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65万元的大豆播种机,好在哪?(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智能播种技术应用 - 智能播种机采用气吹技术播种大豆,株距9厘米,根瘤菌剂流量每秒0.8毫升,播种深度保持3厘米[2] - 设备配备独立喷嘴实现种子与根瘤菌剂同步喷洒,避免传统拌种工序[3] - 播种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株距控制精准,误差率低于2%,实现下种均匀[6]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传统播种需4人操作日播5垧地,智能设备仅需2人日播20垧地[6] - 种子用量从每垧180斤降至140斤,节省成本240元/垧[6] - 单台设备年播种面积达350垧,除自用外服务其他农户,年净收入5.4万元[6] 产量与经济效益 - 大豆单产从5400斤/垧提升至8100斤/垧,增幅达50%[6] - 按2.03元/斤售价计算,每垧地增收5400元[6] - 设备购置成本65万元,国家补贴2万元,综合年收入12万元,预计5-6年回本[5][6] 农业技术创新 - 气吹播种技术避免种子损伤,实现出苗整齐度提升[3] - 流量控制器确保每粒种子精准获取菌剂,参数调整通过触控屏完成[6] - 当前技术局限在于菌剂仅能浅施3厘米,需攻关5厘米以上深施技术[6] 生态效益表现 - 化肥使用量从250斤/垧降至复合肥补充,成本从500元/垧显著降低[3][5] -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2012年提升0.3%,改善土壤透气性[6] - 根瘤菌生物固氮满足大豆50%-75%需氮量,减少氮肥依赖[4] 行业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智能农机成为重要实施载体[7] - 农机企业提供设备操作培训服务,降低农户使用门槛[5] - 技术升级方向包括耐逆性菌种培育和配套保险政策开发[7]
科技助力“三夏”开启“加速度” 广袤田野唱响丰收赞歌
央视网· 2025-05-17 16:35
前几天,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对这一片小麦进行了测产。经过严谨的称重和计算,这一片小麦的平均亩产达到了453公斤,按照重庆水稻亩 产600公斤左右,这一片田一年的粮食产量就会超过2000斤,亩均收益在3000元左右。 当然,这么理想的种植效果离不开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正在进行土壤取样,他们要对这一季小麦对氮肥等肥 料的利用效率进行测定,为来年的种植提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三夏"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这段时间,重庆的30万亩小麦 陆续开镰收割,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重庆潼南区八角村的小麦种植基地连片种植的小麦有600多亩,现在小麦从麦秆到麦穗都已经变成金黄色,麦粒儿也十分硬实,小麦已完 全成熟。这两天天气很好,三台收割机正在同步收割,预计5小时左右就能完成这一片200多亩小麦的收获。与人工收割相比,效率提升了50倍 左右,这些收获了的小麦马上就会被送到烘干厂进行烘干,然后被打磨成面粉,制作重庆人最爱的重庆小面。 重庆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小麦一收获完,这里就会种上水稻、玉米等作物。像不远处的这块田,在10天前种的还是小 麦,但 ...
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儿” 希望的田野勾勒出丰收脉络
央视网· 2025-05-17 10:39
夏粮生产进展 - 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 采用自走式农业灌溉机器人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节水40%-50% [4] - 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病虫害和气象数据实时监测 [4] - 湖南已收获1915万亩油菜 预计5月20日前完成 贵州863万亩油菜收获进度超40% [7] - 辽宁粮食作物播种4187万亩 占预计面积77.8% 吉林玉米播种进度超90% 新增保护性耕作200万亩 [10] 小麦主产区分布与收割时间 - 西南麦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种植面积1500万亩(占全国4.5%) 已率先开镰 [14] - 长江中下游麦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种植1817万亩(占5.4%) 5月下旬开镰 盛产弱筋小麦 [16]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占全国70%面积和80%产量 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割 [18] - 西北麦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6月底开镰 春小麦产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7-8月收割 [19] 技术应用与产量规模 - 邯郸市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优化路径规划 诸城市利用遥感技术指导田间管理 [4] - 长顺县通过统一耕种实现油菜标准化生产 彰武县使用气吹式免耕播种机提升玉米种植效率 [7][10] - 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3.4亿亩 夏粮产量占全年总产20%以上 其中冬小麦占比超90% [10][19]
130亿,孙正义重仓的独角兽破产
虎嗅APP· 2025-04-24 21:37
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破产事件 - 核心观点:曾估值19亿美元的农业科技独角兽Plenty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孙正义又一笔重金投资失败 [1][7] - 破产原因:长期亏损未盈利、创始人重心转移、融资环境恶化、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8][9][11] - 行业背景:垂直农业领域多家独角兽相继破产,反映行业普遍存在的估值泡沫和盈利难题 [11][14] Plenty发展历程 - 创立背景:2014年由Matt Barnard和Nate Storey创立,采用垂直水培技术,宣称产量比传统农业高350倍且仅耗水1% [3] - 融资历程: - 早期融资:2014-2016年完成2600万美元种子轮和A轮 [4] - 关键转折:2017年软银领投2亿美元B轮,创当时农业科技最大单笔融资 [5] - 后续融资:2019年1.75亿美元C轮、2020年1.4亿美元D轮、2022年4亿美元E轮,累计融资近10亿美元 [6] - 估值变化:巅峰期估值达19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2022年后估值暴跌99% [1][9] 商业模式问题 - 成本困境:未公开具体成本数据,但消费者支付意愿与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距 [9] - 扩张失败:原计划全球建500个农场,实际仅存1个草莓农场运营 [9] - 管理问题:创始人转向其他项目,核心技术高管无限期休假 [9] - 行业通病: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商业计划和财务模型脱离实际 [11] 孙正义投资风格反思 - 投资特点:偏好"赌大"策略,Plenty和eFishery等农业项目均获多轮重注 [13] - 当前困境:全球独角兽融资难度加大,2024年持平或折价融资比例达25% [14] - 案例对比:Bowery Farming(融资7亿美元后倒闭)、AppHarvest(融资超7亿美元后破产) [11] 行业现状 - 技术争议:室内农业虽具创新性,但实际经济效益未达预期 [3][10] - 资本退潮:投资人转向谨慎务实,无盈利能力企业首当其冲 [14] - 数据造假:部分企业存在财务夸大现象(如eFishery虚报收入5倍) [13]
今年粮食丰收有基础(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3 05:52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创新种植模式,在小麦田间套种春玉 米,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图为4月21日,广饶县李鹊镇拐 子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民正在为麦田间套种的覆膜春玉 米打孔。 刘云杰摄(人民视觉) 时下,春管春耕加紧推进,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日前,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 发布会上作了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 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 略快。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粮油生产开局较好,将紧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 标,环环紧扣抓好春管春耕,打牢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夏收粮油生产"一稳一好"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其中小麦是主要作物。从全国范围看,当前,北方冬小麦孕穗抽穗,长江 中下游抽穗扬花,西南地区已经开始灌浆。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总的看,今年夏收粮油生产形势不错,呈现"一 稳一好"的特点。 面积稳。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 加。 春播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面积占全 ...
130亿,孙正义独角兽破产
投资界· 2025-04-22 16:08
公司概况 - 知名农业独角兽Plenty成立于2014年,采用室内垂直农业技术,目标是在全球主要城市建立农场[4] - 独特技术包括20英尺高水培塔、LED灯气候控制,宣称比传统农业产量高350倍且仅消耗1%水资源[7] - 累计融资近10亿美元,估值峰值达19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贝索斯、沃尔玛等[2][6][8] 融资历程 - 2017年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软银领投),创当时农业科技领域最大单笔融资[6] - 2019年C轮融资1.75亿美元,2020年D轮融资1.4亿美元,均由软银领投[8] - 2022年E轮融资4亿美元(软银跟投),再创全球农业公司融资纪录,总估值达19亿美元[8] 破产原因 - 消费者支付意愿与成本存在巨大差距,零售业务拓展慢于预期[10] - 创始人重心转移,核心高管离职,公司成立十年从未盈利[10] - 负债总额1亿-5亿美元,2022年后融资失败,估值暴跌99%[10] - 原计划建设500个农场,实际仅剩1个草莓农场运营[10] 行业现状 - 同类垂直农业公司Bowery Farming(融资超7亿美元)和AppHarvest(融资超7亿美元)相继破产[11] - 农业科技公司普遍依赖资本输血,商业计划脱离实际盈利能力[10][11] - 2024年全球25%初创公司面临折价融资,创十年新高[13] 投资反思 - 软银愿景基金多轮重仓,但投资逻辑受质疑,类似案例包括印尼eFishery(虚报营收5.95亿美元)[13] - 当前投资环境趋向谨慎,无盈利能力的独角兽面临淘汰[13]
港A奇迹日全面大反攻,盘后大利好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09 18:22
市场表现 - 港股和A股全面反攻领涨全球 沪深两市成交近1 7万亿 上涨家数超4200家 涨停超110家 市场人气高涨 [1]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355亿创历史新高 恒生指数涨0 68%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6% [1] - 军工板块表现强势 共21股涨停 行业涨幅第一 北方长龙 爱乐达等快速涨停 [4] - 自主可控概念表现强势 中国长城2天2板 其他近10余股涨停 [4] - 机器人概念走强 共12股涨停 万马股份首板涨停 亿嘉和回封 [4] - 免税/离境退税方向共14股涨停 国芳集团一字四连板 中国中免涨停 港股中免大涨23 66% [4] 资金动向 - 大资金不仅拉沪深300等大蓝筹 中证500 中证1000 科创 南向港股等均有明显资金介入 [3] - 国家队 产业资本 机构 游资量化和散户均有参与机会 市场赚钱效应改善 [3] 政策动态 - 盘后发布重磅白皮书 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5] - 商务部表示中国将打造世界共享大市场 表现更加积极主动 [6] 行业轮动 - 军工 自主可控 机器人 免税/离境退税等题材多面开花 [4] - 三胎 农业 跨境支付 港口航运 一带一路 算力概念等多题材盘中轮动 [4] - 连续强势的农业稍有回调 后续可关注农业振兴和农业科技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