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

搜索文档
组建AI自动驾驶“汽车联盟”,日本车企这一动作有何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4:56
日本车企AI自动驾驶联盟 联盟背景与动因 - 丰田、本田等日本车企准备合作研发AI自动驾驶技术,共同构建AI基础设施并培养人才[2] - 日本政府通过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软件定义汽车"技术研发,新增"支持使用AI自动驾驶"内容[3] - 美国关税政策增加日本汽车产业不确定性,促使加强供应链建设和关键技术自研[4] - 特斯拉等欧美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日本车企进展缓慢需加速追赶[4] 合作内容与模式 - 车企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芯片、高精度地图、软件等关键技术,减少对外依赖[5] - 共享研发资源和技术成果,避免重复投入,降低成本和风险[6] - 整合各车企技术优势(如传感器、算法等),提高研发效率[6] - 集中资源建设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7] 预期影响与竞争格局 - 联盟有望在算力芯片研发取得突破,满足自动驾驶算力年增长数倍的需求[7] - 联合培养AI+汽车工程复合型人才,缓解行业短缺问题[7] - 可能倒逼欧美车企加速研发,加剧全球自动驾驶市场竞争[8] - 合作模式或引发其他地区效仿,改变传统独立研发为主的行业模式[8]
Rivian与大众集团深化软件合作:Rivian R2技术架构将成大众电动车数字中枢
环球网· 2025-06-07 11:45
公司合作进展 - Rivian与大众集团达成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41亿元)的软件合作,Rivian下一代SUV平台技术将成为大众集团所有纯电动车型的数字中枢 [1] - Rivian确认R2平台将支持所有未来大众电动汽车 [1] - 大众未来电动车产品线将全面基于Rivian R2车型的技术架构开发,合作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4] 技术共享细节 - Rivian向大众开放R2车型的电子电气架构(EEA)、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能源管理等核心模块 [4] - 大众计划将该技术整合至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品牌的电动车型中,以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软件成本 [4] - 大众首款搭载Rivian技术的车型或为2027年推出的紧凑型电动SUV,车载系统将与Rivian R2高度兼容 [5] 合作背景与行业趋势 - 大众集团因SSP纯电平台及VW.OS操作系统进展缓慢且成本高昂,选择引入Rivian技术补足软件短板 [5] - 合作有助于大众加速实现"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占比超50%"的目标,Rivian则可借助大众的全球产能与供应链网络摊薄研发成本并扩大市场份额 [5] - 电动车行业呈现技术联盟化趋势,软件定义汽车(SDV)成为核心竞争点,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技术共享加速 [5] - 类似案例包括Stellantis与富士康合作开发STLA SmartCockpit平台,通用汽车与本田联合开发低价电动车型 [5]
BBA 们开始学着中国车企做豪华
36氪· 2025-06-03 10:26
核心观点 - 传统豪华汽车品牌BBA(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下滑和本土品牌崛起的挑战,正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1][3][4] - 奥迪通过全新AUDI品牌和E5 Sportback车型展示转型决心,采用中国供应商技术并加快产品推出速度 [1][2][4][7] - 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30万元价位段销量从2018年198.2万辆增至2024年382.2万辆,增长92% [3] - BBA等外资品牌全面拥抱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宁德时代、Momenta等本土顶尖供应商合作 [7][9][10][11] -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50%,智能化发展领先全球,成为外资品牌战略重点 [18][20][21] 市场趋势 - 中国高端品牌乘用车2024年销量473.8万辆,同比增长2.3%,智能化与新能源化推动本土品牌进入高端市场 [3] - 5-10万元价位段市场萎缩,20-30万元价位段市场快速增长,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3] - 中国汽车出口2024年达641万辆,同比增长23%,保持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18] - 欧洲及美国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分别为-2.0%和7.2%,远低于中国市场 [18] 企业战略 - 奥迪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UDI品牌,E5 Sportback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和Momenta智驾系统,展示全面转型 [2][4][7] - 奔驰宣布140亿元在华投资计划,未来两年推出7款专属车型,将中国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中心 [17][20] - 宝马在华建立最大海外研发团队,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中国投产 [17][20] - 外资品牌选择中国顶尖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Momenta城市NOA市占率最高 [11][12] 产品与技术 - AUDI E5 Sportback配备高通8295芯片、770公里CLTC续航、800V快充、取消物理按键的全新内饰 [7] - 奥迪保留底盘调校优势,搭载quattro全时四驱和自适应空气悬架,但在三电和智驾领域依赖中国供应商 [7] - Momenta为奥迪提供基于激光雷达的全景辅助驾驶系统,其城市NOA技术获外资品牌青睐 [7][9][11] - 奔驰新一代L2++无图高阶智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宝马智能座舱与阿里合作 [9][17] 行业合作 - 外资品牌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周期长,Momenta与国际客户从接触到量产需2年以上时间 [12] - 宁德时代2017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但2020年才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12] - Momenta已与全球超15家车企或Tier 1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 [13][17] - 凯迪拉克全球纯电车型VISTIQ采用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 [21] 全球布局 - 奔驰中国研发从"在中国,为中国"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 [20] - 宝马中国创新成果不仅服务本地市场,也在全球推广 [20] - 奥迪认为在中国成功就能在全球成功,AUDI品牌问题直接汇报给全球CEO [21] - 外资品牌将中国智能化方案应用于全球车型,如凯迪拉克VISTIQ [21]
日媒:瞄准AI自动驾驶,日本要建“汽车联盟”
环球时报· 2025-06-03 07:04
日本汽车行业AI自动驾驶技术合作 - 日本政府支持丰田、本田等车企组建联盟共同研发AI自动驾驶技术 旨在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1] - 合作重点包括构建AI基础设施 设定相关安全标准 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研发机制 [1] - 日本经济产业省修订"移动性DX战略" 新增支持AI自动驾驶内容 因电动化和智能化竞争加剧需灵活调整政策 [1] 国际竞争背景下的日本自动驾驶发展 - 美国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6月上路 中国车企加速AI研发 日本因安全性顾虑进展缓慢 [2] - 丰田与Waymo合作自动驾驶技术 并联合中国厂商研发L4无人驾驶概念车 已在进博会展示 [2] - 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 美国关税政策增加产业不确定性 需加强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2] 行业战略调整与跨国合作 - 日本政府推动"软件定义汽车"(SDV)研发 以AI为核心决定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1] -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第一车企 试图通过跨国合作推动本土自动驾驶技术变革 [2] - 日本车企合作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共建 人才联合培养 以及跨国技术协同开发 [1][2]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6月1日星期日
Wind万得· 2025-06-01 07:02
教育政策与科技发展 - 《求是》杂志将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文章,强调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2] 经济数据与制造业 - 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3%,综合PMI为50.4% -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环比上升2.8和3.7个百分点至47.5%和47.1%,部分涉美企业外贸订单加速重启[2] 金融创新与稳定币 -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推动数字资产领域发展[3] 交通运输改革与民营经济 - 交通运输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领域改革[4] - 前4个月民营经济经营主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71.3%,涉税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7.6%[4] 香港IPO市场与创新药 - 5月香港IPO募资超560亿港元,创2021年3月以来单月新高,全年有望达1600亿港元[5] - 创新药概念股获机构密集调研,健康元、益方生物、海创药业、神州细胞等均获超20家机构关注[5] 新能源车与AI趋势 - 中汽协呼吁新能源车企避免价格战,工信部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6] - 玛丽·米克尔AI报告指出,AI训练成本八年飙升2400倍,推理成本两年内暴跌99.7%,OpenAI估值受益于印度用户[6] 房地产与汽车行业 - 1-5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0.8%,5月单月降幅扩大至17.3%,中指研究院预计6月政策宽松促修复[7] - 南通市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给予5万元补贴[8] - 汽车行业呼吁卷科技而非价格,聚焦软件定义汽车和AI技术[7] 锂价与航运市场 - 中信证券预测锂价2025年下半年运行区间为6万-7万元/吨,行业亏损面扩大但减产不及预期[9]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周涨30.7%至2072.71点,关税缓和利好航运市场[8] 科技与能源动态 - 华为余承东称鸿蒙智行发展受内部外部阻力,但未来将逐步改善[10] - 比亚迪与小桔充电、新电途合作共建15000座兆瓦闪充桩,自建超500座[10] - 小米汽车5月新增29家门店,全国覆盖298家,6月计划再增37家[10] - 欧佩克+7月增产41.1万桶/日,连续第三个月维持相同幅度[16]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铂金均价升至1200美元/盎司,2026年达1300美元[16] 国际动态与减排目标 - 欧盟拟2040年温室气体减排90%,允许成员国使用国际碳信用额[13] - 印度阿达尼能源拟通过配售筹资430亿卢比(约5.02亿美元)[14] - 马来西亚5月棕榈油出口环比增17.9%至132万吨[17]
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 在这场大会上,李斌、何小鹏、閤先庆等表态“价格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4:04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去年全年降价销售的车型有200多款,今年一季度降价车型有60多款。销量虽然在增加,但利润持续恶化。"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在此次大会上表 示,"搞研发是修炼内功,而打价格战是消耗内功。 " 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平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看来:"如果是用户需求是舟,那么科技创新就是我们的桨;没有强大的能力、重点的研究,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科技 创新(成果)。" 与上述观点类似,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看来,相比于卷价格,行业要卷科技、卷高度、卷质量。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现在肯定 不希望"卷"价格,除了技术还会"卷"服务。此外,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也表达了"行业不要卷价格,要卷价 值"的观点。 "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价格就是价值的体现。"閤先庆说。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卷科技"还是"卷技术",整个行业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已经是不谋而合,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也将 自身定位为科技公司,并要打造AI(人工智能 ...
沃尔沃袁小林:希望安全成为全行业的普世价值观。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23:06
沃尔沃安全理念与体系能力 - 公司将安全视为信仰而非卖点 强调系统化安全体系而非单一参数[3] - 物理安全技术包括笼式车身 丢轮保命设计 WHIPS头颈保护系统等[3] - 智能安全技术涵盖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0-130km/h激活)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 BLIS盲点信息系统等[4] - AEB系统强调误触发率控制在22万公里不超过1次 追求有效触发与杜绝幽灵刹车的平衡[5][6] - 将智能化功能分为"对驾驶有影响"和"无影响"两类 前者必须经过充分验证[7][8] 产品策略与市场竞争 - 全新S90起售价下调10万元至30.09万元 但强调不会牺牲品质与安全[9][10] - 定价策略遵循供需关系决定原则 而非单纯成本导向[14][15] - 坚持全球统一生产标准 大庆工厂执行100%电能碳中和和工业污水一级排放标准[25] - 中国生产基地具备全球竞争力 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而非仅本土[23][25] 企业价值观与长期战略 - 以安全健康为核心价值 拒绝在质量与安全领域做成本妥协[20][21] - 公开安全带专利 发起EVA安全平等行动 向行业共享安全数据[21] - 穿越周期的关键在于价值观坚守 短期经营健康与长期品牌建设并重[22] - 体系能力体现在技术整合与商业化落地全过程 类比米其林厨师的专业技法[16][17] 智能化发展路径 - 对驾驶有影响的功能必须确保高可靠性 拒绝未经验证的技术[8][18] - 数字化时代将形成行业共识 需回归用户真实需求[9][18] - 在成本恒定情况下 投入取舍以安全健康为标准[19][20] - 中国市场的数字化电动化转型带来发展机遇[23][24]
丰田新款RAV4用自主操作系统发起软件攻势
日经中文网· 2025-05-22 11:32
丰田第6代RAV4发布 - 公司时隔5年全面改款SUV车型RAV4,推出第6代车型,搭载自主操作系统Arene,购车后可通过软件更新扩展功能,摆脱单纯买断汽车的商业模式,瞄准依靠软件盈利 [1] - 新车将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日本国内将在2025年度内发布,具体价格稍后公布 [1] - 公司首席品牌官表示RAV4是挑战软件定义汽车(SDV)的第一步,实现Arene的开端,开辟汽车与客户共同成长的道路 [1] - 通过搭载Arene,RAV4具备新的AI语音操作车载终端和可通过软件更新提升性能的先进安全功能 [1] RAV4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4年RAV4全球销量达110万辆,占公司全球销量(1015万辆)的1成,美国是主要市场占销量4成,在美国市场按车型销量排名第3,混合动力车领域排名第1 [2] - 公司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下推出新款RAV4,推进当地生产,2024年从日本向美国出口约10万辆,较2018年(约25万辆)减少一半以上,目前美国销量中日本进口车占2成左右 [2] - 公司社长表示将在当地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并进行当地生产 [2] - 目前Arene在RAV4上仅应用于先进安全和多媒体领域,动力源和车身控制等方面尚未使用,转化为实际收益仍需时日 [2] 软件定义汽车行业动态 - 特斯拉提供OTA服务和付费升级自动驾驶功能,比亚迪等也在积极开发,索尼本田移动出行提出2026年推出可持续提升驾驶性能的EV [3] - 加拿大调查公司预计软件定义汽车全球市场到2034年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 [3] - 软件定义汽车设想像智能手机那样在软件平台加载外部APP丰富功能,特斯拉正推动引入其他公司APP,Arene也考虑今后引入第三方开发APP [3] 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 iOS和安卓已占据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导地位,软件定义汽车能否吸纳更多内外部APP将影响其竞争力 [4]
AI时代的「出行新物种」:年轻人究竟需要一台什么样的车?
36氪· 2025-05-21 22:58
汽车智能化趋势 - 汽车产业革命下半场以智能化为核心,90%中国消费者愿为高阶智能驾驶付费,30%愿支付超1万元[2] - 年轻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化体验而非传统性能指标,AI技术成为汽车"第三空间"变革催化剂[2][3] - 行业竞争从电动化转向全方位智能化重塑,涵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营销沟通[2][12] 年轻消费市场特征 - 中国Z世代达2.6亿人,推动汽车消费逻辑转向实用功能与科技体验,偏好零排放电动车[3] - 年轻用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定制、语音控制座舱、智能泊车等,电动车消费品属性接近智能手机[3][5] - 2025款eπ007针对年轻人设计,获红点设计奖,采用无框车门、电动尾翼等轿跑元素[5] 产品智能化创新 - eπ007搭载eπOS 2.0车机系统,采用手机式交互逻辑,配备SOA座舱和双AI大模型全场景语音[5] - 同级唯一电动四驱实现3秒级零百加速,百公里电耗11.9kWh,提供纯电/增程双版本[7] - 马赫电池通过6项极端测试,获国家级认证,提供整车+三电终身质保[7] 营销模式变革 - 全球首场AI共创发布会打破传统范式,通过场景体验而非参数比拼建立年轻用户连接[8][9] - 跨界营销案例包括联合王者荣耀B站直播、中国国家地理探索活动、武汉马拉松合作[9] - 从产品设计到营销全链条年轻化,实现"科技不炫技,实用即正义"的价值主张[14] 企业技术战略 - 东风集团采用"自研+共研"双路线:天元技术品牌涵盖太极大模型、智驾/智舱等核心自研技术[15][16] - 联合华为、字节跳动、Deepseek等科技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突破封闭式技术围墙[16] - 56年造车积淀+三大品牌矩阵支撑,形成央企新能源转型独特优势[14][15]
丰田自研软件平台终于来了,首搭这款SUV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1 22:17
产品发布 - 丰田北美宣布推出2026款RAV4,首次搭载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Arene [1] - 新款RAV4提供混合动力(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两种驱动形式,并推出运动版本 [1] - 插混版本输出功率达320马力,纯电续航里程提升20%至150公里,混动版本升级为第五代混合动力系统 [1] - RAV4是北美最畅销紧凑型SUV,2024年销量达100万辆 [1] Arene软件平台 - Arene OS是面向软件定义汽车的操作系统,目标是成为汽车行业的安卓系统 [2] - 系统具有车辆API和安全模块,支持快速迭代开发 [2] - 可控制方向盘、刹车等基础部件,管理安全系统及交通信息,支持OTA升级 [2] - 开发人员可通过Arene将代码部署到任何运行该系统的车辆 [2] - 系统首次应用于RAV4,支持多媒体座舱语音代理和中央显示屏 [1] 智能化转型 - 2015年成立丰田研究院(TRI)专注AI和机器人技术研究 [2] - 2018年联合爱信精机、电装成立TRI-AD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开发 [3] - 2020年重组为Woven Planet Holdings等三家公司,向车联网延伸 [3] - 2023年Woven Planet Holdings更名为Woven by Toyota [3] 技术升级 - 搭载Arene支持的最新版丰田音响多媒体系统,兼容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 [4] - 新增主页按钮优化用户体验,改进原生语音助手响应速度 [4] - 首款搭载Toyota Safety Sense 4.0(TSS 4.0)系统的丰田车型 [4] - 新版主动安全套件更新硬件和检测功能 [4] 生产规划 - 考虑在美国生产2026款RAV4以规避进口关税 [4] - 当前RAV4在肯塔基州、日本和加拿大生产 [4] - 原计划从日本和加拿大出口至美国,需重新评估供应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