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延片
icon
搜索文档
“九山半水”通江海:浙江丽水三大“法宝” 的破圈之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9:45
生态资源转化与绿色经济 - 丽水通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实现首宗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权益类项目成交,金额达938万元人民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2] - 全域森林覆盖率达80.3%,茶产业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每亩茶山增收超3000元,年消耗茶叶近两万吨[4] - 打造"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涵盖缙云麻鸭、青田稻鱼米等五大富民强市生态支柱产业[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丽水志晟新材料科技通过自主技术改良生产线,加工精度和运行效率提升10%以上[5] - 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研发8-12英寸外延片,富乐德传感技术年产23亿只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7] - 半导体产业引进96个项目,连续4年保持25%以上增速,形成高端化、国际化产业链生态圈[8] 开放型经济与区域协作 - 从长三角区域累计引进550个亿元以上项目,合同投资总额2387亿元(2021-2025年5月)[10] - 通过"飞地"模式推进山海协作,如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120亿元[11] - 47.3万华侨华人资源助力跨境电商和全球贸易,云和木制玩具、缙云烧饼等产品国际化[13]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 - 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2181.2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超全国(5.0%)和浙江省(5.5%)水平[8] - 机场通航强化"空中走廊",无人机企业容祺科技产值连年增长,跻身工业级无人机头部行列[9]
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增加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4
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 - 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增加 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半导体 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相关公告 包括沪硅产业 闻泰科技 国科微 晶丰明源 有研硅 英集芯等 [1][2]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 海光信息拟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沪硅产业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昇晶投46 7354%股权 新昇晶科49 1228%股权 新昇晶睿48 7805%股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将合计持有标的公司100%股权 [2][3] - 开源证券分析认为 2025年以来在并购重组政策支持与半导体景气复苏的共同驱动下 半导体行业迎来新一轮并购浪潮 已实现平台化布局且具备较强整合能力的半导体企业 现金充裕的细分赛道龙头 实控人或大股东旗下有优质半导体资产的上市公司是未来并购主力军 [3] 央企并购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上交所已受理该申请 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 负债 业务等 消除同业竞争并巩固船海主业 [4] - 中国稀土表示公司作为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平台 将积极契合稀土行业整合与绿色转型发展时机 适时推进内外部稀土资产整合重组 现阶段正配合集团开展解决同业竞争相关工作 择机开展并购重组 [4][5] -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 央企并购重组多是为了向产业链横向和供应链纵向延伸业务生态 提高规模效应和竞争力 实现全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 部分央企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5] 未来并购重组热点领域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股并购重组热点领域将集中在新能源 半导体 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 这些领域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市场潜力 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 [1][6] - 盘和林指出未来A股并购重组可能围绕三个方向 传统产业横向整合产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合并重组 新兴企业围绕应用生态展开并购打造多元应用场景 [6][7] - 高科技和新能源车领域的创新被视为协同创新 此类合并重组通常沿产业链纵向进行 帮助企业向上下游延伸 提高供应链自主性 安全性和稳定性 [7]
Wolfspeed,何以至此?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3 09:21
公司转型与市场地位 - Wolfspeed正在重组公司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改善财务状况,而非申请破产[1] - 公司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SiC领域创新领导者,推出了首批1英寸至6英寸SiC衬底,并于2022年开设首家8英寸晶圆厂MHV[1] - 截至2025年,Wolfspeed是唯一一家在8英寸平台上大批量生产SiC器件的公司[1] - 过去5年功率SiC器件业务增长近4倍,从2020年占收入的20%(约1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50%以上(近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3] 业务转型挑战 - 公司通过数十亿美元投资(包括与博格华纳、采埃孚、瑞萨电子的协议及《芯片法案》支持)推动业务转型,但2024年电动汽车市场放缓冲击了收入增长[5] - 8英寸平台MHV的生产复杂性导致创新落地时间超出预期,2024年SiC器件收入未能实现增长[5] - 中国SiC衬底厂商崛起,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0%增至2025年的近40%,导致SiC晶圆价格2024年下跌30%[6] - Wolfspeed的“高质量SiC材料护城河”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失效[6] 战略调整与潜在合作 - 公司已剥离LED和射频器件业务,专注于功率SiC,未来可能进一步拆分业务[9] - Wolfspeed在n型和半绝缘SiC衬底市场仍居全球第一,其8英寸晶圆厂因美国供应链战略价值而具吸引力[9] - 潜在合作方可能包括美国公司如安森美半导体、Microchip Technology或Vishay Intertechnology,亦或美国晶圆代工企业[9]
超70亿元!沪硅产业拟收购三家亏损子公司股权,自身业绩也遭“滑铁卢”
华夏时报· 2025-05-22 18:15
收购交易概况 - 沪硅产业拟以70.4亿元总对价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三家子公司少数股权,实现全资控股[1] - 交易方式包括发行股份支付67.16亿元和现金支付3.24亿元,同时配套定增募资不超过21.05亿元[2] - 国家大基金二期将持有公司9.36%股份成为5%以上股东[2][3] 标的公司情况 - 三家标的公司均为300mm硅片二期项目实施主体,主营业务与沪硅产业一致[3] - 标的公司已建成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300mm半导体硅片产线[3] - 目前三家标的均处于亏损状态,资本开支持续高位且产能未完全释放[1][4]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从2017年87亿美元增至2024年115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27亿美元[4] - 300mm硅片市场被国际龙头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0%,存在较大缺口[3][5] - 收购旨在加快国产替代进程,优化产业链布局,稳固国内领先地位[3] 财务表现 - 沪硅产业2024年营收33.88亿元(+6.1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9.71亿元(-620.28%)[6][7] - 亏损主因:产品单价下跌、商誉减值3亿元、扩产项目固定成本高[7] - 2025年Q1延续增收不增利态势,营收8.02亿元(+10.60%),净利润-2.09亿元(-5.47%)[7] 经营挑战与展望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需求下滑、价格下跌、库存压力高[7][8] - 300mm硅片销量2024年同比增超70%,收入增超50%,但200mm硅片价格显著下滑[6][7] - 长期看,随着行业复苏和产能释放,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反转[8]
沪硅产业拟70.4亿元购买新昇晶投等三家企业少数股权
证券日报· 2025-05-22 00:46
交易概况 - 沪硅产业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的少数股权,收购价格合计约70 4亿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21 05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和间接持有三家标的公司100%股权,但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1] 标的公司业务 - 新昇晶科主营300mm半导体抛光片和外延片,新昇晶睿主营300mm晶棒,两家公司已建成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 [2] - 新昇晶投为持股平台,直接和间接持有新昇晶科和新昇晶睿股权 [2] - 三家标的公司与沪硅产业同属半导体硅片生产行业 [2]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 [2] - 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明显,通过并购可快速获取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渠道,加速业务扩张 [2] 行业背景 - 300mm半导体硅片下游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功率器件等多个领域,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 - 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终端应用市场增长及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推动半导体行业持续增长 [3] - 下游产品更新换代及科技进步为半导体硅片需求提供支撑,市场空间不断扩容 [3] 公司地位 - 沪硅产业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之一 [1] - 产品涵盖半导体抛光片、外延片、SOI硅片,并布局压电薄膜材料、光掩模材料等其他半导体材料领域 [1] - 实现下游存储、逻辑、图像处理芯片、通用处理器芯片、功率器件、传感器等应用领域全覆盖 [1]
上海又一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12 13:27
半导体行业IPO动态 - 近10家半导体企业近期启动IPO计划,包括上海超硅、尚鼎芯、胜科纳米、杰理科技、思锐智能等 [3] - 2025年IPO政策暖风频吹,证监会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有望恢复 [13][14] - 2024年半导体领域已有11家企业成功上市,行业成为资本市场主力军 [13] 上海超硅公司概况 - 公司由中科院博士陈猛2008年创立,专注200mm-300mm大尺寸硅片生产,填补国内空白 [3][5][6] - 2016年建成国内首条300mm硅片产线,2024年产能达每月100万片,成为国内唯一12英寸硅片量产企业 [6] - 客户覆盖全球前20大晶圆厂中的19家,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铠侠、美光等 [6] 融资与估值 - IPO前完成7轮融资,资方超30家,包括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联想创投、中金资本等 [3][9] - 2024年C轮融资20亿元后估值达200亿元 [9] - 目前因产能爬坡导致亏损,二期投产后单位成本或降20%-30%,目标毛利率25%-30% [10]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创始人陈猛曾参与中国首批商业化SOI硅片研发,2001年首次创业成立上海新傲科技 [5] - 上海超硅产品覆盖抛光硅片、外延片、SOI片等,国产替代率目标提升至30%以上 [6][10] - 公司技术直接对标国际巨头,打破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垄断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通过研发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全方位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13] - 2025年政策明确支持核心技术科技企业上市,半导体企业成为重点对象 [14] - 一级市场对IPO开闸期待强烈,半导体企业上市潮将推动退出高峰 [3][14]
今夜!多家A股公司,宣布并购重组!
证券时报· 2025-03-07 20:39
A股市场并购重组热潮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 [1] - 3月7日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并购重组方案,包括中科通达、沪硅产业、奥特维等 [2][3]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 中科通达 -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星和动力持有的星和北海100%股权 [4] - 股票自2025年3月1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5] 沪硅产业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新昇晶睿48.7804%股权 [6] - 交易涉及7家投资机构,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7] -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对新昇晶投100%控股,强化半导体硅片产业链整合 [8] 奥特维 - 以1876万元收购唯因特31.2681%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62.5362%股权 [8] - 标的公司当前未盈利但预计中长期可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9] 政策与行业分析 - 证监会持续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2] - 未来将重点支持涉及新质生产力的企业,开启科技型企业并购"绿色通道" [12] - 国信证券指出并购重组三大模式:横向强化主业、纵向打通产业链、跨界实现转型 [13] - 东兴证券认为并购重组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存量上市公司资质且对市场流动性影响有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