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

搜索文档
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苏州日报· 2025-08-01 06:37
据介绍,下一步,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将围绕科技强农"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 产业基础,加强板块联动,协同推进农业招商,加大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助力智能农机、 现代种业、合成生物学等农业前沿科技重大成果在苏州产业化落地。 副市长查颖冬参加活动。 昨天(7月31日),苏州市农业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农业产业创新升级、深化开放 合作迎来新起点。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苏州农业产业科创基金四个投资意向项目发布,涵盖人工智能养殖、生物技术育种、精 品咖啡国际化及农业农村大数据利用等领域。苏州农业产业科创基金投贷联动签约,标志着苏州农业产 业"资本+产业+科技"生态圈的进一步完善。未来,苏州将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 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将苏州打造为全国农业科创高地。 ...
云内动力战略布局低空经济 创新驱动打开成长新空间
全景网· 2025-07-16 11:24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福建德龙航空科技、福建华闽联信私募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无人机研发、生产及产业投资领域深度合作 [1] - 合作将结合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德龙航空的无人机整机研发能力及华闽联信的产业投资经验,形成战略协同 [2] - 此次合作旨在拓宽公司发动机产品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借助资本加速无人机产业链布局 [2] 低空经济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无人机作为核心载体市场前景广阔 [2]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卡位低空经济领域,展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决心 [2] 创新业务进展 - 公司开发的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并与中国邮政云南省分公司推进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 [3] - 创新产品覆盖物流配送、园区转运、景区观光等多场景应用,标志着创新业务进入商业化阶段 [3] - 全资子公司铭特科技在充电桩支付系统领域技术领先,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地位 [3] 新能源与智能化布局 - 公司以柴油机技术为基础,正向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拓展,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3] 经营优化与市场拓展 - 公司优化客户结算模式,加大终端市场拓展,并推进柴油机、混动及燃气机技术创新 [4] - 通过精益化运营实现费用同比下降,并设立海外配件服务中心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 长期发展战略 - 公司作为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多项高新技术资质 [4] - "传统业务稳根基+新兴业务拓空间"战略初见成效,无人车商业化及低空经济布局将推动转型升级 [4]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多维度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4]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4 07:04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负值 主要受发动机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下调影响 导致营业收入和单台发动机毛利率同比下滑 经营利润未能覆盖期间费用 整体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 [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 但与会计师事务所无分歧 [1] 经营策略调整 - 优化与主要客户的产品结算模式和结算周期 导致短期财务承压 [1] - 市场端加大终端拓展 加速柴油机、混动及燃气机技术创新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2] - 管理端实施精益化运营 通过人力资源优化和弹性预算管理实现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2] 新兴业务布局 - 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取得进展 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 国际化方面设立海外配件服务中心和贸易平台 扩大出口规模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2] 监管事项 - 2025年7月8日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公司股票自7月1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
云内动力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积极落实整改推进规范治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20
监管处罚与整改 - 公司收到云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正在组织财务、年审会计师等部门进行梳理和整改,有序开展财务会计报告的更正和追溯调整工作,计划一年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1] - 公司表示此次处罚对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内控规范和管理水平,未来将以此为契机改进内部治理体系,强化规范运作 [3] 生产经营与业务发展 - 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除传统业务外,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业务,无人智能配送车及智能农机业务相关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1]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持续经营能力,改善经营被动局面 [1] 传统内燃机业务 - 车用柴油机领域持续细化"一厂一策"营销策略及品牌差异化推广方案 [2] - 非道路柴油机方面提高存量市场装机比例,向大马力大厂转变,加快农业机械、固定动力板块、国际出口等新市场拓展 [2] - 加强技术协同推进车用柴油机国七、四阶段油耗和非道路第五阶段技术预研 [2] - 车用汽油机聚焦二三四线城市物流市场 [2] - 燃气机产品优化结构,拓展开发D45燃气车型 [2] 新兴业务布局 - 工业级电子产品方面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现有市场份额 [2] - 加快汽油机增程式、天然气增程式、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开发,构建插电混合动力产品布局 [2] - 持续推进L4级智能配送车、智能割胶机等新兴业务 [2] 国际市场拓展 - 以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及中东为基础,加大产品随整车或贸易公司批量出口力度 [3] - 积极开拓"直通国际市场",助推车用、非道路国际市场业务开拓 [3]
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助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15:22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主导、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创新实现效率提升、质量优化和可持续性,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摆脱传统资源依赖路径 [2] - 包含三大核心内容:新型农业劳动者(智力主导、专业化复合化)、新型农业劳动工具(智能替代经验)、新型农业劳动对象(拓展至新兴领域) [3] - 生物育种、智能农机、数字农业是重要细分发展方向 [2] 资本市场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状与问题 - 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特点,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4] - 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间接融资占主导 [4] - 主板门槛高,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不充分 [4] - 缺乏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早期项目融资工具不足 [4] - 风险管理工具缺乏,现有体系难以对冲技术研发、市场接受、政策调整等风险 [4] - 风险资本对农业科技领域关注度低,导致早期项目融资困难 [4] 资本市场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成熟期企业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深化新三板改革,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5] - 创新金融产品矩阵:设计生物育种/智能农机专属方案,发展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5] - 建立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丰富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推进"保险+期货"模式,探索农业科技保险制度 [6] - 培育复合型专业服务力量:金融机构建立农业科技金融团队,发展投贷联动/股债结合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 [6]
乔司计划 打造国家级农业中心
每日商报· 2025-06-27 07:31
项目概况 - 田立方·数智科创园位于乔司街道,总用地面积约4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8万+地下2万),计划2027年年初建成,目标打造国家级农业示范中心 [1][2] - 园区布局包含智能制造组团、农业创新组团、企业展厅等,配套研发中心、标准化生产厂房及综合办公设施 [2] - 项目毗邻田立方·未来农场,采用数字化管控、物联网监测、无人机作业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智慧农业管理 [1][3] 战略方向 - 聚焦三大方向:智能制造装备、数字技术研发、三产融合示范,联动未来农场构建"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 [2] - 集成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推动农业4.0技术突破 [2] - 计划导入长三角农业头部企业资源,打造"电子装备+生物信息+生物技术"一体化智慧农业新模式 [2][3]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提供数字农业专项扶持政策,包括重点企业3年梯度减免租金、最高免租3个月加装修补贴 [2] - 技术攻关项目可申请最高50万元补贴 [2] - 目标形成"产、研、孵化、加速"一体化产业体系,最终建成全国"农业总部经济园区"示范园区 [3] 技术应用 - 已实现实时大数据监测(土壤、温度、病虫害等)和无人机精准作业等智慧农业场景 [1] - 未来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标杆建设 [2][3]
潍柴动力分拆雷沃上市背后:频繁关联腾挪抬估值 募资输血?部分产能利用率下降
新浪证券· 2025-06-24 20:30
分拆上市背景与资本运作 - 潍柴动力拟分拆子公司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后仍维持控股权[1] - 潍柴雷沃经过多次关联交易并入潍柴动力体系:2019年潍柴集团持股20.84%,2020年增至60%,2021年潍柴动力收购39.31%股份(估值25亿元),2022年再购22.69%股权(估值85亿元)[2][3] - 一年内估值从25亿元飙涨至85亿元(涨幅240%),2023年创业板分拆计划估值达200亿元[3] 业务结构与独立性分析 - 潍柴动力业务涵盖动力总成、整车整机、智能物流等,潍柴雷沃专注智能农机及智慧农业[2] - 分拆后潍柴动力将更聚焦主业,增强业务独立性[2][4] - 但潍柴雷沃此前通过关联交易并入,独立性存疑[2] 财务状况与同业比较 - 潍柴雷沃2022-2024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04.38亿元、121.22亿元、153.9亿元,负债率维持在80%以上[5] - 同业比较:一拖股份2024年负债率47.06%,*ST星农75.55%,沃得农机低于60%[7] 主营业务表现 - 拖拉机产品2022-2024年收入占比约50%(79.44亿元、77.75亿元、90.57亿元)[9][10] - 收获机械产品同期收入占比约40%(72.55亿元、61.44亿元、70.92亿元)[9][10] - 农机销售占总收入98%以上[10] 募资计划与产能问题 - 募资用途:新建产业基地、智能化改造、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研发投入等[10][11] - 产能利用率普遍下降:轮式谷物收获机械从97.2%降至81.6%,履带式从72.6%降至67.5%,农机具工厂低于30%[13][14][15] - 拖拉机工厂产能调整后利用率波动(2022年77.7%→2023年121.1%→2024年102.9%)[14]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港股IPO周报:兆易创新等多家A股公司批量递表 海天味业融资逾百亿首周破发
新浪财经· 2025-06-22 17:14
港股新股市场动态 - 本周共有1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 4家公司通过聆讯 12家公司招股 1只新股上市 [3] 递表公司核心信息 新奥股份 - 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6.1% 行业排名第三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亿 1411.15亿 1349.46亿元 同期净利润110.73亿 125.3亿 99.44亿元 [3] 沃尔核材 - 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 [4] - 2022-2024年收入53.37亿 57.19亿 69.20亿元 净利润6.60亿 7.58亿 9.21亿元 [4] 极智嘉科技 - 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 [5] 巴奴火锅 - 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第一品牌 2024年市场份额3.1% [6] - 门店数量从2021年末83家增至2024年145家 增长74.7% [6] - 2024年收入23.07亿元 净利润1.23亿元 [6] Hope Sea - 中国最大综合电子产品进口供应链商 2024年进口GMV达348亿元 [7]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3亿 2.21亿 2.35亿元 [7] 视源电子 - 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 全球第二9.9% [8] - 2024年收入224.01亿元 净利润10.36亿元 [8] 岸迈生物 - T细胞衔接器领域全球第二 对外授权合作总价值超21亿美元 [9] - 2024年收入4.59亿元 亏损0.48亿元 [9] 海致科技 - 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第五 图核心AI智能体市场份额超50% [10] - 2024年收入5.03亿元 亏损9373.3万元 [10] 兆威机电 - 一体化微型传动系统提供商 2024年收入15.25亿元 净利润2.25亿元 [12] 美格智能 - 全球第四大无线通信模块商 2024年市场份额6.4% [13] - 2024年收入29.41亿元 净利润1.34亿元 [13] 兆易创新 - NOR Flash全球第二 中国第一 2024年市场份额18.5% [17] - 2024年收入73.56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12.6亿元 [17] 潍柴雷沃 - 中国领先智慧农业方案商 拖拉机与收获机械收入占比超90% [19] - 2024年收入173.93亿元 净利润9.57亿元 [19] 通过聆讯公司 富卫集团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2023年总承保保费4070亿美元 [24]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 净利润0.1亿美元 [24] 峰岹科技 - 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第六 份额4.8% [25] - 2024年收入6.0亿元 净利润2.22亿元 [25] 讯众股份 - 中国第三大云通信服务商 市场份额1.8% [26] - 2024年收入9.18亿元 净利润5064.2万元 [26] 招股及上市情况 海天味业 - 募资101亿港元 2025年港股第二大IPO [28] - 基石投资者认购47亿港元 首周股价累跌1.52% [28] 三花智能 - 全球发售4.14亿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 [29] - 募资净额91.77亿港元 [29] 药捷安康 - 香港公开发售获3419.87倍认购 [31]
服务到地头 增收不用愁——“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五
河南日报· 2025-06-01 07:46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12.7万个,形成"百千万"市场化服务格局[1] - 获嘉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88个,服务土地面积62万亩次,服务农户4万户[4] -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3665万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培育农民合作社20.3万家、家庭农场27.5万家[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获嘉县流转土地50亩以上种植大户800余户,流转土地14.7万亩[3] - 宁邑兴农稷农业科技公司在获嘉县开展全流程托管服务2.3万亩[3] - 省级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49个,河南首邑农业托管土地60余万亩[4][5] 服务模式创新与效益 - 宁邑兴农稷通过全程托管服务实现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00元,粮食增产8%-12%,耕地面积增加5%-8%,农户亩均增收500元[3] - 同升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良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增产30%[6] - 智能农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河南首邑农业拥有500余台大中型农机[4] "平急两用"服务体系建设 - 获嘉县弘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55台应急装备,2021年抢险排涝1万余亩,2023年抢收小麦10万余亩[9][10] - 2024年全省建设286个"平急两用"区域性综合应急服务中心,规划建设1000个以上[10] - 偃师高龙供销合作社累计托管土地9.7万亩,飞防作业50万亩次[11] 多主体联动模式 - 民权县形成"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小农户"联动模式,整合农机资源降低作业成本[6][7] - 同升种植专业合作社与40多个种粮大户合作,通过付租金、提高收购价等方式保障农户权益[6][7] - 农机手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土根植性[7]