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IPO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IPO终止逾三年,无人船公司重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9-07 18:37
IPO申报进展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申请 广东证监局已受理[1] -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8月28日[2] - 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包括北京金杜(成都)律师事务所及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 历史IPO申报记录 - 公司曾于2021年12月申报科创板IPO并获得上交所受理[3] - 2022年7月18日因发行人撤回申请和保荐人撤销保荐而被终止审核[3] - 前次IPO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与本次相同[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4] - 是中国无人船艇行业开创者[4]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航天彩虹、中航无人机、广联航空、晨曦航空、北摩高科、高德红外[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18年2699.78万元增长至2020年25258.75万元 2021年上半年为11753.41万元[5] - 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18年-8604.14万元、2019年-11831.65万元、2020年-15880.49万元、2021年上半年-3668.07万元[5] - 资产总额从2018年57146.61万元增长至2021年6月123613.74万元[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2018年113.70%、2019年84.12%、2020年28.58%、2021年上半年29.86%[6] 前次IPO计划 - 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6] - 拟募集资金15.50亿元[7] - 募投项目包括小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13645.59万元)、中大型无人船艇生产基地(26033.52万元)、研发中心升级(50703.29万元)、营销网络建设(19647.13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5000万元)[8] 股权结构 - 公司不存在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达到30%的情形 故无控股股东[8] - 董事长张云飞实际支配公司51.4201%的表决权 为实际控制人[8]
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北京商报· 2025-09-02 10:13
公司上市进展 - 科创板IPO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已披露 上交所官网显示近期对外公开[1] - IPO申请于2025年6月26日获受理 7月15日进入问询阶段[1] - 拟募集资金总额约8.89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四个专项项目[1] 资金用途规划 - 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占用部分募集资金[1] - 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占用部分募集资金[1] - 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 占用部分募集资金[1] - 补充流动资金 占用部分募集资金[1] 业务聚焦领域 - 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为主要业务方向[1] - 产品和技术细节遭审核问询 首轮问询中涉及该领域追问[1] 市场关注重点 - 市场空间问题遭审核机构追问 首轮问询函中提及该议题[1] - 市场竞争情况遭审核机构追问 首轮问询函中涉及该议题[1]
恒坤新材IPO再上会:子公司产能竟超总产能待解释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26
IPO审议与业务结构 - 科创板IPO于7月25日被暂缓审议 上市委问询问题包括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收入确认合规性 长期存款收益率合理性及理财风险 [2]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二次上会审议 [2] - 公司主营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产品分为自产和引进两类 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8.94%升至2024年63.77% 但利润主要依赖引进产品 其毛利占比2022年82.05% 2024年65.86% [3] 客户与业务变动 - 第一大客户A销售占比从2022年72.35%降至2024年64.07% 其中引进自SKMP的光刻材料对应毛利2022年13,756.04万元 2024年14,201.87万元 [4] - 2025年SKMP终止部分光刻材料合作 改为直接向客户A销售 导致公司2025年1-6月引进产品收入同比下降57.4% 毛利同比下降59.09% 净利润减少251.87万元 降幅5.71% [4] 技术授权与财务表现 - 自产TEOS前驱体材料系韩国Soulbrain技术授权 公司支付初始特许权使用费400万美元 并按销售额7%定期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持续15年 [5] - 自产前驱体材料收入2022年189.31万元 2024年4,420.26万元 但毛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329.59% 2024年-1.56% [6] - 自产产品整体毛利率低于引进产品 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率28.97% 引进产品毛利率98.34% [3] 收购与估值问题 - 2021年以10,150.00万元收购翌光半导体35%股权 估值基准日股东权益估值33,022.12万元 较账面价值1,799.75万元增值31,222.37万元 增值率1,734.82% [8] - 收购涉及股权代持历史 李湘江曾代吕俊钦认购股份 2021年解除代持关系 [10] - 李湘江现直接持有公司1,553.8255万股股份 占比4.07% 为第三大股东 [12] 产能与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后调整为100,669.50万元 删减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14] - 集成电路前躯体二期项目拟投资51,911.33万元 新增TEOS产能720,000千克 [15]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总投资90,916.74万元 建成后形成年产500吨光刻胶及其他材料产能 [16] - 2024年现有产能利用率偏低 SOC产能利用率57.42% BARC 21.43% KrF光刻胶17.55% TEOS 46.47% [16] - 子公司福建泓光披露的已有产能数据与招股书不一致 BARC产能22,296加仑/年 KrF光刻胶产能13,590加仑/年 均超过招股书披露的总产能 [18] - 福建泓光另有9,000加仑KrF光刻胶在建产能 [18] - 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建设周期环评报告显示12个月 与招股书60个月投入期存在差异 [19]
科创板IPO“撤单”两年后,飞依诺重启上市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34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在江苏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辅导券商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公司曾于2022年12月申请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 后于2023年6月基于自身战略规划考虑撤回申请 同月上交所终止审核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数字化彩超设备生产商 主要产品包括推车式彩超 便携式彩超 掌上超声及超声探头 [1] - 核心技术涵盖波束形成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舟山晨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直接持有公司32.36%股权 [1]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将二度上会
北京商报· 2025-08-24 12:17
公司上市进展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将于8月29日再次上会 [1] - 公司曾于今年7月25日首次上会遭暂缓审议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1] - 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
西安奕材尚未盈利迎考IPO
北京商报· 2025-08-13 00:12
上市进展与募资计划 - 公司科创板IPO将于8月14日上会受审 [1] - IPO申请于2024年11月29日获上交所受理,同年12月24日进入问询阶段 [2]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49亿元,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 [2] - 同期归属净利润持续亏损且幅度扩大,分别为-4.12亿元、-5.78亿元、-7.3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7.2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好转,营业收入约13.02亿元,同比增长45.99%,归属净利润-3.4亿元,同比减亏 [2] - 报告期内毛利率波动较大且显著低于同行,分别为9.85%、0.66%、5.49%,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约为30.53%、24.47%、14.91% [3] - 财务费用逐年增长,报告期内分别为2889.4万元、5713.36万元、1.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4%、3.88%、6.54% [3]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为全球第六大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分别约为6%和7% [2] 研发与人员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01人、222人、235人,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为11.12%、11.88%、12.11%,略高于科创板10%的标准线 [4] - 截至2024年末,235名研发人员中有119名为兼职人员,全部任职于工艺开发部门 [4] - 公司解释兼职研发人员存在的原因是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共用生产设备,无专用研发产线 [5]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 - 发行前,控股股东奕斯伟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25.68% [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东升、米鹏、杨新元、刘还平四人,通过奕斯伟集团合计控制67.92%的股权 [6] - 控股股东奕斯伟集团控制的另一实体奕斯伟计算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 [6]
西安奕材IPO闯关,百亿资本冬宴下的未盈利赌局
搜狐财经· 2025-08-09 09:46
控制权迷局 - 公司由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二次创业孵化而来,五年内跻身中国大陆硅片产能第一,获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1家私募基金累计注资超120亿元 [4] - 王东升联合一致行动人发行前合计控制25.68%股份(奕斯伟集团直接持股12.73%),发行后表决权稀释将低于30%安全线 [4] - 刘益谦通过国华人寿在宁波奕芯等关键平台持有一票否决权,虽表面转让股份,仍控制宁波盈泰泓85.71%财产份额及多个投资平台99%以上份额 [5][6] 技术研发短板 - 研发人员235人中50%为兼职,工艺开发部门职责边界模糊,上交所两轮问询质疑研发工时统计真实性 [9] - 逻辑芯片外延片电阻率均匀性仅0.9%,落后先进制程要求的0.5%,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16.75%显著低于沪硅产业40%水平 [10] - 2024年折旧摊销占营业成本46.7%,债务激增60%至70.07亿元挤压研发投入,利息支出与研发投入形成资源争夺 [11] 财务风险加剧 - 三年累计亏损17.27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7.38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13] - 债务总额从2023年43.75亿元飙升至2024年70.07亿元(短期9.62亿+长期60.44亿),增速60%远超营收43.95%增速 [14][15] - 应收账款同比激增79.89%,周转率4.29次低于行业均值6.07次,固定资产占比59.58%且存货三年增长5倍至12.46亿元 [15][16] 行业竞争压力 - 2022-2024年产品单价累计降幅近30%(479.89元→361.58元/片),SEMI预测2024年全球价格或再跌2-5% [19][20] - 国内规划产能超2026年预测需求1.5倍,公司计划扩产至120万片/月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0] -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60%收入,对某存储IDM厂商依赖度达35%,客户集中度过高 [22][23] 监管问询焦点 - 触发17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监管两轮问询直指控制权稳定性、刘益谦潜在利益安排及盈利预测可靠性 [24] - 要求披露兼职研发人员管理标准及第一大客户替代方案,质疑2026年扭亏假设的激进性 [24][26] - 债务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每新增1元债务需1.5元营收覆盖利息,现金流压力持续放大 [27]
最高法披露骗保典型案例;480家药企竞逐第十一批集采 | 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8:11
政策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命名 要求遵循依法合规 科学规范 清晰准确原则 禁止使用模糊 笼统或谐音形容词等暗示疗效的名称[1] - 国家医保局推进第十一批药品集采 确定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围 坚持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原则[2] - 最高人民法院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2024年一审审结案件1156件2299人 同比增长131.2%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3] 药品集采进展 - 第十一批集采共480家企业提交药品资料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 3个品种企业数超过40家 最多达45家[2] - 国家层面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地方同步开展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2] 新药研发与审批 - 信达生物口服GLP-1R激动剂IBI3032获FDA临床批准 计划2025年下半年中美同步开展I期临床试验[4] - Dyne Therapeutics公司创新药物DYNE-251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治疗 预计2026年初提交BLA申请[5] - 新华制药子公司新达制药获得非那雄胺片药品注册证书 该药属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 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达14.5亿元[6][7] 企业并购与交易 - 透景生命以3.28亿元收购武汉康录生物82%股份 后者专注FISH和PCR分子诊断领域[7] - 亚宝药业2200万元受让中药1.1类新药柴芩宁神颗粒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技术[11] 资本市场动态 - 泰诺麦博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IPO 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已获批上市[9] - 通策医疗控股股东宝群实业826.799万股质押展期 期限至2026年7月27日[8] - 辰欣药业股东韩延振拟减持不超过1358万股 占总股本3%[12] 财务业绩表现 - 九洲药业上半年营业收入28.71亿元 同比增长3.86% 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增长10.7%[10]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泰诺麦博IPO获受理
北京商报· 2025-07-31 22:14
招股书显示,泰诺麦博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场、致力于血液制品替代疗法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公司 以"创造临床价值"为导向,秉持差异化创新和竞争战略,致力于全人源单抗新药的开发、制造、商业化 及全球特异性血液制品的潜在替代,以满足广泛的临床需求,造福病患。 值得一提的是,泰诺麦博系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获得受理的企业。 北京商报讯(记者 丁宁)7月31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泰诺麦博")科创板IPO获得受理。 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
昂瑞微科创板IPO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北京商报· 2025-07-30 17:28
公司IPO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于2025年3月28日获得受理,并于2025年4月1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对外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问询涉及产品、市场、持续经营等问题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1]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23亿元、16.95亿元、21.01亿元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9亿元、-4.5亿元和-6470.92万元 [1] 募资计划与用途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0.67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5G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升级项目、射频SoC研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和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