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
搜索文档
大地风华·多彩的答卷
人民日报· 2025-10-05 05:50
航天与国防科技 -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在"十四五"期间向更高层次跨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 - 福建舰作为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标志着海军装备科技迈入全新阶段[1] - 新一代舰载战斗机歼-35的列装与亮相,成为国防实力的生动注脚[1] 港口物流与区域发展 - 厦门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正全力转型升级,呈现繁忙景象与磅礴气象[2] - 海南自贸港经过5年加速建设,步入成形起势新阶段,机场、港口、基建等呈现繁荣景象和蓬勃活力[3] - 雄安新区经过八载建设,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日新月异,四通八达的路网和各功能区交织[6]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文化+"模式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民生融合发展趋势显著,赋能人民美好生活[2] - 美术工作者以多元艺术语言描绘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5年成就[6] 卫星导航与智慧农业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在能源交通、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3] - 智慧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科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工业美学与田园诗意融合[4] 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 - 广东湛江聚力打造"红树林之城",其红树林湿地被誉为世界湿地生态恢复成功范例,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 - "海上新广东"画卷铺展,海上风电走廊点亮万亿绿能,风电机组构成宏伟矩阵,绘就清洁能源发展新篇章[7]
他们为什么不做白领做绿领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0
乡村人才振兴趋势 - 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430万人 截至2023年上半年[1] - 2023年1-6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2%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1] - 返乡青年呈现年纪轻、学历高、善创新特点 创业领域从传统种养向电商/休闲旅游等延伸[1] 城乡人口流动演变 - 城市虹吸效应曾导致农村青年流失 农业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行业[2] - 新一代青年转变择业观念 认为"农村是新赛道"且"成就自我不必在乎城乡"[3] - 当前返乡群体包含大学毕业生/能人/农民工/企业家四类人群[1][3] 乡村产业生态变化 - 社交平台涌现年轻人分享乡村创业日常 "不做白领做绿领"成为新选择[1] - 农村出现城里独有业态类型 创业项目科技含量和时代感提升[2][4] - 浙江舟山创建"没围墙的乡村创业园" 实现创业服务无盲区[4] 政策支持体系 - 需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创业预期[4] - 通过政策感召与产业吸引双轮驱动 解决务农尊严/干事平台/保障体系等问题[3][4] - 需避免学历歧视和专业排斥 吸引各界人士参与乡村建设[3]
推动乡村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两部门印发《指南》
央视网· 2025-09-29 19:53
央视网消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乡村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服 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 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 文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协同,充分认识 到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推进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突出地方差异特 色,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语言文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模式。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加强优秀文化传承发 展,推动形成语言文字服务新品牌,维护主体多元、和谐有序的语言文化生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指 导,力戒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逐步提升乡村语言文字发展水平,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语言文 字工作任务,明确了乡村语言文字工作"干什么"" ...
大力支持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扎实有力抓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
经济观察报· 2025-09-29 10:43
会议强调,要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角,引导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展示丰收成果, 进一步提升活动实效,切实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新一轮千亿 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 动,着力补上农机装备短板,持续推动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 性。当前要紧盯不放抓好"三秋"生产,指导落细田管措施,抢前抓早收获,压茬推进秋冬种,确保秋粮 丰收到手,打牢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要持续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总结各地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务实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多措并举推动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新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农业农村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着力推动新疆农业农 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提供有力支撑。 会 ...
河北擦亮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9 07:05
行业核心观点 - 河北省正以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系统性整合太行山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产业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与多产业融合升级 [1][8] 自然资源与地貌特色 - 太行山河北段涵盖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5市,拥有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的独特地质景观 [1][2] - 邢台大峡谷展现清晰的地质演变岩层,保定涞源白石山拥有独特的大理岩峰林地貌,邯郸京娘湖山水相依,张家口蔚县飞狐峪·空中草原景区海拔2000多米,夏季鲜花遍野 [3] 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 - 蔚县古堡建筑与国家级非遗剪纸艺术、邯郸成语文化底蕴构成太行山文化印记 [4] -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保定易县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石家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邢台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通过沉浸式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5]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邢台内丘县打造“太行山苹果小镇”,开发2条苹果主题旅游线路和18个观光采摘点,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促进农文旅融合 [6] - 河北发展怀来葡萄酒、保定冰柿、阜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7] - 石家庄井陉太行天路串联27座传统古村落,2019年贯通后引入旅游公司,培育研学游、手工体验等业态,村内现存石屋4000多间、石街3700多米 [7] - 太行山高速公路串联5市,京蔚高速开通实现游客出行从“翻山越岭”到“穿山而过”,保定涞源作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登白石山+泡温泉+滑雪”冬季项目 [7] 业态升级与战略方向 - 行业推动旅游与农业、商贸、教育、体育等多产业融合,实现从观光向深度体验+产业融合+品牌增值的全价值链升级 [8]
盛秋平副部长出席“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
商务部网站· 2025-09-28 14:4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4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是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首场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旨在总结推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经验 [1] -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浙江省副省长卢山等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专业机构出席活动 [1] 政策与行业进展 - 商务部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流通设施提档升级,优化商品服务供给 [1] - 行业在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方面取得进展 [1] - 截至目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已基本实现县域商业网点全覆盖 [1] 行业发展趋势 - 活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1] - 活动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发展报告(2025)》 [1] - 活动公布了2025年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1]
“文艺赋美乡村”有哪些重点任务?两部门答问
新华网· 2025-09-27 10:29
政策出台背景 - 政策旨在发挥文艺力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3] - 政策制定基于前期各地各部门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丰富实践经验 [3] - 政策旨在解决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3] 政策核心思路 - 政策指导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因地制宜、稳中求进、公益属性、共建共享 [4] - 政策核心思路包括注重优质内容供给,通过创作计划、扶持项目等推出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4] - 政策思路涵盖搭建平台支持农民自主开展活动、赋能产业发展、传承文脉、壮大人才队伍五个方面 [4] 重点任务与目标 - 政策提出十项重点任务,涵盖文艺作品创作、文艺服务提供、群众文体活动支持、文艺工作者帮扶共建、乡村文化空间利用等方面 [5] - 重点任务包括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工作、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等具体方向 [5] - 工作目标为到2027年底实现优质文化内容供给更加丰富,群众文艺活动更加多样,文艺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5] 工作要求与保障 - 政策实施要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群众需求,发挥农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 [5][6] - 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因地制宜原则,确保各项工作与乡村发展实际相匹配 [5][6] - 保障措施包括强化部署推动、加大资源保障、汇聚多方力量、加强宣传推广四个方面 [7]
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 《“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答记者问
新华社· 2025-09-27 05:57
问:请介绍一下《方案》的出台背景。 答:当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文艺日益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 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就乡村文 化振兴进行系统阐释、专题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 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对乡村 文化建设作出专门部署。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文艺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农民群众以前 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文艺的生产传播,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创作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验,打开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的广阔空间。但是,乡村文化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文化 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文化人才较为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等。为更好发挥文艺助力乡村全面 振兴作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繁荣发展,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 ...
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答记者问
新华社· 2025-09-26 21:52
问:《方案》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坚持因地制 宜、稳中求进,坚持公益属性、共建共享,围绕五个方面制定相关措施。一是注重优质内容供给。充分 利用创作计划、扶持项目、文艺奖项等创作推出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文化惠民 活动、文艺志愿服务、学校美育工作,推动各类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乡村。二是注重搭建平台。用好各类 乡村文化空间,支持农民自主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帮助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三是注重赋能产业发 展。发挥文艺在提高农产品文化附加值、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的独特 作用,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四是注重传承文脉。立足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乡村文化价值,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五是注重壮大人才队伍。发现、培 养、团结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打造一支庞大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持续参与 乡村文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近日,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 (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就《 ...
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就《“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答记者问
新华社· 2025-09-26 19:16
答:当前,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文艺日益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习 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 多次就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系统阐释、专题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 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 兴规划(2024-2027年)》对乡村文化建设作出专门部署。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 索文艺助力乡村振兴路径,农民群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文艺的生产传播,文艺工作者 深入乡村开展创作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打开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的广阔空间。但是, 乡村文化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文化人才较为缺 乏、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等。为更好发挥文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广 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央宣传 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