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荣科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671.73万元,融资余额12.8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下跌1.53%,成交额为4.7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671.73万元,融资偿还额为6173.96万元,融资净流出2502.23万元 [1] - 截至10月2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2.8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2.8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9.17%,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10月20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融券余额为0元,但该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6万户,较上期减少6.30% [2]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0556股,较上期增加6.7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00.79万股,较上期减少2.10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下降7.01%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22.90万元,同比下降576.7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14.27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于2005年11月18日,于2012年2月1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慧医疗、健康数据和智维云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主产品及服务占比73.25%,系统集成占比26.64%,其他(补充)占比0.12% [1]
中红医疗:参股为麦科技,开启体温管理高端医疗市场新篇章
全景网· 2025-10-20 11:42
公司战略合作 - 中红医疗通过参股创新型医疗企业为麦科技,在无线体温检测及智能化体温管理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1] - 合作模式为深度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中红医疗获得为麦科技授权,代为经销其体温检测、心肺康复相关产品 [4] - 参股合作为中红医疗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使其成功切入高端智能化医疗设备领域,丰富产品矩阵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为麦科技自主研发的病房测温无线体温监测系统于2024年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系统结合一次性智能穿戴电极与中央智慧护理系统,实现远程实时测温 [1] - 公司健康管理软件小麦数康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可通过体温数据精准预测病症及体温变化趋势 [2] - 核心的智能化围术期体温管理系统构建“监测-保温-数据联动”闭环,无线体温监测传感器能无线无创监测核心体温,复合式升温设备集成多种加热装置 [2] 市场拓展与国际合作 - 为麦科技的智能化围术期体温管理系统已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落地,获医疗行业高度认可 [2] - 2025年10月,为麦科技携智能化围术期体温管理系统亮相日本国际医疗展,该展会吸引20国及地区650家展商、18000名专业人士参与 [2] - 日本医疗设备市场约60%依赖进口,老龄化社会对高效智能设备需求迫切,为麦科技解决方案精准契合该市场需求 [3] - 依托中红医疗成熟的销售网络,为麦科技产品高效触达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并在拓展国际市场时获得有力支撑 [4] 未来发展前景 - 为麦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其在工业无线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 [5] - 中红医疗将借助自身市场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支持为麦科技深化与亚洲各国医疗机构的合作 [5] - 合作旨在共同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智造在世界医疗舞台发展 [5]
安必平涨2.03%,成交额491.4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10: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25.61元/股,成交额491.46万元,换手率0.21%,总市值23.9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67万元,大单卖出27.67万元,占比5.6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8.81%,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3.18%、7.88%、18.44% [2]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17日,龙虎榜净卖出686.40万元,买入总额2204.53万元(占比24.86%),卖出总额2890.92万元(占比32.59%)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产产品收入占比79.72%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减少30.11%,归母净利润为-1249.85万元,同比减少176.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79.65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645.95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9221户,较上期减少10.55%,人均流通股10147股,较上期增加11.80% [2]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肝炎治疗、体外诊断、智慧医疗、抗癌治癌、医疗器械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长城消费增值混合A(200006)新进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85.00万股 [3]
晶华微涨2.04%,成交额331.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0:01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4%,报22.46元/股,成交331.18万元,换手率0.25%,总市值27.1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86%,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5.87%,近20日下跌6.06%,近60日上涨3.55%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11日,龙虎榜净买入986.71万元,买入总额3429.16万元(占总成交额24.70%),卖出总额2442.46万元(占总成交额17.59%)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41.56%,医疗健康SoC芯片34.45%,智能感知SoC芯片23.64%,电池管理芯片0.28%,其他0.07%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862.26万元,同比增长30.68%,但归母净利润为-2296.1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600.18% [2] 公司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799户,较上期减少0.35%,人均流通股7729股,较上期增加55.1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023897)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6.13万股,而国泰海通君得鑫2年持有混合A(95200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8.40万元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SOC芯片、智慧医疗、物联网、专精特新、模拟芯片等 [2]
捷昌驱动涨2.01%,成交额2251.6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1.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09:52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报36.98元/股,上涨2.01%,总市值141.35亿元,成交额2251.66万元,换手率0.16%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1.5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67.29万元(占比11.87%),大单买入400.35万元(占比17.7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1.50%,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7.57%,近20日下跌11.32% [1] - 今年以来公司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1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6844.46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成立于2010年4月30日,于2018年9月2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线性驱动系统及设备、医疗设备零部件、功能家具及部件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线性驱动产品贡献99.66%的主营业务收入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涉及灵巧手、医疗器械、智慧医疗、出海概念、人形机器人等概念板块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19万户,较上期增加5.05%,人均流通股为9123股,较上期减少4.8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915.26万股(较上期减少86.2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31.97万股(较上期减少843.91万股)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7亿元,同比增长27.3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43.29%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6.8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0亿元 [3]
迈瑞医疗跌2.00%,成交额11.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78.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3:37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226.30元/股,成交额11.14亿元,换手率0.40%,总市值2743.7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78.76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10.10%,近5个交易日下跌6.49%,近20日下跌7.16%,但近60日上涨4.8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25日,于2018年10月1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收入构成主要为体外诊断类产品(38.37%)、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32.73%)和医学影像类产品(19.7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概念板块包括血氧仪、智慧医疗、医疗器械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9.16万户,较上期减少0.68%,人均流通股为13241股,较上期增加0.6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31亿股,较上期减少302.52万股 [3] - 多家主要ETF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有增有减,易方达沪深300ETF为新进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同比减少18.4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0.69亿元,同比减少32.96%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36.9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233.88亿元 [3]
不用重复化验拍片!昌平38家医疗机构实现检验结果互认
搜狐财经· 2025-10-17 12:03
在昌平区医院做完CT检查 转至清华长庚医院复诊时 无需重新排队检查 医生轻点鼠标 即可调阅电子病历与影像结果 患者足不出户 通过手机就能完成 在线复诊、续方购药、报告查询 放射科医生借助AI系统 当天就能为患者出具精准的影像诊断报告 如今,这样的智慧就医场景在昌平区已成常态。近年来,昌平区卫健系统以"科技赋能医疗"为核心,通过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搭建互联网医院服务体 系、引入AI辅助诊疗技术,打破医疗服务时空壁垒与数据孤岛,既解决了群众"重复检查、就医跑腿"的民生痛点,又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用科 技温度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基层医疗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 跨院互认终结"重复检查" 减轻就医负担 "以前换家医院看病,胸片、血常规这些检查得重做一遍,又花钱又耗时间,现在好了,30天内的检查结果都能认,太方便了!"刚从清华长庚医院复诊完 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昌平区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协同机制推行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革。 …… 目前,昌平区医院、清华长庚医院、昌平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已实现206项检验结果、400项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覆盖血常规、胸部CT等80%的常规就 诊项目。患 ...
荣科科技:公司未收到控股股东关于股份回购、增持的计划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17:40
(编辑 袁冠琳) 证券日报网讯 荣科科技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最新披露的定期报告,公司 控股股东河南信产数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20.01%股份;二级市场股价 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周期、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始终 将"做好主业"作为市值管理的核心基础,未来将持续聚焦智慧医疗主业,提升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以扎 实的经营业绩为市值提供长期支撑;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控股股东关于股份回购、增持的计划。后续 若控股股东推出相关举措,公司将第一时间根据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中科信息:公司类脑智能与智慧医疗产学研中心,面向区域医康养等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创新
财经网· 2025-10-16 11:25
公司业务定位与研发策略 - 公司明确表示未开展脑机接口技术与设备的自主研发,而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引进[1] - 公司研发重点是基于光遗传调控的闭环脑机接口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麻醉和智慧康复两大场景[1] - 公司通过"脑认知与智慧医疗创新应用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及医工交叉关键技术研究,并搭建多个研发平台[1] - 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共建类脑智能与智慧医疗产学研中心,联合开发高端智能化医疗及康复设备等国产化创新产品[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下降6.6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24.48%[1]
中科创达跌2.01%,成交额3.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60.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0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69.33元/股,成交额为3.53亿元,换手率为1.37%,总市值为319.1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60.77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大单买卖金额分别达8503.92万元和9556.99万元 [1]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6.52%,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3.03%,近60日则上涨22.8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长37.44%,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51.8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软件开发占比37.17%,技术服务占比31.38%,商品销售及其他占比29.20%,软件许可占比2.24% [1] - 公司是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提供商,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概念板块涵盖AI多模态、华为鸿蒙、AIAgent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60万户,较上期减少9.07%,人均流通股为4275股,较上期增加9.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478.18万股,较上期大幅增持1105.60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等多家机构亦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7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3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