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质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改革进入深水区,永辉何时迎来拐点?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4 23:35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正处于战略转型深水区,通过"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优化供应链及组织架构,推动"品质永辉"改革[6][14][17] - 2024年营收675.74亿元(同比降14.07%),归母净亏损14.65亿元(亏损扩大10.26%);2025年Q1营收174.79亿元(同比降19.3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降79.96%)[6] - 改革聚焦"商品力+场景力+组织力"三维革新,已调改47家门店中41家稳态门店单店月均盈利超35万元[31][32] - 名创优品62.7亿元入股后仍坚持胖东来路线,提出"433"改革规划(四化、三力、三变)及供应链"三大聚焦"战略[18][35][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店均营收0.4771亿低于整体店均0.87亿,单店效率有望双位数优化[23][26] - 关店导致资产减值2.0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2.04%至21.91亿元,员工总数减少19.6%[28] - 毛利率持续承压:2024年降0.78个百分点至16.09%,2025年Q1再降1.35个百分点[28][43] 战略转型 门店调改 - 单店改造成本超800万元,调改聚焦商品品质/卖场环境/顾客服务/员工福利[31] - 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关250-330家老店,2026年完成存量门店全面调改[26] - 调改门店客流销售提升,41家稳态店Q1发放员工奖金2634万元[31][32] 组织变革 - 架构从四级(全国-省区-区总-店长)压缩为三级(总部-大区-门店),设立28个大区[39] - 整合运营中心/商品中心等赋能单元,新设3R部门开发即食商品[39] 供应链革新 - 推行"三大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长期主义)和"一个反对"(随意更换供应商)[36] - 自有品牌研发120款商品,20余款年销超5000万;去KA模式调整近3万支商品[45] - 搭建外贸企业绿色通道,已对接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3][44] 行业定位 - 目标成为"满足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探索制造开发型零售转型[26][47] - 当前市值493.68亿元(4月25日收盘价5.44元),改革成果预计12-18个月后集中释放[7][34]
永辉超市(601933):门店调改稳步推进,步入品质零售新阶段
东北证券· 2025-05-03 13: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作为国内商超领导者,有广泛门店布局和高知名度,结合胖东来经营模式有望步入品质零售新阶段,但处于门店调改阶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628.64亿/740.25亿/845.37亿,归母净利润为 - 4.05亿/5.67亿/11.76亿,对应26 - 27年PE为83倍/40倍 [4][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675.74亿元/-14.07%,归母净利润 - 14.6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24.10亿元,非经常性损益9.45亿元;2024Q4营收130.25亿元/-21.32%,归母净利润 - 13.8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17.49亿元;2025Q1营收174.79亿元/-19.3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79.96%,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77.07% [1][11] 点评 - 主动调整门店布局致收入下滑,2024年营收675.74亿元/-14.07%,零售业营收637.68亿/占94.37%/-13.49%,服务业营收38.06亿/占5.63%/-22.83%,因零售竞争激烈,全年关232家尾部门店,24年调改31家门店下半年开业且占比不大,对收入带动不明显 [2][12] - 收入规模下降使费用率略有上升,2024年费用率23.93%/+0.78pct,2024Q4费用率30.67%/+4.13pct,2025Q1费用率20.78%/+1.38pct,经营门店数量下降费用减少,但收入下滑致费用率上升 [13] - 调改门店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使净利率暂时承压,2024年毛利率20.46%/-0.78pct,归母净利率 - 2.17%/-0.48pct,扣非归母净利率 - 3.57%/-1.05pct;2024Q4毛利率18.84%/-0.93pct,归母净利率 - 10.65%/-2.31pct,扣非归母净利率 - 13.43%/-3.75pct;2025Q1毛利率21.50%/-1.35pct,归母净利率0.84%/-2.55pct,扣非归母净利率0.79%/-1.98pct,Q1调改门店占比小,净利率未恢复 [14] - 全面学习胖东来推进品质零售战略转型,2024年6月19日第一家调改门店开业,2024年调改31家,2025年4月底达69家,计划6月底达124家,年底达200家,2024年底有775家门店分布29个省市;快速推进供应链改革,研发升级自有品牌,2025年3月开全球供应商大会,4月发《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 [3][15]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642|67,574|62,864|74,025|84,537| |(+/-)%|-12.71%|-14.07%|-6.97%|17.75%|14.2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29|-1,465|-405|567|1,176| |(+/-)%|51.90%|-10.26%|72.33%|—|107.40%| |每股收益(元)|-0.15|-0.16|-0.04|0.06|0.13| |市盈率|(18.80)|(39.63)|—|82.62|39.84| |市净率|4.31|12.96|11.69|10.24|8.15| |净资产收益率(%)|-20.09%|-29.17%|-10.12%|12.39%|20.45%|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00%|0.00%| |总股本 (百万股)|9,075|9,075|9,075|9,075|9,075| [5] 股票数据(2025/04/30) - 6个月目标价(元):-- - 收盘价(元):5.16 - 12个月股价区间(元):2.14~7.64 - 总市值(百万元):46,827.19 - 总股本(百万股):9,075 - A股(百万股):9,075 - B股/H股(百万股):0/0 -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262 [6] 涨跌幅(%)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14%|18%| |3M|-5%|-4%| |12M|112%|108%| [8] 相关报告 - 《永辉超市(601933):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名创优品子公司,资源协同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20240924 - 《永辉超市(601933):郑州门店调改初见成效,期待全国性调整稳步推进》 --20240705 - 《永辉超市(601933):Q2收入增长加速,零售巨头稳健复苏》 --20220829 [9]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预计为3,179、4,559、7,152百万元等,各指标有相应变化趋势 [18][19] - 财务与估值指标,包括每股指标、成长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费用率指标、分红指标、估值指标等,如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预计为 - 7.0%、17.8%、14.2%等 [18][19]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持续推进,供应链优化提效
招商证券· 2025-05-02 17: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为国内商超龙头,生鲜及供应链根基扎实,当前坚定“胖东来”路线,围绕商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叠加胖东来帮扶和名创入股,调改步入轨道,长期品质零售路线空间广阔 [1] - 公司短期收入波动因推进门店调改同时优化存量老店致门店数减少,且调改店占比尚小;调改店已初步盈利,供应链改革持续提效;供应链变革使毛利率短期下降,未来商品毛利率有望恢复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86.42亿、675.74亿、628.90亿、786.80亿、970.91亿,同比增长-13%、-14%、-7%、25%、23% [2][9]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4.76亿、-12.87亿、-6.91亿、10.13亿、20.92亿,同比增长-55%、-13%、-46%、-247%、106% [2][9]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9亿、-14.65亿、-6.81亿、7.27亿、15.21亿,同比增长-52%、10%、-54%、-207%、109% [2][9]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0.16元、-0.08元、0.08元、0.17元 [2][9]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35.2、-32.0、-68.7、64.4、30.8;PB分别为7.9、10.5、12.5、10.4、7.8 [2][9] 基础数据 - 总股本90.75亿股,已上市流通股90.75亿股,总市值468亿,流通市值468亿,每股净资产0.5元,ROE -45.1,资产负债率88.7%,主要股东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4%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14%、5%、113%,相对表现分别为17%、8%、109% [5] 相关报告 - 2024年公司收入675.74亿,同比-14.07%,归母净利-14.65亿,扣非归母净利-24.10亿;25Q1收入174.79亿,同比-19.32%,归母净利1.48亿,同比-79.96%,归母扣非净利1.37亿,同比-77.07% [6] - 截至2024年末完成31家门店调改,关闭232家尾部门店;截至2025Q1末完成47家门店调改并继续关闭部分尾部门店;25Q1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利润7472万 [6] - 2024全年研发升级自有品牌商品120款,20余款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引入品牌新品近5万支,完成近3万支商品去KA调整 [6] - 25Q1毛利率21.5%,同比-1.35pct,销售费用率16.6%,同比+1.04pct,管理费率2.4%,同比+0.4pct,财务费率1.5%,同比-0.0pct,研发费率0.2%,同比-0.1pct,净利率0.8%,同比-2.6pct [6]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190.36亿、172.71亿、203.71亿、244.32亿、279.76亿 [8]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30.16亿、254.78亿、248.73亿、243.68亿、239.45亿 [8]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20.52亿、427.49亿、452.45亿、488.00亿、519.21亿 [8]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247.27亿、227.27亿、259.63亿、287.28亿、301.95亿 [8] - 2023 - 2027E长期负债分别为213.90亿、156.93亿、156.93亿、156.93亿、156.93亿 [8]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461.17亿、384.20亿、416.56亿、444.21亿、458.87亿 [8]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59.39亿、44.40亿、37.58亿、44.86亿、60.07亿 [8]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69亿、21.91亿、10.43亿、35.98亿、44.53亿 [8]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56亿、-11.23亿、-1.15亿、-1.15亿、-1.15亿 [8]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5.72亿、-29.32亿、28.43亿、-17.35亿、-35.07亿 [8] - 2023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7.47亿、-18.64亿、37.70亿、17.48亿、8.31亿 [8]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年成长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14%、-7%、25%、23%;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5%、-13%、-46%、-247%、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10%、-54%、-207%、109% [9]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毛利率分别为21.2%、20.5%、20.2%、20.4%、20.5%;净利率分别为-1.7%、-2.2%、-1.1%、0.9%、1.6%;ROE分别为-19.8%、-28.2%、-16.6%、17.6%、29.0%;ROIC分别为-1.0%、-1.2%、4.7%、12.9%、18.5% [9]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6%、89.9%、92.1%、91.0%、88.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4.0%、15.9%、24.1%、21.6%、16.1%;流动比率分别为0.8、0.8、0.8、0.9、0.9;速动比率分别为0.4、0.4、0.5、0.6、0.6 [9]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4、1.4、1.4、1.7、1.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6、7.0、7.4、8.5、8.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5.0、197.0、248.0、286.0、284.0;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6、6.0、6.4、7.3、7.3 [9] - 2023 - 2027E每股资料:EPS分别为-0.15元、-0.16元、-0.08元、0.08元、0.17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0.50元、0.24元、0.11元、0.40元、0.4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65元、0.49元、0.41元、0.49元、0.66元;每股股利均为0元 [9]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PE分别为-35.2、-32.0、-68.7、64.4、30.8;PB分别为7.9、10.5、12.5、10.4、7.8;EV/EBITDA分别为149.5、218.6、55.0、25.7、19.9 [9]
永辉超市遵义调改首店开业 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规模扩至69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8:23
门店调改策略 - 永辉超市遵义吾悦广场店成为全国调改样板店之一,从商品结构、购物环境到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1] - 截至4月30日,公司累计有69家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开业 [1] - 门店商品结构调整显著,原有20543种商品中下架14169个单品,新增4345种商品,调整后商品结构与胖东来相似度达80% [1] - 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2%,形成"本土特色+品质优选+胖东来同款"三重竞争力 [1] 商品运营优化 - 生鲜区通过定向种植合作缩短供应链,实行商品包装化以减少损耗 [3] - 熟食区推出小分量、口味多的网红"懒人小吃"和"养生+创意"烘焙新品 [3] - 食品百货区通过"本土特色+品质优选"构建差异化竞争力,胖东来品牌产品与永辉优选自有品牌形成互补 [3] 门店环境升级 - 中岛货架高度从2.4米降至1.6米,主通道拓宽至2.4米,提升空间通透性 [3] - 散装食品区标注"1斤约几个"换算提示,生鲜与日用品交界处放置隔离袋 [3] - 执行"468鲜度管控"标准(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部分商品严格执行日清政策 [3] 服务体系创新 - 肉禽柜台提供切丝、剔骨等定制服务,海鲜区提供活鱼现杀、打氧包装服务 [3] - 水果区提供免费清洗分切服务 [3] 员工福利提升 - 门店员工从75人扩招至180人,平均薪资提升至4000元 [4] - 满一年员工可享10天带薪年假,新增员工休息室及免费员工餐 [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以胖东来模式为标杆,通过在地化发展与品质零售战略参与区域经济价值重构 [4] - 未来将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以高质价比、优质服务与差异化商品开发为目标 [4]
一年关店200余家!永辉大改革,从“甩卖酒水”开刀?
搜狐财经· 2025-04-29 22:00
业绩表现 - 2021至2024年连续亏损4年 累计亏损超95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下滑1407% 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329亿元 [3] - 营收下滑主因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及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和战略转型 [3] 门店调整 - 2024年关闭232家经营不善的"尾部门店" 近期加快关店速度 [5] - 部分闭店门店打折清仓 但实际折扣力度有限 存在"虚假清仓"现象 [6][8] - 截至2024年底完成31家门店调改升级 2024年累计调改完成61家门店 [3][10] - 调改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大幅增长 但因集中在下半年且数量占比小 对全年收入提升有限 [3][10] 转型策略 - 引入"胖东来"模式 启动"品质零售"战略转型 调改门店数量成倍增长 [3][10] - 部分调改店初期客流火爆 但两三个月后明显回落 被质疑未学到胖东来精髓 [10][11] - 重点发展自有商品"永辉优选" 葡萄酒板块试水成效显著 通过大品牌低价策略占领市场 [13] - 简化采购环节 提高毛利率 同时降低产品价格 [13] 商品促销 - 清仓期间烈酒类无折扣 葡萄酒优惠力度较大但未达宣传的"三折" 实际多为八折或七折 [8] - 百元以上葡萄酒优惠30-50元 部分高价酒款优惠更多 如原价219元的黑皮诺折后1599元 [8] - 白葡萄酒更受欢迎 如原价109元的雷司令折后872元售罄 同等价位长相思折后835元清空 [9] 行业挑战 - 供应链老化和商品缺乏创新是核心问题 需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0] - 需平衡历史扩张遗留包袱与建立新竞争力 未来12-18个月为关键窗口期 [10][13] - 全国布局与区域深耕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需重构"平价鲜食+社区服务"定位 [10][13]
家家悦(603708):Q1收入利润小幅承压 加力推进门店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56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降低3.26% [1] - 24Q4实现营收41.29亿元,同比增加6.31%,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去年同期为-0.72亿元 [1] - 25Q1实现营收49.41亿元,同比降低4.7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低3.59% [1] 门店布局与优化 - 2024年新开门店140家达1100家,其中直营/加盟店分别为957/143家 [2] - 按业态划分,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零食店/好惠星折扣店/便利店等其他业态门店数量分别为249/410/208/133/9/91家,同比变化-10/+2/-20/+80/+2/-3家 [2] - 25Q1新开直营8家(社区生鲜/乡村超市为主)、加盟7家,关闭低效门店20家,期末门店总数1095家 [2] - 公司优化选址策略,精准布局新店,关闭持续亏损门店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线上销售与供应链 - 2024年线上销售增长13.2%,线上销售占比达7.16%,带动到店客流331万人次,到店转化率40% [3] - 公司拓展抖音直播、淘宝小时达等线上营销渠道,推进社区拼团、品牌直播、到点到家等业务 [3] - 2024年自有品牌和定制产品占比13.63%,强化供应链战略布局 [3] 业态营收与毛利率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54/11.83/4.56/0.56亿元,同比变化-3.37%/-6.66%/-12.95%/+3.91% [3]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毛利率分别为20.82%/19.41%/19.72%/22.62%,同比变化+1.05pct/+0.73pct/+1.05pct/-0.65pct [4] - 24全年/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97%/19.83%,同比变化-0.43pct/-0.25pct [4] 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从规模零售转向品质零售,聚焦商品力打造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4] - 公司将继续进行业态创新、门店调改优化以及供应链变革,保持高质量增长动力 [4] - 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1/2.43亿元(原值为2.44/2.81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72亿元 [4]
永辉超市(601933):品质零售转型加快 长期盈利改善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75 74亿元 同比-14 07% 归母净利润-14 65亿元 去年同期-13 29亿元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74 79亿元 同比-19 32% 归母净利润1 48亿元 同比-79 96% 主要因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72亿元 [1] 门店转型与线上业务 - 2024年新开超市门店7家 关闭232家 新签约3家 截至年底超市门店775家 同比减少225家 [2] - 截至4月25日已完成61家门店调改 预计6月底达124家 41家稳态门店3月平均单店月利润36万元 [2] - 2024年线上业务营收146亿元 占比21 7% 其中"永辉生活"APP注册会员1 18亿户 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80 2亿元 第三方平台66 1亿元 [2]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2025Q1毛利率为20 46%/21 50% 同比-0 78/-1 35pct 零售业/服务业毛利率16 09%/93 62% 同比-0 23/-1 10pct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20 78% 同比+1 38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 63%/2 45%/0 24%/1 46% [3] 战略股东与改革方向 - 名创优品全资子公司受让永辉超市29 40%股份 成为第一大股东 股东方达成"品质零售"战略路线 [4] - 公司推进自有品牌研发 供应链去KA变革 员工关怀等举措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关闭约300家门店 下调全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 69亿元 维持2026年预测5 82亿元 新增2027年预测10 44亿元 [5] - 采用PS估值法 下调2025年营收预测至600 1亿元 给予0 93xPS估值 较当前上行空间13% [5]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加速 弹性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下滑1407% 归母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410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率008% 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1] - 2025Q1营业收入17479亿元 同比下滑1932%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下滑7996% 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 同比下滑7707% 扣非归母净利率276% 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1] - 2024年毛利率2046%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33%/265%/027%/168% 同比变动+066/+025/-013/+000个百分点 [2]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63%/245%/024%/146% 同比变动+104/+043/-010/+001个百分点 [2] 门店调整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 年末门店总数775家 2025Q1继续减少门店数量 [1] - 截至2025Q1完成47家门店调改 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利润1470万元 Q1累计利润7472万元 单店月利润超30万元 [1] - 调改店盈利初具规模 预计2025年日销将持续复苏 [1] 业务结构 - 2024年食品用品/生鲜及加工/其他/租赁收入分别为34943/28825/2673/1133亿元 同比变动-1403%/-1282%/-2808%/-677% [2] - 食品用品/生鲜及加工/其他/租赁毛利率分别为1881%/1279%/9996%/7866% 同比变动-008/-037/+070/-220个百分点 [2] - 调改后加工熟食占比提升 供应链改革导致毛利率承压 未来随着供应链优化和品质商品占比提升 毛利率有望恢复 [2] 战略方向 - 推行三个聚焦一个反对战略 聚焦核心供应商 聚焦核心大单品 聚焦长期主义 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 [2] - 截至2025年4月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包括供货山姆 开市客等美国超市的中国制造企业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61483/92247/108000亿元 同比变动-901%/+5004%/+1708% 归母净利润063/1105/1819亿元 [3]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3:31
公司经营战略与财务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品质零售"战略定位,通过"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率)推动转型 [3] - 计划新开超市门店6-10家,整改配送前置仓50个,调改门店200家,闭店300家,预计相关支出达30亿元 [5] - 2024年末贷款余额53.10亿元,全年财务费用17,915.05万元(含利息支出14,457.13万元) [4] 门店调整与资产处置 - 2024Q4至2025Q1合计关闭88家超市门店及3家mini店,预计闭店损失37,847.84万元 [7][102] - 关闭门店涉及全国多地,包括沈阳国瑞城店(5,565㎡)、贵阳花果园店(15,742㎡)、北京山水文园店(16,297㎡)等 [7][75][51] - 拟报废固定资产原值61,266.20万元,折余价值9,238.68万元,预计处置损失3,366.05万元 [6] 资金管理与投资计划 - 拟使用不超过90亿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结构性存款(≤50亿元)和中高风险金融产品(≤40亿元) [104][106] - 2025年拟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总额218.9亿元,用于流动资金需求 [5] - 关联交易计划金额451,910万元,涉及福建轩辉地产等关联方租赁及采购 [133][135] 公司治理与审计 - 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2025年度审计及内控审计 [113] - 2024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获无保留意见,内控评价报告显示体系有效 [113][114] - 董事/监事2024年薪酬存在绩效考核差异,董事长实际报酬超预案60万元 [114] 其他重大事项 - 拟修订《公司章程》以适应最新法规要求,完善治理结构 [124] - 计划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相关议案将直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17][118] -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财务报表经审计无保留意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120]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6亿元,现已完成61家门店调改 | 业绩快报
36氪· 2025-04-25 21:2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76亿元,净利润-14.6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4.8亿元,净利润1.48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线上业务营收31.5亿元,占总营收18.02% [3] - "永辉生活"APP覆盖670家门店,销售额17.5亿元,日均单量23.1万单,月复购率47.6% [3] - 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覆盖670家门店,销售额14.0亿元,日均单量15.3万单 [3] 门店调改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底完成47家门店调改,调改后客流和销售额大幅提升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关闭273家尾部门店 [1] - 41家"稳态调改店"累计实现净利润1470万元 [2] - 截至财报发布日完成61家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 [2] - 预计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突破124家,2026年春节前目标300家 [2] 战略转型措施 - 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淘汰旧品引入新品 [1] - 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毛利率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1] - 3月底供应商大会明确"三个聚焦、一个反对"供应链策略 [2] - 已与超3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 [3] 经营模式调整 - 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品质零售转型 [2] - 调改后门店在口碑、品质、客流和销售额均有较大增长 [2] - 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