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快讯· 2025-07-30 10:43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政府投资基金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并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领域 - 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1] - 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1] 创业投资类基金投资方向 -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 [1] - 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并支持科技创新 [1] - 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1]
集聚要素打造世界级创新生态 龚正会见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一行
解放日报· 2025-07-30 10:03
记者 孟群舒 达洛兹说,达索系统公司重视中国市场,在中国及上海拥有众多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把全球最佳 实践和案例复制到中国。创新是达索系统的DNA,而上海是一座充满创新能量、在诸多创新领域富有 成就的城市,这里人才荟萃、活力迸发,也深深吸引着我们。达索系统将加大在沪投资,打造创新生态 集群,助力上海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加快实现"五个中心"建设目标。 上海市市长龚正昨天会见了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一行。 龚正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当前正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 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我们正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推 动"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欢迎达索系统公司发挥优势所长,加大在沪投资力度,积极支持上海 产业升级。同时,希望公司依托全球客户和业务网络,集聚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落户上 海,吸引海内外优质初创企业来沪发展,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创新生态。上海 将一如既往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在沪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达索系统公司总部位于巴黎,是全球知名工业软件公司,在沪设 ...
全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7-30 08:50
安伟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振奋精神斗志,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克难 攻坚、奋勇向前,坚决打好经济攻坚仗、决胜仗。要扬优补短,抓住关键,力求突破,稳定工业"压舱 石",补齐关键短板,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夯实基础。要加强领导,强化机 制,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持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要防范风险、兜牢底线,统筹做好安全度 汛、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努 力为全局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庄建球要求,要采取超常规力度,逐项制定有效措施,持续挖潜增效,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要抓项目稳投资,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抓消费激活力,推动消费扩量、提质、 增效;抓产业夯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招商促开放,持续招大引强,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 开放;抓创新提质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抓调度保运行,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 成。 7月29日,全市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会议 ...
建设具有特色优势创新活力现代化产业体系 振奋精神抓住关键 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
郑州日报· 2025-07-30 08:3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任务 需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做强产业根基 做活内生动力 做实保障体系 [2] - 打造具有郑州标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善创新体系 鲜明品牌体系 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 稳定工业"压舱石" 补齐关键短板 培育新增长点 为完成全年目标夯实基础 [2] 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 - 采取超常规力度 逐项制定有效措施 持续挖潜增效 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工作 [3] - 抓项目稳投资 推动项目快落地 快建设 快投产 快达效 [3] - 抓消费激活力 推动消费扩量 提质 增效 [3] - 抓招商促开放 持续招大引强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3] - 抓创新提质效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经济攻坚策略 - 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必胜信心 克难攻坚打好经济决胜仗 [2] - 强化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 过程导向 结果导向 冲刺三季度实现全年胜 [2] - 加强领导机制 改进工作作风 强化责任感和执行力 [2] 重大项目建设 - 会前开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勘查活动 [4]
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
快讯· 2025-07-29 18:52
上海市市长龚正今天(7月29日)会见了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帕斯卡.达洛兹一行。龚正说,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当前正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 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我们正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推动"上海制 造"向"上海智造"转变。欢迎达索系统公司发挥优势所长,加大在沪投资力度,积极支持上海产业升 级。同时,希望公司依托全球客户和业务网络,集聚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落户上海,吸引 海内外优质初创企业来沪发展,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创新生态。上海将一如既 往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在沪发展提供更好条件。(上海发布)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赢得战略主动(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9期)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3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产业体系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 [4] - 持续推动产业体系迈向更高水平需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兴起,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4] 产业智能化 - 我国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 [5] - 人工智能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正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 [5] - "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5万个,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6] 产业绿色化 - 我国已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5] - 绿色工厂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 -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为连云港石化基地输送超317万吨清洁蒸汽,节省碳排放46.23万吨 [13][14] 产业融合化 -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6]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6] - 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需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9] -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 [9] - 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9] 案例研究 -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工厂18个月建成投产,吉林省内供应商提供超七成零件 [11][12] - 南钢集团采用AI大模型研发特种钢,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转变 [13] - 中农海稻在新疆喀什盐碱地种植海水稻,亩产从450公斤提升至853公斤 [14][15]
广东省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5
人才引进规模与成效 - 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1] - 动态募集120多万个优质岗位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吸纳人才 [3] - 制造业吸纳省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最多 超10万人 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14.72%提升到2025年的19.21% [3] 招聘活动与政策支持 - 组织各类常态化招聘活动4000多场 包括高规格大型综合招聘会及全国重点城市招才活动 [2] -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 开展百日冲刺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2] - 推出五有三好政策包 涵盖就业补贴 创业扶持 创新资助 求职住所 落户补助等 [4] 产业聚焦与岗位结构 - 计划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突出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3]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超4万人 [3] - 重点发动华为 比亚迪 腾讯 美的 大疆等500强头部企业及科技领军企业参与 [3] 岗位质量与薪酬水平 - 年薪50万元以上岗位超5000个 甚至包含百万元年薪岗位 [5] - 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26万个 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超6.5万个 [5] - 面向博士 硕士的岗位8.6万个 面向本科生的岗位25.6万个 面向大专及技校学生的岗位28.3万个 [5] 招聘渠道与服务创新 - 坚持线上线下联动 累计组织2.1万家重点企业在粤就业小程序发布62.5万个岗位 [5] - 探索引入AI电话联系服务 提供AI诊断简历 模拟面试 岗位推荐等服务 [4] -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 通过高校精准推送及小分队上门等方式强化供需匹配 [5]
市政协召开“十五五”规划协商课题专家座谈会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杭州"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 核心观点 - 杭州市政协召开专家座谈会,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征求智库专家意见,聚焦高质量发展路径[1] - 专家建议涵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等12个关键领域[1] - 市政协强调要结合国家战略部署,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2] 重点领域建议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创新提质[1] - 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经济体制改革 - 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1] 区域协调发展 - 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更新进程[1] 可持续发展 - 强调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需关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平衡[1] 人才与社会建设 - 提出强化人才引育机制,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1] - 建议通过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1] 政策制定方向 - 规划编制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战略性方向性问题[2] - 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及杭州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2] - 明确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为总体目标[2]
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速 五大支柱产业规模“双过半”迈向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46
湖北工业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居工业大省第4位 [1]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规模全部实现"双过半"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 [5] "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 - "51020"集群由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和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组成 [1] - 目标2025年五大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元级别,过千亿元新兴特色产业达10个 [2] - 计划3至5年再打造2至3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2] 支柱产业发展动态 - 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2024年已迈入万亿元级 [3] - 现代化工产业冲击第四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兴福电子成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领军企业 [3][4] - 汽车产业提出"双百万"目标:东风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产销100万辆,湖北新能源车年产量100万辆 [4] - 大健康产业2025年目标新上市10项创新医疗器械和10个国家一类新药 [5] -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推进10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培育江汉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 [6] 龙头企业与创新案例 - 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83%,带动1800余家规上零部件企业形成"四小时供应链圈" [4] - 高德红外实现车载红外芯片规模化量产,产品应用于多家车企量产车型 [5] - 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大会签约16个项目总额396.6亿元,历届累计签约5578.35亿元 [6] 政府工作部署 - 推动现代化工及能源、现代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突破万亿级规模 [3] - 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和产业倍增战略,促进"51020"集群全面升级 [3] - 强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7]
数智新时代 电商新价值|多维赋能 吉林新电商产业积蓄发展势能
搜狐财经· 2025-07-27 08:30
新电商产业发展 -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电商产业成为吉林省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1] - 通过搭建平台、强化培育、深化合作等举措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1] 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 - 团省委指导成立省市两级青年电商协会凝聚700余家青年电商企业通过私享会、政企对接等机制促进资源共享[2] - 打造吉林青年创业园净月园区和北湖园区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及一站式服务示范带动全省37家创业园累计孵化电商企业240家[2] - 联合吉林银行推出"新电商·麒麟贷"专项产品发放贷款3240万元[2] - 举办吉林青年电商大会、"青耘吉林"直播季等活动吸引超千名电商领域青年参与[4] 分层培训与实战赋能 - 依托青年电商实训基地连续七年举办训练营、创业交流会等活动累计帮助超2万名青年提升新电商技能[5] - 针对边境村1511名志愿者启动"戍边侠"电商助力行动成立传媒公司打造营销矩阵推广农特和文旅产品[6] - 组织46家会员企业参加20余场高校招聘会提供超1500个就业岗位[8] - 开展"学电商促就业"专题培训覆盖6个地区42所高校吸引约1.6万人次参与[8]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 吉林财经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省属高校与青岛海信等企业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模式今年迎来首届毕业生[9] - 满天欣科技与吉林工商学院等高校合作设计跨境电商课程建设实训基地输送人才千余名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余家[11] - 通化师范学院开设直播电商训练营200多名学生参与实战演练分析流量转化率等数据[11]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新电商实训和创业基地转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12] - 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引导人才留吉发展举办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发掘优秀创业项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