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将生态颜值化为民生幸福
中国经济网· 2025-10-06 11:15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2]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2]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 [2]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30%,"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 -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保持在90%以上 [2]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 [3]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3] - 截至2024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28.6% [3]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3] - 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3] - 展望"十五五",需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 需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 [4] - 建设美丽中国需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反对形式主义,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人民 [4]
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人民日报· 2025-10-06 07:20
践行生态优先,优化城市空间规划。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表现,对于提升城市 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高度集聚区,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和生物多样性长期面临巨大压力。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必须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 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使城市空间规划更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助力建设创新、宜 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公园、绿道、河湖海岸、自然保护区等城市蓝绿空间 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也是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关系的重要场所,对恢复生物栖息环境、增强城市 生态韧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关键作用。要在城市规划中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的容量和质量,科学布 局并串联分散的公园、湿地、森林、河流等生态节点,细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建设 生态廊道和动物通道,增强栖息地的连通性,拓展物种生存空间,为生物栖息繁衍创造良好环境,推动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网络。 厚植生态基底,激活城市发展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 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协 ...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十四五"时期,山东东营持续完善黄河保护机制,加强生 态环境治理。图为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生态湿地。 刘智峰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 南达杰保护站,巡山队员给被救助的藏羚羊幼仔喂奶。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近年来,长江水质不断提升,部分重点保护物种数量上 升。图为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二江水域拍摄到的长江江 豚。 王 罡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云雾缭绕,林海浩 瀚。"十四五"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 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刘满仓摄(影像中国)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为 北京永定门一带秋景。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浙江嘉兴立足氢能源领域资源优势,持续拓展氢能示 范"应用链"。图为嘉兴港乍浦港区,氢能重卡在集装箱码 头运输作业。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步子,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 广。 机制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四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环境 治理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突破……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绿水青 山保驾护航,让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 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 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大江大河 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结构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如今,我国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 高,风电、光伏发电 ...
獐子岛:清洁暖流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央广网· 2025-10-05 17:41
初秋的黄海深处,海风微凉。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一场静悄悄的能源升级早已完成。自2021年空气源热泵系统全面投运以来,每当寒冬海 风掠过岛岸,千家万户屋内流淌的不再是易故障、高维护的海水源热泵暖流,而是一股更稳定、更清洁的"绿色暖流"——以空气为源,无声守护着这座海岛 的温暖与蔚蓝。 这个海岛小镇的生态如今正被空气源热泵送出的融融暖意、海滩清洁队守护的洁净沙砾、风力叶片转动的绿色电流悄然改变。1347户居民日益自觉的低 碳生活,汇成一股绿色暖流,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重塑獐子岛的能源结构与生态环境。 清洁取暖破题:从海水源到空气源的务实选择 如何在保障居民温暖过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曾是獐子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道现实考题。 自2006年起,獐子岛镇开始探索清洁取暖,以海水源热泵替代燃煤供热。这一尝试在当时具有前瞻性,但由于海水中含有动物、浮游植物和漂浮物等杂 质,需设置拦截网进行过滤,大大增加了系统安装与维护成本。同时,设备长期暴露于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中,受海水、海风腐蚀严重,老化速度加快, 后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采暖效果也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镇政府立足长远,于2 ...
“三北”大地上的久久为功(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02 08:12
黄沙退却、绿色延展,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绿进沙退"的背后,是不服输的执着。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围"起来,当地人用了近半个世纪时间,几乎 每一片新植的林地都要花费3年、栽种3次以上;河北塞罕坝,三代林场建设者用6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的生态奇迹;甘肃古浪八步沙,林草覆盖率从不足3%提高到70%以上,背后是"六 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坚守……一代代治沙人扎根大漠荒原,以百折不挠的韧劲、 锲而不舍的干劲,让"三北"大地上升腾起绿色的希望。 "绿进沙退"的背后,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智慧。我国70多年的治沙历史,就是一部科技支撑生态建 设的历史。筛选抗逆性树种、科学优化配置乔灌草植被、蹲点包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广大 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荒漠化治理精准把脉开方,推广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治沙方式也从 传统人工逐步转向机械化、智能化,压沙固沙机械、灌木平茬机械、无人机飞播等广泛应用,效率和质 量得到有效提升。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树木常被视为精神的象征。大漠荒原 上,一棵棵树傲然挺立,阻挡住风沙的肆虐,也犹如一座座丰碑,无声诉 ...
普天同庆迎华诞,团结奋斗正当时
环球网· 2025-10-01 15:24
行业历史成就 - 行业在“两弹一星”和“嫦娥探月”等航天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 - 行业在“蛟龙号”深潜等深海探测领域取得进展 [2] - 行业的高铁“复兴号”等技术彰显了发展实力 [2] 当前行业地位与能力 - 行业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 - 行业的高铁和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3] - 行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世界发展稳定可靠的力量 [3]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63场在新疆巴州库尔勒举办 宣讲防沙治沙与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 2025-09-29 20:33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9日电(记者王泽宇)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 坛"第163场活动29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举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 究所副所长、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作题为《坚守治沙初心 筑牢绿色长城》的演讲。 宣讲中,吴波介绍了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性,生动讲述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 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荒漠化治理全面推进,创造了荒漠 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吴波表示,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关乎亿万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关乎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的战略工程。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系统治理,科学规划、分区施策,尊 重自然、因地制宜,更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坚定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活动现场,2024年"诚信之星"付志周之子付新禧深情讲述父亲四十年如一日在戈壁沙漠中不惧艰险植树 造林的感人故事,并分享了自己秉承父志,探索防沙治沙与生态富民相统一的发展模式的经历。 本场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巴州党委宣传部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 ...
仪征砖瓦厂“变形记”——从“灰头土脸”到“绿色智能”的生态革命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16:38
行业转型驱动力 - 政策引导与刚性约束推动行业绿色升级 现有企业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励升级 新建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环保工艺[1][5] - 技术创新是硬核支撑 促进传统生产实现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清洁的跨越[5] - 行业转型折射出中国传统工业绿色升级的必然趋势[5] 环保工艺与成效 - 企业采用先进环保工艺 包括密闭传送管道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和SNCR脱硝设备[3] - 污染物排放浓度显著降低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稳定在45毫克/立方米以下 远低于国家标准[3] - 全市4家企业除尘效率提升至99%以上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治理前下降60%[5] 智能化生产应用 - 生产车间应用机械手自动化作业 一台机械手一天能顶10个工人并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3] - 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温度 湿度 能耗等参数 并自动调整生产节奏 工人可在中控室完成巡检[3] 循环经济模式 - 原料使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替代传统黏土 一家企业一年可消耗5万吨废渣[3] - 利用废渣生产环保砖 年产1.5亿块 相当于少挖20亩耕地 并能减排1000吨二氧化碳[3] - 原料堆场改造为全封闭仓库 运输车辆进出需经过自动喷淋除尘通道[5]
YiwealthSMI|网商银行高赞榜霸榜终结,“真实感”内容助力中小银行上榜
第一财经· 2025-09-29 15:36
银行社交媒体指数总榜排名变化 - 8月银行SMI总榜整体稳定 中尾部机构出现变动 网商银行进入Top10 浙商银行进入Top12 江西银行进入Top13 贵阳银行进入Top18 [1] - 晋商银行从7月Top13退出 河北银行从7月Top17退出 兴业银行从7月Top18退出 稠州银行从7月Top20退出 [1] 抖音平台内容表现 - 邮储银行作品获近16万点赞 打破网商银行《画100家小店》系列霸榜 内容聚焦贷款支持环境绿化及生态保护项目 [2] - 抚顺银行通过真实对话场景展示防非反诈工作 强化银行作为消费者财产安全防线的形象 [2] - 抖音指数排名前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4.47 恒丰银行82.96 网商银行82.58 微粒贷82.05 抚顺银行81.34 [12] 视频号平台内容特征 - 内容聚焦周年庆宣传 半年报及消费贷贴息新闻 [3] - 网商银行借苏超比赛获超千点赞 南京银行推出古装微短剧化解钱庄难题 [3] - 视频号指数排名前五:兴业银行81.52 招商银行80.08 新网银行79.59 中国农业银行78.99 长沙银行78.17 [15] 公众号平台内容主题 - 上榜作品以活动 福利权益及公告为主 [3] - 公众号指数排名前五:中国建设银行84.66 中国银行微银行83.6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3.53 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83.25 中原银行83.22 [17][18] 高流量作品案例 - 邮储银行抖音作品《到绿水青山中去》践行生态理念 [21] - 网商银行抖音作品《画100家小店》记录凌晨收摊的温州瘦肉丸奶奶 [21] - 兴业银行视频号作品以37年发展历程展示金融实践 [29] - 新网银行视频号作品为成都世运会打call [29] - 建设银行公众号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公告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