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骗保
icon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慈善运作遭质疑曾骗保被罚 业绩乏力股价跌回6年前87亿商誉悬顶
长江商报· 2025-10-20 07:41
慈善行为与合规风险 - 公司慈善模式遭质疑,被指通过向关联基金会捐款,要求受助者至指定爱尔眼科医院消费,实现善款回流,可能涉及赚取医保基金差价[2][3][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外捐赠额分别为1.88亿元、3.87亿元、2.17亿元,并于2025年9月以年度捐赠总额21672万元再度登上中国慈善榜[2][3] - 具体操作路径显示,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由公司发起)在2021至2024年间向H基金会支付共计5584.19万元,H基金会随后将多笔资金转给公司关联子公司用于患者手术费等[4] - 公司曾被投诉借“义诊”名义诱导老人使用医保卡进行手术,被质疑存在套取医保基金行为[5] - 旗下分支机构多次因骗保违规被处罚,例如象山爱尔眼科医院因串换项目收费被罚款13.15万元,阳江爱尔眼科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24万元被追回[6]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业绩增长明显乏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幅仅为0.0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下降12.97%[2][8] - 2024年业绩增速已创新低,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8] - 对比历史数据,公司营收从2012年16.40亿元增长至2023年203.67亿元,增幅达11.4倍,归母净利润从1.83亿元增长至33.59亿元,增幅达17.35倍,但高增长态势在近期已不复存在[8] 扩张战略与资产结构 - 公司通过频繁并购实现扩张,例如2017年以约12亿元收购欧洲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ínica Baviera,2024年5月以13.44亿元收购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2025年5月以6.5亿元收购深圳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7] - 资产规模显著扩大,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达352.69亿元,较2011年底的17.22亿元增长超过19倍[7] - 频繁收购导致商誉高企,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商誉达87.22亿元,存在减值风险[9]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表现欠佳,2025年初为13.25元/股,截至2025年10月17日收盘价报12.55元/股,年内不涨反跌[2][9] - 自2021年7月1日高点以来,股价累计下跌70%,当前股价已跌回2019年同期水平[10]
国家医保局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10-09 15:37
医保基金监管态势 - 国家医保局发布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彰显对欺诈骗保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2] 典型骗保案件手法与判决 - 江苏省泰州市参保人景某利用特殊疾病医保待遇便利,虚构用药需求超量购药后倒卖,形成完整犯罪链条,造成医保基金损失28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6个月 [3] - 贵州省遵义市赵某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病友超量开药并回收倒卖,涉及医保基金282,392.52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4][5] - 江西省九江市肖某某冒用他人社会保障卡多开药品倒卖,造成医保基金损失75,613.44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缓刑2年 [6] - 陕西省安康市彭某伪造医学文书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虚假就医购药并倒卖,骗取医保基金60,769.96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 [7] - 甘肃省平凉市衡某某发展下线75名参保人刷医保码购买高价药品后倒卖,骗取医保基金369,772.72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8][9] - 四川省雅安市钱某某冒用死亡人员信息开药倒卖,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3,815.90元,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10] - 福建省三明市陈某等6名血透患者骗医生超剂量开药后倒卖,法院判决多名涉案人员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医保部门追回医院超剂量开药涉及金额331,962.42元 [11][12] - 青海省海东市白某仁冒用他人社会保障卡就医,报销医保费用37,879.4元,案件已向法院提起公诉 [13]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欧某某将本人社会保障卡交由他人冒名使用开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并收取费用,涉及医保基金11,984.66元,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14] - 湖南省常德市李某某在配偶去世后伪造票据骗取医保基金35,000元,案件已向法院提起公诉 [15]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马某伪造病历材料骗取慢性病待遇,累计骗取医保基金7,953元,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6] 监管与执法措施 - 医保部门对涉案医疗机构及人员采取暂停医保支付资格等措施,如陕西省安康市暂停涉事医生杜某某医保支付资格6个月 [7] - 医保部门依据服务协议追回医疗机构违规涉及金额,如福建省三明市追回医院超剂量开药涉及金额331,962.42元 [12] - 医保部门对举报人发放奖励,如福建省三明市向举报人发放奖励5,252元 [12]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新华网· 2025-09-11 16:49
医保监管行动 -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涉及冒名就医和倒卖医保药品等违法行为[1] - 典型案例覆盖广东深圳 北京 湖北孝感 上海 新疆克拉玛依 吉林白城及天津等多地[1] - 大数据筛查在案件侦破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深圳医保局通过数据模型监测异常开药行为[2] 典型案例细节 - 深圳李某在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冒用他人医保账户就医购药 倒卖药品给药店店主王某[2] - 案件涉及金额显著 李某退回剩余赃款22495.63元 王某退回赃款91820.63元[2] - 司法部门对骗保行为从严惩处 李某获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王某获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2] 监管技术手段 - 医保部门依托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管 深化多部门协作机制[2] - 各级医保部门对欺诈骗保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持续加大监管力度[2]
用法治利剑斩断伸向百姓看病钱的黑手
北京青年报· 2025-08-06 09:13
医保基金现状与重要性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十四五"期间保持稳定[2] - 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2024年报销人次达2020年的1.6倍[2]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2] - 医保基金作为专项资金坚持专款专用,但面临系统性侵占风险[2] 骗保行为特征与危害 - 骗保行为呈现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手段隐秘、组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2] - 典型案例显示骗保方式包括医疗机构系统性骗保、参保人员骗保、倒卖医保药品犯罪[3] - 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重复入库等手段骗保970余万元,其中200余万元未拨付[4] - 非法倒卖医保药品造成基金损失和药品浪费,部分变质药品回流市场危害健康[5] 监管与司法应对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展示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的决心[1] - 司法机关将医保骗保案件统一定义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基金的犯罪行为[3] - 山西案例主犯艾某忠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六名主犯均获十年以上重刑[4] - 药品倒卖案被告人戴某寿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六年,体现全链条惩治[5] - 监管部门构筑"利剑高悬、监管常在"高压态势,完善长效机制[1][2]
最高法披露骗保典型案例;480家药企竞逐第十一批集采 | 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8:11
政策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命名 要求遵循依法合规 科学规范 清晰准确原则 禁止使用模糊 笼统或谐音形容词等暗示疗效的名称[1] - 国家医保局推进第十一批药品集采 确定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围 坚持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原则[2] - 最高人民法院严惩医保骗保犯罪 2024年一审审结案件1156件2299人 同比增长131.2%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3] 药品集采进展 - 第十一批集采共480家企业提交药品资料 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 3个品种企业数超过40家 最多达45家[2] - 国家层面已开展十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地方同步开展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2] 新药研发与审批 - 信达生物口服GLP-1R激动剂IBI3032获FDA临床批准 计划2025年下半年中美同步开展I期临床试验[4] - Dyne Therapeutics公司创新药物DYNE-251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治疗 预计2026年初提交BLA申请[5] - 新华制药子公司新达制药获得非那雄胺片药品注册证书 该药属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 2024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达14.5亿元[6][7] 企业并购与交易 - 透景生命以3.28亿元收购武汉康录生物82%股份 后者专注FISH和PCR分子诊断领域[7] - 亚宝药业2200万元受让中药1.1类新药柴芩宁神颗粒临床试验批件及相关技术[11] 资本市场动态 - 泰诺麦博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IPO 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已获批上市[9] - 通策医疗控股股东宝群实业826.799万股质押展期 期限至2026年7月27日[8] - 辰欣药业股东韩延振拟减持不超过1358万股 占总股本3%[12] 财务业绩表现 - 九洲药业上半年营业收入28.71亿元 同比增长3.86% 净利润5.26亿元 同比增长10.7%[10]
推行免费治疗、虚构住院费用,最高法通报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新浪财经· 2025-08-05 11:56
案件概况 - 重庆某医院通过免费治疗、返利吸引病人 修改检验报告和病历 骗取国家医保基金390余万元 [1] - 山西大同某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重复入库、虚增临床用药和检查费用、虚报床位等方式 骗取医保基金970余万元 其中未遂金额200余万元 [2] - 两起案件主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和13年6个月 并各处罚金50万元 [1][2] 作案手法 - 重庆医院采用先办住院后检查或检查结果未出即住院的方式收治病人 大量开具高利润抗生素药品 [1] - 山西医院组织职工及家属住院 内科骨科为主其他科室配合 制作假病历并上传虚假数据至医保中心 [2] - 两案均涉及篡改医学检验数据 虚构住院需求和治疗费用 [1][2] 司法处理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案件1156件 同比增长131.2% [3] - 2024年通过司法程序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 [3] - 司法机关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和职业骗保人 [3] 行业影响 - 民营医院在充实医疗力量和保障就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部分机构骗取医保基金危害制度健康发展 [3]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彰显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的监管态度 [3]
空挂床、虚增药品进价……最高法严惩医保骗保
第一财经· 2025-08-05 11:51
民营医院医保骗保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通报2024年严惩医保骗保犯罪情况 并发布4件典型案例 [3] - 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 重复入库 虚增临床用药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970余万元 [4] - 该医院实际控制人艾某忠被判有期徒刑13年6个月 并处罚金50万元 [4] 医保骗保犯罪数据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案件1156件 涉及2299人 [5] - 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元 [5] - 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 职业骗保人等犯罪行为 [5] 民营医院行业现状 - 民营医院在充实医疗力量 保障群众就医购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 部分民营医院为获取非法利益采用虚假手段骗取医保基金 [5] - 医保骗保行为严重危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 [5]
以虚增用药、空挂床手段虚报医保金近千万,民营医院多人获刑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1:04
案件概述 - 山西省大同市某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药品重复入库、虚增临床用药、检查费用、虚报床位及空挂床等方式虚构住院费用 骗取国家医保基金970余万元 其中未拨付金额200余万系诈骗未遂[1] - 医院实际控制人艾某忠组织策划骗保行为 内科和骨科为主要实施科室 其他科室辅助配合[1] - 涉案7名人员均以诈骗罪被判刑 主犯艾某忠获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其余人员刑期介于4年至11年不等[2] 司法处理 - 案件经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 判决已生效[2] - 法院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对起主要作用的6名被告人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具有自首情节且起次要作用的被告人赵某减轻处罚[3] - 最高人民法院将该案例作为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发布 强调对涉案人员区别对待的处理原则[3] 行业影响 - 民营医院在充实医疗力量和保障群众就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骗保行为危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3] -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 明确依法惩处医保骗保犯罪的司法导向[3]
免费住院治疗?医院向“大额病人”返利?最高法严惩医保骗保
央视新闻· 2025-08-05 10:54
医保基金监管政策与行动 - 最高人民法院牵头制定医保骗保刑事案件指导意见 明确定罪处罚和法律适用标准 [2] - 开展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同步部署全国法院参与 [2] - 制发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的司法建议书 [2] 医保骗保案件审判数据 -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 同比增长131.2% [2] - 涉及被告人2299人 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2] 典型骗保案例与处罚 - 山西大同一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空挂床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970余万元 主犯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 [3] - 重庆某医院通过免费住院治疗、向大额病人返利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390余万元 实际负责人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4][5] - 江西戴某寿无资质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 收款金额达397万元 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 [6][7] - 江苏陶某云虚开价值22万元医保药品出售牟利 以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收购方徐某侠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 [8][9]
速递|司美格鲁肽骗保被点名!超量购买达2300余天,被暂停医保结算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9 20:00
医保骗保案件分析 - 高值药品成为医保骗保重灾区,冲击医药市场秩序 [2] - 上海市参保人牛某及其父母2年内跨多家医药机构超量购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牛某超出常规剂量800余天,父亲超出800余天,母亲超出700余天 [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仅适用成人II型糖尿病患者,而牛某为I型糖尿病患者 [2] - 上海医保部门责令牛某退款23258.03元,暂停联网结算3个月,对其父母也作出责令退款处理 [2] - 案件涉及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未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虚开票据、超量开药等问题线索已移交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处理 [2] GLP-1产业链专家资源 -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构建了围绕GLP-1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库 [6] - 该专家库已成为业内顶尖专业人士获取行业真知灼见的首要选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