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业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省1-4月份工商业储能项目
鑫椤储能· 2025-05-09 14:57
广东省工商业储能市场发展 - 2025年1-4月广东省工商业储能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装机规模和项目经济性提升,主要受政策深化、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迭代推动 [2] - 全省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超400MWh,同比2024年增长约100%,其中珠三角地区占比超70%,粤东粤西加速布局 [5] - 2025年全年预测广东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或达3-4GWh,占全国25%-30% [5] 政策与电价机制 - 广东省2025年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珠三角部分区域峰谷价差突破1元/kWh,如深圳尖峰-谷电价差达1.2元/kWh [5] - 广州、佛山等地对储能项目给予0.2-0.3元/kWh放电补贴,需接入虚拟电厂平台 [5] - 高耗能企业强制配储比例提高,如陶瓷、数据中心等行业需配置15%以上储能容量 [5] 典型项目与投资回报 - 东莞某电子产业园20MWh储能项目(搭配光伏+VPP调度),年降本增效超300万元 [5] - 珠海某港口5MWh储能系统,实现"需量管理+应急备用"双功能 [5] - 投资回收期普遍缩短至4-6年(两充两放模式),优质项目可达3年 [5] 企业备案项目数据 - 1月份备案项目中,深圳市融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22个项目、46.297MWh容量、3825万元投资金额居首 [4] - 3月份备案项目中,深圳市融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63个项目、89.96MWh容量、5475万元投资金额继续领先 [8] - 4月份备案项目中,深圳孚尧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以16个项目、2.995MWh容量位列第一 [8][9]
德业股份(605117):新产品+新市场双重赋能,高增长有望持续
东北证券· 2025-05-08 22: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德业股份,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07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业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新兴市场助力储能业务高增长,加强海外市场布局,工商储能和新兴市场双轮驱动有望延续高增长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对应一定倍数PE,给予2025E的每股净利润19倍PE估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2.06亿元,同比+49.83%,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65.29% [1] - 2024年逆变器业务营收55.6亿元,同比+25.44%,储能逆变器出货54.06万台,组串式逆变器出货41.06万台,微型逆变器42.03万台,毛利率约47.81%,同比-3.53pct [1] - 2024年储能电池包业务营收24.5亿元,同比+177.19%,毛利率约41.3%,同比+7.43pct [1]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83.20%,在德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布局,在全球建立广泛经销商网络,尤其在东南亚、欧洲和非洲市场,通过本地化服务团队和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客户粘性和品牌影响力 [2] 未来发展驱动 - 工商业储能新产品25Q2有望量产,聚焦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推出100kW - 2MW储能解决方案,包含储能电池、静态切换开关、光伏模块等 [3] - 尼日利亚/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望爆发,尼日利亚电网脆弱,伴随政策支持和光伏价格下降,市场多点开花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4/187.3/23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4/45.8/54.7亿元,对应15.63/12.41/10.40倍PE [4]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206|14,836|18,729|23,603| |营业收入增长率|49.8%|32.4%|26.2%|2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960|3,640|4,584|5,471| |净利润增长率|65.3%|22.9%|26.0%|19.3%| |每股收益(元)|4.76|5.63|7.10|8.47| |市盈率|17.82|15.63|12.41|10.40| |市净率|5.79|5.62|5.22|4.81| |净资产收益率(%)|39.24%|35.98%|42.05%|46.22%| |股息收益率(%)|4.29%|5.27%|6.64%|7.93%| [4][9][10]
工商业储能100+新品盘点: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工商业储能市场增长 - 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2.95GW/7.02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427%,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73% [1] 产品技术趋势 - 314Ah大容量电芯应用占比接近50%,相比280Ah电芯能量密度提升且度电成本下降 [2] - 模块化设计成为主流,支持233kWh~1864kWh容量灵活扩展,降低初期投资成本 [3][13] - 中高压系统可直接接入10kV及以上电网,满足高能耗企业需求 [4] - 安全和智能技术贯穿全生命周期,包括AI监控、消防系统集成等 [6][15][38] 主要企业产品亮点 - 比亚迪Chess Plus支持233kWh~1864kWh容量扩展,采用厚刀电芯 [13] - 阳光电源PowerStack系统效率≥90%,AI仿生热平衡降低散热损耗33% [10][11] - 科华数能S³-EStore温差控制在±1.5℃内,集成液冷与消防 [15] - 奇点能源eBlock系列采用All In One设计,支持虚拟电厂等场景 [19] - 鹏辉能源擎天520占地面积减少54%,体积能量密度提升32.5% [25] - 沃太能源产品系统效率≥90%,支持毫秒级调度 [27] - 晶科能源海豚SunGiga温差<3℃,可用电量提升10% [41] - 科林电气GRID-FORMING报价低至0.568元/Wh [51] - 固德威ESA261kWh支持10台机组并联,最高1.25MW/2.61MW [66] - 东方日升iCon实现每秒数据分析,节省10%成本 [72][73] - 禾迈HoyUltra 2效率达90.3%,辅电能耗降低30%+ [75] - 晶澳太阳能产品温差<3℃,PCS效率达99% [77] - 昆宇电源推出锂电和钠电储能系统 [81] - 华锐风电产品具备IP55防护等级 [86] - 绿能慧充展出10余款覆盖全场景产品 [90] - 富仁能源FR260SL系统寿命提高25% [98] 行业应用场景 - 模块化设计适配交通、钢铁、建筑、化工等多场景 [3] - 中高压系统适用于钢铁冶炼、数据中心、矿区等 [4] - 产品支持削峰填谷、虚拟电厂、备用电源等模式 [19][27]
394号文发布后,工商业储能如何应对?
鑫椤储能· 2025-05-06 15:04
政策驱动下的市场重构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394号文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20个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湖北、浙江等6省市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正式运行,福建、四川等16省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1][2][4] - 工商业用户需在2025年底前具备自主申报、结算能力,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将直接传导至终端用电环节[4] - 现货市场采用15分钟滚动出清模式,浙江试点数据显示光伏大发时段电价最低跌至-0.18元/千瓦时,晚高峰电价最高触及1.45元/千瓦时,日内价差波动幅度普遍超过1.5元/千瓦时[5] 工商业储能的机遇与挑战 - 经济性显著改善:浙江某10kV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回收期已缩短至6.2年,较2023年缩短40%[8] - 技术门槛提升:具备构网型技术的储能系统在新疆、甘肃等新能源基地实现惯量支撑功能,故障穿越能力达到国家标准要求[8] - 商业模式创新:远景能源推出的"储能+绿证"捆绑销售模式帮助江苏某电子厂降低综合用电成本18%[8] - 低价竞争乱象:2025年一季度储能系统招标均价降至0.49元/Wh,部分项目压缩安全裕量导致2024年行业安全事故率同比上升23%[10] - 技术适配难题:山东某光储融合项目因未配置快速功率调节模块在现货市场负电价时段被迫停机[10] - 运维能力短板:未配备智能诊断系统的储能电站年平均故障时长超过48小时,运维成本高出智能化设备3倍以上[10] 企业突围的三大路径 - 技术领先型: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将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循环寿命突破8000次,其"零衰减"电芯在新疆风光配储项目中实现5年零故障运行[13] - 数据赋能型:阳光电源开发的"储能AI算法"平台在山西现货市场实现日均收益提升15%,算法迭代周期缩短至72小时[14] - 生态构建型:华为数字能源推出的"储能即服务"模式2025年一季度新增签约项目120MW,覆盖37个工商业园区[15] 未来趋势研判 - 技术标准升级:对安全标准、技术规范、运维管理等各环节将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17] - 区域市场分化:浙江、广东等地区储能系统将向"短时高频"方向优化,甘肃、青海等省份长时储能需求持续增长[17] - 价值重心转移:从单一电量交易向"电量+容量+辅助服务"多维度价值创造转变[21]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2: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592.12万元,较上年增长1.71% [14] - 2024年净利润为-94,099.11万元,较上年减少107,361.58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103.44万元,较上年减少104,727.89万元 [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42,975,280.96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达到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55] 行业整体情况 - 军工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向好,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军贸市场有望扩容 [5] - 应急装备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超过1万亿元,智能应急电源被列为重点推广装备 [6] - AI技术推动智算数据中心建设规模高增速,公司智能应急电源产品受益于数据中心行业高景气度 [7] 公司主营业务 - 军工装备产业聚焦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方向,主要产品包括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军用导航装备及军用电源装备 [11] - 应急装备产业主要产品为智能应急电源、应急特种车辆及系统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工商业储能业务 [11] - 军工装备以直销为主,智能应急电源产品以分销模式为主 [12] 产品及市场情况 - 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在电磁兼容、多频段通信指挥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服务多个军兵种 [7] - 军用导航装备涵盖陆基导航和卫星导航两大类,服务超过一百个场站,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8] - 智能应急电源国内市场规模约300亿元,2024年新增100亿元左右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需求 [10] - 应急特种车辆营收受益于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其中约1400亿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 [7][11]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15] - 变更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18]
技术突围:从UPS到储能,爱维达的“稳进之路”
核心观点 - 爱维达作为深耕UPS电源27年的企业,正将其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积淀转化为储能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 [2] - 公司选择聚焦工商业储能细分赛道,通过技术驱动和稳健经营策略在红海市场中寻找确定性 [12][25] - 爱维达采取"配套不越界"的战略定位,专注于PCS核心部件的深度优化而非全产业链扩张 [14] 技术基因与优势 - 27年发展始终围绕"电能可靠性",技术基因从UPS延续到储能领域 [4] - 电力电子技术同源性是公司从UPS转向储能的核心逻辑,UPS的AC-DC/DC-AC转换技术与储能PCS技术具有相似性 [5] - 冬奥会户外电源项目积累的-40℃环境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实现-25℃无损启动 [5] - 金砖会议保电经验转化为储能系统的毫秒级多级保护机制 [5] 产品差异化 - 重点展示具备IP66高防护等级的125kW储能变流器,通过封闭式散热设计解决复杂环境运维痛点 [7][9][11] - 变流器在45℃环境温度下仍能保持满功率运行,高温降容阈值显著高于行业标准 [11] - IP66防护等级产品目前是市面上为数不多通过高防护认证的储能变流器 [8] 战略选择 - 聚焦工商业细分赛道而非大储,与通信基站、分布式智算中心积累的服务能力高度契合 [12] - 采取"配套专家"定位,专注于PCS核心部件而非系统集成,赢得头部客户战略合作 [14] - 海外市场采用"技术输出+本地运维"的轻量化扩张模式,规避自建渠道风险 [14] 品牌与市场策略 - 在北京南站日均20万人次流量的交通枢纽投放广告,提升品牌曝光并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17][18] - 广告投放强化"算力UPS+储能PCS双引擎"技术形象,为线上线下渠道引流 [20] - 未来计划在一线城市交通枢纽、行业展会等高流量地点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23] 行业背景 - 工商业储能赛道已涌入2000+玩家,市场竞争激烈 [2] - 储能行业存在"得系统者得天下"的共识,但爱维达选择差异化竞争路径 [14]
工商储血战2025|深度
24潮· 2025-04-28 05:5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工商业储能相关企业新增5万家,平均每天新增150家,2024年涉及开发商超过1000家[2] - 2024年国内新增并网工商业储能规模3.9GW/8.8GWh,占全年新增并网储能规模的8%[2] - 上千家集成商中约有20%没有订单,2024年已有超1万家储能系统集成商倒闭,占行业总数的16%[3] - 价格战导致头部厂商报价从2023年中的1.55元/Wh降至2025年1月的0.499元/Wh,降幅达68%[2][3] 价格战与盈利状况 - 2023年12月厂商明美新能源液冷一体柜最低价0.88元/Wh,2024年7月中车株洲所报价0.7125元/Wh[2] - 2024年9月科陆电子报价0.598元/Wh,沃橙新能源报出0.58元/Wh,2025年1月博时储能报价0.499元/Wh[2][3] - 0.5元/Wh以下的工商储能系统单价无法覆盖企业生产成本,真正达到预期收益的项目仅20%-30%[3] - 科陆电子2024年亏损4.77亿元,同比下降31.63%,连续8年合计亏损超53亿元[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浙江、广东等地拟要求集成商按项目金额5%缴纳保障金,企业普遍认为将加剧现金流压力[3] - 2024年新型储能领域融资事件同比锐减73%,融资金额平均缩水50%[3] - 全国范围内峰谷电价差缩窄趋势显著,2024年1-8月最大峰谷价差同比下降6.7%[4][5] - 浙江省分时电价调整导致峰谷价差下降幅度超20%,工商业储能收益率下滑幅度最大[4] 安全与质量风险 - 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1779次,同比增长72.72%,75%以上由质量问题导致[3] - 新投运电站运行不稳定,2024年投运2年以内电站平均非停次数比投运2年以上的高40%[3] - 浙江省已备案的2000多个储能项目中90%以上将面临消防整改,预计2025年能继续运营的项目可能少于一半[4] - 温州、杭州的储能安全整改将推高0.2元/Wh的非技术成本,单个电站消防整改成本最高增加10万元[4] 区域收益率差异 - 广东工商业储能收益率最高达16.23%,云南最低为-11.21%[6][7] - 全国有10个地区峰谷电价差减小,20个省份价差扩大,2个省份保持不变[5] - 云南、甘肃、宁夏等十个地区的工商业储能收益率为负数[5] - 实际利用天数对收益率影响显著,280天利用天数下IRR为7.75%,340天可达11.74%[8][9] 商业模式挑战 - 工商业储能盈利主要依赖峰谷价差套利,但电力市场化交易趋势下价差波动将成为常态[9][10] - 优质项目稀缺导致居间费居高不下,业主分成比例从10%提升至35%甚至50%[10] - 项目可行性研究常对未来峰谷价差假设过于乐观,实际收益率低于理论值[9][10] - 投资商已开始控制单个省份的投资金额以规避政策波动风险[10]
刘为:工商业储能装机"指数级增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刘为:很荣幸在这充满活力的初夏时节,与各位相聚于创新之城杭州,共同见证工商业储能发展的重要时刻。我 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联盟对国内工商业用户侧储能市场的 观察和思考。 过去一年,我国工商业储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装机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统计,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 机达2.95GW/7.02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427%,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73%。 二是区域发展"亮点突出"。 全国工商业储能重点市场区域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安徽、上海、湖南、河南等。 排名前十的省份,主导了全国工商业总市场的93%。其中浙江省去年新增装机占全国工商业新增总装机的16%, 备案项目个数更是超过全国的四成以上,成为全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标杆区域。 三是部分省市项目经济回报较好。 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湖南、海南这些省份,均可执行两次充放,经济效 益较好。以浙江为例,新一轮分时电价调整后,年平均峰谷价差高达0.9元/千瓦时,每日设置11:00-13:00和0:00- 8:00两个低谷时段,可实现"两 ...
瑞浦兰钧ESIE2025储能新品惊艳亮相,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鑫椤锂电· 2025-04-10 16:12
瑞浦兰钧392Ah储能电芯及Powtrix™ 6.26MWh储能系统发布 - 公司推出行业内首款可快速量产的392Ah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浅刺测试确保不起火、不爆炸,相比500+Ah电芯在安全性、可制造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方面表现更均衡[4] - 配套发布的Powtrix™ 6.26MWh储能系统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设计,标准循环12000+次,使用寿命20年,满足IEEE693高水平抗震要求[7] - 系统采用300+Ah电芯集成技术,相比5MWh系统电池簇数量减少50%,能量密度提高20%,分为4h长时储能和2h储能两款版本,支持被动/主动均衡配置[7] - 引入热电耦合安全设计理念,实现强制失控不扩散、相邻模块0影响的无感效果,在国内外主要市场建立售后服务网点[10] 水泥行业储能应用案例 - 水泥行业占全球碳排放量7%,中国水泥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9%,其中燃料消耗占总能耗60%,电力消耗占10%[13][14] - 某水泥集团在梅州生产基地建设20MW/40MWh储能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包含12个3.35MWh预制舱,每个预制舱集成电池、BMS、液冷机组等设备[15][16] - 项目通过"两充两放"运行策略实现峰谷价差套利,每年可节省电费数百万元,减少CO2排放数万吨,相当于种植数百万棵树[17][19] - 梅州地区显著的峰谷电价差(高耗能企业电价浮动不受20%限制)使工商业储能系统具备成熟商业化条件[19]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世界500强青山实业新能源领域首家布局企业,月出货量突破2GWh,问顶电池技术获市场认可[10] - 在长三角设有研究院,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系统已助力水泥等行业节能减排[10][11]
比亚迪工商业储能新品重磅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3-28 19:36
比亚迪储能新品Chess Plus发布 - 公司推出新一代工商业储能液冷一体柜Chess Plus,容量为233kWh,主打多重安全防护、快速回本闭环、全景场景适配及深度智能运维四大创新方向[2] - 产品采用储能专用厚刀电芯(320Ah),循环寿命>10000次,Pack级IP65防护等级,系统能效可达90%[2] - 安全方面,厚刀电芯历经过充、过放等极端测试,陶瓷极柱绝缘性能好且耐腐蚀抗老化,全极耳设计使电流分布更均匀,Pack内置气溶胶消防和耐高压液冷管道打造全方位热安全体系[2] 产品性能与优势 - 智能液冷实现电芯温差≤2.5℃,寿命提升30%,能耗降低20%,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安装与运维成本[2] - ALL in One极简高集成设计,BMS、配电等六合一超级集成,系统组件减少55.6%,模块化可按需扩容[2] - 搭载智能运维系统,适配光储充、工业园区等全场景,高算力设备预警故障,混合架构确保系统运行精准性和安全性[3] 比亚迪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业务已形成电芯-系统-全球项目的全链条布局,2024年重点研发魔方储能系统和液冷中压级联储能系统[3] - 2024年发布液冷中压级联储能系统并出货至南方电网,成为国内首批液冷式级联储能示范项目[3] - 公司明确"力争全球储能市场份额第一"目标,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已跻身全球前四,清洁能源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攀升[3] 行业动态 - 印度将免除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部分所需产品的进口关税[4] - 三星SDI将增加中国生产设备采购比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