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
搜索文档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閤先庆:创新驱动,赋能新广汽
新浪财经· 2025-09-15 08:49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AI技术飞速发展渗透车辆全领域 包括底盘控制 动力管理 车身电子和社会服务等环节 实现全链路赋能[3] - 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成熟 集成度更高 性能更强 成本更低 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支撑[3] - 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全行业向全生态服务转型 例如Robotaxi即时出行服务等商业模式创新[4] 公司创新战略框架 - 规划引领双轮驱动 坚持维护一代 开发一代 储备一代 研究一代 推进3510技术规划[5] - 聚焦核心重点突破 在智能化和低碳化两大方向集中资源[5] - 布局前瞻科技 包括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关键技术[8] - 推行全球引才工程 加强核心人才引进和薪酬激励[8] - 推动开放合作 与产业链上下游ICT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通过战略联盟 合资合作等形式构建创新生态[9] 智能化领域突破 - 电子电气架构重点推进分布式向集中式迭代 2022年发布星灵架构 构建自研智能网联体系[6] - 智能座舱推出车云一体系统 自研车云一体大模型获行业首个A+级AI座舱认证[6] - 组合辅助驾驶实现L2-L4多场景覆盖 成为行业首批获得L3上路试点资质企业 自研L4级Robotaxi实现示范运营[6] - 智能底盘2023年量产行业首个A字弯执行器协同鹰爪系统 基于自研预控技术和统一动力学底座控制技术[6] 低碳化领域成就 - 节能领域推出20多款自研发动机和变速箱 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44.14% 多缸发动机热效率达46.03%[7] - 2024年8月发布星源增程技术 油电转化效率达每升油发电3.73度 发电功率领先同级20%以上[7] - 电动化领域自研海绵硅负极片电池 弹匣电池 12合一集成电驱等关键技术[7] - 预计2027年实现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和电驱控制器搭载上车[7] 前瞻技术布局 - 自研飞行汽车实现首飞 多旋翼机型2024年6月量产上市 首发获上千台订单 复合翼机型8月获民航局特殊飞行证[8] - 自研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2024年底发布 6月已在广州地铁示范应用[8] 创新成果积累 - 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3000件[10] - 荣获中国汽车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60多项重要奖项[10] - 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10]
综述丨中德汽车产业携手开拓转型新机遇
新华网· 2025-09-14 16:09
展会概况 -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在慕尼黑举行 德国企业300余家和中国企业110多家参展 成为展会两大主力[1] - 展会重要板块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吸引宝马 大众 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车企高管与中国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产业转型合作机遇[1]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现状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指出德中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 自动驾驶和电动出行等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并不断取得进展[1] - 两国汽车产业合作已形成卓越高效的生态体系 为消费者带来兼具创新活力 成本效益和绿色低碳的产品与解决方案[1] - 合作从整车环节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 两国科技企业 电池企业和制造企业携手亮相[2] 德国车企合作案例 - 宝马集团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 智能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合作 帮助推出更具创新力的"新世代"电动车型[2] - 大众集团强调德中跨行业合作是实现汽车行业转型目标的最强大引擎之一[2]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加大在华投入 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技术研发[2] 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 德国零部件生产商奇昊汽车在中国设两处工厂生产车身结构件供应中国品牌 全球业务交流日益紧密[3] - 采埃孚集团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研发"软件定义汽车"技术 先在中国落地再推广至其他市场[3] 智能驾驶技术合作 - 卓驭科技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7年 联合研发的多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型已推向市场 国内外业务持续增长[3] - 大众汽车与卓驭科技建立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打破传统单向供需模式 共同研发[4] 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 - 小鹏汽车展示智能电动车 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全家桶" 与大众集团开展四次深度合作[5] - 小鹏汽车积极推进在欧洲的本地化布局 将联合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用于中国市场的各类车型[5] - 广汽集团认为中德企业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包括制造环节和绿色发展理念[5]
汽车早报|哪吒汽车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 丰田在美召回59.1万辆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9-13 08:38
行业标准与法规进展 - 中汽协筹备设立软件定义汽车专委会 聚焦硬件接口统一规范、高低温测试和通信协议标准化 旨在降低开发成本并提升软件复用性 [1] - 工信部拟于下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将对单车道、多车道及领航辅助等功能进行精细化管理 预计年底正式发布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SUV G7登陆工信部目录 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电池 纯电续航达430公里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3] - 比亚迪仰望U8L鼎世版正式定价128万元 较预售价下调2万元 [6] - 北汽极狐T1车型上市12小时大定达26,558台 定位A0级纯电产品 CLTC续航425公里 售价区间6.28万-8.78万元 [7] 企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披露 已确认债权约51亿元 总计申报债权金额超260亿元涉及1,631家债权人 [4] - 鸿蒙智行计划2025年超17款车型在售 涵盖问界、享界、尊界等系列 其中尊界SUV产品定位对标揽胜、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 [5] 人事与组织变动 - 朱雁获核准担任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需在批复后3个月内到任 [8] - 东研汽车科技集团总经理张群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9] 全球召回事件 - 丰田在美召回59.1万辆汽车 涉及Venza、皇冠、RAV4等车型 因仪表盘显示屏启动时可能出现空白 影响故障指示灯可视性 [9] - 美国电动车企Rivian召回24,214辆R1S和R1T车型 因高速公路辅助系统软件缺陷可能导致错误识别前方车辆 [10] 国际合作与技术开发 - 越南VinFast与Vietmap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开发集成数字地图解决方案和智能交通服务 [10]
【财闻联播】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成功举行!美一客机备降大阪乘客紧急疏散
券商中国· 2025-09-12 20:49
中英经贸合作 - 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就贸易、投资、多边和区域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同意加强新能源、医药、先进制造、金融等领域合作并扩大地方和企业间合作 [2][3] - 中方将扩大自英进口并鼓励中国企业投资英国 英方看好中国市场机遇并愿扩大英中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 [2] - 双方签署《关于建立中英世贸组织联合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建立中英贸易救济交流与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 [3] 财政政策 - 财政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 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4][5] 金融监管与市场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较上月略有下降且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较去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均处于历史低位 [10] - 广发银行因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处罚款6670万元 已完成相关问题整改 [12] - 北交所宣布自10月9日起为存量股票启用新证券代码 投资者交易委托和行情查询需使用切换后代码 [9] 行业动态 - 国家网信办征求意见要求大型网络平台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得少于7人且外部成员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二 [6] - 中汽协标准法规工委会筹备设立软件定义汽车专委会 聚焦2025年SDV重点工作并推动硬件接口统一规范以降低开发成本 [7] - 上期所将于9月19日上线国际铜品种保税标准仓单交易 品种代码BCB 暂免收取交易手续费 [8] 公司动态 - 奇瑞捷豹路虎召回部分国产汽车 包括37492辆路虎发现运动版和揽胜极光以及64731辆捷豹XEL和XFL [15] - 证监会查处东方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6][17] - 朱雁获批担任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需在3个月内到任 [1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0.12% 深证成指跌0.43% 创业板指跌1.09%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5209.25亿元 较前日放量约832.07亿元 [13] - 港股恒生指数涨1.16% 恒生科技指数涨1.71% 科网股和内房股表现活跃 百度集团涨超8% 阿里巴巴涨超5% 远洋集团涨超13% [14]
从慕尼黑车展看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1 20:5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于近期开幕。业内专家认为,本届展会凸 显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以及AI赋能的智能 化。这三大趋势在展会现场的量产车型、概念车和试驾演示得到了体现。 新华社照片,慕尼黑(德国),2025年9月10日 9月9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户外展区的比亚迪 展台参观。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国际车展)9日在慕尼黑开幕。本届博览会 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除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本土企业外,国际展商比例 超过55%,创历届新高。其中,中国展商数量延续上届增长势头,达到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 新 华社记者 张帆 摄 电动化深度拓展 电动化已不再是"新兴趋势",而是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更深入发展。观察人士认为,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 系统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备受重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问题在本届展会也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技术实力:比亚迪推出乘用车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在充 电速度上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最 ...
【环球财经】从慕尼黑车展看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
新华社· 2025-09-11 20:36
核心观点 - 2025年慕尼黑车展凸显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AI赋能的智能化 [1] 电动化深度拓展 - 电动化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深入发展 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系统成为核心关注点 [2] - 中国企业展现创新力:比亚迪推出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和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 宁德时代推出热失控无明火烟雾的NP3.0电池技术及神行Pro产品 亿纬锂能展示零膨胀大圆柱电池和电池护照溯源体系 [2] - 德国车企推出新型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新款纯电GLC SUV搭载800伏架构最大功率360千瓦支持330千瓦直流快充 宝马iX3纯电SUV配备自研能量智控系统 大众推出ID系列新款 [2] - 氢能与固态电池等替代动力系统成为重要话题 雷诺和里马茨展示氢燃料电池增程概念车与固态电池单元 [3] 软件定义数字化 - 数字化成为出行生态系统关键驱动力 软件定义汽车是重要技术焦点 [4] - 采埃孚展示软件定义底盘与电动化出行技术 推出自研车辆运动控制软件cubiX 线控转向技术以软件连接取代机械传动实现精准操控和高稳定性 [4] - 博世展出高性能车载计算机、控制器局域网络和可扩展车辆基础架构 推动汽车数字化革新 [4] - 英伟达强调汽车从依赖马力转向计算能力 从机械系统转向软件堆栈 展出全栈式综合安全系统整合AI模型和芯片确保自动驾驶安全开发 [4] 智能化全面发展 - 汽车智能化进入AI驱动与软件赋能新阶段 智能驾驶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全球规模化量产 [5] - 小鹏汽车展出智能电动车、飞行汽车及人形机器人科技全家桶 预计2026年成为AI汽车临界点 [5] - 元戎启行展示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及自研VLA模型 具备思维链优势和语义理解能力 可快速适应不同国家交通体系 [5] - 展会设立L3和L4级自动驾驶专属测试区域 通过真实路段测试展示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包括施工现场警告和交通拥堵管理 [6]
手机、汽车、家电齐战:小米的增长会见顶吗?
新浪财经· 2025-09-10 15:08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因高管泄密事件引发市场关注 但业务基本面呈现高增长态势 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30.5%) 调整后净利润108.3亿元人民币(同比+75.4%) 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 [1] - 公司通过"手机×AIoT"战略升级和智能电动汽车布局完成"人—车—家"生态转型 市值自2月底以来飙升1.3万亿港元至1.46万亿港元 [3][6] - 手机业务面临行业性挑战:2025Q2全球出货量仅增0.6%至4240万台 收入同比下滑2.1%至455亿元 ASP下降2.7%至1073.2元 [7][9] - 汽车业务成为新增长极:Q2收入206亿元(同比+233.9%) 交付量8.13万辆(同比+197.7%) 单车毛利6.7万元 毛利率26.4% [14][15] - 家电生态快速扩张: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60%) 冰箱出货79万台(同比+25%) 洗衣机出货60万台(同比+45%) [17] 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市场份额14.4%居第三位 出货量4250万台(同比+0.6%) 但增速在主要厂商中排名靠后 [9][10] - 国内市场份额15%居第四位 出货量1040万台(同比+3%) 低于华为(18%)和vivo(17%) [11] - 高端化进程承压: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不足3% 远低于苹果和华为的85%份额 [12] - 采取"保量"策略:Redmi K80机型从2499元降至1600元促销 但导致毛利率从12.1%降至11.5% [7][10] 汽车业务 - 第二款车型YU7定价25.35-32.99万元 三分钟预订量超20万台 开售18小时锁单量破24万台 [6][15] - 仍处亏损阶段:汽车业务分部亏损3亿元 需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 [14] - 产能成为主要瓶颈:当前月交付规模达数万辆 但需加速产能爬坡 [14][15] 生态链业务 - 线下渠道加速扩张:小米之家数量将超2万家 创历史规模之最 [1] - 空调线上市场份额16.71%超越格力(15.22%) 仅次于美的(18.61%) [1] - 面临传统家电企业竞争:在渠道体系和技术积淀方面与传统巨头存在差距 [17] 战略布局与挑战 技术研发 - 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市场接受度待验证 需突破底层核心技术 [12] - 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领域需与华为等科技企业正面竞争 [15][16] 品牌建设 - 高端化进程处于"半步高端"阶段 尚未完全站稳 [7] - 营销方式引发争议:169元"车规级纸巾盒"等产品宣传成舆论热点 [15] 资金储备 - 拥有超千亿现金储备 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投入提供支撑 [16]
汽修师傅痛恨新能源
钛媒体APP· 2025-09-10 14:51
行业变革与市场格局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5% 连续6个月超过50% 8月达到55.3% 消费者购车首选已转向新能源[1][25]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占全国汽车总量10.27% 纯电动车2553.9万辆占比69.23%[25] - 三电系统取代传统燃油动力 价值量占比接近70% 零部件数量大幅减少导致维修需求结构变化[3][13] 维修市场利益冲突 - 车企通过远程锁电 授权维修等限制手段控制售后市场 第三方维修被起诉案例频发(如700万元索赔案)[5][8][12] - 非授权维修将丧失三电质保 维修数据封闭导致售后成本可能上涨30%[12][24][28] - 澳大利亚对5家中资新能源品牌发起反垄断调查 最高罚款1000万澳元(4700万元)[27] 技术标准与人才缺口 - 深圳新能源汽车维修持证人员仅2000人 实际需求超2万人 高级技师月薪达2万元以上[30] - 维修需掌握机械工程 电子电控 数据流分析等复合技能 与传统燃油车经验型维修模式完全不同[30] - 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维修师纳入职业分类大典 要求跨学科能力认证[30] 消费者权益与商业模式 - 车企通过OTA升级实现功能订阅收费(如方向盘加热999元 座椅通风1999元)引发使用权争议[17][19] - 性能解锁成为新商业模式 小米SU7 Ultra需赛道成绩解锁1548匹马力 特斯拉付费2000美元增加100马力[19][21] - 法律层面存在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与网络安全责任的冲突[19] 产业转型影响 - 全国超10万汽修师傅面临技能转型压力 现有政策引导与利益保护措施不足[4][27] - 主机厂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 从硬件销售转向软硬一体化商业模式[16][17] - 电动车维修周期长 费用弹性低 第三方维修若能获得部分授权可降低用户成本并缓解车企经营压力[27]
当智能豪华重塑标准,中国研发成了奔驰的核心变量
钛媒体APP· 2025-09-10 14:51
全新纯电GLC SUV产品特性 - 搭载MB OS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实现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 车身舒适 德国与充电四大功能域整合 [2][3] - 采用中国专属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 硬件含英伟达Orin X芯片和10个高分辨率摄像头 支持无图方案和复杂路况识别 [3][10] - 配备奔驰史上最大贯穿式无缝MBUX超联屏 支持11种主题 集成中国专属AI大模型和语音交互系统 [10] - 引入800V电气架构 碳化硅逆变器和两挡变速箱技术 采用源自S级的AIRMATIC空气悬挂和双向后轮转向系统 [6][13] - 提供6座布局和长轴距设计 配备128升前备箱和全球首个认证纯植物基内饰 [10] 中国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超3100万辆 占全球近半 L2及以上辅助驾驶装车率达82.6% [2][4] - 中国研发中心从本地化适配升级为全球研发引擎 主导智驾功能和全球后排娱乐系统开发 [5][12] - 上海北京研发中心98%管理层为本土工程师 具备动力电池与智能化专项能力 [12] - OTA更新频率提速至每月一更 软件集成包开发周期缩短至一周 [12] - 针对中国用户偏好优化连续对话功能 与思必驰合作开发语音交互系统 [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MB OS架构支持高频OTA升级 涵盖娱乐 智驾和动力系统全功能域 [12] - AMG GT XX概念车实现24小时行驶5479公里 采用单线缆CCS高频充电技术 [16] - L3级自动驾驶系统在德国获批上路 纯电EQS提供L3体验 [16] - 固态电池技术完成慕尼黑至瑞典1200公里路测 实际续航达1400公里 [16] - 自主研发4缸 6缸 V8及12缸发动机 全系配备48伏智能电机 [16] 行业竞争格局 - 奥迪与华为合作开发智驾系统 宝马联合阿里打造智能座舱 [3] - 奥迪宣布2025年起每年推出至少两款纯电车型 宝马计划2026-2027年推出超20款新能源车 [6] - 新势力品牌城市场景覆盖率和数据反馈闭环能力远超传统车企 [4] - 奔驰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所有产品级别将继续提供插混车型 [15] 品牌战略转型 - 通过中德联合研发模式构建全球主干加本地突破双轨研发体系 [8] - 中国团队首次获得智能座舱和车机系统研发主导权 实现技术反哺全球 [9][12] - 发光格栅成为纯电家族新设计语言 技术下放节奏加快 [13] - 坚持自研平台战略 拒绝放弃自有平台仅保留设计壳子的合作模式 [11]
全新问界M7爆单,余承东紧急“辟谣”
第一财经· 2025-09-07 12:08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售 起售价28.8万元 10分钟内小订量达2万台 43分钟突破10万台[2] - 预售表现远超预期 主要因产品进行"大爆改" 从里到外脱胎换骨 颠覆行业对改款产品小修小改的认知[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SUV市场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智能化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竞争从功能堆砌升级至体验重构[4] - 德系传统车企在华销量利润双承压 7月促销幅度达27.2% 环比增0.4个百分点 同比增2.1个百分点[10] -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6月达64.2% 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 显示传统豪华车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10] - 豪华品牌价格倒挂幅度普遍达30% 最高达50% 经销商处于赤字经营状态[10] - 众多豪华汽车经销商门店由传统燃油豪华品牌转投鸿蒙智行[10] 定价与价值策略 - 起步即高配策略 砍掉最低配车型 增程版最低配搭载四驱系统及行业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8] - 不卷价格卷价值 为自身留出利润空间 也为友商留出喘息空间 倒逼行业跳出低价换市场恶性循环[8]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行业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摄像头优势 安全冗余更高[16] - 基于iDVP电子电气架构打造 全车100多个控制器支持OTA升级 实现软件定义汽车[17] - 搭载HUAWEI XMOTION车身协同控制系统 提供纵向横向垂向一体化协同控制解决方案[17] 品牌价值指标表现 - 问界净推荐值达74.8 名列新势力品牌前三[11] - 鸿蒙智行保值率达71.5% 位居自主品牌前三 前7位自主品牌保值率均超50%[12] - 外资品牌保值率优势不再 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保值率降幅较大[1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以高销量高价值感重构豪华汽车盈利逻辑 对自废武功大降价换市场等行为进行路线纠正[4] - 推动同类产品实现价值跃迁 引领行业聚焦价值发展 告别低质竞争[12][17] - 在30万级别市场重塑高价值创新竞争格局 刺激友商加强技术研发投入[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