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地区,试水这个政府投资基金募资新路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6 17:05
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拓宽至政府投资基金 - 广州首次安排20亿元专项债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占市级新增专项债券72.5亿元的27.6% [1][3] - 北京发行1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用于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利率低至1.79% [4][7] - 江苏安排90亿元专项债资金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 [5] 政策机制转向与资金来源创新 - 国务院2024年12月发布新规 取消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的禁令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1] - 新机制允许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申请专项债资金 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未被列入禁止范围 [1][2] - 专项债期限1-30年 平均超15年 与硬科技产业5-15年培育周期高度契合 [7] 资金运用模式与杠杆效应 - 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构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跟投的放大机制 [7] - 专项债利率较同期国债仅高14个基点 大幅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 [7] - 要求项目收益对债券本息覆盖倍数达1.2倍以上 建立跨项目偿还平衡调节机制 [8] 地方政府基金体系优化 - 广州推进政府引导基金整合 解决分散管理、新兴产业占比偏低及专业化运营不足问题 [6] - 整合后构建科学高效管理体系 专项债资金待整合完成后投放 [6] - 当前已形成覆盖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6] 风险收益匹配机制 - 通过项目包打包发行机制实现不同风险收益特征项目组合管理 [8] - 建立专项偿债基金和债务置换工具 应对政府投资基金收益波动 [8] - 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体系为专项债偿债能力提供保障 [8]
多地探索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第一财经· 2025-08-14 18:00
近日,广州市财政局披露《2025年市级第一次预算调整方案》,其中在广州市本级今年新增的72.5 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安排具体项目方面,安排了2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 8月6日,江苏省财政厅披露的《江苏省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显 示,省级财政安排9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 今年6月份,北京市财政局公开披露发行了1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 金,用于出资创业投资类项目及子基金。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是今年一个新变化。 根据此前官方文件,地方政府不得将专项债券作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基金的资 金来源。不过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下称 《意见》),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行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负面清 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券资金。 2025.08. 14 本文字数:147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他表示,由于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上的一些风险,需要通过一些途 ...
陈文辉:政府投资基金是将政府资金注入创投行业的市场化转化器
新京报· 2025-07-14 10:44
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与定位 - 政府投资基金是将政府资金注入创投行业的市场化转化器,通过市场化方式更有效率地支持科技创新,实现"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目标 [2] - 近十年来政府投资基金的规模及数量均持续增长,在创投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政府投资基金需做好目标管理,遵照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 [3] 创投行业与新质生产力 - 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是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内在要求、与当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形式,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重要孵化作用 [2] -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创产业化已将创投行业推到重要位置,行业需把握好时代机遇 [2] 创投行业发展建议 -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以创投基金为核心形成"投、贷、保"联动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结合新金融基础设施对科创企业进行全周期服务 [3][4]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梯度培育创新企业并优化投资布局 [3] - 大力发展并购投资,并购投资大发展之年有望到来,受多重政策发力和一级市场退出需求等因素驱动 [3] - 深化创投体制改革优化创投生态环境,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3] 科创企业金融服务 - 当科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银行信贷、债券市场、保险机构、股票市场服务体系等其他金融工具应及时跟进,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4]
★地方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提速 多地严控新设基金、调整出资比例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动向 - 甘肃省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本级政府投资基金 严控新设基金并推动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与国办一号文指引一致 [1] - 国办一号文原仅限制区县级新设基金 甘肃政策将严控范围扩大至市级层面 显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地方国资新设基金298只同比减少2.5% 总规模3384.1亿元同比下滑19.04% 县级引导基金备案仅15只同比减少3只 [2] 存量基金整合措施 - 山西省要求同一政府避免重复设立行业基金 鼓励交叉重合基金整合重组以增强规模效应 [2] - 甘肃省提出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明确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的职责划分 强化统一运作管理 [2] 出资比例与返投政策调整 - 荆州市新设20亿元母基金对人才创新和科技创新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可达99% 突破行业常规 [3] - 天津引导基金对并购母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提至50% 券商类并购母基金可达70% 四川单一国资对创投基金出资比例可提至70% [3] - 多地探索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提升基金市场化程度和吸引力 [3]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 成都明确政府投资定义与资金安排方式 黑龙江修订省级基金管理办法规范设立及退出流程 [5] - 广东、山西等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政策 显示基金设立更审慎且注重产业带动效果 [5] - 平顶山市推出尽职免责办法 激励担当同时防控风险 反映专业化管理和风控受重视 [5]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投资基金加速走向规范发展 呈现质量优先、市场化程度提升、专业化管理强化三大趋势 [5] - 未来基金将深化与产业融合 通过资源整合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在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6]
浙江: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浙江省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支持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促进形成规模适度 布局合理 运作规范 科学高效 风险可控的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 [1] -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存续期不超过15年 创业投资类基金重点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可提高政府出资比例 存续期不超过20年 [1] - 明确分级管理要求 控制基金层级 防止多层嵌套 建立省市两级联动投资重大战略性项目机制 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与国有企业基金协同联动 [2] - 因地制宜支持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鼓励创新创业 [2] 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机制优化 - 规范基金管理运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基金运作管理和投资决策机制 [2] -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对重大战略性项目进行差异化评价 [2] -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符合尽职合规要求的予以免责保障 [2] - 优化基金退出机制 [2]
这个省政府基金新规来了,没有规定管理费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2 19:22
浙江省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 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1] 创新性举措亮点 - 产业投资类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创业投资类基金不超过20年,为国内"天花板"级别期限,体现布局"耐心资本"的魄力[4] - 强调放权给基金管理人市场化运作,不以行政手段干预日常管理和具体项目投资决策,对不合预期基金有更换管理人、强制清算等措施安排[7] - 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纪检监察等部门依规支持,在政府投资基金容错免责方面具有示范性作用[7] 耐心资本发展 - 证监会主席指出当前金融供给存在资金短期化、风险容忍度低问题,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不足,需要更大力度培育[6] - 科技类企业成长周期长,传统"5+2"基金期限已不匹配投资回报逻辑,创投机构需更有耐心等待长期回报[6] - 国资LP是建设耐心资本的主力军,业内发展耐心资本的举措包括主动为基金延期、新设基金制定更长存续期[6] 基金管理费机制 - 新规未对管理费作出特别规定,避免GP"倒贴管理费"情况,有利于市场形成定价机制[9] - LP和GP互信重要,管理费仅覆盖管理成本,超额收益才是GP主要盈利来源,行业已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进步[10] 浙江省基金发展现状 - 浙江省产业基金起步早,2009年设立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2023年创新推出"4+1"专项基金模式[11] - "4+1"专项基金群包括4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基金和"专精特新"母基金、科创母基金,形成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金群[12][13] -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组建17支专项基金、目标总规模725亿元,设立76支专业子基金,实现全省11个地市全覆盖[13] - 2022年浙江省财政厅出台《省产业基金投资运作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里程碑事件[15]
最高容亏100%,3000亿基金,这个省会城市放大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6 17:09
武汉市科技金融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到2027年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1] - 政府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等合作设立并购基金 最高可按1:1比例出资 [2][11] 政府投资基金创新举措 - 子基金出资比例提高至50%以上 存续期最长15年 [2] - 每年10%新增投资用于承接种子/天使基金退出项目 [2][3] - 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整体容亏率分别达80%和60% 单项目允许100%亏损 [4][6] 全国国资容错机制趋势 - 深圳/广州/四川等地国资单项目容亏率普遍达100% [6] - 国务院"创投17条"要求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存续期最长15年 [8] - 国办1号文明确不简单以单项目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9] 并购基金发展动态 - 证监会《重组办法》缩短私募基金锁定期至6-12个月 [13] - 2024年超10个地区发布并购基金支持政策 [15] - 主板超六成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 并购重组潜力巨大 [16] 武汉母基金生态建设 - 已设立300亿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等超5支母基金 [17] - 母基金出资比例达40%以上 返投要求仅1倍且认定灵活 [18] - 太保资本200亿险资母基金等重磅机构落户武汉 [17] 政策联动与行业影响 - 武汉方案与国务院"创投17条"形成政策协同 [8][9] - 国资容亏机制突破显著缓解"投早投小"压力 [7] - 政府投资基金"接力式"退出方案具行业示范性 [3]
最新动向!多地严控新设基金、整合存量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6-12 08:20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动向 - 甘肃省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本级政府投资基金 严控新设基金并推动优化整合已设基金 这是对国务院1月7日"国办一号文"的地方落实举措 [1] - 广东、河南平顶山、黑龙江、成都、山西等多地已相继出台类似政策 核心措施包括严控新设基金、存量基金管理、调整出资比例和返投政策等 [1] 严控新设基金与整合存量 - 甘肃《实施意见》将严控范围从国办一号文规定的区县级扩大至省内各级财政部门 市级层面新设基金也可能受限 [3] - 地方实践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明显收紧:2025年Q1全国地方国资新设基金298只(同比-2.5%) 总规模3384.1亿元(同比-19.04%) 县级引导基金仅备案15只(同比-3只) [3] - 山西要求同一政府不在同领域重复设基金 鼓励交叉重合基金整合重组 甘肃也提出优化整合已设基金并强化统一管理 [4] 出资比例与返投政策优化 - 荆州市新设20亿元母基金对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99% 天津引导基金对券商类并购母基金出资比例提至70% 四川单一国资对创投基金出资比例可至70% [6] - 多地正探索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以提高基金市场化程度和吸引力 [6]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趋势 - 成都2月11日出台办法明确政府投资定义和资金安排方式 黑龙江4月6日修订省级基金管理办法规范设立与退出流程 [8] - 行业呈现新趋势:设立更审慎(质量优先数量) 市场化程度提升(吸引社会资本) 专业化管理加强(如平顶山出台尽职免责办法) [9][10]
广东新规终结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人“稳赚不赔”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6-04 20:46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新规 - 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只能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原则上不允许在本金中列支 [1] - 如基金暂未产生收益或利息,可先从本金中预支管理费,待基金产生收益或利息后补回 [1][3] - 新规实施后,若基金最终不能盈利,基金管理人将面临无管理费可收的状况 [1] 新规对基金管理人的影响 - 若基金运行不理想且出现损失,管理人可能面临既难以获取回报又需补回预支管理费的压力 [2] - 新规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遴选更符合条件、能帮助保值增值的管理人,不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可能被淘汰 [2][5] - 管理人若故意放缓投资节奏以获取利息收入的管理费,新规通过允许预支管理费的方式避免此情形 [3] 管理费支付模式变化 - 此前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一般从资产中支出,费率不超过3%,多在1%左右 [2] - 广东新规首次明确管理费只能从收益或利息支付,此前征求意见稿已体现此方向 [2][3] - 管理费按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依据考核评价结果核定拨付,存续期满后不得收取 [5] 各方观点与行业意义 - 新规还原了私募股权基金对管理人的强约束制度优势,可能被其他省市效仿 [2] - 财政思维下,新规强调财政资金应服务于产业体系和民生福祉,而非管理人"旱涝保收" [5] - 管理费合理性在于覆盖必要支出,但需平衡投资人获得感与基金公司盈利 [4][5] 实施细节与范围 - 新规自2025年5月31日起实施,范围限于广东省(深圳市可按国务院规定另行制定) [3] - 已签订协议明确管理费标准的按原标准实施,未明确的按新规执行 [3]
支持小微融资,政府投资基金优化考核提高风险容忍度
第一财经· 2025-05-22 11:33
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考核机制优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印发文件要求探索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考核机制 拉长考核评价周期 提高风险容忍度 发挥投早投小引导作用 [1] - 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086只 目标规模约12.19万亿元 已认缴规模约7.13万亿元 [1] - 创业投资类基金面临不敢投不愿投问题 因硬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风险大 投资失败可能被问责 [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类基金 可提高政府出资比例 放宽存续期要求 延长绩效评价周期 [2] - 建立容错机制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考核 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 [2] 地方政府改革举措 - 浙江创业投资类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20年 可采取接续投资方式确保投资延续性 实行分类考核和长周期绩效评价 [3] - 山东将引导基金出资天使基金比例由25%提高到40% 省市县政府共同出资比例由40%提高到60% [3] - 山东对种子期初创期项目引导基金可让渡全部收益 一年内投资项目让渡全部收益 3年内购买份额按原始出资额转让 [4] 地方创新实践 - 广州开发区国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山东明确因不可抗力或市场风险造成损失不追究相关机构责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