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片

搜索文档
“质量小站”精准服务企业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18:21
服务规模与覆盖范围 - 累计服务企业3636家次 解答企业咨询及解决问题2705项 覆盖辖区各个产业[1] - 江苏省建成覆盖全省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 累计服务企业超100万家次[8] 服务模式与内容 - 提供计量 标准 认证认可 检验检测 质量管理五项核心业务及知识产权等五项延伸服务[1] - 服务模式从部门端菜转变为企业点菜 通过专家团队走访调研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3] - 南京质量小站 南通质量合作社 泰州泰检易等模式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8] 企业案例成效 - 南京百识电子科技通过质量改进小组专项优化 试产产品合格率提升11.6% 质量成本损失率下降3.95%[4] - 江苏久吾高科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7亿元(同比增长34.42%) 归母净利润3869.33万元(同比增长226.53%)[5] - 久吾高科在质量小站协助下从质量信用AA级晋升为AAA级企业 并指导老山药业成功获评AAA级[8] 体系建设成果 - 浦口区质量小站邀请南京市10余家专业技术机构入驻 形成专业技术支撑体系[1] - 企业通过质量小站实现质量意识深化 质量体系健全 质量人才充足的三重提升[8] - 形成企业间质量信用等级传帮带机制 实现从互助到共荣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8]
沪硅产业拟收购新昇晶投等少数股权事项过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8:37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新昇晶投、上海新昇晶科、上海新昇晶睿的少数股权 交易总对价约70.4亿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持有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1] - 该交易于9月12日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尚需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1]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标的公司均为公司300mm硅片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 新昇晶科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切磨抛与外延业务 新昇晶睿主要从事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业务[2] - 标的公司已建成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300mm半导体硅片产线[2] - 收购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进行管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是公司战略发展的延伸[2] 行业地位与产能情况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 产品尺寸涵盖300mm、200mm及以下 产品类别涵盖半导体抛光片、外延片、SOI硅片[1] - 公司上海及太原两地300mm半导体硅片合计产能已达到75万片/月 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梯队[2] - 子公司新傲科技与新傲芯翼共同推进的300mm高端硅基材料试验线产能已提升至8万片/年 产品覆盖射频、功率和硅光等多个高附加值方向 预计2025年年底将进一步扩产至16万片/年[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 同比增长8.16%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8.96亿元 比第一季度增长11.75%[2] - 半导体硅片销售收入增幅达到10.04% 得益于300mm半导体硅片和200mm半导体硅片的销量均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10%[2] 审核关注事项 - 上交所要求说明标的公司产能消化的可实现性以及应对市场竞争的具体措施 需结合300mm半导体硅片市场竞争格局、行业产能规模、市场价格趋势、标的公司客户及在手订单情况[1] - 要求说明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需结合所处行业、标的公司特点、可比交易案例等[1]
沪硅产业: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上会稿)
证券之星· 2025-09-05 17:16
交易方案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及新昇晶睿48.7805%股权 [13] - 交易总对价为70.40亿元 其中股份对价67.16亿元 现金对价3.24亿元 [16] - 配套融资不超过21.05亿元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交易现金对价 [17] 标的资产情况 - 新昇晶投为持股平台 直接持有新昇晶科50.8772%股权并间接持有新昇晶睿51.2195%股权 [13] - 新昇晶科主营300mm半导体硅片切磨抛与外延业务 [14] - 新昇晶睿主营300mm半导体硅片拉晶业务 [15] 行业背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4122亿美元增至2024年6305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6.26% [35] - 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规模从2017年87亿美元增至2024年126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27亿美元 [35] - 300mm半导体硅片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出货量回升 全年实现小幅增长 [31] 战略目的 - 交易符合国家鼓励半导体产业政策 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33] - 实现全资控股后有利于统一管理决策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协同性 [36] - 标的公司属于科创板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行业 [37] 财务影响 - 交易后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3亿元增至170亿元 [21] - 标的公司2024年尚处亏损状态 短期内可能继续影响公司净利润 [21] - 交易采用资产基础法和市场法评估 标的资产增值率在36%-38%之间 [15] 股权结构 - 交易前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产业投资基金持股20.64% 国盛集团持股19.87% [19] - 交易将向交易对方发行4.47亿股股份 占交易后总股本14.01% [16] - 交易后产业基金二期持股比例从2.62%升至9.36% [19]
民德电子(300656)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31 11:28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总营业收入13,007.41万元,同比减少19.17% [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1.82万元,扣非净利润-4,146.74万元 [2] - 合并广芯微电子产生税后投资收益5,099万元 [3] -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继续压缩规模,晶圆代工与设计业务收入增长 [2][3] 功率半导体业务进展 - 广芯微电子月产量稳定在2万片以上,良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5] - 广芯微电子一期规划产能为6英寸硅基功率器件月产10万片,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一季度满产 [13] - 广微集成销售额较上年同期翻番,车规级MFER产品实现小批量供货 [2][6] - 芯微泰克与30多家半导体企业合作,量产IGBT/SGT/MOSFET等功率器件背道工艺 [7] - 晶睿电子6英寸外延片销量同比增长11.26%,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31% [9] AiDC业务与海外市场 - AiDC业务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贡献稳定经营性现金流 [10] - 海外销售占比超过60%,主要市场为俄罗斯、巴西、中东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11] 产品与技术开发 - 广芯微电子开发高压BCD产品和TVS产品,专注汽车电子、能源革命、工业控制领域 [5][12] - 芯微泰克开发硅基晶圆减薄键合工艺、超薄片晶圆镀厚铜工艺及SiC薄片背道工艺 [8] - 晶睿电子量产SOI、MEMS传感器用双抛片、SiC外延等高附加值产品 [9] 生态战略与投资规划 - 广芯微电子为smart IDM生态圈核心环节,剩余股权收购将根据产能提升进度适时启动 [13] - 对晶睿电子和芯微泰克不再追加投资,但保持股东影响力 [13] - 持续关注特色功率半导体设计领域投资机会,通过产业链赋能壮大生态圈 [13]
省内最大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 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28
项目投资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达63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5] - 项目首期工程聚焦光电材料 光电传感 光模块等核心产品 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 4万片芯片 30万支光通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5] - 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5] 公司业务 - 广东先导稀材是全球最大的硒 碲产品生产商 也是铟 镓 锗等稀有材料的重要供应商 产品应用于太阳能光伏 LED 红外 电子通信等行业[5] - 公司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设立独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5] 产业生态 - 佛山已初步构建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 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6] - 本土企业蓝箭电子的星通半导体芯片测试封装基地预计带动投资约45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达30亿元[7] - 华特气体的电子特气覆盖全国80%的晶圆厂并通过阿斯麦认证 西陇科学的湿电子化学品获得中芯国际 长江存储认证[7] 战略意义 - 光芯片产业化项目是继中通集团大湾区智慧运营中心项目后又一重大产业项目 体现佛山以招商为先 向新质生产力要未来的决心[6] - 半导体产业作为支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性产业 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6] - 佛山坚持"招大引强"与"补链强链"并重 推动本地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湾区芯城"蓝图加速实现[7]
广东投资规模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2:38
项目投资规模 -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2] -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百亿元 [2] - 为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2] 产能规划 - 首期工程聚焦光电材料、光电传感、光模块等核心产品 [2] - 建成后年产21万片外延片、4万片芯片、30万支光通器件及50万个光模块 [2] 产业生态影响 - 项目有望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 [2] - 佛山已构建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 [2] - 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 [2] 项目地位 - 广东省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1] - 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2]
广东最大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落户佛山,固定资产投资达6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9:26
项目投资概况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佛山市南海区投资光芯片产业化项目 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近百亿元[1][3] - 该项目是佛山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也是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成立以来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3] 公司业务背景 - 投资方广东先导稀材是全球最大的硒 碲产品生产商 以及铟 镓 锗等稀有材料行业的世界领导者[3]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 LED 红外 电子通讯 航空航天 医药医疗 玻璃 陶瓷等行业[3] - 公司建有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并设立独立的先进材料研究院[3] 产能建设规划 - 首期工程聚焦光电材料 光电传感 光模块等核心产品[3] - 建成后具备年产21万片外延片 4万片芯片 30万支光通信器件以及50万个光模块的综合生产能力[3] - 项目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3] 半导体产业生态 - 佛山市已初步构建涵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半导体全链条生态体系[5] - 现有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336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5] - 本土企业蓝箭电子的星通半导体芯片测试封装基地预计带动投资约45亿元 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5] - 华特气体电子特气覆盖全国80%晶圆厂并通过阿斯麦认证 西陇科学湿电子化学品获得中芯国际 长江存储认证[5] - 鑫诚光电光芯片项目已投产 联动科技正在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功率器件测试基地[5] 战略定位 - 半导体产业是支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石性 先导性产业[4] - 项目体现佛山以招商为先 向新质生产力要未来的坚定决心[4] - 佛山将持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新高地[5][6]
奕斯伟IPO过会背后:百亿融资难填巨亏,王东升“芯”事谁能解?
搜狐财经· 2025-08-20 08:00
公司概况 -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成功过会,成为新"国九条"与"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未盈利过会企业 [2] - 公司主营12英寸硅片业务,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全球市占率约7% [2][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并口径产能达71万片/月,月均出货量约52万片 [3] - 累计获得超百亿元融资,股东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等近60家机构,IPO前估值达240亿元 [4] - 募资额高达49亿元,全部用于第二工厂建设 [4][6]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亿元、-5.78亿元和-7.3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28亿元 [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流出,三年累计净流出近35亿元 [6] - 2024年折旧摊销费用高达9.31亿元,占当年成本的近一半 [6] - 西安两座工厂累计投资超过235亿元 [6] 产品与技术 - 测试片收入占比接近50%,外延片收入占比仅为16.75%,远低于国内竞争对手沪硅产业约40%的水平 [7] - 产品尚未应用于全球最先进制程芯片工艺(如3nm逻辑芯片) [7] - 核心技术指标如电阻率均匀性与国际友商存在差距 [7] - 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供应链安全存在一定风险 [7] 行业背景 - 12英寸硅片市场长期被日本信越化学、SUMCO等五大海外巨头垄断,合计占据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 [3] - SEMI等行业机构预测全球硅片价格仍有下行压力 [8] - 国内同行疯狂扩产,未来几年行业可能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 [8] 管理层与战略 - 由"京东方之父"王东升掌舵,其另一家公司奕斯伟计算已向港交所递表 [2][4] - 公司预计在2027年实现盈利,但预测基于一系列理想化假设 [8] - 面临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摆脱对外部融资依赖等现实难题 [8]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819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9 07:05
金属新材料行业 - 电碳价格连续1个月上涨,铑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 [4] - 军工新材料中铼粉价格上涨,新能源车新材料中锂精矿价格上涨,光伏新材料价格持平,核电新材料中氧氯化锆价格下跌,消费电子新材料中碳化硅下跌 [4] - 锂价已达到7万元/吨附近,宁德枧下窝锂矿停产叠加藏格矿业等矿山停产的供给端扰动,短期锂价有望抬升 [4] 长青股份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增加7.3%,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加117.8% [4] - 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加7.5%,环比增加26.4%,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加122.3%,环比增加53.3% [4] - 农药行业市场需求回暖,25H1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 [4] 东方电缆 - 25H1营收同比+8.95%至44.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6.57%至4.73亿元 [5] - 受国内海风建设较慢影响,25H1海缆交付延后致盈利承压 [5] - 公司在手订单储备充足,看好25H2海缆加速交付,业绩有望实现增长 [5] 立昂微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16.66亿元,同比增长14.1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亏损同比增加0.54亿元左右 [6] -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0.78亿元左右 [6] - 外延片业务景气度持续回升,VCSEL芯片有望成未来业绩重要拉动力 [6] 石头科技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79%),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40%/-42% [7] - 25Q2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74%),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43%/-50% [7] - 内外销维持高增,净利率环比提升 [7] 科沃斯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7亿元(YoY+24%),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YoY+61%/+54%) [7] - 25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5/5亿元(YoY+62%/+86%) [7] - 经营改善持续兑现,内外销保持高增 [7] 天士力 - 25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2.88/7.75/6.40亿元,同比-1.91%/+16.97%/-12.87% [7]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多因素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7]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三九助力公司全渠道协同 [7]
立昂微(605358):跟踪报告之五:外延片业务景气度持续回升,VCSEL芯片有望成未来业绩重要拉动力
光大证券· 2025-08-18 15: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 [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16.66亿元,同比增长14.1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21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54亿元 [1] - 硅片及外延片业务景气度较高,6-8英寸外延片订单饱满,12英寸外延片出货量同比、环比均增长 [1] - 半导体硅片销量(折合6英寸)达927.86万片,同比增长38.72%,其中12英寸硅片销量81.15万片,同比增长99.14% [2] - 二维可寻址VCSEL芯片订单饱满,有望成为未来业绩重要拉动力,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及机器人等场景 [3] 财务表现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69亿元、1.65亿元、2.42亿元,对应PE为247x、103x、70x [3][4] - 2025E-2027E营收预计为40.98亿元、48.57亿元、56.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2.52%、18.51%、15.33% [4] - 毛利率从2024年的8.7%提升至2027E的18.0%,EBITDA率从36.3%提升至34.9% [11] 业务亮点 - 重掺外延片竞争力强,6-8英寸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12英寸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 [1][2] - VCSEL芯片技术为行业首家量产,终端应用场景广阔,出货量大幅增长 [3] - 功率半导体芯片下游需求回暖,营收实现明显增长 [1] 财务风险因素 - 归母净利润下滑主因:折旧摊销成本同比增加737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9600万元、收购联营企业导致利润减少1786万元 [2]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48%升至2027E的71%,流动比率从2.33降至0.9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