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30万亿元,背后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0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化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融存量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2] - 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2] - 银行体系平均持有25%的债券资产,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 [2] 存款与贷款情况 - 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4] - 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4]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7]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7] 货币供应与市场活动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9]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9]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9] - 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背景下,出现居民存款向股市等非银机构“搬家”的现象 [4][6] 金融环境与政策导向 -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需求不足状态,低通胀、低利率是基本特征 [11] -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需关注不同市场利率之间的协同 [12] - 金融总量规模庞大,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430万亿元,M2余额超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270万亿元 [11][12]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高于5%左右的经济增速 [12]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一半来自非贷款渠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23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1][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化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 [3] - 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3]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8%,同比低0.1个百分点 [3] - 今年前三季度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 直接融资加快发展,单一的贷款指标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4]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银行是债券投资的主要参与方,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25%左右 [4] - 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 [4] - 通过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参与股权市场,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远不限于贷款 [4]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9]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9] 存款与货币供应情况 -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5]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5]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0]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10]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0] 存款搬家与资产配置 - 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出现存款“搬家”到股市的现象 [6] - “存款搬家”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将储蓄存款转换成其他资产的表现 [8] - 存款利率与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弹性增大,导致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 [8] - 当预期债券、股票收益率走高时,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 [8] 贷款结构特点 -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33万亿元,同比增长6.5%,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9]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9] - 普惠小微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9] 金融总量与政策导向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12] - 金融总量规模庞大,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但难以再实现以往的快速增长 [12] -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需关注量价协同以及不同市场利率之间的协同 [12] - 9月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都明显高于5%左右的经济增速,金融支持力度整体稳固 [12]
央行重磅数据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1:06
社会融资规模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升至43% [3][4]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 [1][9]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9] 人民币贷款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9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29万亿元,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约7.7% [6]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信贷结构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6]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6]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过一半新增社融由其他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存款与资产配置 -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1] - 前三季度居民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10] - 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 [10]
前三季度新增社融超一半来自非贷款渠道,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多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0:41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延续高位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1][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分析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同比少1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同比多1463亿元 [1] - 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社融存量61.1%,同比低1.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1.2%,同比高2.1个百分点 [3] 存款与贷款情况 - 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 [4]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 [8]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8] 货币供应与市场动态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8] -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8] - 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存款增速有所回落,非银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5][7] 融资渠道多元化与政策支持 - 前三季度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贷款以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 [4] - 银行是债券投资主要参与方,平均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25%左右,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 [4]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3]
央行重磅数据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0:28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2] - 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2]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两者合计占社融增量比重达43% [10] 货币供应量变化 -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较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2] - 狭义货币M1增速显著回升至7.2%,较2月末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 [7][15] - M1增速回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15] 信贷结构优化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9月单月新增近1.29万亿元 [2][1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 [12]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较上年同期低40个基点 [12] 融资渠道多元化 - 人民币贷款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48%,超半数融资通过债券、股权等多元化渠道实现 [10] - 银行持有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约25% [10]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综合观察社融等全面指标,而非仅关注贷款 [10] 利率传导机制 - 低利率环境下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3.1%,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分别同比降低40和25个基点 [12][13] - 利率路径成为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需关注量价协同及不同市场利率间传导 [13] - 利率变化驱动资金从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影响居民存款配置行为 [16]
同比增长8.4%!刚刚,央行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9:45
货币供应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3]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3] - 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3] 社会融资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3] 信贷投放 - 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3]
前9月新增社融30.09万亿元 9月末M2同比增长8.4%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9:26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1][4] - 从结构看,政府债券余额为9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比重为21.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2][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3] 货币供应量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4][5]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5] - 9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5] 存贷款情况 - 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6][7] - 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7]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9] - 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9] - 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9] 其他金融数据 -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4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055元人民币 [11] - 9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5%,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6% [10] -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0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04万亿元 [11]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多组金融数据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48
金融总量指标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1] 货币供应结构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提升7.1个百分点 [1][9] - M1增速上行带动M1-M2剪刀差收窄至-1.2%,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9] 社会融资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48.32% [3] -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3%,而今年一季度该比例为28.95% [3]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支撑 [2] 信贷投放情况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约7.7% [5][6]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 [7] - 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 [7] - 企(事)业单位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4.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 [7] 信贷结构优化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7] - 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以上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 - 某国有大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多数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7] 利率水平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8] - 9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8]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政府债券发行提速用于支持"两重""两新"、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2] - 政策端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 [2]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 [7] - 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7]
同比增长8.4%!刚刚,央行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8:36
金融总量指标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3] - 2025年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3]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信贷与存款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3]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3] - 2025年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3]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多组金融数据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32
货币供应量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8] -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0.1%提升7.1个百分点 [2][8] - M1增速上行带动M1-M2剪刀差收窄至-1.2%,上月为-2.8%,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及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1][2][8] 社会融资规模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1][3]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1][3] -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是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3] 信贷情况 -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6]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 [6]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7] 融资结构变化 - 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在社融增量中占比降至48.32% [4] - 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在社融增量中占比升至43.3%,而今年一季度该比例为28.95% [4]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