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重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省新华医院申花院区开放门诊试运行
每日商报· 2025-06-24 14:40
医院新院区启用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申花院区一期于6月23日正式开放门诊试运行 所有门诊科室均开放 包括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科等14个科室的专家门诊 [1] - 新院区填补了申花板块省级医疗资源的空白 标志着公司正式踏上"一院两区"新征程 [4] 特色医疗服务 - 医院开设健康生活方式(体重管理)医学中心 整合营养科 生活方式门诊等多学科资源 配备代谢一体机实现一站式体重管理 [3] - 医院注重健康知识普及 在专家门诊展示常见饮料及酸奶制品的糖含量 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3] 患者案例 - 首位就诊患者赵阿姨八年前在该院老年便秘临床创新团队就诊 通过肠镜检查和生活习惯调整 便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 新院区开诊使赵阿姨等患者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健康观念转变 [2][4]
订单大涨!这一市场,火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23 17:41
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济" - 运动场馆到店人数明显增多 北京24小时健身房、壁球馆等运动场所客流显著上升 [2][3] - 健身房延长营业时间至24小时 并新增普拉提、瑜伽、燃脂热舞等多样化团课服务 [5] - 健身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 6月以来"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31.6% "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96.9% [7] - 趣味性运动需求激增 "室内蹦床运动馆"搜索量同比+96.4% "壁球馆"搜索量同比+188% [7] 轻食餐饮成消费新宠 - 轻食成为体重管理重要选择 典型门店日销外卖200单+堂食100单 客单价30-40元 [9][11] - 消费者反馈轻食效果显著 连续食用一个月可减重5斤 [12] - 行业扩张势头强劲 某连锁品牌计划年内新增10家门店 [12] - 轻食消费数据亮眼 6月北京"轻食餐厅"搜索量同比+145% 健康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356% [12] - 热门单品包括酸奶牛油果、蔬果茶、鲜虾能量碗等 [12]
医疗新风口!国家积极推动“减重门诊”究竟如何实现?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3 16:47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国家卫健委2025年3月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专项行动,要求三级医院2025年6月底前实现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4][6] - 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超重/肥胖总人数突破6亿,超半数成年人面临相关健康问题[4][5] - 科学干预可降低80%糖尿病发病风险,肥胖与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度相关[5] 市场需求与商业价值 - 减重门诊可增强患者粘性,南京某社区通过微信群管理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7] - 典型案例显示单点业务收入突破35万元,服务覆盖610余人,复诊率达85%[18] - 服务模式具备持续性,长期随访管理带来稳定复诊率和口碑传播[7][18] 门诊建设标准 硬件配置 - 评估区需5-8㎡,配备体脂秤、血压计及可视化工具(如食物模型展示1掌蛋白质≈20g)[8] - 干预区需独立诊室,配置中医体质辨识仪、针灸床等特色设备[9] - 随访区设置体重打卡墙,每周举办减重分享会激励患者[9] 团队架构 - 全科医生负责方案制定(需2-4周专项培训)[10] - 护士执行体测与饮食指导(需热量估算培训)[10] - 中医师提供埋线/拔罐等疗法(需肥胖体质辨证培训)[10] - 药师审核药物相互作用[10] 服务模式创新 三级干预体系 - 医学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基础代谢指标筛查[13] - 生活方式管理:采用"食物拍照法"估算热量(1碗米饭≈220千卡)[13] - 中医特色疗法:脾虚湿盛型推荐穴位埋线+祛湿茶,代谢缓慢型建议艾灸关元[13] 运营机制 -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自动记录体重数据,设置月度随访提醒[19] - 社群运营通过微信群每日推送饮食/运动指导视频[20] - 场景化活动如广场舞减重班、社区健步走路线设计[21] 成功案例特征 - 安徽滁州社区采用"21天减重手册"打卡机制,任务完成可兑换体测资格[17] - 广西隆安县中医医院融合AI+中医药,患者7天腰围减少2cm、体重降3.4斤[18] - 内蒙古卫生院推出1200-1500千卡低脂餐外卖服务,结合小程序预订配送[18]
央视重磅发布:体重管理年正式启动 三年行动全面推进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2 15:21
国家体重管理战略 - 国家卫健委启动2024-2027"体重管理年"行动,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导科学减重 [10][11] - 2030年预测显示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达31.8%,肥胖问题已成为国家健康战略重点 [10] - 国家提出25条体重管理措施,倡导主食替换(如糙米替代白米饭)、早餐营养均衡、晚餐提前至17:00-19:00等具体行动 [11][17] 肥胖与健康风险关联 - 体重失控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关键诱因,慢性病已成为国民健康头号威胁 [3] - 高热量饮食与运动不足导致脂肪肝、代谢紊乱、关节损伤等疾病风险显著上升 [7] - 全球肥胖人口近9亿,中国为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7][19] 科学减重方法 - 建议每日减少油盐摄入、增加步行1000步,结合饮食结构调整与规律锻炼 [7] - 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白馒头)是血脂升高的隐形推手,需控制每日谷类摄入量为200-300g(生重),推荐全谷物替代 [13][14] - 杂豆类(红豆、绿豆等)替代部分主食可增加膳食纤维,降低胆固醇 [14] 行业动态与资源 - 专业机构提供减肥训练营、营养师定制方案等服务,推动科学减脂 [7] - 《柳叶刀》发布4类减重方式及5大体重管理要点,梅奥诊所提出高效饮食方案 [19][20]
“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济” 健康消费升温引领市场新风尚
央视网· 2025-06-22 11:32
健身行业升温 - 北京24小时健身房、壁球馆等运动场所到店人数明显增多 [1] - 健身房延长营业时间并推出多样化团课(普拉提、瑜伽、燃脂热舞)以满足需求 [1] - 6月以来"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31.6%,"24小时自助健身房次卡"搜索量同比增长96.9% [1] - 趣味性运动需求攀升:"室内蹦床运动馆"搜索量同比增长96.4%,"壁球馆"搜索量同比增长188% [1] - 壁球运动燃脂效果显著,一小时可消耗500卡路里以上 [3] 居家健身器材热销 - 浙江义乌轻巧便携智能健身产品(如健腹轮)销量增长 [4] - 健腹轮新品月销量达3万-5万个,较老款增长40%-50% [4] - 多功能居家健身用品(如三用杠铃套装)成为爆款 [5] - 自主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如室内免打孔单杠月销量近8万个,订单排至8月下旬 [5][7] 轻食餐饮市场扩张 - 低脂肪高纤维轻食成为消费者新宠,北京上班族每周点3-5次轻食外卖 [6][10] - 轻食餐品价格区间30-40元,消费者可自定义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 [9] - 6月以来北京"轻食餐厅"搜索量同比增长145%,"健康低脂"套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56% [12] - 酸奶牛油果、蔬果茶、鲜虾能量碗为消费热门单品 [12] - 轻食连锁店加速扩张,计划年内新增10家全国门店 [12]
国家减肥号角吹响:中国跻身超重大国,肥胖危机不容忽视
GLP1减重宝典· 2025-06-21 16:37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腰围超标、体重过重,慢性病缠身者增多!"2025年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的直白警示,让"国 家敦促减重"迅速引爆舆论。这绝非戏言,而是严峻警报——中国肥胖挑战已迫在眉睫。预测表明,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跃升至 70.5%,儿童达31.8%。2024年末,《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发布,2025年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国家为何重拳出击?残酷 现实是:中国已跻身超重大国,而肥胖的代价,远超预期!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肥胖已非个体困扰,实为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体重管理年"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与社会协同,遏制体重飙升势头。新《指导原则》不 仅普及科学减重,更推动健康餐饮、运动设施及医疗服务的系统升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25岁以上超重肥胖人口已达4.02亿,若无干预, 2050年将猛增至6.27亿,儿童肥胖也将达3520万。这意味着未来数代人健康负担沉重,医疗体系承压,国民经济受创。出台指南,是国家为全 ...
专家协会推荐优选减肥药预防心脏病 诺礼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6-21 15:36
行业动态 -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最新指南建议肥胖症药物应作为预防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与之前要求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形成鲜明对比 [1] - ACC指出现代减肥药物治疗肥胖相关心脏疾病(如高血压)的风险低于手术干预 [1] - 心血管医学界认为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因肥胖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重大影响且现象普遍 [2] 公司影响 - 诺和诺德(NVOUS)旗下减肥疗法Wegovy已获FDA批准 用于减少肥胖或超重且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等重大心血管事件 [1] - 礼来(LLYUS)竞争疗法Zepbound(tirzepatide)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和肥胖症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1] 市场预期 - BMO资本市场分析师认为ACC指南标志着医生治疗肥胖症及预防心脏病方式的重大转变 [2] - 建议转变可能扩大GLP-1类药物医保覆盖范围 无需再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步骤 [1][2] - 专家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仍应与药物治疗结合使用 但不再作为前置强制要求 [2]
高考后减重和健身 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07:05
高考后青少年减肥现象 - 高考后青少年减肥需求激增 大量学生在社交平台分享减肥记录 包括饮食控制 运动打卡等内容[1] - 减肥市场存在不规范营销行为 部分减肥药广告和训练营推广伪装成经验分享混入社交平台[1] - 医疗机构抓住市场机遇 正规医院营养科和减重门诊推出科学减重指南应对暑期减重热潮[1] 青少年肥胖问题现状 - 高三阶段因久坐 压力大 饮食过量导致体重飙升现象普遍 典型案例显示一年内增重达20公斤[3] - 肥胖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包括脂肪肝 血脂血压异常 月经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症状[3] - 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发布新膳食指南 倡导增加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 规范食物摄入标准[10] 科学减重方法论 - 专业医师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 通过每日制造500-750千卡热量缺口实现 相当于减少2-3两米饭或增加1小时快走[5][6] - 推荐"211餐盘法"饮食结构:2份蔬菜 1份蛋白质 1份主食 总热量控制在女性1200-1500千卡/男性1500-1800千卡[6] - 运动方案强调低强度起步 建议从游泳 水中漫步开始 配合力量训练 避免关节损伤[7] 减重误区与风险 - 极端节食导致健康损害案例:每日仅摄入黄瓜鸡蛋造成脱发 闭经 体力不支等营养不良症状[4] - 快速减重后反弹现象普遍 案例显示8个月内体重波动达12公斤 长期陷入减肥-反弹循环[4] - 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影响认知功能 研究显示其会导致血糖波动异常 降低学习效率[8][9] 体重长期管理策略 - 大学阶段需建立弹性管理机制 建议每月体重波动不超过2公斤 超3公斤需调整生活习惯[10] - 推荐"运动生活化"模式:每周3次有氧 每日10分钟八段锦 配合规律作息避免情绪化进食[11] - 中医调理建议采用健脾利湿食疗 如薏米红豆粥 蒸山药等 避免过量寒凉食物损伤阳气[6]
司美格鲁肽在无糖尿病肥胖患者中减重效果更佳!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9 20:45
司美格鲁肽疗效差异 - 非糖尿病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平均体重减轻10.3-17.4%,糖尿病患者为6.2% [3][8][9] - 非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5%的比例达86.4-88.7%,糖尿病患者为68.8% [8][9] - 司美格鲁肽在STEP系列研究中平均减重幅度达17%(16.8kg)[5] 临床试验数据 - STEP系列研究纳入约25,000例超重和肥胖受试者,完成14项临床试验 [5] - STEP 1-4试验验证了司美格鲁肽2.4mg对肥胖症的疗效,满足两项疗效基准标准 [8] - STEP 2试验是唯一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双盲研究,排除了胰岛素使用 [9] 疗效差异解释 - 糖尿病患者可能使用促进体重增加的伴随药物如磺脲类、胰岛素、β受体阻滞剂 [10] - 糖尿病患者存在对低血糖的恐惧导致进食更多,影响减重效果 [12] - 糖尿病患者能量消耗下降幅度更大,微生物群改变和遗传背景也是潜在因素 [12][13] - 糖尿病患者肥胖时间更长、年龄更大,运动坚持度较低 [13] 未来研究方向 - 需要进一步研究肥胖药物治疗的个性化,特别是针对糖尿病患者 [13] - 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病理生理学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为复杂 [13]
雷军、马斯克……为什么企业家爱减肥?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26
企业家减肥与企业形象 - 企业家减肥成功塑造专业可信形象 成为公司IP战略关键环节 如雷军减肥与小米高端化路线相关[5] - 雷军减肥带来品牌形象提升 年轻活力形象增强小米亲和力 吸引年轻及品质生活消费者[5] - 企业家健康形象为市场营销带来免费曝光 提升品牌知名度 增强产品信任度促进销售[6] - 高管体型管理展现决策力与执行力 国际商界将个人形象作为商业战略组成部分 如维珍集团布兰森通过极限运动塑造品牌个性[8] 体重歧视的职场影响 -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0.7% 肥胖使抑郁风险增加40% 降低医疗求助意愿与社会参与度[10] - 职场体重歧视导致员工绩效下降 缺勤率上升 人际关系不良 人才流失及医疗成本增加[10] - 美国体重歧视十年激增66% 肥胖女性就业歧视率达25% 薪资惩罚幅度达2.3%~24%[13] - 肥胖者求职时雇佣评分 薪资待遇 晋升机会显著劣势 但人格特质与正常体重者无差异[13] 体重管理产业机遇 -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 政策推动健康食品 运动科技 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15] -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 低糖低脂高蛋白产品 代餐 控卡零食 植物基蛋白市场将爆发[16] - 智能健身设备如体脂秤 健身镜普及 线上减脂课程 会员制健身平台迎来增长[18] - 医疗健康领域减重门诊 GLP-1类减肥药 AI饮食记录App 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提升[18] - 餐饮行业转型轻食外卖 健康快餐连锁 团餐供应向低卡营养方向调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