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房子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汇总丨你的好房子未来都“好”在哪儿?又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报· 2025-10-11 14:01
"十四五"时期住房建设主要成就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3][6]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3]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4] - 改造过程中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4] -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4] 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建立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5] - 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房源 [5][6] - 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轮候、准入、使用、退出等管理机制 [6] - 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利率、换购住房退税、下调契税等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6] - 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 [6] "好房子"建设标准与规划 - 《住宅项目规范》已实施,包含14项新标准,如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加装电梯,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分贝 [7] - 开展全国住宅设计大赛,征集近2000个方案,涵盖新房和老房更新改造 [7] - 推动研发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等新型建材和技术应用 [7] - 归纳"好房子""六不"(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和"六防"(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等具体要求 [8][9][10][11] - 形成操作手册涵盖16类、262项要点,并计划举办住宅展展示样板 [11] 建筑科技与智能化应用 - 攻克大跨度、复杂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方面技术难题 [13] - 创新出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等新型材料 [13] - 新型"造楼机"实现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具备自动纠偏和智能监控能力 [14] - 推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基于CIM平台建设"城市大脑"提升管理效能 [14]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与风险管控 - 严禁项目交付前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 [15] - 推广"保交房"项目主办银行制度,项目资金存入主办银行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15]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15]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则规范预售资金监管 [15]
住建部部长倪虹答一财:“好房子”建设重点抓五个“好”
第一财经· 2025-10-11 12:07
政策导向与核心框架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核心目标是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房[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抓五个方面工作: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旨在通过推动这些工作在"十五五"期间向消费者展示"好房子"[1] - 《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对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等作出强制规定[1] 标准与设计创新 - 全国住宅设计大赛已征集近2000个方案,涵盖新房和旧房更新改造,鼓励设计师研究住房问题[1] - 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推动研发适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研究应用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1] - 行业通过3万份调查问卷梳理出百姓需求,形成包含16类、262项要点的操作手册,作为"好房子"建造的指导[2] 企业实践与试点规模 - 相关房地产和建筑企业将工作重点从速度数量转向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积极建设"好房子"[5] - 中国建筑发布了"好房子"营造体系和品牌标识,核心目标是守住质量底线,解决居住痛点,确保房子设计好、建造好、服务好[5] - 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已有88个项目纳入试点,总建筑面积1287万平方米,涉及住宅1052栋、共计6.5万余户,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 - 试点项目包括74个商品房项目和14个保障房项目,体系开发了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每个环节可追溯、可评估、可提升[5][6] 地方政策与品质提升 - 上海发布促进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意见,从建筑高度、外立面、阳台设计等多方面为"好房子"提供规范[4] - 河北省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物业、好样板六个方面推出措施,推动全省"好房子"建设[5] 运维管理与长效机制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物业服务提升行动,解决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2] - 坚持科学评价和动态认证,以客户满意为最终标尺,通过持续跟踪确保"好房子"品质经得起时间检验[5]
楼市,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11 11:37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深化 - 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钱要素联动新机制[2] - 深化城市建设领域改革,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新机制,建立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体系,构建城市高效治理新模式[2] - 深化建筑领域改革,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领域全过程应用,培育智能建造产业新集群[2]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达50亿平方米,存量住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4] - 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4] - 全国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有力保障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12] 城市体检与更新进展 -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3] - 已在70多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更新改造老厂区、老商业区等老旧街区[14] - 有50片历史文化街区和10条老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4] 住房品质提升措施 - 建"好房子"重点抓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5个方面[6][7] - 正在研究让老房子通过改造成为"好房子"[8] - 全国强制住宅项目规范有14项提升要求,包括层高从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4层以上加装电梯,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9] 行业监管与权益保护 - 对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坚决查处,不让其金蝉脱壳[5] - 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有力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5] - 实施物业服务提升行动,解决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10] 未来发展规划重点 -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本取决于人、房、地、钱4类要素资源配置效果,指导各地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11] - 将重点抓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高水平编制"十五五"规划三件事[16] -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整体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不少领域已实现领跑[13]
最新统计!江门楼市“银十”开局成交额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1 08:44
在刚刚过去的假期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 在 政府补贴加持、 房企大力促销的双重利好下,市场认购活跃,不少项目推出新品房源或创新优惠玩法,带动"银十"销售旺季迎来开门红,江门房地产 市场呈现稳中提质的火热态势。 来看看这组数据 根据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初步统计数据,10月1—8日全市主要房地产项目认购 住宅约1220套,成交面积约为12.9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10.64亿元, 成交均价为8202元每平方米,量价表现稳健。 从区域表现看, 台山市认购住宅346套、开平市认购住宅247套、蓬江区认购住宅195套位居前列;此外, 新会区认购住宅131套、江海区认购住宅103套、 鹤山市认购住宅107套、恩平市认购住宅88套,各区县表现均有亮点。 今年以来,江门持续推出"好房子"建设相关活动。9月,江门开展"好房子·江门造——江门'好房子'调研暨'房地产+'模式研讨活动",通过权威专家主题分 享和行业大咖圆桌研讨等多元形式,构建出"政府牵头引导、房企互动交流、专家智力赋能、媒体广泛传播"的协同链条,受到行业高度关注与积极反响。 江门楼市迎来一波火热行情 多个楼盘售楼处人气旺盛 看房客络绎不绝 另一方面,补贴福利落地, ...
经济日报:“好房子”离不开好标准好服务
新浪财经· 2025-10-08 08:43
"好房子"建设不能忽略好服务。"好房子"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样需要好服务以提升"软实力"。 各地应积极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线下的 生活服务。目前,众多企业将建设"好房子"作为重点工作。对于企业而言,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 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发展,有未来。 ...
“好房子”离不开好标准好服务
经济日报· 2025-10-08 08:22
行业政策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作为“好房子”建设的底线要求[1] - 上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推动住宅品质提升[1] - 多个省市因地制宜出台文件,在国家层面标准基础上细化提升技术措施要求或出台指导意见[1] 示范项目与市场推广 - 河南省公布首批38个“好房子”建设项目案例,分为保障性住房等四类[2] - 河北省提出以“好样板”示范引领,从新建和既有住房改造两个维度打造“好房子”样板[2] - 公布案例和推进样板建设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好房子”理念加速落地见效[2] 企业战略与产业转型 - 行业从注重速度数量转向追求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众多企业将建设“好房子”作为重点工作[3] -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推出“好房子”营造体系,并为首批4个践行项目授牌[3] - 企业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和提供好服务,就能获得市场和发展未来[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好房子”需要好设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一些省市正在举办“好房子”设计大赛[3] - 行业着力推动新材料研发应用,发展绿色建材,提升建筑材料性能[3] - “好房子”建设需要好服务,各地应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支持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2] - 远洋集团椿萱茂以养老机构经验深入社区,在北京远洋天地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驿站提供入户养老服务[2] 技术应用与建造方式 - “好房子”离不开科技赋能,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正在得到推广[3]
年内各地楼市政策已超470条
第一财经· 2025-10-01 16:48
2025.10.01 本文字数:3046,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孙梦凡 2025年已然过去三个季度,今年楼市运行情况如何?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房地产整体延续"止跌回稳"的基调,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护市"政策,前三季度,全国约20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过470 条。 城市更新、激活需求、优化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当前地产政策的四大方向。8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相继优化限购政策,更是成为本轮 新政最重磅的动作。 从市场成交看,一线城市在政策带动下,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修复。全国层面而言,重点城市前三季度二手房成交同比正增长,新房市场成交规模微 降,"止跌回稳"仍需发力巩固。 供需协同发力稳市场 2025年前三季度,楼市新政依然密集出台,不过频次有所放缓。 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2025年以来(截至9月27日),全国约20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470条。因当前多数城市已放开限制性政策,新政频次有所放 缓,三季度出台政策超120条,较二季度的175条有所降低。 各地政府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共同发力稳住市场。其中,需求端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新政、购房补贴、核心城市放开限购、创新 ...
年内各地楼市政策已超470条
第一财经· 2025-10-01 16:45
楼市政策基调与方向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整体延续“止跌回稳”基调,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护市”政策,前三季度全国约20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过470条[3] - 当前地产政策聚焦四大方向:城市更新、激活需求、优化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3] - 8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优化限购政策成为本轮新政最重磅动作[3] 需求端政策举措 - 需求端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新政、购房补贴、核心城市放开限购、创新性金融产品四方面[8] - 前三季度各地调整公积金政策约220条,包括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等[8] - 多个城市推出“真金白银”购房补贴,如衢州对三孩家庭购买120平米以上住房补贴20万元,岳阳针对三孩及以上家庭以所购住房20平方米金额作为奖励(约10~20万元)[8] - 北京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上海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深圳非核心区购房不限套数,成为需求端最重磅新政[8] - 苏州、南京、青岛等地落地“低月供”金融产品,广西、河南跟进类似产品,芜湖推出部分产权商品住房降低购房门槛[8] 供给端政策举措 - 供给端政策着力控制增量、去库存,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数量超4600宗,总用地面积超2.4亿平方米,总金额超6200亿元[9] - 多地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落地,广西累计收购存量住房2.9万套,浙江、四川发行合计27.9亿元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9] - 后续各地预计进一步加快存量房、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10] 一线城市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在政策带动下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修复,北京、上海、深圳表现突出[11] - 北京9月1日~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1.45万平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20%,五环外有新房项目开盘去化近80%[11] - 北京同期二手住宅日均成交525套,较8月日均增长22%,同比增长27%[11] - 上海9月1日~25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3.3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1%,同比增长55%[11] - 上海同期二手商品房日均成交684套,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2%[11] - 深圳新政后(9月6日~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3%,二手住宅日均成交150套,较8月日均增长8%,同比增长41%[12] 全国市场整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下降,但三季度环比有所恢复[13] - 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9%,但以价格折让为代价,2025年1~8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5.08%[13] - 新房市场受改善住宅入市影响价格有所上涨,2025年1~8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54%,一线、二线城市分别累计上涨3.99%、0.96%,三四线代表城市累计下跌0.88%[1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房地产行业后续发展趋势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以“好房子”建设为代表的新模式[15] - 中央层面强调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16] - 各地已落地老旧住房自主更新,优化房票安置政策,加速城中村改造[16] - 中央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各地出台相关技术标准为房企提供空间[17] - 未来政策发力点预计集中在刺激改善型住房需求、推进“好房子”建设、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等方面[17]
楼市三季考:超470条新政“护市” 一线城市成交修复
第一财经· 2025-10-01 16:14
政策方向与力度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约200省市(县)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超过470条,政策频次较此前有所放缓,三季度出台政策超120条,低于二季度的175条[1][2] - 当前地产政策聚焦四大方向:城市更新、激活需求、优化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1] - 需求端政策主要集中在公积金新政、购房补贴、核心城市放开限购、创新性金融产品四个方面,前三季度各地调整公积金政策约220条[4] - 供给端政策着力控制增量、去库存,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超4600宗,总用地面积超2.4亿平方米,总金额超6200亿元[5] 核心城市政策效果 - 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于8月相继优化限购政策,成为本轮需求端最重磅的新政[1][4] - 北京新政后(9月1日-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1.45万平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20%,五环外有新盘开盘去化率近80%[8] - 上海新政后(9月1日-25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3.3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1%,同比增长55%[8] - 深圳新政后(9月6日-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3%[8] 全国市场成交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下降,但三季度销售环比有所恢复[9] - 同期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9%,但价格出现折让,2025年1-8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5.08%[9] - 新房市场受改善型住宅入市影响价格微涨,2025年1-8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54%,其中一线城市累计上涨3.99%[9]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城市更新被确立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中央层面强调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并部署7方面重要任务[10][11] - 行业探索以“好房子”建设为代表的新发展模式,中央层面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各地出台相应技术标准[10][12] - 未来政策发力点预计集中在刺激改善型需求、推进“好房子”建设、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等方面,稳定预期被视为关键[12]
楼市三季考:超470条新政“护市”,一线城市成交修复
第一财经· 2025-10-01 15:56
政策方向与力度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约200省市(县)出台房地产政策超过470条,政策频次较前期有所放缓,三季度出台政策超120条,较二季度的175条降低 [1][2] - 政策主要围绕城市更新、激活需求、优化供给、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四大方向展开,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优化限购是8月以来最重磅的动作 [1] - 需求端政策集中在公积金新政、购房补贴、核心城市放开限购、创新性金融产品四方面,前三季度各地调整公积金政策约220条 [4] - 供给端政策着力于控制增量、去库存,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超4600宗,总用地面积超2.4亿平方米,总金额超6200亿元 [5] 市场成交表现 - 一线城市在政策带动下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修复,北京9月1日至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1.45万平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20% [7][8] - 上海9月1日至25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3.3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1%,同比增长55% [8] - 深圳新政后(9月6日至28日)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0.6万平米,较8月日均增长33% [8] - 全国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下降,而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9% [9] 价格变动趋势 - 2025年1月至8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5.08%,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下跌3.06%、5.65%、5.32% [9] - 同期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54%,其中一线、二线城市分别上涨3.99%、0.96%,三四线代表城市累计下跌0.88% [9]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中央层面强调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并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10][11] - 行业将探索以“好房子”建设为代表的新发展模式,中央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各地已出台相关技术标准 [10][12] - 未来政策发力点预计集中在刺激改善型住房需求、推进“好房子”建设、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等方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