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利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新的情况出现,中美贸易下降20%,王毅开门见山,送给美国12个字
搜狐财经· 2025-07-16 11:13
中美贸易数据 - 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2.08万亿元 同比下降9.3% 二季度降幅达20.8% [1] - 上半年对美出口1.55万亿元 下降9.9% 进口5303.5亿元 下降7.7% [1] - 二季度贸易急转直下 20.8%降幅对依赖中美贸易企业造成压力 [1] - 6月进出口值从5月不到3000亿元回升至超3500亿元 同比降幅收窄 [1] 企业影响与应对 - 深耕中美市场企业面临订单骤减或供应链调整以应对关税成本上升 [1] - 近期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贸易出现回升迹象 [1] 国际经贸动态 - 美国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及次级关税 若俄乌未达成和平协议 [3] - 北约多国计划通过军事援助"重新武装"乌克兰 [3] - 各国领导人表达对美国加征关税不满 谴责单边霸凌主义 [5] 中美关系走向 - 中美团队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成果 强调对话合作重要性 [3] - 王毅外长提出"对话合作是正道 互利共赢是归宿" [5] - 全球化背景下单边保护主义逆潮流 中美应作表率推动合作 [7]
跑出共赢加速度(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1] - 中国境内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229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2] - 中欧班列(西安)2024年回程班列占比54%,2025年一季度升至60% [2] 中欧班列竞争优势 - 运输价格为航空的1/5,时间为海运的1/4,受自然环境影响小且稳定性高 [2] - 95306"数字口岸"系统将通关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提供全程保险、货物追踪等特色服务 [2] - 覆盖17个国家的131个还箱堆场,创新开行全程时刻表班列 [2] 中欧班列双向流通效应 - 去回程开行基本均衡,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改变早期重车去、空车回的局面 [2] - 哈萨克斯坦通过中欧班列获得直通太平洋出海口,波兰苹果14天运抵中国 [3] - 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吸引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 [3] 中欧班列对产业链影响 - 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驶向欧洲,德国精密机床助力中国智造 [3] - 哈萨克斯坦面粉进入中国家庭,波兰苹果更好打开中国市场 [3] - 促进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贸易伙伴,签署23个自贸协定 [3] 中欧班列战略意义 -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实现多种铁路规则对接及多次口岸通关,依赖沿线国家支持 [2] - 体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制造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零"及RCEP生效 [3] - 推动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形成"手拉手"合作共赢模式 [3]
中美“贸易休战”,有三点启示
环球网· 2025-07-04 23:44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 - 美国取消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对华出口限制,恢复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出口 [1] - 中国商务部证实正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美方同步取消部分限制性措施 [1] - 中美"贸易休战"推进,科技股普遍上涨:楷登电子股价大涨6.1%创历史新高,三星股价跳涨近3% [1] 中美经贸互利性 - 2024年英特尔中国销售额占比达27%,高通近半数收入依赖中国市场 [2] - 中国市场需求为美国企业提供不可替代的增长空间,美国技术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2] - 中美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互补网络效应,"中国制造"缓冲美国家庭通胀压力,"美国智造"拉动中国中高端需求 [3] 现存贸易限制问题 - 美方仍保留半导体、生物技术等领域限制,如"1017"规则要求含美国元素的光刻设备对华出口需申请许可 [3] - 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受限、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等措施扰乱国际供应链 [3] 产业合作前景 - 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两国经济总量超全球1/3,人口占近1/4) [4] - 国际社会期待中美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避免"脱钩"导致双输局面 [2][4]
美方取消多项对华禁令,王帆: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观察者网· 2025-07-04 17:58
美国对华出口限制调整 - 美国商务部通知相关企业恢复芯片设计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对华出口,显示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承认此类政策调整是"谈判需要"和"极限施压策略"的一部分[2] - 中国商务部确认双方正在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美方已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2] 航空行业动态 - 特朗普政府允许通用电气航空恢复向中国商飞出口喷气发动机,另一家航空企业的对华出口许可证限制也被解除[6] - 分析师指出美国技术出口限制虽会短期推迟中国喷气发动机国产化进程,但将坚定中国自主自强的决心[6] - C919的国产化进程将继续推进,配套国产发动机也将加快发展[6] 科技自主化趋势 - 战略自主性与科技自主性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不受美方政策影响[6] - 美国暂停核设备供应商向中国核电站出口设备,包括西屋电气和艾默生[7] - "局部脱钩"仍会是一个常态,美国在高科技、军事等敏感领域对华展开竞争[7] 中美经贸关系展望 - 美国面临经济困难,重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9] - 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与国内政治考量相关,但已被证明是一种"错判"[9] - 中国采取"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原则,展现出韧性和原则性[10]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的发展不依赖于单一国家的合作,可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4] - 中国做好了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坚持互利共赢的根本原则[7] - 任何合作都必须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为前提[10]
从日内瓦声明到伦敦会谈:对话和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专家热评
第一财经· 2025-07-03 16:15
中美经贸会谈核心成果 - 双方在伦敦举行"非常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经贸会谈,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1] - 达成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及日内瓦会谈共识的框架协议,证明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本质[1] - 重申《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成果,包括同步大幅降低双边关税的共识[3] 会谈背景与机制建设 - 基于6月5日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用好已建立的经贸磋商机制[3] - 日内瓦会谈后建立的磋商机制为双方提供稳定沟通渠道,避免贸易摩擦升级[3] - 伦敦会谈是落实日内瓦会谈阶段性成果的具体行动[3] 分歧管控与措施调整 - 美方在日内瓦会谈后仍实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发动机技术禁售、限制留学生签证等打压措施[4] - 会谈推动美方撤销不利举措,减少误解误判[4] - 通过对话管控分歧,防止单边行动损害双方企业利益[4] 合作前景与经济影响 - 中美合作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同时贡献全球经济复苏[5] - 实践表明"脱钩断链"违背经济规律,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6] - 持续磋商将深化互信,为世界经济提供确定性[6] 合作原则与发展方向 -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磋商原则处理经贸摩擦[4] - 需摒弃零和博弈思维,以开放包容态度加强各领域合作[4] - 推动经贸关系向稳定、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4]
欧盟只给中国30天,必须解决稀土供应,中方不吃这一套,直接反将一军
搜狐财经· 2025-07-03 11:20
中欧稀土贸易争端 - 欧盟抱怨中国对欧洲稀土出口下降,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将在中欧领导人会晤上重点讨论此问题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中国"将稀土武器化",鼓吹联合应对"中国冲击" [1]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要求中国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供应问题,否则可能影响冯德莱恩7月访华计划 [1] - 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稀土磁铁库存仅能维持2到4周生产需求,部分工厂面临停工危险 [1] 中国应对措施 - 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核心专家名单并收缴护照,保护37项独有提纯专利 [3] - 升级稀土磁铁追溯系统,实施"每克稀土地图定位",附带"使用承诺书"防止转售军工领域 [3] - 对原产于欧盟等地区的不锈钢产品继续征收反倾销税5年,避免国内行业受外来冲击 [3][5] - 中国不锈钢行业今年普遍实现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 [5] 行业影响分析 - 中国是欧盟第三大不锈钢出口目的地,占欧盟总出口份额超15% [5] - 欧盟意图分散风险、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屡次受挫 [5] - 稀土、锂、钴等关键资源供应链具有不可替代性 [5] - 反倾销税延续是公平贸易的宣示,旨在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7]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韩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努力实现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务实且互利共赢的成果。
快讯· 2025-07-03 09:12
韩国与美国贸易谈判 - 韩国总统李在明强调在韩美贸易谈判中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1] - 谈判目标为实现务实且互利共赢的成果 [1]
日美关税谈判博弈:日本明确表态“农业底线不可破”,回应特朗普威胁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45
日美关税谈判背景 - 日美经贸关系长期存在复杂纠葛,关税议题是双方博弈焦点领域之一 [3] - 农业在日本经济与社会结构中承载文化、民生等多重价值,是日本不愿轻易妥协的领域 [3] - 美方试图让日本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农业相关关税条款上让步,触发日本明确反制表态 [3] 日本谈判立场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利益,划下谈判红线 [4] - 日本重视农业产业保护和农户利益维护,农业议题在国内有广泛社会基础 [4] - 日本强调将继续积极推进与美国磋商,在坚守底线基础上寻求共赢空间 [4] 谈判潜在影响 - 日本守牢农业底线可能使谈判焦点转向汽车、数码等日本优势产业 [5] - 谈判可能涉及美方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诉求交换 [5] - 日美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谈判走向将对亚太产业链、全球经贸规则博弈产生涟漪效应 [5] 后续发展关键点 - 双方可能在非农业品关税、投资规则等领域寻找让步空间 [5] - 2024年美日政治日程可能影响谈判推进速度 [5] - 谈判结果可能刺激区域内其他经贸合作如RCEP深化、CPTPP拓展产生新变量 [5]
国际朋友圈:中国和小伙伴们的“相爱相杀”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19
国际地缘经济合作格局 - 中国通过能源贸易成为俄罗斯经济支柱 2023年进口俄原油8625万吨占其出口量近40% 帮助俄罗斯在欧美制裁下维持经济稳定[1] - 中国大规模采购伊朗石油缓解美国制裁压力 使伊朗在核谈判中获得更大话语权[1] - 对古巴实施全方位经济援助 包括粮食供应 基建支持 工业投资等 推动其经济复苏[1] 中美博弈下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展现经济韧性 同时为盟友提供经济支持 形成双向互助关系[2] - 俄罗斯 伊朗 朝鲜等国的地缘政治行动客观上为中国创造战略缓冲空间[2] - 经济实力取代传统军事联盟成为国际关系核心 中国通过市场优势重构全球合作范式[2]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石油进口构建能源安全网 俄罗斯原油进口量达8625万吨形成稳定供应渠道[1] - 突破美国对伊朗能源制裁 建立替代性石油采购体系[1] 发展中国家经济赋能 - 对古巴实施"工业+基建"组合援助 包括技术输出 产能合作等系统性支持[1] - 通过经济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 形成非传统联盟体系[2]
摩洛哥-土耳其自贸协定焕发新活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7-02 01:07
摩洛哥-土耳其自由贸易协定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重点讨论加强双边贸易往来和建立更平衡的经济伙伴关系 [1] - 会议是摩洛哥2025-2027外贸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评估自2006年1月生效的摩土自贸协定实施情况 [1] 贸易现状与问题 - 探讨扩大摩洛哥对土耳其市场出口的途径 [1] - 着力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1] - 技术委员会报告指出贸易商面临的实际困难 [1] 合作措施与计划 - 通过加强两国工业一体化将目前约50亿美元的贸易额进一步提升 [2] - 1年内筹办"土耳其-摩洛哥商业投资论坛" [2] - 举办联合投资促进会议和洽谈活动 [2] 具体合作领域 - 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以消除障碍、改善贸易平衡 [2] - 促进摩洛哥农产品进入土耳其市场 [2] - 组织企业间直接对接(B2B)活动 [2] - 启动联合生产项目特别是在纺织领域共同开拓外部市场 [2] - 在创业咨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