.25、0.53、0.81、1.15元 [6] - 毛利率分别为25.9%、18.9%、20.7%、22.6%、24.9%;净利率分别为12.3%、3.9%、6.6%、8.4%、10.4% [6]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6%、3.7%、7.5%、10.4%、13.3% [6] 盈利底部有望确立,电解液龙头迎向上拐点 - 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2025年一季度营收34.89亿元,同比增41.6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30.80% [10] - 2024年电解液销量超50万吨,同比增约26%,但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2025年随着需求增加,开工率提升,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10] - 磷酸铁2024年交付量超9.5万吨,同比增109%,预计仍亏损;2025年出货量增加,有望减亏 [10] - 公司单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于24Q3触底,24Q4以来盈利能力修复,25Q1毛利率与净利率回升至19.2%和4.2% [10] - 公司持续开发电解液新产品,3月发布5V体系电解液,2025年有望实现多个项目中试或量产 [10] - 固态电池方面,开发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钠电方面,有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现有产线可快速切换,具备量产条件 [10] 可比公司估值水平 - 选取新宙邦、多氟多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给出了各公司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数据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给出了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 [12]
碳中和领域动态追踪(一百五十五):上海车展趋势观察:大电量增程、商用车电动化、宁德时代引领新技术
光大证券· 2025-04-2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车展新车型发布,大电量增程、商用车电动化等趋势有望带动锂电需求,新技术突破有望催化固态电池、钠电等主题行情,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厦钨新能、上海洗霸、有研新材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宁德时代引领新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推出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三款颠覆性动力电池产品 [1] - 自生成负极新技术应用超预期,相关电解液添加剂和补锂剂环节有望受益 [1] - 骁遥双核+自生成锂/钠负极是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前拉开代差的产品 [1] - 钠新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突破低温、启停场景,有望带来新增长曲线 [1] - 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峰值充电功率12C同时续航800km,快充差距缩窄 [1] 增程车型有望成为电动化下半场主力 - 增程式混动车型具备纯电驾驶性能和智能化优势,解决长途续航焦虑,或成国内电动车企业出海利器 [2] - 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增程赛道,部分新车型在车展亮相 [2] - 2024年增程式汽车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快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动增速 [2] - 22 - 24年,国内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3.6%增至9.1%,若增程与纯电平权,或刺激需求 [2] 大电量增程成为趋势 - 增程式混动车型纯电续驶集中在100 - 200km,新车型迈向400 + km纯电续航,电池容量先变大再变小 [3] - 小鹏首款增程车型实现430km纯电续航+5C超充,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纯电续航400km以上+4C超充 [3] - 欣旺达增程专用电池包支持2 - 6C补能,已配套理想L系列车型,插混电池相关材料或将受益 [3] 重卡等商用车电动化加速 - 2020年商用车保有量约占汽车12%,产生交通领域56%碳排放,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渗透率仅17.9% [3] - 电池企业将目光转至商用车领域,推出商用车电池及充换电解决方案 [3] 电池企业加码商用车重卡领域布局 - 欣旺达推出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实现1.4MW超大功率3.5C稳定充电,构建超充网络 [4] - 中创新航至远重卡产品支持800kWh续航530km,系统循环寿命4500圈,全生命周期降本 [4]
节后新低!市场企稳回升还需什么信号?
格隆汇APP· 2025-03-26 17:31
大盘及板块表现 - 两市总成交缩量8.26%至11543亿创春节后新低微盘股反弹超2%但盘面轮动修复特征明显 [1] - 机器人板块修复强势机床领涨南方精工二连板林州重机等涨停工业母机板块资金流入15.16亿 [1][2][3] - 化工涨价板块持续走强中毅达三连板江天化学20cm二连板海洋经济方向太阳电缆四连板 [3] 行业涨幅及资金动向 - 鸡肉板块涨幅3.91%资金流入2.29亿猪肉板块涨2.12%流入4.09亿养殖链表现突出 [2] - 汽车拆解涨2.44%流入3.09亿胎压监测涨2.05%HJT电池涨2.04%资金流入10.44亿 [2] - 稀土永磁涨1.91%流入11.76亿华为汽车涨1.78%流入11.58亿特斯拉概念涨1.70%流入16.18亿 [2] 国际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评级预测恒生指数年内目标25800点MSCI中国指数目标83点潜在涨幅8% [4] - 三大结构性驱动力包括企业自律性增强股东回报率提升指数成分向优质低敏感行业调整 [4] 市场风险与节点 -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及4月30日财报截止日前业绩压力测试或加剧市场波动科技线估值仍处高位 [5] - 风格漂移基金季末调仓或冲击科技板块成交量低迷下反弹持续性存疑 [5] 后续关注方向 - 机器人全产业链及智元机器人概念股或存布局机会财报日历显示4月业绩披露密集期 [6] - AI应用光伏有色金属稀土等题材轮动强度需观察市场情绪回暖信号 [3][6]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应用“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6 18:05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趋势 - 全球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需求快速增加 [2]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及电动摩托车兴起推动锂电化趋势 [2] - 大圆柱电池成为新兴主流路线之一,电池企业纷纷投入开发并推进量产 [2] 多氟多大圆柱电池产品与市场应用 - 公司创新性设计40/42/46/60/65等系列大圆柱电池,满足多元化需求,在30度电以内、100Ah容量的应用场景具备综合优势 [2] - 2024年大圆柱电池订单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饱满,主要出货领域包括汽车动力、轻型车、家储、便携式储能 [3] - 产品矩阵覆盖四大领域:海外储能市场(软包/方形)、汽车领域(60/65系列)、户外电源/家储(40/42系列)、国内轻型车市场(40/46/60系列) [4] - 全系列大圆柱装车量国内位列前茅,客户包括奇瑞、五菱、爱玛、金彭等 [4]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公司采用全极耳工艺,去年出货量四五千万颗,产线效率50ppm至150ppm,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集成安全、容量、成本最新成果 [6] - 全极耳结构内阻更低、安全性更高、充放电效率更优,已成为行业普遍技术路线 [6] - 当前产能12GWh,年底将达30GWh,产线支持40/46/60系列柔性切换,换型时间短效率高 [6] 钠离子电池研发与市场逻辑 - 公司2017年起布局钠电核心材料,2022年完成大圆柱钠离子电池装车测试及冬标测试,与中国铁塔联合研发储能应用 [6] - 钠电市场拓展基于成本优势与性能差异化逻辑,适合低温场景及价格敏感领域 [7] - 钠电产业化需产业链协同降本并快速切入合适需求场景 [7] 海外家储与轻型车市场前景 - 海外家储/便携式储能在亚非拉地区需求旺盛,大圆柱电池因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成为30度电以下场景最优选 [8] - 国内两轮锂电渗透加速但市场乱象频发,公司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通过双向泄压防爆等技术实现极致安全 [8] - 行业需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共同保障安全,推动大圆柱电池在轻型车市场应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